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晏殊《蝶恋花》表格式教案 |
范文 | 晏殊《蝶恋花》表格式教案 课题 《蝶恋花》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 认识诗歌意象,感悟全诗意境。 2. 反复诵读,体会诗人情感。 3. 通过吟咏,了解古诗文赏析的一般方法和术语 重点1. 认识诗歌意象,感悟全诗意境。 2. 反复诵读,体会诗人情感。难点 1、认识诗歌意象,感悟全诗意境。 教法及教具 教 学 内 容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 【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词人,他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他的《浣溪沙》中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原诗: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二句,传诵颇广。知道这位词人是谁吗?对,他就是晏殊。今天,我们来学习的他另一首颇负盛名的词作――《蝶恋花》。 【自主学习】 一、 作者(参见导学案) 二、 诵读全词 1. 对照注释,注音 2. 听读录音 3. 齐读 【合作学习】 一、 炼字析文,感悟意象: 1. 读完这首词,说说词人想通过这首词传达什么情感? 明确:提示抓关键词 “离别苦” 写与友人(恋人)远别之苦。 2. 古诗词中常将绵长的情感溶于景色中,请同学们找一找,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菊、兰、轻寒、燕子、明月 3. 这些景物蕴涵了词人什么情感?又是怎么体现的'? 明确:菊愁兰泣 和词人一样痛苦 以悲景写悲情 烘托 燕子双飞 月明到晓 不能体会我的愁绪 以乐景写悲愁 反衬 一夜无眠 苏轼《水调歌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4. 在词的下阕中,主人公用哪两种方法来排遣离愁别恨?有效果吗? 明确:“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看不见 “寄彩笺” “知何处” 寄无所踪 “满目山河空念远” 5. 这阕中用哪些字、词语点染出愁苦?(注意与词中前语的对应关系) 明确:凋 使……凋零 使碧树一夜凋去,写风的劲厉肃杀 独 与上阕“燕子双飞”映衬 写孤独无依 望尽 与碧树凋尽呼应 境界一跃为广阔 山长水阔 渺茫无着落,写了悠远辽阔的境界。 6. 前人说这首词上阕“情致深婉”,下阕“寥廓高远”,通过我们的分析,说说你的看法。 提示:紧扣词句中的用字,意境营造,阐述情感,体会词的风味转换。 请学生讨论交流,上、下阕分别小结。 【小结】 1. 齐读本词,上阕低沉婉转,下阕开阔畅达,试用声音充分体现。 2. 你对赏析诗歌有什么心得。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课外作业 有感情地背诵此词。 教学札记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