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美术优秀教案 |
范文 | 美术优秀教案模板(通用5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优秀教案模板(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术优秀教案1一、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大胆、清晰地进行讲述,并能耐心倾听他人的讲述。 2、会用绘画形式创造性表现想象内容。 3、体验分享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课件《会想办法的鱼》、录音机。 2、蜡笔和纸若干,幼儿表演的道具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喜欢鱼儿吗?为什么? 2、瞧,谁来了? (二)结合图片,了解情节。 1、内容:一天,鱼妈妈和小鱼们在水中游来游去,真高兴呀。忽然,从水面上吊下来一个鲜美的鱼食,小鱼们都想游过去吃,鱼妈妈连忙拦住了他们。 2、提问:(1)小鱼们在干什么?心情怎样? (2)它们发现了什么?想干什么? (3)谁来了?是怎么做的(拦住小鱼),又会怎么说(不能吃,这是鱼饵,吃下去会没命的)?为什么要这样? 3、介绍鱼饵——引诱鱼儿上钩的鱼食。 (三)讨论交流,发散思维。 1、小鱼们真的很想吃那鲜美的鱼饵,但又不能被鱼钩钩住,该怎么办呢? 2、个别幼儿回答。 3、幼儿大胆想象并进行绘画。 4、请幼儿依据自己绘画的方法进行表述。 (四)观察结果,体验成功。 小鱼们吃到鲜美的鱼饵了吗?是怎样吃的?(分享) (五)粘贴图片,完整讲述。 1、讲述线索:小鱼们在什么地方玩,心情怎样?忽然发现了什么,想怎样? 鱼妈妈怎么说又怎么做的?它们想了什么办法吃到了鱼饵?心情又怎样? 2、幼儿自由看图讲述,并给故事取名。 3、个别幼儿集体前讲述。 温馨寄语:为了成为帅气漂亮幼师的好朋友,我们一直在努力,每天都在更新,下次一定还要来哦。O(∩_∩)O 美术优秀教案2中班美术:漂亮妈妈 活动名称:漂亮妈妈 活动目标:以画像的方式表达爱妈妈的情感。 学习画人物头像,能表现出妈妈的主要特征。 活动准备: 我爱妈妈 ——教师出示自己妈妈的照片,告诉幼儿这是老师的妈妈。 ——请幼儿看看妈妈的照片,每个小朋友都有妈妈,看着妈妈的照片就像看见妈妈一样,心里特别高兴。 ——老师和小朋友都是妈妈生的,是妈妈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的,我们都爱自己的妈妈,引导幼儿对着妈妈的照片个别或集体说一声“妈妈,我爱你”。 妈妈的画像 ——教师出示画好的妈妈头像,老师非常爱自己的妈妈,她虽然有点老了,但在我心里她是最漂亮的妈妈,我为他画了一张漂亮的画像,你们看看像吗? 通过照片和画像的对照,引导幼儿从发型、五官等局部特征进行大致的比较。 我为妈妈画像 ——小朋友和老师一样,都爱自己的妈妈。我们来为妈妈画张像,画出自己的妈妈和别人的妈妈不同的地方。 ——同桌幼儿互相比较妈妈的照片,引导幼儿从发型和是否戴眼镜等处进行粗略比较。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拓印意愿画 活动目标: 1、通过玩颜色,对色彩的`变化感兴趣。 2、学习简单的拓印方法,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准备红、黄、蓝三种颜料,每人准备毛笔一支、调色盘一个,铅画纸、白纸、夹子等。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师:“今天王老师要请小朋友一起来当小小魔术师好不好?” 教师出示调色盘,引导幼儿认识一下颜色:“你们看,老师盘子里准备了一些颜料,这些颜料是什么颜色的呢?”(红、黄、蓝) 2、引导幼儿大胆的尝试变色游戏。 (1)师示范并讲解:“今天我们就要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来变魔术看看王老师是怎么来变的好吗?先拿一支毛笔蘸点水蘸上红色,把它放在盘子里,然后呢再蘸点黄色,把红色和黄色搅和在一起变变变,你们看变出了什么颜色?(橘黄色)把变出来的颜色涂在这个铅画纸上。”师再选择别的颜色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变色1—2次。 (2)幼儿进行调色操作,教师观察,并进行适当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变色。师:“现在王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变魔术了,看看哪个小朋友变的颜色最多,变出来的颜色我们把它涂在铅画纸上,呆会有大用处。”(提出卫生要求——魔术师要小心啊,千万别把魔术变到外面, (3)学习拓印的方法:(师出示一张白纸)“看王老师手里有一张白纸,我们把它按在刚才画好的画上,用夹子夹住,然后轻轻的在上面压压,再轻轻的提起来,你们看印出了什么?” 3、添画。 (1)师示范给印出来的画添画。“王老师觉得有点象一只螃蟹的壳,王老师把它变一变,变成一只螃蟹行不行。” (2)幼儿操作。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添出与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画。 4、分享活动的乐趣,积累经验。 教师展现幼儿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作品,教师及时鼓励、表扬一些作品富有创造力的幼儿。 美术优秀教案3一、教学目标: l、通过停电后黑影的猜测,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表现出自身的所想、所感。 2、巩固蜡笔画的作画方法,使作品丰满。 二、教学准备: l、各种形状的黑影若干,每人一张白纸,一支勾线笔、一副蜡笔。 2、投影机一台。 