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
范文 |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通用7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_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篇1[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着”。 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我国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引出课题 1.昨天布置同学们收集有关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的个人资料,现在请大家拿出来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2.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被称为中华民族的航天英雄,其实在中华民族的航天历史上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英雄。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它的名字叫“万户”,万户做了什么呢?为什么月球上的环形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呢?(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提出不懂的问题 1.学习生字词,掌握多音字。 (1)指导识字正音。强调“载人航天”中的“载”读“zài”,“着陆”中的“着”读“zhuó”。 (2)理解词语。(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试着自己提几个问题。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提了哪些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3.师提问:同学们,通过刚刚的阅读,大家提了哪些问题呢? 预设1:文章写我国的载人航天发展,为什么第1自然段要列举很多的神话传说?(这是根据文章的写法提问) 预设2:通过对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的了解,你有什么启示?(对阅读启示进行提问)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整体把握,读懂文章主要内容 1.默读第1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描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写了千百年来流传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是人们对月球,对太空的美好想象,也正是这些美好的想象激发人类不断去尝试、探索。) 2.学习第2、3自然段。万户的试验成功了吗?(没有)既然万户的试验没有成功,为什么在文中要把他称为人类飞行探索的先驱呢?(因为万户敢于探索的奉献精神,鼓舞了后代不断去尝试。) (二)精读第4—7自然段 1.虽然在探索的道路上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我们始终没有放弃,凭借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卓绝的尝试,我们又取得了哪些成就呢? 2.我们的“千年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呢?(请学生说,教师相机板书) (三)分析重点语句,升华情感 1.文章有条不紊地讲述了圆梦的不易历程,让我们倍感自豪,文章中哪些句子能够引起我们强烈的共鸣呢? 语句1: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飞离地球的努力。 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用万户的火箭飞行失败说明中华民族在追求遨游太空的梦想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遭遇了很多的失败和挫折;另一方面说明中华民族并没有因为失败放弃飞天的梦想,而是始终坚定执着,不断努力。 语句2:1992年9月21日……建设和发射任务。 “一百一十多个单位”共同参与,说明载人航天工程的任务重,挑战大,也说明了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巨大勇气和决心。 语句3:火箭宛若一条巨龙……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升空的“神舟五号”飞船比作巨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神舟五号”升空的壮观景象,表达了强烈的自豪感。 2.我们更加深入地分析了文章,对中华千年梦的实现更加了解,越是了解,相信大家感受越深刻,从这些语句中,你读到了什么感情呢?(学生自由说) 3.“千年圆梦在今朝”为什么能圆在“今朝”呢?(因为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懈努力,团结一心,终于在今朝实现了几千年来的美好愿望。) 4.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师总结。 四、小结拓展 本文描述了我国“千年梦”从产生到实现的过程,作者以详尽的文字,丰富的情感,为我们讲述了几千年来为实现航天梦,我国先辈们所做出的艰苦的探索和努力,他们这种充满好奇,不断探索的精神将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 [教学板书] 千年梦圆在今朝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 ↓ 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 ↓ 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 ↓ 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 ↓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 [教学反思] 设计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文章:“千年梦”指的是什么?怎么圆的,为什么能圆在今朝?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进一步理解课文。这与我一直以来所倡导的实效课堂是相吻合的,设计教学的时候就要有针对性,每个教学步骤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都要有明确的指向性,这样才能真正创立实效课堂。 不足之处:由于教学任务较多,留给学生静静思考的时间少,不够充分。如果时间允许,可引导学生抓住课文语句反复朗读。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加上自己的生活经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分析,才能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篇2教学目标: 1.