标题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教案 |
范文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教案(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教案1设计说明: 课文用一个小孩的眼睛去发现梧桐叶落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的美景,体现了孩的天真烂漫。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小作者观察到的每一个景点,体会比喻句的妙用,感受到小作者的观察细致,想象丰富。 学前准备 1.观察每天行走的水泥路。(学生) 2.自学生字、制作生字卡片。(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词语,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精读感悟 (用时:10分钟) 1.自读课文,了解作者观察到的每个景点。 2.理解词语:明朗、亮晶晶、湿漉漉、熨帖、凌乱。 3.欣赏文中的比喻句。 4.根据课文内容释题。 1.作者观察了明朗的天空、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亮晶晶的水洼、金黄的叶。 2.联系课文内容和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 3.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指出把什么比作什么。 4.“金色巴掌”指梧桐树的叶,课题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6.仿写词语。 亮晶晶________________ 7.仿写比喻句。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个金色的小巴掌。 二、赏析美句(用时:20分钟) 1.默读课文,用“”画出写美景的句,用“”画出作者高兴的句。 (学生读后,课件相应出示) 2.欣赏、体会这些句中的美。 1.美景: (1)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一掉下来,被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2)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3)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2.高兴: (1)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2)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8.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水洼 ()的地毯 ()的巴掌 ()的天空 ()地走着 ()地歌唱 三、总结仿写(用时:10分钟)1.多美的水泥道啊,你们喜欢吗? 2.你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小练笔:用几句话写下你上学或放学看到的景色。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本文的小作者观察细致,想象丰富,语言也很优美。教学中,我注重对重点句的理解、感悟,先让学生感受到了文字的优美,再去想象欣赏美丽的图案,让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片段 ◆抓住重点语句,感受水泥道的美丽(教学重点)? 师:一条普通的水泥道,作者却认为它很美丽,你能感受到这种美吗?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读课文,小组交流) (每组推荐一名学生代表交流) 生1:我认为水泥道很美,水泥道的小水洼都映出小小的蓝天了,蓝天都铺在水泥道上,不美吗? 生2:水泥道的美在于梧桐树叶的装饰,金色的树叶落满地面,这种图案很美。 生3:我从文中的两个比喻句中感受到了水泥道的美。一句是把梧桐树叶比作我们的手掌,同学们伸出自己的手掌看看,美吗?一句是把铺满落叶的水泥道比作一块彩色的地毯,真美啊!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准确,你们读书很认真,还有吗? 生:梧桐树叶落在水泥道上,是自由落下,随意地贴在地面上,虽然不规则,但这也是一种不对称的美。 师:是啊,看来同学们也喜欢上了这条水泥道,和作者一样,你们能找出写作者喜欢水泥道的句吗? (生齐读倒数三、四自然段) (板书:小心地走着、仔细地数着、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师:由于作者的细心观察,把水泥道描绘得像一幅图,你能画下这幅画吗? (学生画出这条美丽的水泥道) 赏析:这一教学片段重点在于指导学生品读文中重点句,以读促悟,学生通过读,品味了语言的美感,想象出了一条美丽的水泥道。文内容。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教案2教学目标 1.会认“洼、印、凌”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晶”等13个生字。 2.学会借助上下文理解词语,能抓住关键词语感受水泥道的美丽。 3.积累优美的段落语句。 教学重点 学会借助上下文理解词语,能抓住关键词语感受水泥道的美丽。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的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诗人途经一片枫林,被美景陶醉,写下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篇,你见过哪些美丽的景物,来说一说。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又是怎样的一番美丽呢?让我们进入课文,一起感受吧。 二、新课学习 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重点指导“铺”的读音。并指导它的另一个音节,组词:铺满、当铺 2.小组互相检查。 3.教师指名读课文,检查阅读情况。 4.再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5.想一想,课文告诉我们水泥路上的什么很美,美在哪里,画出相关的语句,展示给同学们听。 三、生字的教学 教师重点指导“铺、晶”2个字。学生自学“泥、院、印”并交流识字方法。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生字,读通了课文,一起感受了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那么的美丽迷人。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感悟它的美丽。 五、作业布置 1.抄写生词。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词的认读情况。 2.上节课通过阅读你感受到了什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丽。 这节课我们来体会作者写出了水泥道的何种之美? 二、新课学习 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表现水泥道很美的句子,并想想从哪些词语上体会出什么样的美丽。说给大家分享。 出示句子: 1.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明朗”是什么意思,换成“晴朗”可以吗?表达有区别吗? 2.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金黄金黄”“闪着雨珠的叶子”“湿漉漉的”“粘”这些词语感受到了秋天梧桐叶的色彩美,而“湿漉漉的”“粘”把雨后的水泥路的潮湿、温润展示出来,一种秋色下温润美丽的景色展现眼前。 