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兰亭集序》教案 |
范文 | 关于《兰亭集序》教案锦集十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兰亭集序》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兰亭集序》教案 篇11.学习作者敢于冲破时俗,否定当时流行的庄子“一死生,齐彭殇”观点,语文教案-《兰亭集序》。 2.体味本文叙议结合、直抒胸臆的特色。 3.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实词。 《学习重点》 仔细揣摩本文景与情的关系。 《教学过程》 (-)研读步骤 步骤一:课前预习。 1.查字典,解决生、难字的读音,能顺利诵读; 2.查注释,疏通文意,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 3.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步骤二:课文分析。 1.体味文章以情御景的写作风格; 2.体味本文回环曲折地抒发感情的特点。 (二)问题探究 1.作者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情有何关系? 文章写兰亭景色突出“淡雅”的特征,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之间,绿树成映,鲜花吐艳,但在作者笔下,所有浓艳之物皆不见踪影,唯山、水、林、竹、天、风而已,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兰亭集序》》。看山,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绘竹,言其“修”而舍其绿;写水,言其“清”而舍其碧;叙气候,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已。一切尽显淡雅,而这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观反照。东晋之时,玄学盛行,名士们对山水的欣赏,不仅“目寓”,而且“神游”,到自然中去,并认真观察思考,不只是怡情养性,还可以“明理”和“悟道”。 2.文中“信可乐也”句“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从字面上看来,“乐”的具体内容一是同道相逢,二是环境幽雅,三是气候宜人;但更深层次的“乐”在于作者在此情此景中对大自然的一种领悟,“观宇宙之大”,“察品类之盛”,大自然神奇的造化,使自然界的一切均等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置身于自然中,往往使人物我两忘达到“道”的最高境界。 3.第二自然段中“岂不痛哉”是缘何而痛? 第二自然在前面极写宴集之乐后引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兰亭宴集,自然快乐,但终有期限,聚会难而短,分离易而长。由此想到了人生。人生一世,各有所好,有的“晤言一室之内”,有的“放浪形骸之外”,或静或动,“暂得于心”,但随着时境的变化,心境也随之而发生变化,“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痛”由此而生。 4.全文在亦“乐”亦“痛”之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怀? 《兰亭集序》教案 篇2【复习目标】 1、 复习本课的重点文言基础知识及翻译重点句子。 2、 记诵全文。 【复习流程】 一注音(5分) 癸(ɡuǐ)丑 会(kuài)稽 修楔(xì) 激湍(tuān)流觞(shāng) 管弦(xián) 游目骋(chěng)怀 齐彭殇(shāng) 晤(wù)言一室之内 趣(qū)舍万殊 一死生为虚诞(dàn) 曾(cēng)不知老之将至 若合一契(qì) 放浪形骸(hái) 嗟(jiē)悼(dào) 感慨系(xì)之 二、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10分) 1、群贤毕至(全) 2、少长咸集(都) 3、清流激湍(流势很急的水) 4、亦足以畅叙幽情(深藏的感情) 5、是日也,天朗气清(代词,这) 6、信可乐也(诚,确实) 7、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交好)(低头仰头,比喻很短的时间) 8、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依,随着) 9、虽趣舍万殊(进取与退让)(不同) 10、感既系之矣(附着) 11、不能喻之于怀(晓,懂得) 12、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原因) 13、列坐其次(排列) 14、列叙时人(一个个地) 1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通“故”所以,因此)(看作一样)(是) 16、齐彭殇为妄作(看作相等) 17、或取诸怀抱(之于) 18、晤言一室之内(对面谈话) 19、曾不知老之将至(乃,竟) 20、向之所欣(向来) 21、未尝不临文嗟悼 (面对着) 三、一词多义 (15分) 次:(1)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旁边水边) (2)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次一等) (3)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 有序的排列) (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 (5)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 致:(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到达,最后所达到的结果)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 (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招致) (5)肃宣权旨,致殷勤之意。