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望庐山瀑布教案 |
范文 | 望庐山瀑布教案范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望庐山瀑布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望庐山瀑布教案1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炉“、“银”、“流”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 1、认识4个生字,会写“炉“、“银”、“流”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教学难点: 1、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挂图、课件、录音机。 学生:预习课文、读《静夜思》(李白)、搜集已学过的或课外读过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 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复习李白《静夜思》和《赠汪伦》。(课件《静夜思》和《赠汪伦》) 导语:这是大诗人李白写的诗,谁会背呢?今天,我们又学习一首李白写瀑布的诗。 2、师引述:我国唐代有个诗人叫李白。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叫《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齐读题、释题。释题后问:大家想知道他写了什么吗? 3、看图说话:(出示挂图)瞧,这就是李白作诗时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庐山风景片,解说其秀丽的风光) 二、 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过渡语:诗人究竟写了些什么?我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1、听录音朗读课文。 2、自由读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顺诗句。 3、出示生字卡(庐、瀑、炉、疑、银、烟、流)谁会拼?(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同桌互读互查) 4、让学生观察范字(银、烟、流),交流识字写字的经验。 5、有重点地指导识记(“银”字有两个“竖提”,“艮”的竖提应略向下,长于金字旁的竖提。板书生字) 6、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7、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课件《望庐山瀑布》) 8、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课件注释) 9、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师巡回指导。 10、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 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中想像:古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师引导学生把想像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你最想说什么呢? 5、感情朗读:(课件《望庐山瀑布》)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古诗。通过听录音读、跟读、范读、赛读、评读、自由读、同桌互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 熟读成诵,情境背诗 把诗背给最要好的同学听,小组背,表演背,齐背(配音古筝,师引述望庐山瀑布) 五、 拓展活动 你还读过李白写的古诗,读或背给同桌听。 课件 :早发白帝城 六、 小结 是的,庐山瀑布以其雄伟壮观吸引了我们,下面我们再来欣赏那磅礴的气势。 七、布置作业 1、抄生字“银、烟、流”每个写一行。 2、背诵、默写《望庐山瀑布》。 八、 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见:香炉 紫烟 瀑布挂前川 听:飞流直下三千尺 对祖国山河热爱 感: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教案2设计理念: 1、反复吟读,是古诗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吟读,让学生理解诗意,领悟诗情,体会诗境。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心中再现。 3、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目标: 1 、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认识“庐、瀑、炉、疑”四个生字。 2、通过学生反复吟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人情感,体会诗中意。 3 、极力营造古诗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通过查找资料积累李白的古诗。