3.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这段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逼真。熨帖、平展,写出了梧桐叶的状态。那么,熨帖是什么意思? 4.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 5.这篇课文抓住了哪些事物进行描写? 三、有感情地朗读出示的句子 四、课堂总结 作者观察细致、语言生动,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把雨后水泥道的独特的美,写得淋漓尽致。我们一定把自己喜欢的语句积累下来。 五、课堂作业 1.课堂小练笔:写一写你上学路上发现的美景吧,一会儿读给大家听。 2.抄写课文表现水泥道美丽的句子。 板书设计 色彩美 灵动美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教案3教学目标: 1、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金色、水泥”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能利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零乱”等词语的意思,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能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重点) 2、学习用查字典、看图、找反义词等方法理解词语。(重点)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看图识树,导入课题。 师生交流:同学们一定都有自己喜欢的树,谁来说说你喜欢什么树?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书的图片(课件出示),你知道这是什么树吗?它的叶子像什么?(梧桐树,手掌。) 展示图片: 交流资料:世界上著名的行道树——法国梧桐,在我国公园和行道两旁可常常见到。而今在我国北自大连、北京、河北,西至陕西、甘肃,西南至四川、云南,南至广东及东部沿海各省都均有栽培。在南京老百姓们都把它简称为“法桐”或“法梧”,然而它却既不是梧桐树,亦非产自法国,而我们常说的梧桐树实际上是指“中国梧桐”。人们习惯所说的“法国梧桐”只是悬铃木中的一种。原来,悬铃木一属有8种,原产北美洲、墨西哥、地中海和印度一带。引入我国栽植的有3种。悬铃木果序柄的果实,有的1个果球,有的2个果球,有的3个以上果球,因此名称就不同,分别叫做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这是三个不同的种。 谈话导题: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与法国梧桐树有着密切的联系,板书课题: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板书课题: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学生齐读课题。) (1)质疑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巴掌为什么是金色的?水泥道上怎么会铺满金色巴掌? (2)联系对梧桐树的介绍,请你把梧桐树和巴掌连起来,说一句话。 预设:秋天到了,巴掌似的树叶从梧桐树上纷纷落下。 (3)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领略一下法国梧桐在水泥道上留下的美景吧!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的图片导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的学习兴趣。借助图片了解树木,通过课题质疑,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介绍作者 张秋生,天津静海人,上海出生,天津市静海县人,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曾就读于上海第四师范学校。主要作品有《"啄木鸟"小队》、《校园里的蔷薇花》、《燃烧吧,篝火》、《三个胡大刚的故事》等。 1958年开始发表儿歌、儿童诗。曾任《儿童时代》杂志编辑,后调上海少年报社,任该报副总编辑、总编辑,并兼任《童话报》主编。出版有儿童诗集《"啄木鸟"小队》、《校园里的蔷薇花》、《燃烧吧,篝火》、《三个胡大刚的故事》、《爱美的孩子》,童话诗集《小猴学本领》、《小粗心奇遇》、《天上来的百兽王》,童话集《小松鼠和他的伙伴们》、《小巴掌童话百篇》、《丫形树上的初级女巫》、《鸡蛋·鸭蛋·老鼠蛋》、《来自桦树林的蒙面盗》、《狮子和老做不醒的梦》、《强盗、精灵和巫婆的故事》等。 作品先后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等。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水洼印着凌乱增添棕红色雨靴 (重点指导生字“增、棕”是平舌音,“印”是前鼻音,“凌”是后鼻音。等。)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学习多音字: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数(shù shǔ shuò) shù: 1、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如数目、数量、数词; 2、几,几个,如数人、数日。 shǔ: 1、一个一个地计算,如不可胜数;比较起来突出,如数得着; 2、责备,列举过错,如数落;谈论,述说,如数说、数典忘祖(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亦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shuò:屡次,如数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 练读一读。 读一读:数(shù)学课上,一年级的小学生认真地数(shǔ)着手中的小木棍。 (3)理解词语 ①下面加粗的词语,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交流一下。 a、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b、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c、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预设一:我用联系上文的方法理解“明朗”就是“晴朗”的意思,因为上一个自然段有句话“天开始放晴了”。 预设二:“熨帖”就是紧贴的意思。我是通过查字典查到的。 预设三:“凌乱”就是“杂乱无条理”的意思,我是通过上文的“它们排列得并不整齐”。 ②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印着: 光线充足(多指室外)。 排列: 留下痕迹。 规则: 贴切、妥帖。 明朗: 顺次序放。 熨帖: 规律、法则。 凌乱: 杂乱无序。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2)梳理课文思路 练填空:课文先写(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再写(“我”在上学路上看到的情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然后写(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最后写(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学生通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本在生字教学中,放手学生独立识字,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四、学习“会写字” 铺泥晶紧院印排列规则乱棕迟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仔细观察,分析字形,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铺、泥、院、列、棕、迟。