(表示、表达 ) (6)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用尽) 修:(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 )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寿命长) (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学习 进步) (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办好) (5)乃重修岳阳楼 (修建) (6)修守战之具(整治、治办) 盛:(1)虽无丝足管弦之盛(多,这里是“热闹”的意思)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繁多) (3)胜地不常,盛宴难再(盛大) (4)今又盛寒,马无稿草(程度深,极,非常) 期:(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期限) (2)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期望、要求)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时间期限) (4)期年之后(一周年) (5)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约定) (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服丧一年) 于:(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词,在) (2)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对于) (3)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到) (4)不能喻之于怀(在) (5)亦将有感于斯文(对) 所以:(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的原因 ) (2)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用来……) (3)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方法 ) 之:(1)曾不知老之将至(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2)及其所之既倦(动词 往 达到 ) (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助词表定语后置 ) (4)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助词 的) (5)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代词,指代“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6)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晤言一室之内(助词 的) 以: (1)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因,介词) (2)引以为流觞曲水(介词,把) (3)足以极视听之娱(用来) (4)舟遥遥以轻飏(连词 相当于“而”,修饰) (5)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介词 把、拿 ) (6)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动词 用,任用) (7)日以尽矣,荆轲岂无意哉( 副词 通“已”,已经 ) (8)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 (9)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用) (10)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连词,目的) 三 、翻译句子(6分) 1、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 2、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 3、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译文)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文) 四、名句默写(7分) 1、(20xx福建卷10年天津卷)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2、(20xx重庆卷)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________________ 。 3、(20xx山东卷20xx重庆卷20xx安徽卷)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4、(20xx安徽卷)__________________ ,少长咸集。 5、(10年江西卷北京卷)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 6、(20xx山东卷)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_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 7、(20xx四川卷)_______________,齐彭殇为妄作。 五、翻译划横线的句子(7分) 申屠敦之鼎 洛阳布衣申屠敦①有汉鼎②一,得于长安深川之下。云螭斜错③,其文烂如④也。西邻鲁生见而悦焉,呼金工象而铸之。淬⑤以奇药,穴地藏之者三年。土与药交蚀,铜质已化,与敦所有者略类。一旦,持献权贵人,贵人宝之,飨宾而玩之。敦偶在坐,心知为鲁生物也,乃曰:“敦亦有鼎,其形酷肖是,第不知孰为真耳。”权贵人请观之,良久曰:“非真也。”众宾次第咸曰:“是诚非真也。”敦不平,辨数⑥不已。众共折辱⑦之,敦噤不敢言,归而叹曰:“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龙门子闻而笑日:“敦何见之晚哉?士之于文亦然。” (选自明?宋濂《宋学士文集》) [注释]①申屠敦:复姓申屠。这是作者虚构的人物。②鼎:古代的炊具,三足两耳。后演变为工艺品。⑧云螭(chī)斜错:云与螭(兽名,外形像龙而无角)互相掩映交错。④其文烂如:它的花纹斑斓。⑤淬(cuì):金属烧热后浸在水中或油中。⑥辨数:多次争辩。辨,通“辩”。⑦折辱:挖苦。 1、 (2分)译文: 2、 (3分)译文: 3、 (2分)译文: 译文:洛阳有个平民叫申屠敦的有一个汉朝的鼎,是在长安的一个深深的山谷底下得到的。(这个鼎外形)云和螭互相掩映交错,花纹斑斓。西边有个姓鲁的人看见了这个鼎非常喜欢,找了铸金的工匠仿照它的样子铸一个鼎。铸的时候浸泡在稀奇的药水中冷却,还在地下挖了个洞埋了三年。泥土和药水都腐蚀着鼎,铜的本质已经产生了变化,和申屠敦的大体相似了。一天,鲁生把鼎献给了一个有权势的贵人,贵人很珍视这个鼎,宴请宾客并赏玩这个鼎。申屠敦恰巧也在宴席上,心里知道这是鲁生的东西,于是就说:“我也有一个鼎,它的外形跟这个很像,只是不知道哪个是真的。”权贵的人请他把鼎拿来让他辨别,(权贵人)看了很久说:“不是真的。”那些宾客一个接一个地都说:“确实不是真的。”申屠敦忿忿不平,争辩个不停。