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邪从正成语解释 【成语】:弃邪从正 【拼音】:qì xié cóng zhèng 【简拼】:qxcz 【解释】:不再干坏事,走上正路。 【出处】:《三国志·蜀志·后主传》:“五年春,丞相亮出屯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载后主刘禅诏曰:“有能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 【近义词】:弃邪归正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人归向正道 【顺接】:正中下怀 正中其怀 正中己怀 正义凛然 正人君子 正儿八经 正儿巴经 正冠李下 【顺接】:拨乱返正 不当不正 黜邪崇正 词严义正 词言义正 辞严义正 辞严意正 【逆接】:弊帷不弃 敝帷不弃 敝盖不弃 故旧不弃 黄钟毁弃 黄钟长弃 黄锺毁弃 前功尽弃 【逆接】:弃业变产 弃业变産 弃义倍信 弃之可惜 弃之度外 弃之敝屣 弃书捐剑 弃伪从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