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难点:体会古诗意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画意诗情 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同学们学过不少古诗,我们来“看画猜诗”,当你看到这些画面的时候,你会想到哪一句或是哪一首古诗呢? 我先来师范给大家。 学生看图,猜诗,教师相机点评。 小结:诗应景而生,如果在某一时刻,你看到某个画面,心中自然流淌出一句诗来,那可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古诗内容丰富,音韵和谐,意境优美,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经典。我们一定要常读常诵常亲近。 二、揭题——望名知意 出示插图,看,这画的是那首诗呢?(说题目,诗人)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古诗两首》的第一首《望庐山瀑布》。当老师书写课题时,请同学们伸出手指一起书空,把课题写在你心中的黑板之上。(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解读“瀑布”,认识“瀑”字。看偏旁,利用形声字的构字方法来记字。 瀑布是什么样子的呢?生试着说说,师相机出示瀑布的图片,形象理解瀑布。 这首诗写了哪里的瀑布? 再看“望”字,你知道了什么? 谁在看庐山的瀑布?请同学完整的说出题目的意思。 题目只区区五个字,却给了我们如此丰富的内容,看来我们以后读古诗一定要仔细的品一品题目。 再一次读课题。 庐山风光秀丽,可以登高赏景,可以临谷听泉。在众多的美景中,李白却独独写了庐山的瀑布,下面我摩恩就跟随李白去看看庐山的瀑布究竟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三、品读——诗心三叠 1 、一望瀑布,察音识韵。 读诗首先要读准,读顺,打开书76 页,自读一遍,同桌互读一遍。 出示诗配画,指生读,检查字音是否正确,诗句是否通顺。 同学们读的很熟,很通顺,但是读的够不够细致呢? 考考你。你们知道“看”分远看和近看,这首诗中,李白是近看瀑布还是远看瀑布呢?理解“遥看”的意思。 远远的看过去,就是“望”的意思。 诗中有两个同音字,你发现了吗? 字理区分“炉”与“庐”字。 在诗中,“庐”说的是庐山,“炉”说的是? 理解“香炉”,说说香炉是做什么的。 这里的“香炉”指的是“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出示香炉峰图片,对比出现博山香炉图片。) 所以,读诗不单要读准,读顺,更要细致。 字音有长短,节奏有快慢,读诗就要读出古诗的韵味来,下面同学们自己试着读出古诗的节奏来。师可以打手势进行指导。 现在,你觉得读诗还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吗?读诗如看人吗,要知全貌,用眼更要用心。 2 、再望瀑布,意象入画 真不错,同学们渐渐读出诗的韵味了。但老师告诉你,诗的韵味不止这些。人常说“诗中有画”,这画就在字里行间蕴藏着,同是一首诗,每个人看到的画面也不尽相同。请你沉下心来再读读古诗,边读边想象,每一行诗让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读,想象,交流。相机板书。 A 、日照香炉生紫烟 抓住“生”字的动感。“紫烟”看图理解想象。想象日光映照下香炉峰云雾缭绕袅袅不停的`景象。 B 、遥看瀑布挂前川 体会“挂”字的化动为静。是谁有如此神奇的力量把瀑布挂在山前?读出这种神奇的景象。 C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飞流直下”这个词给你什么感觉? 体会“三千尺”的夸张。 字理认识理解“疑”字。 “银河”“九天”等词语的理解感悟。 这瀑布流得好快呀!生接读诗句 这瀑布好高呀!生接读诗句 这瀑布真壮观呀!生接读诗句 师配乐描述,生闭目想象。 “红日高照,看那香炉峰云雾缭绕,在日光的映照下,一缕缕紫色的烟气升腾不息,仿佛真的是一座巨大的香炉。远远望去,在那青翠的山色之间有一道白脸垂下,那就是庐山瀑布。这瀑布从飞流直下,奔腾不息,如此壮观的景象,让人不禁怀疑,莫非那是银河从极高的九天之上突然降落了下来? 配乐朗读,读出你心中的画面。 3 、三望瀑布,品字探词 历代很多诗人都写了庐山瀑布,但最为广泛流传的还是今天的这首《望庐山瀑布》。究竟李白这首诗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吸引了大家呢?请你再读古诗,想象诗中的哪个字或是哪一句给了你特别的感觉。 学生自由谈,师适时点拨,体会诗中的想象与夸张。 结语:怪不得,好友杜甫称赞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让我们再次朗读,把这首诗读给李白听。 四、延展——山水清音 其实,这首诗是李白隐居庐山时所作,共作两首描写瀑布的诗,这是第二首,第一首是五言古诗。 出示,赏读。 古人游历山水,寄情自然,这是一种高雅的情怀。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所以我们才得以享受这美好的诗篇。祖国山河壮丽,诗篇无数,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搜集,去感悟一下诗人的情怀。 后记:最近很累,分摊很多事情,多是不太喜欢愿意的。所以因为抵触情绪,一直不想备课,最后在20日讲课那天凌晨4点才爬起来写出了文字版的教学设计。所以很多环节的过渡语都在仓促之间不够熟悉,自己首先没有进入状态,再加上二年级小学生体会古诗意境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自我感觉课上效果不太好。反思这一切,首先“刀不架到脖子上就不动”的行为是不对的。再不情愿也该按时行动才是。其次就是,人不要成为情绪的奴隶,而要学会控制情绪。我比较情绪化,这一点很需要改进。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