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2.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神舟五号”有关资料。 2.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追寻奋斗者的足迹,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求去思考。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看看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阅读建议。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学要求: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文章层次,并给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自然段: ()自然段: ()自然段: (4)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按顺序主要写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国家,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文章主要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的精神。 (5)“数千年来的飞天梦是怎样变为现实的,再说说自己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2、合作交流 3、全班汇报 三、总结本文的写作方法: 四、小练笔: 写几句赞美航天工作人员的话。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篇3教学目标 1、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 2、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3、体会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锲而不舍的精神。 第一点是重点,第三点是难点。 情感基调 敬意——激动——自豪 总体思路 寻梦——尝梦——追梦——圆梦 教学流程 格言导入,渗透说理 利用麦克尤恩的一句格言“很多人从不失败,因为他们从不尝试”导入,让学生概括出粗浅的道理。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则名言,想与大家共勉“很多人从不失败,因为他们从不尝试”,谁能说说麦克尤恩想通过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生: 师:正如你们所说,将要学习的这篇文章也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种声音。板书:千年梦圆在今朝 一、快速扫描,理清条理 1、学生说主要内容。 2、围绕圆梦写了几件事。(古人奇思妙想——万户飞天——人造卫星上天——载人航天上天) 一、精读精品,体悟精神 1、梦圆时刻:(大屏幕)看画面——说感受——读——再说感受——读 2、拓展空间:看杨拍回的俯瞰地球画面——说登空意义 3、内化情感,与杨心灵交流。 假使杨利伟就站在你的面前,你会对他说点什么? 4、经典瞬间: 师:看大屏幕,杨利伟真的来了。(找一生上前) 师:你现在就是杨利伟,你来读读这三句话。 生读 师:你是个镇定(骄傲)的杨利伟,能说说你为何如此镇定或骄傲吗? 生: 齐读: 师:这段话还可以怎样读? 生: 师:说说缘由。 生:(当学生回答身后有强大的祖国时,相机引导学生谈具体些,引出下文) 5、体悟精神:有的人……这部分内容引导学生结合资料、结合语句、结合排比来理解无数的人们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爱国爱家、默默奉献、忘我工作……) 师:同学有感情的读—— 6、纪实文字,升华情感 师:(读完文字)请同学们再次深情朗读,献给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 生读 三、点线面结合,强化主题 引读第九自然段后,千年的梦想在这一天圆了。(手指板书)既然写梦圆,为何还写了其他的部分? 生答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溯历史,找寻详细的答案。 生就略写部分进行汇报。 四、个性感悟略写部分 古人——梦想(的起点) 万户——尝试(结合资料汇报) 人造卫星,——执著(体会第一次的激动) 师小结:这一个个有代表性的事例就是一个个点,串起来就是一条线,组成了千百年来炎黄子孙大胆尝试,执着追求,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的画面。 师: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我国继神五发射成功后,又相继发射了神六、神七,将来还可能发射—— 五、激情朗读,自然链接 生激情朗读《炎黄飞天梦》 六、布置练笔,读写结合 1、练笔时刻 给航天员杨利伟的一封信,谈谈自己的近期想法及人生志向。用上本课学到的时间顺序、首尾呼应的写法。 2、动手天地 利用手中的资料,制作一期以航天航空为主题的墙报。 3、郑重推荐 阅读航天航空类的书籍期刊,让知识的翅膀带着你飞翔……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篇4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3.学习航天人所具有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学生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解决“千年梦”是什么?“圆”是什么意思? (使完满,使周全) 二、再读课文,看千年的飞天梦是怎么样一步一步圆的? 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梦想 万户飞行没有成功尝试 卫星上天振奋不已执着 神舟飞船成功飞天梦圆 三、细读课文,升华情感 孩子们,千年梦圆在今朝,神舟飞船胜利飞天,你认为这应该归功与谁?请快速默读课文,在有感触的地方可以圈圈画画,还可以做上批注。 四、看视频杨利伟和神舟五号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着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 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随着神舟五号飞天,全世界都记住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杨利伟。杨利伟在走下飞船,接受采访时,用三句话概括了他的21小时的太空之旅,这三句话你找到了吗? 1.飞船飞行正常。 2.我自我感觉良好。 3.我为祖国骄傲。 师:同学们,看到这三句话,你有何感触? 1、这是对飞船的评价,也是对航天工作者的高度评价。 2、神舟五号飞船很安全,很稳定,说明了我国的航天工作者的技术水平很高。 3、这是对所有航天工作者的崇高评价。他们都是无名英雄。 师:是呀!为了能圆航天梦有多少人在为此而努力着,到底有多少无名英雄? 能说具体点吗?: (课件出示) 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 从这句话中你看到了什么?