如“铺”,“钅”是形旁表义,表示这个字和金属有关,“甫”是声旁,表音。 (2 )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排:扌非规:见夫则:贝刂 (3)组词巩固:如“铺满水泥泥塘水晶院墙规则排列凌乱棕红色迟到”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铺、泥、院、排”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印列规则”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迟”半包围结构,“尺”的最后一捺变成点。)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紧”,左右结构的字“铺、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迟”,学生练写。 铺:“甫”上横要长,下框内两短横居中,中竖贯穿上下。 泥:“尸”上框扁小,竖撇要长;“匕”撇要短,竖弯钩的弯要大。 晶:三个“日”要匀称,上边的居中间,下边两个要平行排列。 紧:上下宽,中间稍窄,各部分都要写扁,“幺”最后一笔是点。 院:左窄右宽,“阝”在左边,右边“元”的撇和竖弯钩都在下横处起笔。 印:第一笔短撇起笔稍高,与下边的竖提分两笔写,中间一短横,右边是单耳。 排:“非”中间两竖右边的稍长些,左右各三横,下横都稍长。 列:“歹”首撇要短,横撇要长,点在里面不出头。“刂”在右边。 规:左边两横稍向上提,竖撇要长,点要小;“见”下框要窄。 则:“贝”下框要窄,竖撇在框内上部起笔,点在框外。 乱:“舌”的撇稍短,横略长,“口”要小。 棕:左窄右宽,“示”下横要长,竖钩在下横处起笔。 迟:“尺”扁框要小,捺变为点稍大一些,注意“辶”的笔画。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分类整理并摘抄积累: (1)表示事物的词语:巴掌、水洼、 (2)表示动作的词语:蹦跳 (3)描写事物或人物的词语:明朗、潮湿、闪闪发光、平展、凌乱 (4)叠词:亮晶晶、湿漉漉、闪闪发光 (5)有新鲜感的词语:巴掌、放晴、水洼、映着、尽头、熨帖、平展、规则、凌乱、迟到 2、短语积累: 明朗的天空亮晶晶的水洼小小的蓝天金黄金黄的叶子 闪着雨珠的叶子湿漉漉的水泥道彩色的地毯闪闪发光的地毯 很远很远的地方金色的小巴掌棕红色的小雨靴棕红色的小鸟 金黄的叶丛 3、精彩的句子: (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2)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3)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六、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及对秋的赞美之情。 七、当堂检测 八、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朗读课文,抄写课文中喜欢的句子。(重点) 3、学习课文,感受到大自然秋天的美。并观察身边的景物,写几句话,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色的赞美。(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课件出示图片)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2、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很美) 3、(板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脑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 设计意图:运用学生喜欢的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导入课文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培养了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的良好习惯。: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本文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 5、从哪看出“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真美啊?(从三个比喻句“水泥道像一块彩色的地毯。”“梧桐树的落叶像金色的小巴掌。”“棕红色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的具体描写看出的。) 6、读课文,说一说“金色巴掌”指什么?用一个词语说出“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给你印象?(文中“金色巴掌”指法国梧桐树叶。“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真美啊!) 7、再读课文,画出写“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美的句子。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细细品读。 三、品读赏析,交流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2、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谈谈自己的感受。(板书: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预设一:当我看见这些无比巨大的森林,被秋风吹落在地,心里头有一种甜滋滋的感觉,因为它美,瞬间会让我感到,这里才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秋天的叶子会跟着秋风伴舞,它随风,轻轻的落下,落下。只到地上铺成一个金黄的“地毯”,在秋风之下,我也会跟着它奔跑。 预设二: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3、指导学生带有美好的感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4、谈话过渡: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之后,大自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有了什么新发现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阅读课文,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了水泥道的美,培养学生感受美,鉴别美的能力。: (二)学习第二至九自然段。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第二至第九自然段。 (1)“我”有什么新发现? ①啊!多么明朗的天空。(板书:天空明朗) ②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板书:地面潮湿) ③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板书:法国梧桐树叶金黄金黄) ④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2)课件出示: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①交流对这段话的理解。