大家都挖苦嘲笑申屠敦,敦就不敢说话了,回去感慨地说:“我经历这事之后才知道权势足够用来改变是非了。”龙门子听了笑着说:“申屠敦怎么这么晚才明白这个道理啊?读书人评价文章也是这样啊。” 《兰亭集序》教案 篇3本课教学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重点 1.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如“一”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数量词)“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整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样、相同)等四个句子中的意义。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录音机、教学磁带、《兰亭集序》摹本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王羲之及其作品。放录音范读,领会句法上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朗读课文,结合注释,把握文意,了解本文作为宴游诗的特征。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初中阶段我们学过不少写景状物的诗作,想必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大家还记得吧,师生一起诵读: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挞送青来。 诗人描写景物时,毕其形传其神,一水多情地呵护着绿田,两山像从远处奔腾而来,来不及敲门便捧上一片青翠。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也摹景状物,但手法却别具一格,言简而神具,这就是王羲之以书中神品称著于世的《兰亭集序》 二、作者简介。 选一学生读注解①。教师略作补充:魏晋时期在中国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称“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出示王羲之《兰亭集序》摹本,正如前人对他的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天机流布,挺然秀出”。 三、放录音、正音。 学生听录音一遍。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投影: 多音字:会稽(kuài jī) 感慨系之(xì) 曾不知老之将至(zēng) 通假字:趣舍万殊(通“趋”) 古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 四、朗读课文。 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五、品读课文。 结合注释,熟悉文意,并思考: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什么不同,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 明确: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 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 六、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把握各段大意,完成思考练习一。 《兰亭集序》教案 篇4设计说明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作为书法作品,历来为人推崇,被尊为“墨皇”,亦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其实,作为入选教材,文章也是文辞优美,识见高远,至今脍炙人口,熠熠生辉。而作为一篇文言文来教学,如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妥善处理好文言关系,打破传统机械的先“言”后“文”教学模式,却值得探讨研究。鉴于此,笔者以“文言融生”(详见拙文《文言文教学:行于文言之中》)为教学理念指导,试图将“因言释文”和“因文悟言”相结合,尝试另辟一条文言文教学之蹊径。下面设计则拟从这一角度作如是探讨。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写景言情时关键词语(重点文言词语)的作用及影响。(“因言释文”) 2.在了解兰亭宴会的基础上,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人生思考的哲理性。(“因文悟言”) 3.了解本文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行文笔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素有“书圣”美誉的王羲之不仅擅长书法,也长诗文。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被后世评论者誉为“行书第一”(出示临摹图),只可惜我们看到的是临摹本,据说其真迹已随唐太宗葬入昭陵而失传。但是,作为散文佳作的《兰亭集序》却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真可谓是“文质双绝”。下面,我们就来一同欣赏这篇文章。 二、审读课题 提问:《兰亭集序》这一标题如何断句?(或问:这是一种什么文体?在文中哪几句话能看出来?) 明确:“兰亭/集序”还是“兰亭集/序”? A.会于会集山阴之兰亭。B.后之览者,亦。C.故列叙时人。 (掌握“序”这种文体:书序与赠序区分;为下文“兰亭集会”展开垫本) 三、朗读文章,研习文本 1.朗读课文,提问:既然《兰亭集序》是一篇序文,它与通常序文有不同之处吗? 明确:作为书序,除了具备一般书序介绍写作缘由、成书过程和本书意义外,最大的不同是:文章由事及理,从一次宴会上升到对生死的思考。 2.文中作者是如何从一次宴会上升到对生死的思考的?(或者问:作者的情感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 明确:这篇作品的情感变化流程是一个由“乐---痛---悲”的过程。作品也是以作者的情感为主线来建构的。 接下来具体研读作者是怎样表达三种不同情感的。默读第一自然段。 (一)第一段 1.提问:本文记叙了这次兰亭集会盛况,这是一个怎样的集会?何以见得?最好用原文回答。 明确:良辰—美景--佳处—乐事:“信可乐也”。师生共同研习如下: 良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即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结合“癸丑”,简介古代干支纪年及相关知识。 