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
范文 |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 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②了解化石燃料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③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乐趣,增强节约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②可以从开发新能源和节约能源的角度引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二、教材分析(重点、难点) 化石燃料是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对学生来说也并不陌生。所以,本课题采用活动与探究的编写方式,通过学生自己思考、阅读和讨论,来学习有关煤和石油的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关于天然气,则是从认识其主要成分出发,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燃料的燃烧和应用。在了解化石燃料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的同时,让学生对化石燃料的使用年限进行估算,以认识到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资源的重要性。本节通过燃烧反应中热量的利用,引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从而认识到化学反应利用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1.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2.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实验探究、拓展视野、观看录象与教师讲述结合 课时:2课时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题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内容通俗易读,建议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形式自主学习,同时可利用科教资料或影视素材介绍化石燃料是经过数百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演变而形成的,强调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 1.通过简单计算,完成课本中化石燃料开采年限图。 2.利用一些图片等形式展示煤和石油的成分、用途。 3.在做甲烷可燃性实验的同时介绍可燃物组成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鉴定方法——根据燃烧后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关于组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的问题,此处不宜增加。 4.对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可以从开发新能源和节约能源的角度引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四、分课时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联 系 生 活 引 入 课 题 播放生活中的图片,设问: 1、家庭中炒菜、做饭、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 2、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燃料? 3、炼钢厂、热点厂等常使用什么燃料? 引出化石燃料的概念。 (配以多媒体播放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边看边联系已有生活经验,思考: 柴、煤、煤气… 汽油、柴油… 煤 阅读教材,观看录象,回答问题。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使学生联系生活,关心生活从已有的经验入手,引出新知识,强调在学习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知道燃料的种类、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用途。 创 设 情 景 知 识 拓 展 1、煤是怎样形成的呢?煤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煤的主要成分(主要产物) 3、煤的利用:煤分解这个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4、煤的应用 播放录象:煤的用途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象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1、混合物 2、主要是c,其次h、n、s、o 3、干馏:化学变化,因为反应前是碳,反应后生成新物质:焦碳、煤焦油、煤气 4、工业的粮食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 1、石油是怎样形成的呢?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石油的主要成分(主要产物) 3、石油的利用:石油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炼制的? 4、石油的应用 播放录象:石油的用途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象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1、混合物。 2、主要是c、h、其次n、s 3、分馏: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来分离,是物理变化。 4、工业的血液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 过渡 投影图片:海上采油和天然起在燃烧 引出天然气 让学生知道: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 创 设 情 景 知 识 拓 展 1、天然气是怎样形成的呢?是纯净物吗?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主要产物) 3、甲烷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4、鉴别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燃烧都是蓝色火焰) 5、天然气的利用:石油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炼制的?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1、是混合物 2、甲烷ch4 3、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 难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 化学性质:可燃性 ch4+2o2co2+2h2o 现象:蓝色火焰、烧杯壁有水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点燃前注意验纯 4、点燃、干燥烧杯、澄清石灰水 5、沼气的应用与危害 学会寻找物质间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 知识拓展 介绍沼气和沼气的运用 以及“可燃冰” 观看录象 听讲 分 析 估 算 加 深 理 解 指导阅读表7-3 分析课本表7-3,估算出我国的化石燃料的使用年限,画出柱状图 设问: 使用化石燃料有什么优缺点?从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谈谈你对化石燃料名称中“化石”含义的理解。从中有什么收获 分析图表 计算年限 画图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几亿年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所以被称为化石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的。 1、人类大量开采,将使化石燃料最终被耗尽。 2、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因此一定要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 引入 (第二课时) 化石燃料被人们广泛使用.是因为它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热量。那么,是不是只有通过燃料燃烧才能得到热量呢? 学生讨论,思考,回答。 (发光、发热) 实 验 探 究 下面我们来做一组实验。 [实验7—4]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盐酸,观察现象,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设问:这个试验说明什么问题。 观察实验现象,积极开动脑筋分析原因,总结结论。 化学反应中都伴随有能量的变化,有些化学反应中有热量放出,有的则从外界吸收热量.. 使学生从一些简单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引起注意。寻找原因,总结结论。 知 识 拓 展 放热现象 1、定义 2、常见的放热现象 3、特点 学生讨论,思考,回答。 1、 2、所有燃烧、金属和酸的反应 3、只要加热达到着火点即可,不需长期加热 知 识 拓 展 吸热现象 1、定义 2、常见的吸热现象 3、特点 学生讨论,思考,回答。 1、 2、加热、高温的反应 3、需要不断加热,才能维持反应的继续进行 拓 宽 视 野 介绍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用途 (通过多媒体说明,解析) 初上述用途外,你们还知道互相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哪些用途?(比一比,看谁知道的多) 学生观看录象 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讨论交流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愿望。 介 绍 新 知 识 目前,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而化石燃料资源是有限的。那么,同学们认为怎样利用能源才可以使它的使用期限得以延长呢?你们有那些处理方法? 要使燃料燃烧通常考虑两点: 一是要有足够的空气; 二是要使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小结 通过学习,有什么收获: 学生归纳:略 练习 巩固练习 课后1、2、3、4、5 板书设计课题2 燃料和热量 一、化石燃料 1.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和用途 2.甲烷的燃烧:ch4+2o2co2+2h2o 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吸热反应 1、 放热反应 2、要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考虑两点: (1)是要有足够的空气; (2)是要使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五、教学反思(教学反思针对已实施过的教学设计) 本节课图文并茂,有利于学生形象地认识当今世界的三大化石燃料。在教学中,应该要注意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化学和理解化学,如液化石油气、煤气等,是生活中的常用物品。 对于教学中的实验,应该让学生先提出个人猜想,再为了验证猜想去做实验,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发展及形成过程,而且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这样对他们的认知发展很有帮助。 对于使燃料充分燃烧的现实意义,可以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切实让学生体验到节能环保的重要性。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