(这个比喻句,从水泥道的颜色、柔软度、光泽、长度上写出了它的美。) ②作者为什么把铺满梧桐树叶的水泥道比作地毯?(因为水泥道的颜色是金黄金黄的、是“一片片”飞落下来落在路面很柔软,又闪闪发光(闪着雨珠)、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这些特点与地毯有相似的地方。)(板书:水泥道地毯) (3)课件出示: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①交流对这段话的理解。(把“法国梧桐树的落叶”比作“金色的小巴掌”,形象的写出了法国梧桐树的形状像“小巴掌”,因为是“金黄金黄的叶子”,从颜色上又有了“金色的小巴掌”之比。)(板书:小巴掌) ②“熨帖”这个词语用什么方法理解,什么意思?(“熨帖”这个词语我先查字典,知道是“贴切、妥帖”的意思;然后看课文中的插图,明白这个词语是说梧桐树的落叶紧紧地粘在地面上意思。) (4)课件出示: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①“这”指什么?(“这”指排列不规则、有些凌乱的法国梧桐树落叶。) ②从“然而”这个词你感受到什么?(“然而”一词表示转折,将“不规则”、“凌乱”这些与美无关的词语与美联系起来,还用“更”这个表示程度的词语强调铺满梧桐树落叶的水泥道的美,表达了作者对水泥道美的赞叹。) (5)这个发现令“我”非常高兴,大家再来读读这部分课文。 (6)有了新发现后,“我”是怎么做的?(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我一张一张仔细地数着。) ①课件出示: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②交流对这段话的理解和感受。(将“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比作“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将“我”走路比作“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来表现秋天特有的美。)(板书: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③找出“我”陶醉于水泥道上的美景的句子,并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这两段话写出“我”太喜爱水泥道了,一边走,一边想象,那是多么美的生活啊!从中可以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2、再读课文第二至九自然段,读出“我”的喜悦之情。 3、按照课文意思补充句子。 水泥道像________________。(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梧桐树的落叶像________________。(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棕红色的小雨靴像_________________。(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4、读画出的句子,思考作者在水泥道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美在哪?(作者看到了水泥道上铺满法国梧桐树叶,不规则的排列着,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想到了法国梧桐树叶像“金色巴掌”,“水泥道”像彩色的地毯。美在它的颜色、柔软、发光、绵长,甚至无规则的排列。) 5、你在上学或者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有一天,我们上完四节课就放学了。虽然已是秋末时节,但中午的阳光从头照到脚,让人浑身暖暖的。当我走进一片小树林时,风轻轻一吹,我看见一些树叶随风起舞,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飞来飞去,然后又跳着“芭蕾”,旋转着落在了地上。我俯身从地上捡起一片树叶——很漂亮,摊开手掌,把树叶放在手掌里,仔细地欣赏着。突然,一阵风吹过,树叶随着风从我手中悠悠地溜走了,我正准备抓住它,它却调皮地飞得更高。我想,就让它在风中轻舞吧!) (三)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1、此时此刻,作者又有什么感受?(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板书:水泥道真美) 2、指导学生带有赞叹地语气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四、总结课文主旨。 1、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抓住秋天雨后铺满落叶的水泥道,通过对眼前所见所闻所感的描写,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秋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五、学习写作方法 1、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首尾呼应) (1)“首尾呼应”本义是前面和后面的人一呼一应。现多用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本文第1自然段“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第10自然段,再次写道:“一夜秋风,一夜秋雨。”这样使文章结构严谨,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板书:总起具体总结) (2)举例: 开头: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结尾: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3)练一练:写写你眼中的秋天,注意做到首尾呼应。 2、本文题目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个题目好在哪里? 首先,点明课文的主要内容一水泥道上铺满了金色巴掌样的叶子,给读者带来美好的享受:其次,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叶子比喻成“金色巴掌”,生动形象;另外,还能引发读者思考:为什么会铺满金色巴掌呢?一是秋雨后,树叶飘落;二是作者热爱生活,才会有所发现。 六、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通俗易懂。讲述了作者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秋天的美。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知道了要多注意观察生活,就能写出身边的美景。 七、主题延伸 每天上学同学们都从自己家出发,一路上看到不同的景色,同学知道你家怎么走吗?就让我们组织一次“我家这样走”的指路交流活动。建议形式要多样: 1、可以写到你家路边看到的景物、建筑物; 2、可以画一幅到你家的行程图,讲给大家听; 3、可以带同学去一趟…… 八、推荐阅读 本课推荐阅读《秋天来到我家院子里》《上学路上》 (一)阅读《秋天来到我家院子里》完成练习: 1、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分别说说把什么比做什么? (二)阅读《上学路上》完成练习: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词语,说说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八、当堂检测(选做) 九、课后作业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教案4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一夜秋风、秋雨后,天开始放晴,一片片金黄金黄的梧桐树叶落在了水泥道上,为水泥道增添了美感。