佳处:“会嵇山阴”即浙江诏兴,兰亭在诏兴兰诸山,当年勾践曾经在那种过兰花所以就以此为名为兰亭。 乐事:“修禊事也”。“修禊事也”,禊事,类似于云南傣族的泼水节。这种祭礼要挑个黄道吉日,古人规定三月上旬的“巳”为修禊日。但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用“巳日”(提问:春天在古代分几个阶段?明确:孟--仲--暮)。 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重点落实“咸”字。 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解释词语并板书) 重点落实研习“修竹”、“清流”。 明确: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2.赏析:“引以为流觞曲水” 我国古代有流觞而饮、吟诗歌赋之雅俗,因此,贤士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贤士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同时教师补充“滥觞”一词:江河发源处水浅,仅能浮起酒杯。后来比喻事物的起源、开始。 3.出示"流觞曲水"图片: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做一段宴会场景描写,然后与原文两相比较,从中理解一些文言词语的文化意味。 明确:看到这幅图,似乎时光倒转,回到兰亭集会上,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会汇集此地。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惠风”:“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洲。”只有春风才算得是惠风,和风。)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要求学生翻译此句,并能分析“俯”“仰”所指,同时体会这两个骈散结合的句子) 总结:有人说,自然是心灵的风景。的确,自然是人心灵的外化,诗人和艺术家笔下的“风景”,往往不是纯粹的客观外在物,而是贯注了诗人和艺术家心情的情致化之景,是主客观交融的产物。中国传统美学和哲学都特别强调天人和一,天人感应,相互交流与相互共鸣。自然的存在与人类息息相关,它体现人的精神生活,展示人的精神品格。 (二)第二段 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第一段宴会描写是如此欢快自在、酣畅淋漓。为何这一段却让我们咀嚼到痛感呢? 1.提问:接下来一段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 明确:“痛”-----这是痛心?痛惜?悲痛?先不忙作答,看看作者因何而痛?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其一是“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 其二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 2.提问: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譬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赏析:王羲之所处时代是“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而,有的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3.重点研习以下语句,深度明确作者的“痛”是什么?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况修短随化,”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自然是自在、自足无外求的,而人生需要外在的事物来满足。自然是永恒的,人生却如此短暂且欲望无止尽,而更多时候是“心想而事不成”,这样“人生的矛盾”又是绵绵无尽的。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这种“痛”是痛什么?----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 (三)第三段 前面两段分别讲到了“乐”“痛”,那么接下来作者的感情会有怎样的延伸转变呢?(请一学生朗诵,师生感受作者字里行间的情感) 1.理清本段的思路。 明确:首先,作者陈述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的深入书写,这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随后作者发出“后之视”的感叹。最后交代了作品的成因,总结全文。 2.提问:很多人都说这段以“悲”为感情基调,那么到底是不是真的“悲”呢?重点研习以下几句: “每览”一句:每看到古人对死生发出感慨的原因都像契那样感触相合,我就为此悲伤感叹,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 “若合一契”一句:像符契那样相合。“契”是古人借贷的一种凭证,从其甲骨文字形可一目了然。(写出甲骨文用刀在木上刻字,古人把它分成两半合起来就是凭验) “一死生”和“齐彭殇”一句:这里“一”“齐”是同义词,都是“把什么看作一样”的意思。“一 ”和“齐”都是庄子的看法,“彭祖”(活到3800岁懂得养生之道,所以把他当作长寿的代名词)。 “后之”一句: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 教师总结:钱钟书曾说:“目光放远,万事且悲。”魏晋时代,由于社会的黑暗,现实残酷,人们便转向了内心世界的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说,魏晋时代人们的精神是最解放最自由的。近代“生命情调”、“宇宙意识”的哲学思想,都是从其超脱的境界里萌芽而来。他们对时间和死亡的恐惧,并没有必然导向消极悲观,反而起更强烈的创造冲动,以扎实的现实努力,来抗拒人生的“空无”。就这一段而言,可以说,虽然王羲之在尽述古人、今人和后人之后,慨叹了人生的无常,但是他的这种慨叹,不是消沉,不是沉寂,而是一种奋起和抗争。 三、课文总结 “在山阴道上走,如在画中游”。读罢《兰亭集序》,那掩映其间的森森林木,那穿插云霄的处处绿竹,还有那清幽水中自在嬉戏的鹅群,也许会在某一天“复活”在你的头脑中,激活起你对那个时代文化的深沉遐思。也难怪有人这么说:欣赏《兰亭集序》一文,亦如欣赏其书法作品一样:夏饮甘泉,神清气爽;秋日登高,天晴气朗;严冬围炉,温暖如春。 《兰亭集序》教案 篇5【教学目标】 1、文言字、词、句教学,读懂文章内容,并能成诵。 2、领会作者“乐”、“痛”、“悲”情绪变化后面的生命感慨。 3、把握文章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为一炉的写法。 