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走进丽江》教案 |
范文 | 《走进丽江》优质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走进丽江》优质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走进丽江》教案1【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介绍的是我国云南丽江古城的奇特风貌以及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让学生感受云南丽江的奇特风貌以及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以读为主,培养学生读中想象,读中悟情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 3.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4.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字以及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难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 2.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出示美丽的丽江画面。)今天,我们一起去领略丽江神奇而美丽的风光吧! 二、检查预习,交流反馈 (一)检查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自由读、个别读、开火车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读生字。 (2)去掉拼音读生字。 (3)生字组词。(课内的和课外的。) (4)指导写字,重点指导“雄、昂、烁”等难写的字。 3.检查下列词语的认读情况: 雄伟城镇纯朴下旬 纺织百货绵延闪烁昂然挺立 (1)认读词语。 (2)理解词语意思,引导联系课文内容进行理解。 4.检查朗读,指名分段读。 (二)交流资料。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说一说:丽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丽江的哪些景点? 3.指名汇报。 (1)我们都到达了哪些地方? (2)谁能用书上的句子把这些景点连起来说说? 四、练习朗读 1.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2.同组互读。 3.小组内交流, 试着解决不懂的问题。 五、布置作业 1.抄写优美的词句。 2.搜集有关丽江的图片、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丽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课文写了丽江的哪些景点? 二、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自读自悟。 (1)自由读,用一句话概括出丽江的特点。(神奇而美丽。) (2)默读课文。把体现丽江神奇而美丽的句段画出来。 (3)练习朗读。 (二)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第1自然段: (1)自由读文段:你知道了什么? (2)用一句话概括说说你读这段的感受。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赞美的语气。 第3、4自然段: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 (2)练习朗读。 (3)说说这两个自然段介绍了丽江古城的什么特点。 (4)带着赞赏的感情读。 第5、6自然段: (1)边想象边朗读。 (2)集体交流,评读:你认为他哪儿读得好,为什么? (3)观察插图,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玉龙雪山的特点。 (4)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读句子——谈体会) (5)出示图片。看到这么美的玉龙雪山,你想说什么? 3.体会过渡句的作用。(出示句子,理解作用。) 4.揭示中心。 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说说这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三、朗读全文,回归整体 1.自由朗读全文,感受丽江的神奇美丽。(引导用惊奇和赞美的语气朗读。) 2.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法 二、仿写练笔:写一个片段 要求:选一处喜欢的景点写一个片段,运用课文的写法,并用上过渡句。 三、交流,分享写作的成果 《走进丽江》教案2教学目标: 1、认识“朴、峻”等7个生字,会写“雄、朴、旬”等10个生字。 2、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表现在哪里,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 教学难点: 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丽江古城自然景观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新词,利用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2、自由读课文说说丽江给你留下的印象。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意大利有一座水城——威尼斯闻名于世,在我国云南也有一座高原水城,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我们东方的威尼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丽江,去领略一下那里独特的风光。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本课当中的重点词语,指生读、齐读。 3、指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议朗读情况。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重点介绍了丽江的哪几个景点?谁能用书上的句子把这些景点连起来说说。 2、师生交流。 四、再读课文,重点探究。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结合学生搜集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丽江的风景。 2、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地说说读这段的感受。 3、请带着赞赏的语气读一读本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丽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好一个丽江城!真不愧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围绕着神奇而美丽,作者重点带我们游览了哪两个景点呢? 下面我们就随同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进古城!欣赏那千年古城的神韵! (一)学习课文3、4自然段 (1)默读课文3、4自然段,说说这两个自然段介绍了丽江古城的什么特点。 (2)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古城的神奇而美丽,边读边把它画下来,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重点指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丽江古城是高原姑苏图景?这幅图景究竟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结合你的想象,还有搜集的图片,谈一谈。 (3)配乐朗读本段,感受丽江的`美丽与神奇。 (二)学习课文5自然段 走出古城,不远处就是玉龙雪山,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雪山的美景吧! (1)自由读第5自然段,把你喜欢的句子画出来,并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2)汇报交流,深入体会。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1)齐读第六自然段,说一说丽江还有哪些迷人的景观? (2)除了书上所说的,你还知道丽江有哪些迷人的风光? (四)学习最后一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想月色中的古城给你什么样感觉? (2)指名说并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2、出示过渡句,体会其作用 (1)作者为了把这么多美丽的景点详略得当地写出来,在景点与景点过渡的地方,用了一个比较特殊的句式,请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2)理解句子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各归纳或启示了什么?体会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读。 三、总结全文,深化体会 同学们,今天作者带我们游览美丽的古城——丽江,请用自己的话来赞美一下丽江? 四、布置作业 如果让你给丽江做宣传,你将怎样写广告词?请同学们试着写一写。 