字里行间流露着“美的发现”,表达着“美的情感”。教案设计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来体会水泥道之美。通过反复诵读,想象文字所描绘的优美画面,体会语言文字使用的优美。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进行读写结合,以读促写,鼓励学生观察周围景物,从而去发现美、记录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2.准备梧桐树叶。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搜集描写秋天的好词好句。 2.寻找能体现秋天的美丽的事物。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实物,导入新课 1.(出示梧桐树的叶子)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叶子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片叶子像什么吗? 2.是啊,在作家张秋生的眼中,这梧桐树叶就像是金色的小巴掌。(板书:金色巴掌)那铺满这样叶子的水泥道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 3.板书补全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由实物引出,唤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引导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读一读,也可以问问同桌,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合作,学习生字。 (1)自由读一读要求会认的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2)与同桌交流,自己认为哪个生字比较难认,交流识记方法。 (3)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相考一考。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课件出示词语,其中生字是带拼音的。开火车读这些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wāyìnlínɡzēnɡzōnɡxuē 水洼 脚印 凌乱 增添 棕色 雨靴 (2)课件中的词语去掉拼音,请同学读一读。 (3)抽读、开火车读字卡。教师强调:“增、棕”是平舌音。 洼 印 凌 增 棕 靴 (4)你认为哪些生字比较难认?其他同学有哪些好方法呢? (5)归类识字:“洼”,可先出示学生已经认识的“娃、蛙、挂”等熟字,通过比较偏旁,进一步体会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征。 (6)教师适当点拨:“靴”“棕”可以借助插图理解。 靴: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靴子?(课件出示图片:皮靴、雨靴) 4.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请学生来读一读。 (1)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 (2)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 (3)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4)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自读课文,从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注重生字学习,通过同桌合作交流、互相检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在重点点拨时,通过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字族识字法等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 2.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1)课文中有哪些词语你不懂?找一找不理解的词语,把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其他同学想一想,你有什么好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和同学交流交流。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不懂的词语,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重点点拨以下句子中的词语。 ①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进一步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看到过的晴朗的天空是怎样的。 点拨:引导学生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明朗”的近义词是“晴朗”。出示晴朗的天空的图片,引导学生直观理解什么是“明朗”。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读句子。 ②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点拨:出示“熨帖”在字典中的解释:A.舒服;B.(事情)完全妥当。引导学生联系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明确选择“A”,“熨帖”在句子中可以理解为“落叶舒服地粘在水泥道上”。 ③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点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联系上文“排列得并不规则”来理解“凌乱”。同时,请学生找出“凌乱”的反义词来理解“凌乱”。 (3)小结:理解词语的方法是多样的。我们可以用联系上下文、观察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找近义词和反义词等方法来理解。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理解词语的意思。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________________时,天开始________________,院墙外的水泥道上铺上了很多的________________,就像铺上了一块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如寻找近义词和反义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课文插图等方法。最后采用填空的方式引导学生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四、观察示范,指导写字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铺 泥 晶 紧 院 印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认为哪些生字比较难写。 3.学生汇报交流认为难写的字,教师重点点拨。 (1)铺:左窄右宽,注意右边的“甫”不要少写一点。 (2)印:左右等宽,不要忘了左边的横,右边是“卩”,不是“阝”。 (3)紧:要写得紧凑,特别注意下半部分“糸”的笔顺。 (4)晶:上边“日”居中,下边两个“日”分别在竖中线两侧。 4.教师示范,学生观察教师临写,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5.投影展示,师生评价。 6.出示词语,指名读。 铺满 水泥 亮晶晶 紧张 大院 脚印 7.练习书写词语。 8.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设计意图:经历观察、交流、示范、临写的过程,指导学生把字写得正确、工整、美观,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抽读词语卡片:水洼 脚印 凌乱 增添 棕色 雨靴 2.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愿意说一说那条水泥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过渡:那是多么美丽的一条路哇!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次跟随作者的笔墨去欣赏那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设计意图:由复习词语导入,检测学生对生词的掌握。同时,回顾水泥道给自己留下的印象,自然迁移到新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品味文章语言的优美。 二、诵读感悟,品析语言 1.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读: 画出描写水泥道的相关句子,仔细读一读,看看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美。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进行引导,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美”。 3.重点句1: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1)引导学生抓住“潮湿”“亮晶晶”“一角小小的蓝天”来谈自己发现的美。 (2)读着这句话,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能为大家描述一下吗? (3)指导朗读。 指导学生朗读时语气要舒缓一些。 4.重点句2: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1)引导学生抓住“彩色”“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等词语体会水泥道的美。 (2)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 (3)作者把水泥道比喻成了什么?(作者把水泥道比喻成了地毯。) (4)课件出示:水泥道像()的地毯。引导学生从这段话中,找出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一下这是块怎样的地毯,并试着读出这块地毯的特点。 (这是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地毯;这是一块闪闪发光的地毯;这是一块能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地毯……) (5)指导朗读,语速稍慢,给人以美的感受。 5.重点句3: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1)说一说:自己看到了哪些优美的画面?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引导学生抓住“熨帖地”“平展地”“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来体会美。) (2)课件出示路上铺着梧桐树的落叶的图片,配乐请学生欣赏。 (3)看了这些图片,你有怎样的感受? (4)配乐指导朗读。 6.读描写水泥道的句子,升华美的感受。 播放课件,在音乐中教师进行引读。 引读: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第二天,天开始放晴了,你看——(课件出示,指名读)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是啊,那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 了。——(课件出示,指名读)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多么美的一块地毯哪!仔细一瞧——(课件出示,齐读)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7.过渡:多么美的水泥道哇!看到这条水泥道,作者的心情怎样呢?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呢? 8.课件出示: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谈体会。 预设:从“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可以体会到作者喜爱眼前的美景,不忍心破坏眼前的美。 从“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可以感受到作者喜爱那铺在路上的梧桐树叶。 从“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可以体会到作者内心的快乐。 (2)导引:作者把自己穿的那双棕红色的小雨靴比喻成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作者把小雨靴比喻成了两只棕红色的小鸟,更能表现自己对美景的喜爱。) 引导学生用轻快的语气,读出“我”愉悦的心情。 (3)指导朗读。 9.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美。 (1)多么美的景色!多么美的语言!这篇文章的结构也很美,聪明的你是否发现了呢? (2)课件出示开头两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 开头: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晴了。 结尾: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3)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4)小结:像这样,文章开头提到的内容,在结尾处又写到了,这种写法就叫做首尾照应。这种写法使文章充满诗意,结构严谨,突出了作者对门前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10.总结:就像罗丹所说:“对于我们的眼睛而言,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条普通的水泥道,在这些落叶的装扮下变得更美。更重要的是,作者善于发现这些美,并且用优美的语言展现出来,让我们也身临其境般感受到这种美。这体现了观察的重要性,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呀!请你再读一读自己找到的描写水泥道的句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到描写水泥道美的句子,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情感。通过个别读、图文结合读、教师引读等多种方法,感受水泥道之美,感受语言之美。同时,关注文章首尾照应的写法,引导学生发现结构之美。引用罗丹的话作为总结,鼓励学生去发现美,去感受美。 三、赏析名篇,读写结合 1.过渡:一些著名的作家就特别善于观察、发现,用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上学或放学路上的所见,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2.