【教材分析】 1、本单元所选皆山水游记散文,此类文章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它往往包含着抒情与说理的成分。 具体到本文,作者借由眼前“乐”事,想到生命短暂,故而有了“痛”感,并进一步想到“前人”、“后人”对“生死”的共同感慨,由此生出了“万古同悲”之叹(无论过去,还是将来,人的生命终将归于寂灭,此乃亘古不变之规律,故悲)。当然,教学本文也不能忽略作者表达的积极情绪。 这是本文教学难点(不是重点),不可不引导学生体会。 2、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部分载有“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的说法,字、词、句教学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3、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载有“古代诗文……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的说法,鼓励学生多读是本文教学的另一个重点。 【教学重点】 1、字、词、句教学,如“岁、虽、所以、引、信、相与、兴、或、向”等,帮助学生读懂文章。 2、诵读教学,提示学生抓住文中表示感情变化的关键词语,如“乐、痛、悲”,以此带动对全文的理解背诵。 【教学难点】 1、领会作者“乐”、“痛”、“悲”情绪变化后面的生命感慨。 2、把握本文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音频朗读、集体朗读、教师范读。 2、字、词、句等文言知识教学以学生质疑、师生解疑方式展开。 3、以“讨论法”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在文章中的情绪变化。 【教学准备】 1、音频朗读材料、视频介绍材料、课件。 2、预习作业 ①了解作者、作品,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作者、作品。 ②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教辅),读懂文章内容,翻译文章一遍。 ③找出文章表示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词,尝试体会作者情感变化的内在原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一则新闻(视频),王羲之《妹至帖》仅17个字,拍出2400万元。 一则典故(幻灯片),《兰亭序》作了唐太宗的随葬品。 足证王羲之无愧“书圣”称号。 二、常识简介:作者、作品 1、请1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作者。 2、用幻灯片展示王羲之书法艺术,点到即止。 3、视频短片拓展视野,学生更好理解本文写作的来龙去脉。 三、听音频范读(正音) 1、要求学生标出生字词的读音。 2、生字词注音。 癸(guǐ)丑 修楔(xì) 事 清流激湍(tuān) 流觞(shāng)曲水 形骸(hái) 游目骋(chěng)怀 趣(q)舍万殊 若合一契(qì) 齐彭殇(shāng) 四、配乐集体朗读(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情感) 1、要求学生找出文中表示作者情感变化的三个关键词,领会作者情感的变化,并思考作者情感变化的脉络与原因。 2、合作学习,讨论并领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1)邻桌讨论。 (2)学生展示。 (3)教师明确: 情感变化:乐→→痛→→悲 因时、地、景、人、物、事而乐; 因生命短暂、人生易老而痛; 因“前人”、“后人”对“生死”的感慨相同,故生“万古同悲”之叹(无论过去,还是将来,人的生命终将归于寂灭,此乃亘古不变之规律,故悲)。 五、教师示范朗读(详解1、2语段字、词、句) 1、同学指出1、2段不解的字、词、句。 2、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字、词、句问题。 3、教师幻灯片展示重点字、词、句。 ①重点实词(黑体字): 岁在癸丑 茂林修竹 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足以畅叙幽情 足以极视听之娱 ②重点虚词(黑体字): 信可乐也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③词类活用(黑体字): 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 所以游目骋怀(动词的使动用法) ④特殊句式: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判断句,判断目的) 引以为流觞曲水(省略句,省略介词的宾语) 列坐其次(省略句,省略介词) 六、学生再次齐读全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说明:如果时间不够,本环节略去。 七、小结本课时 1、同学们大体知道了王羲之其人其事和本文写作的来龙去脉。 2、同学们初步领会了作者“乐”、“痛”、“悲”情绪变化后面的生命感慨。 3、我们详细解读了1、2自然段,读懂了这两个语段的内容。 八、布置作业 1、以文中三个关键词为纽带,背诵全文。 2、借助课下注释,读懂文章3、4段内容。 3、思考作者在文中表达的积极情感。 附1、板书设计 附2:第二课时主要内容 1、反复诵读文章。 2、解析3、4自然段的字、词、句,读懂语段内容。 3、完整领会作者“乐”、“痛”、“悲”情绪变化后面的生命哲思。 3、理解文章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的写法。 《兰亭集序》教案 篇6《兰亭集序》教案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二、指导学生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三、指导学生品味本文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课时。 二、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三、结合课后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一)、(二),应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利用预习效果教学,避免逐字、逐句、逐段平均主义的讲解,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主要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教师适当点拨。 