“一百一十”、“三千多个” 师:这么多单位,这么多的工作人员要共同来完成同一件事情,需要的是什么精神? 生:同心协力团结合作 师:是呀!只有大家团结合作,同心协力,才能完成“神舟五号”这样大的系统工程。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每个人都将自己的精力和智慧给了集体,飞天成功既是千万人的个人努力,更是千万人共同合作的结果,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生:我对这句有感触:“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 这句话中的“夜以继日”和“苦战攻关”看出了航天人的忘我工作、不懈努力精神? 师:为了神舟五号,有多少人在忘我工作,在默默奉献,他们付出的是时间,是智慧,甚至是生命……请大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的“有的人……” (学生朗读) (课件出示) 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 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 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 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和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 一个英雄的背后往往还站着无数的无名英雄。你们知道吗?为了保证“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科学家们共设计了20种救生方案保证航天员安全,针对飞船系统的故障对策有139个,8位科学家未见飞天身先死,这些科学家有的是倒在出差的火车上,有的牺牲在实验室,他们努力了数十年,却没能看到飞天的壮丽场景。 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朗读这段话,表达我们心中的敬意吧! 六、正是成千上万的人不懈努力、团结合作、默默奉献,才换来了这个令全体炎黄子孙都为之骄傲、自豪的圆梦时刻。 03年,神五05年,神六07年,嫦娥一号 孩子们,作为炎黄子孙中的一员,你不想向全世界宣告吗?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篇5教学目的 1、通读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以及最终实现梦想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学生扮演老师听写第18课的个别词语。 二、激情导入 1、学生朗读相关资料(神舟5号发射材料)。 2、教师现场采访: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3、教师导读后出示课题,学生质疑课题。 三、小组合作,自读感悟 教师展示教学目标,提出自读要求 1、读通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作者介绍了哪几个代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及事件? 3、课文主要写什么?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实现靠的是什么?划出相关的语句并有感情地 朗读。 四、集体反馈,品读感悟 1、学生对词语相互质疑、解疑,教师点拨。 2、小组反馈教学目标2。 3、教师小结,并导读教学目标3。 4、学生说主要内容,划语句。 5、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的语句。 6、教师小结并板书要害词语。 五、总结全文,畅谈体会 1、引导学生归纳写作方法。 2、学生齐读“阅读链接”——《炎黄飞天梦》。 3、教师设问后学生谈体会。 4、教师总结全文。 六、布置作业小练笔:接过航天事业的接力棒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篇6学习目标: 1.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神舟五号”有关资料,课件出示“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 2.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追寻奋斗者的足迹,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求去思考。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看看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阅读建议。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围绕提示,自读自悟 1.学生围绕阅读提示中的思考题“数千年来的飞天梦是怎样变为现实的,在说说自己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来自主学习。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 四、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体会,教师组织学生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流与研讨。 1.关注追寻飞天梦的人们带给我们的思索和启示。 2.关注语言,句式,具体的数字。 3.关注文章的叙述顺序,文章的详略。 五、收获,拓展延伸 1.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收获,可从和表达方法等方面谈。 2.搜集资料,办一张关于“以航天事业”为主题的手抄报。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篇7学习目标 1.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中国以及世界载人航天飞行的有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在人飞船发射的有关情景。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激情导入: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2.同学们,看着这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小结: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定目标 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结合本单元学习重点和课文前的提示,自己来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全班交流,确定本节课的共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1.自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学习目标。 2.小组合作,互检互评自学效果,深化提高。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