三、教学过程: (一)欣赏讨论 1、“小朋友,昨天晚上李老师在家看电视时,忽然,停电了,真糟糕!你们想一想,晚上停电的时候,看见的东西会是怎么样的呢?”(模模糊糊,看不清楚) 2、出示黑影 (用投影机将黑影放大到黑板上面的白纸上。) “是啊,我就看见许多黑乎乎的黑影,而且我用照相机把它们拍了下来,请你们看看,这圆圆的黑影可能会是什么呢?”(如皮球、饼干、盘子……)幼儿讲一种,教师就画一种(画的时候,用勾线笔在白纸上将黑影描下来)。 3、“瞧!李老师拍下来的黑影还有许多(同时出示许多各种形状的黑影)你们想想,它们可能是什么呢? (幼儿自由回答) (二)联想作画 “现在,李老师把这些黑影都放到了你们的桌子上,请你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用勾线笔把轮廊勾出来,然后把你刚才说的画出来,并涂上漂亮的颜色。拿到黑影后不要急着画,要多看看。多想想,想好了再画。”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引导幼儿从不同方向观察、想象,千万不要忘记外形的边。 2、指导幼儿涂色要均匀、鲜艳、画面要丰满。 (四)讲评 l、请个别幼儿将自己的作品给小伙伴们看,并说出:我看到的这个黑影可能是什么? 2、“啪嗒”一声,灯亮了。“小朋友,快带着你的作品去李老师家找找,有你们画的东西,好吗?” 3、幼儿出教室,结束。 美术优秀教案4活动目标: 1、能有目的选用深浅对比明显的颜色进行伞面装饰,并能添画相关景物。 2、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猜测和想法。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画画猜猜 1、教师演示一条由上而下的短弧线,问:一条弯弯像什么? 2、教师演示两条由上而下的短弧线,问:两条弯弯像什么? 3、教师演示三条由上而下的短弧线,问:三条弯弯像什么? 4、教师演示四条由上而下的短弧线,问:四条弯弯像什么? 四条弯弯加一条大弯弯变成一把大伞 5、说说一把伞有哪几部分组成。在交流中教师在伞面上方、下方分别画上伞尖和伞柄。 二、欣赏各种颜色间隔装饰的伞 1、教师播放PPT1,提问:在这把伞上你看到了什么颜色?那个颜色深?哪个颜色浅?红颜色和黄颜色是怎样排列的? 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小结:原来红颜色和黄颜色,一个颜色深一个颜色浅,一个隔着一个有规律地排列围成了一把伞。 2、教师播放PPT2,提问:在这把伞上你看到了什么颜色?那个颜色深?哪个颜色浅?黄颜色和绿颜色是怎样排列的?你认为这两个颜色深浅一样吗?小结:这把伞是由黄绿两种颜色一个隔着一个有规律地排列的。 3、教师播放PPT3(蓝白间隔伞图片,初始画面是伞面只图好了两个颜色,可以随着点击将颜色涂满),提问:这把伞是哪两种颜色间隔排列的?接下来应该涂什么颜色?再接着呢? 4、教师播放PPT4(各种深浅对比明显的双色伞图片),请幼儿欣赏。 小结: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伞都是有两种不同深浅的颜色一个隔着一个有规律的排列围起来的,双色间隔伞很美。 三、幼儿创作 1、提出要求:撑起小花伞上幼儿园 2、指导要点: (1)提醒幼儿把伞画大,不要让人在伞下被雨淋湿。 (2)帮助幼儿有目的选择深浅对比明显的颜色进行间隔装饰。 (3)启发幼儿添画:谁在伞下?有没有人和你一起撑一把伞?是雨天还是晴天?还会有什么? 四、展示交流 1、寻找最大的伞,说说伞下可以躲几个人? 2、寻找颜色最漂亮的伞,说说哪两种颜色间隔装饰你最爱? 3、寻找添画最多的作品,说说除了伞和人外,他还添画了哪些? 美术优秀教案5活动目标: 1、学习用、揉、团、粘的方法制作成熟的葡萄。 2、体会手工制作葡萄的乐趣和美感。 3、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材料: 1、丰收了的葡萄园图片。 2、几串葡萄实物。 3、皱纹纸若干。 4、胶水、画有葡萄叶子的画纸每个幼儿一份。 核心要素: 尝试、体验、操作 活动过程: 1、导入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许多水果都成熟了,有苹果、香蕉、梨、山楂、桔子、桃子等等,今天,我要带大家到美丽的葡萄园去看看。 2、谁来说一下,葡萄是什么颜色的?许多种:绿色、紫色、黑色等等。 3、谁来说一下,葡萄是什么形状的?圆圆的、椭圆形的,一颗颗葡萄都跟自己的好朋友紧紧地抱在一起,整串葡萄看起来:上宽下窄、上密下疏、像一个倒三角。 4、师幼共同探讨制作葡萄的方法。 1)你们想不想让我们班的葡萄架上也结满葡萄? 2)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把皱纹纸变成葡萄。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3)教师示范制作葡萄,引导幼儿把皱纹纸团揉成一个很像葡萄的样子。 5、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幼儿自取皱纹纸,团揉成球。并提醒幼儿用双手食指、拇指、中指一起团,用力把纸团紧,要从上往下粘。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引导幼儿把葡萄粒粘在硬纸板上做成葡萄串。(提醒幼儿要从上往下粘,葡萄串上面要紧,下面要松,上面的葡萄要多些,下面要少些。) 6、作品展示 引导幼儿共同欣赏,体验丰收的喜悦。 活动延伸: 师幼共同把制作好的葡萄串用胶水或回形针固定在葡萄架上。 教学反思: 在美术活动中,激发幼儿联想、创造,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探索问题的不同答案。活动中多多给予肯定、鼓励和赞赏。幼儿通过本次的活动,生活和自理能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对周围的事物都有了较好的认识。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