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雨铃铛》教案设计 |
范文 | 《雨铃铛》教案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春雨催发万物回归复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发展创新思维,能给雨另起名字、编儿歌等。 二、教具准备: 电脑、实物展台、收录机、生字卡片等。 三、教学重点: 1、教学目标 2、教学难点 3、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教师带领学生做《铃儿响叮铛》的律动,以这首动听的乐曲引出课题,并对课题质疑,激起学生了解课文的急切心理。这时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诗歌。然后请学生说一说,听了这首诗歌,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课文,画一画难读的字音,同桌进行交流。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感受雨的世界。 3.出示生片。用多种形式巩固声字的读音。 (1)齐读、抢读生字,开火车读。 (2)小组长抽查读。 (3)猜字游戏。 (三)、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诗歌的语言美。 1.听雨声,说描写雨的拟声词。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各种雨的声音,学生倾听后说一说都听到雨发出什么样的响声。 2.引导学生体会,并比较“沙沙”和“丁零当啷”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观看多媒体中春雨落在房檐上和雨珠从房檐上落下来两种不同的景象。 3.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声音。 注意“沙沙”响要轻,“丁零当啷”要略重。 自己体会读。 指名读。 4.四人小组商议怎样将全诗的美读出来。 5.全班交流。请发言的学生用小组商议出的方法来读一读诗歌。教师随机指导。 6.同桌互读,读出美感。 7.集体配乐朗读诗歌。 (四)、从对雨声、雨形的描写、想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说一说雨的声音像什么乐器或物体发出来的? 2.给雨起名字。 请学生说一说作者为什么把雨叫做“雨铃铛”,也是对导入课题时的质疑的思考:“雨”和“铃铛”有什么关系?接着,用刚才学生说出的雨的声音像什么乐器或物体发出来的声音,打开他们的思路,让他们给雨起名字。 如:有的学生说雨声像炒豆子的声音,那可以给雨起个名字,叫雨豆子。请学生小组商议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五)、循序渐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1)用诗歌中最后两行做导入,再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春雨还会落在哪里,引起什么变化? (2)编儿歌。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协商、汇报,陶醉在争做小诗人的喜悦中。 (3)同学们的本事真不小,那么你能给风声起个名字或编首儿歌吗? 五、板书设计: 雨铃铛 洒——————沙沙响 音:丁零当啷 挂{ 形:小铃铛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