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念奴娇》教学设计 |
范文 | 《念奴娇》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念奴娇》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的】 1、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2、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用文字的视角去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能够感词人所感,让学生体味艺术美的感染力。 3、掌握常用的鉴赏古典诗歌的方法,培养对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 【教学设想】 1、通过诵读、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品味深厚独特的艺术魅力。 2、注重古典诗词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科学地品评课文,真正领悟作品对于当代读者的人生启迪:在珍惜生命、奋发有为的同时,只有摆脱患得患失的羁绊,才能获得一个欢乐的人生。 【教学时数】 1课时。 【阅读准备】 1、查资料,了解作者及与作背景(略) 2、借助注解和工具书正音、正义、疏通词语 3、熟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己,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赤壁风景图及苏轼原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这篇传世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 ⑴熟悉作者及创作背景; ⑵自由朗读,揣摩作者的情感。 2、运用多媒体播放影片范读。 3、学生齐读。 4、小组讨论,交流自学所得。 ⑴说说你对这首词的感受; ⑵提出你不能理解的词句; 5、教师小结: 这首词是苏轼游赤壁古战场,因眼前之景,忆往昔之事,感自身处境,抒自己情怀。 三、品味赏析 1、阅读上片,讨论: ⑴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上片,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文中描写了赤壁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修辞?从几个角度?基调怎样?营造了怎样的诗歌意境? ⑵请学生试着用尽可能优美的语句把写景部分的语句再现出来,体会诗歌的意境 滚滚东流的'长江汹涌奔腾,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⑶面对壮美的赤壁景观,很自然地会想到曾经活动在这里的英雄,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曾经在此的英雄。 过五关斩六将的关云长,一声断喝长坂坡上的猛张飞,方天画戟无人能敌的俊吕布,运筹帷幄,世所难当的诸葛亮。 2、学生自由朗读下阕,思考问题,完成下列问题: 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周瑜的?基调怎样?作者自身的状况又是怎样的?基调怎样? 3、学生思考:对周瑜的追述是表现的是一种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种现实,感情基调的矛盾实际反映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作者是如何解决这种矛盾的:“人生如梦”,人生是短暂的,虚幻的,又何必执着? 洒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万古愁怀随江而去,感慨和动作中表现出一种超脱与旷达。 4、总结全文: 内容:感怀、写景、咏史、抒情 基调:昂扬、感奋、豪迈、苍凉 全词写景、怀古、抒怀,三者完美结合,浑然一体。 四、拓展延伸,比较提高 1、阅读比较豪放词和婉约词的风格差异 ⑴投影显示《雨霖铃》。 ⑵教师用俞文豹《吹剑录》中的文字总结: 婉约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扬柳岸,晓风残月”; 豪放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2、有人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含有消极成分,试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谈谈自己的看法。联系现实生活实际,说说当代青年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 (这是个拓展性话题,不在于形成统一的结论,而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