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岑参 《逢入京使》 |
范文 | 岑参 《逢入京使》 岑参的《逢入京使》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注释 ⑴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⑵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⑶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⑷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是有这一特色。 拓展阅读:岑参是什么派诗人 岑参(715年~769年),祖籍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后迁荆州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岑参五岁读书,九岁作文,十五岁隐于嵩山之南,三十岁进士及第。岑参世出名门,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尝自称国家六叶,吾门三相”,后来家道中衰。幼年丧父,从兄受书,能自砥砺,遍览经史”,十五隐于嵩阳,二十献书阙下”。天宝三载(744年)举进士,授右内帥府兵曹参军。天宝八载(749年)至至德二载(757年),曾两度出塞。一是天宝八载(749年)赴安西,在高仙芝幕府;二是天宝十三载赴北庭,在封常清幕府。唐肃宗时,任右补阙,出为虢州长史,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人称岑嘉州”。 岑参一生抱有救国安民的开济策”,但是生平未得意”,始终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晚年罢官之后,心境十分悲苦,曾有眼看春色老,羞见梨花飞”之说。 岑参的边塞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险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真实地展示了边塞风光。在描写战争时,岑参常常避开正面的厮杀,仅写战前与战后,在构思上别出心裁。岑参的边塞诗成就最高的是那些描绘边疆奇异风光的作品。有《岑嘉州集》。 边塞诗人中,前人常将高、岑并举,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其实,高、岑之诗,各具特点,元人陈绎在《诗谱》中说:高适诗尚质主理,岑诗尚巧主景”。就边塞诗而言,这个评论是很有见地的。 传说在公元752年,一天,岑参在武威办完军务,赶回西域,途经赤亭,戍边的士兵让他题词、赋诗。岑参和这些士兵是老熟人了,也不托词。刚题完一首诗,不料,挤在当中的一个小孩,随口吟了出来。岑参有些吃惊,这里还有这样的孩子。士兵告诉他说:这个小孩子是个回鹘放羊娃,一次大风,这个放羊娃救了我们十三个士兵,是我们允许他在这放羊的。”岑参转过头问放羊娃:是谁教你汉语的?”放羊娃说:是父亲。”一个士兵说:他家是早年流落到这里的。”放羊娃从怀里掏出一本破旧的书递给岑参。岑参不懂回鹘文,问放羊娃。放羊娃说:是爷爷写的,叫《论语》。”岑参没再吱声,他抚摸了一下放羊娃的头,给放羊娃题了一幅字:论语博大,回鹘远志。”放羊娃把题词揣到怀里,向岑参鞠了三个躬,高兴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的父亲听说诗人岑参来此,就领着放羊娃找到岑参说,他家是书香门第,原来在漠北草原,因宫廷之乱逃亡西域。他恳求岑参收孩子为义子,教以成人。岑参内心非常喜爱这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又心想,在西域,军队很缺翻译,这孩子可以造就造就。于是,对放羊娃的父亲说:我是军人,要收他为义子,我得把他带走。”放羊娃的父亲立刻答应了岑参。放羊娃的名字原来叫也里,岑参给他改了个名字叫,岑鹘”。就这样,岑鹘跟着岑参参军入伍,来到了轮台。 几年过后,岑鹘在岑参的悉心教导下,不仅聪明干练,而且精通汉语和回鹘语。岑参入关赴任,向朝廷举荐了岑鹘。岑鹘没有辜负老师的栽培,一边工作,一边培养了许多翻译。岑鹘晚年回到了家乡蒲昌,享受天伦之乐。他继续教育他的儿孙们,讲岑参的故事。后来,回鹘首领仆固俊尽取西州,建立高昌回鹘王国。岑鹘后代多有在王国为官者,元代,高昌著名尼僧,翻译家舍兰兰就是岑鹘的后代。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