五、介绍阅读课外文学作品《腾王阁序》,比较两文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简介作家作品,引导学生参看书下注释(1),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王羲之,有“书圣”之称,也长于诗文,字和文任意而行,得自然之妙,风格潇洒放脱。王羲之曾经一度做官,他关怀国事,在政治上曾有积极用世的一面,后辞官归田,以山水为娱,好服食养性,胸怀旷达,为时人敬重。 “序”是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个作序,《兰亭集序》即是脍炙人口的诗序名篇,其思想和辞藻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从中可以看出东晋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养、精神状态和文学造诣。 二、朗读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清文章语气、节奏和读音。出示小黑板,指一名学生读准下列生字: 癸(guǐ)丑 修楔(xì) 流觞(shāng) 游目骋(chěng)怀 趣(qū)舍万殊 齐彭殇(shāng) 2.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在预习初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3.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提出预习时不能解决的字词句,教师答疑或学生讨论。应特别强调理解“俯仰”一词在文中的意义,“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句子含义。 三、整体感知作品,理清文章思路 讨论:全文有三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分别用六个字来概括。)学生发言后,明确本文层次,板书: (一)记叙兰亭盛况; (二)抒发人生感慨; (三)交代作序目的。 四、讨论第一段内容 完成课后练习(一)中的(1),教学的同时要求学生试背诵。 提问:本段共有六句话,作者是如何记叙这次兰亭聚会的盛况的?指名学生依次朗读每一句的内容,然后概括出每句话的内容要点。板书明确: (一)记叙兰亭盛会: (1)时间:“永和……癸丑……暮春……” 地点:“……兰亭……” 目的:“修禊事也” (2)人物:“群贤……少长……” (3)环境:“此地有……,又有……” , (4)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 (5)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6)感受:“……信可乐也。” 讲析过程中,给定短暂时间强化记忆,然后指名学生根据板书内容提示,试背诵。 讨论: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发言后,明确:写景抒情,叙议结合。如叙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列坐其次。”下面紧接着引申而论“虽无丝竹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下面也同样是叙议结合:“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由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得出这样的结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讨论: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一段; 2.预习思考:作者是如何围绕乐忧生死等人生重大问题展开议论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第二课时 一、集体背诵第一段 简要复习第一段内容,导人新课。 二、讨论第二段内容 1.教师领读或学生齐读。 2.“俯仰”一词在这一段中两次出现,意思是否相同?引导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 3.本段教学有一定难度,应先指名学生串讲大意。 4.提问:这段话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议论的?是如何逐步展开的?学生发言后,明确:作者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 5.结合课后练习(一)中的(2),讨论这段话的议论与上一段的叙事有何联系。讲析:首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言;也是承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晶类之盛”中的“俯仰”二字推开一步的说法。下面承此句论述了两种人:一种是“晤言一室之内”倦于涉猎游玩的,一种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他们虽然“取舍”“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时都是“不知老之将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情随事迁,令人感慨的。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 板书: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晤言一室之内(静) 或放浪形骸之外(躁) 欣于所遇(快然自足)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况修短随化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6.齐读。指导学生在板书提示下试背诵。 三、讨论第三段 交代作序目的,引起后人感怀。 1.指名学生朗读。 2.讨论:结尾部分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发言后,明确:这段议论中饱含感情,写出了阅读昔人兴感之作时内心苦闷伤感与古人产生共鸣。作者接上文“死生亦大矣”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观点,认为“有生就有死”,对于生死说得如此痛切,虽有悲观消极情绪,但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批判了老庄哲学中的虚无主义世界观。 3.如何理解这篇书序行文的巧妙?学生讨论后明确:作者写供后人阅读的《兰亭集序》,却先写阅读昔人兴感之作,由“今之视昔”想到“后之视今”亦是如此,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所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联起来,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 4.