《走进丽江》教案3教学内容 《走进丽江》是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教材分析 〈〈走进丽江〉〉是作家姜刚杰写的,课文采用了总分的写法,层清楚过渡自然;通过对丽江神奇美丽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喜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的感情。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体会丽江的神奇美丽,从而产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知识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默读课文,深入探究课文内容,理解丽江石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美丽的自然景观。 2、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3、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雄伟、纯朴、绵延、闪烁、昂然挺立”等词语。 能力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 教学难点 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引导自读自悟,从而感受丽江的神奇美丽。 设计理念 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标理念,让学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种朗读方式中,以具体的文本语言为载体,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又感悟课文所蕴含的情感。本文寓情于景,教学时,要抓住重点语句,让学生在细细品味语言中感悟丽江的神奇美丽,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步骤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欣赏了桂林美景,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走进轧云南的丽江,去领略那里特有的风光,想去看看吗?(多媒体播放神奇美丽的丽江)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生: 1、我看到了一座特别的古老的城市。 2、每家每户门口有小河、小桥、柳树。 3、还有连绵起伏的白雪皑皑的群山。 4、我感受到雪山美丽极了像一条龙。 师:谁能用一个词说说丽江给了你怎样的印象?(生:美丽、奇特)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走进丽江〉〉一课,美美的读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想知道什么? 学生质疑预设出现的问题: 1、我想知道丽江有哪些美丽的景观? 2、我想知道丽江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设计理念: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提问质疑,激发学生的欲望,培养读书习惯。) 二、初读感知全文。(多媒体出示自读提示“我会自己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联系上下文,理解“雄伟、纯朴、闪烁、昂然挺立”等词语 3、思考:课文写了丽江的哪些景点?文中丽江景色给了你什么印象? 4、有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学生据要求自学课文) 三、交流自读情况 1、认读生字。媒体出示,正音) 2、师: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生:(1)、我读懂了丽江是个古老的城市,古城街道是我国古代的重要通道。 (2)那儿城市和我们这儿的很不一样布局奇巧、风貌奇特。(指导有感情的朗读第四自然段) (3)我读懂了玉龙雪山很美。师:说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引导读第五自然段。…… 3、谁说说整个丽江给了你什么印象?(生:神奇、美丽。师板书)能把文中概括写丽江神奇美丽的句子找出来读给大家听吗?(多媒体出示中心名: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多形式指导读出喜爱、惊喜之情。 (设计理念: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主动求知。通过初读,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丽江的神奇美丽。) 四、合作探究、小组交流 (多媒体出示“我会合作”内容) 默读课文,用“~”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最能体现丽江“神奇美丽”的句段。在旁边空白处写写你的理解和体会,有不懂的可以标厂出来在小组中讨论。 五、精读课文,感悟神奇美丽 师:边汇报边交流也是读书的好方法,把你最喜欢的句段读给大家听,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一)汇报古城 多媒体出示第四自然段,指名朗读再播放古城声像图,指导按顺序观察。师: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给了你什么印象? 生1:古城很美、历史悠久。 师:说说它美在哪里?(用五花石铺砌而成)指导读句,理解历史悠久。 生2:布局奇巧。(请学生板书) 师:怎么说它布局奇巧呢?(生:八卦型放射状)指名读句子,媒体播放八卦图。能用画简笔画把古城的布局画出来吗?古城还给了你什么印象? 生3:古城街道多,小桥多,柳树多,小桥两边有人家,城依水存、水随城在。 师:“城依水存、水随城在”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发表观点。这样的景色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可以怎么说?生风貌奇特。请把这个词写到黑板上。喜欢这样的景色吗?谁来读? 师:作者喜欢吗?哪里可以看出?多媒体出示:“好一幅家家水绕户转,户户垂柳赛江南的高原姑苏图景”(指导读出喜爱、赞美之情) 师:过渡拓展小桥、流水,人家、杨柳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古城风貌图,看到你会说什么,怎样赞美?作者呢?出示:好一个丽江城,真不愧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名城。指导读 出示:好一个丽江城,真不愧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名城。 师:也难怪作者这样赞美丽江。回读: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 (设计理念:对古城风貌奇特、布局奇巧,学生认识较少,利用多媒体声像显示从而创设学习环境,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了什么“八卦型放射状”,再画简笔画,感悟到古城的神奇美丽,并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触景生情,感情得到升华,收到应有的效果。) (二)汇报玉龙雪山 师:丽江古城多美,作者的描写多精彩啊﹗还有让你喜欢的景点吗?多媒体播放玉龙雪山图片。看了图片,玉龙雪山给了你什么印象? 生:山峰多,奇、美、高,像一条长龙。 师:哇,多美呀,作者是怎样把玉龙雪山写具体形象的?哪些句子写法很特别? 生: 1、“最前面的山峰……好象一条银鳞闪烁的玉龙在蜿蜒飞腾。”写的好,把雪山写活了,把雪山的美写出来了。指导读。 2、还用了列举具体数字的方法把雪山之多、高写出来了。…… 师:看到这玉龙雪山,又读了课文,喜欢吗?作者呢?哪里可看出?媒体出示:丽江最吸引入的,除了有“高原古苏”风貌的古城外,就是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了。指导读句 过渡:玉龙雪山真美,难怪作者会这样赞叹,回读: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 (三)其它景观 作者还介绍了哪些迷人的景观?喜欢吗?有这么多迷人景观,又这么迷人,所以作者高声赞叹,回读: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 (运用多媒体声像结合,抓重点词句,让学生品味用词的精妙,三次聚焦中心句的朗读很具特色加深了学生体念,增强了感悟。) 六、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师:时间已是傍晚时分,要回家了,此时,你的表现会怎样?你的心情会怎样?作者呢? 生:我想多看一儿。我真不想走。…… 师:多美的地方啊,老师看了也很不想走,作者呢?指导读出留恋,读到这我会对丽江、对全中国、全世界人民呐喊,回读中心句: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体会前后呼应写法的作用。 (设计理念:课文首尾呼应,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朗读开头,结尾使学生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情感价值得到提升)。 七、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假如你就是第一只飞来的仙鹤,你发现了丽江这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你会怎样召唤你的亲朋好友或周围的人来这儿游玩,请设计一则广告词或按一定顺序写一段导游解说词,向周围的人介绍一下这神奇而美丽的地方。 八、作业超市(任选一题) 1、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写到采集本上。 2、课后收集丽江其它景观的图片资料,介绍给家人或朋友听,进一步感受丽江神奇美丽的风光。 3、依照本文写法,写一处景物 (设计理念:关注个体差异,读写结合,让学生感悟生活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