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秋思中最能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范文

秋思中最能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秋思》

作者: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释:

意万重:说不完的情意。

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

临发:快要出发。

复恐:怕这封信的内容不够多,

说不尽.开封:打开信封。

翻译一:

看到洛阳城里刮起的秋风,引起了对家人的思念, 想写一封家书来表达说不完的情意。 恐怕匆匆忙忙地写信没能把该说的话说完, 当捎主人将要出发时,又不放心地打开了信封, 想再添上几句深情的话。

翻译二:

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赏析一: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第一句说秋天来到了洛阳城里,因为秋风起了,平平叙事,似乎不事渲染。第二句中的欲作家书”,才一下子使我们感到了平淡的秋风中所蕴涵的游子情怀。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却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寂寥肃杀之气,也可使秋叶纷纷,落红遍地,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容秋态。那么,诗人见到的恐怕是这秋风带来的凄凉摇落之景。客居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怎能不勾起羁泊异乡的孤独寂落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呢?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给予读者多么丰富的想象啊!

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要表达这思念之情,在那个时代,只有修一封家书了。可写一封家书,来表达离情别绪又谈何容易!这意万重”颇值得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情态: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诗中迟迟不能下笔的生动意态描写,是我们对诗人的浓郁思乡情有所体会了。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对诗人的心理刻画入微。而这种并不确切的恐”,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诗人没有写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撷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这个细节,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首极本色、极平淡,像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小诗,其实包含了作者艰辛的构思过程,应该可以作为王安石精到评论的一个生动例证。

在古代诗人的笔下,秋天 最令人思乡的季节。见秋风而起乡思,古来有之。如江夔的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的《秋思》又属一例。当然他见秋风而想的不仅是家中的美食吧?否则怎会意万重”呢?同是起乡思,张翰命驾”而归,张籍却不能,恐怕这里又多了一份不能归乡的惆怅和无奈吧!

赏析二: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增添了欲归不得的怅惘,思绪变得更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不能下笔的生动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

三、四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近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这临发又开封”的行动,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开封验看检查的结果也许证明这种担心纯属神经过敏。)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如果真以为诗人记起了什么,又补上了什么,倒把富于诗情和戏剧性的生动细节化为平淡无味的实录了。这个细节之所以富于

包孕和耐人咀嚼,正由于它是在疑”而不是在必”的心理基础上产生的。并不是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都值得写进诗里。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因此,象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样,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复恐匆匆说不尽”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模写。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这是深得张籍优秀作品创作要旨和甘苦的评论。这首极本色、极平淡,象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似乎可以作为王安石精到评论的一个生动例证。

 

关于思乡的经典诗句

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王勃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徒步归行>>

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日幕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0: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