自由读“阅读链接”中汪曾祺的《自报家门》的片段,引导学生圈一圈作者在放学回家路上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再对比课文描写落叶的语段,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一样。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4.小结:《自报家门》的片段是以简洁朴实的语言罗列放学途中看到的各种作坊、店铺及师傅工作的场景,用较少的语言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景物;课文是围绕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写法上两者不同。 5.过渡:把自己在路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也是一件有趣的事。你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6.学生练习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7.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议。 8.教师点评学生写的话。 9.总结: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希望我们能用自己的双眼去捕捉美,能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能用自己的文字来记录美。 设计意图:对比阅读,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在课文及阅读链接内容的引领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动笔去写一写路上美丽的景色。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观察示范,指导写字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指名认读:排 列 规 则 乱 棕 迟 2.独立观察生字,然后交流生字的书写要领。 3.教师示范,重点点拨: (1)规:右边是“见”,不是“贝”。 (2)列、则:左宽右窄,注意“歹”“贝”的写法。 4.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书写。 5.同桌互相评价。 6.出示词语,指名读。 排列 规则 杂乱 棕色 迟到 7.练习书写词语。 8.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交流,掌握书写要领。同时,引导学生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培养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五、作业设计,拓展积累 1.找一找:走进大自然去观察,你从哪里找到了秋天的美?可以选取相关的事物留作纪念。 2.画一画:可以动笔画一画自己眼中美丽的秋天。 3.写一写:为自己的画配上几句话,描写画面的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观察美景,欣赏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启发学生有感而发,通过画一画、写一写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发现的美。 板书设计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湿漉漉彩色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发现美记录美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教学设计中,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铺满金色落叶的水泥道的美,并且借助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来直观感受这种美,从而感悟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学习作者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美。注重理解词语的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如寻找近义词和反义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课文插图等方法。同时,注重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联系生活实际,请学生动笔去写一写上学、放学路上美丽的景色,学生写话兴趣很高,再现了自己眼中的美景。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教案5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板书课题,指名不同学生读课题: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2.学生读后谈感受。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 (2)想一想:课文中哪些段落描写了水泥道?请做好标记。 2.学生交流后整理: 第5自然段: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1)师:你看到的水泥道是怎样的?生反馈。齐读。 (2)师小结:让我们追随作者的视线,他先看到路旁的高高的梧桐树,再随着落下的树叶看到了脚下的水泥道,他是从上往下看的。原来他是这样观察景色的。我们再接着看看。 第6自然段: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1)生字教学:印。注音、书写、组词。把生字放回段落中读。 (2)师:你看到的水泥道是怎样的?生反馈。 (3)师小结:这时作者的视线又发生了变化。他先是看到近处水泥道的像一块地毯,接着看到水泥道一直延伸到很远很远的路的尽头,也就是往远处看了。咱们再找找还有哪些段落描写了水泥道? 第7自然段: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1)生字教学:凌、增。用多种方法理解“凌乱”小结:理解一个词语可以用这么多种方法。 (2)指名读,齐读。 (3)师:这时作者的眼睛又仔细关注到了每一片落叶,说明作者此时是低下头去看的。 3.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作者首先是从上往下看的,接着是从近往远看的,然后是低下头看的。原来作者是这样观察眼前这条水泥道,发现水泥道很美的。 4.其实课文中关于水泥道的内容可不止这一些哦,下面我们再来听一听这篇课文,一边听一边想象文中的画面,感受水泥道的美。 5.听完,回想刚刚听到的内容,圈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同桌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预设:明朗水洼湿漉漉潮湿 读一读。并尝试用各种方法理解——随着学生的理解,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并相继小结归纳方法。 三、书写生字 1.指导“铺”字书写要点:注意横画要写得平稳,竖画要写得端正。横画等距、错开。练习书写“铺”。 2.晶:注意品字形结构。上略大,左下略小,右下略大。 3.紧:上下紧凑。 4.生联系书写,写完后互相评一评。 5.师展示写得较好的生字。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