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蝉》《孤雁》教案 |
范文 | 《蝉》《孤雁》精品教案 .教案设计 诵读欣赏 古诗《蝉》《孤雁》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新疆五家渠一中 苏新华 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三首古代咏物诗,学会诵读欣赏咏物诗的方法。 2.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3.熟记诗歌。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1、通过反复诵读,读准字音结构。 2、了解一般咏物诗的方法。 教学方法:1、反复吟咏诵读,读准字音、节奏。 2、对照注释理解诗意。 3、品析鉴赏、体会情感。 教学过程: 导言: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代诗歌了,这些诗歌可以说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灿烂明珠,给人享受,使人陶醉。 今天,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三首古诗。同学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了这三首古诗安排到了一个单元,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以动物为题。这些诗歌在内容上说,属于咏物诗。 诵读欣赏(一)蝉 蝉 虞世南垂瑞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一、诵读 1、 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2、 要正确读音、断句。 3、 识别诗体。 二、诵读 1、 应用多种方式诵读 2、 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 3、 提出质疑,师生互助解答疑问。 4、 提出问题:(1)这首诗写了蝉哪些特点? (2)作者针对“蝉”的特点发表了什么样的议论? 三、诵读 1、 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自由诵读 2、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下提示,然后提出问题: (1) 你从“蝉”的哪些特点中可以看出它是指“品德高洁的人”? (学生各抒己见) (2) 你知道作者这样写的原因吗? (即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又体会了诗歌的深层含义。) 四、诵读 1、 采用各种方式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情感的.把握,朗读比赛。 2、 让学生归纳咏物诗的一般特点。 (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教师小结:诵读欣赏咏物诗关键是要仔细推敲诗句背后深藏的寓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和志,知人论诗,这样才能达到诵读的目的。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