全班齐读。 四、归纳总结 本文先绘声绘色地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接着叙志抒怀,抒发了对人生的无限感慨。语言清新朴实,叙议结合,在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充斥文坛的当时,显得尤为可贵。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三。 3.比较阅读:课外阅读《腾王阁序》,比较与本文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郭玲 《高中语文第一册教案》人民教育出版社 延边教育出版社) 《兰亭集序》教案 篇7一、教学目的 ㈠ 知识目标 1.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2.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㈡ 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协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辞采。 ㈢ 德育目标 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㈠教学重点 1.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3.背诵全文。 ㈡教学难点 1.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认识作者深沉感叹 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如“一”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数量词)“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整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样、相同)等四个句子中的意义。 三、教学时数:2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 ㈠ 导入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 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集会,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 ㈡ 朗读 配乐朗读(教师范读) 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学生齐读。(教师订正) (1)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年……修模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2)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分之现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㈢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了解序的题材特点 明确: 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2、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 明确: 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兰亭,走近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3、分小组讨论,给文章划分段落部分,概括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 第三部分:明作序要旨 ㈣ 赏析课文 1、以课文的第一部分为主,看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 时间:永和九年暮春之初 风景: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气气清 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少长 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 感受:信可乐也 写法:写景抒情叙议结合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2、学生尝试背诵第一段。 理清背诵思路: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 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请学生摘录写景句。 3、学习第二段,了解作者的心境的变迁。 明确: 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死生之大,岂不痛哉? 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4、朗读并分析第三自然段。 理清背诵思路: 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作者的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看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王羲之)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者兴感之由”,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作者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而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感慨。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5、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6、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背诵。 小结: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1)文章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清人李文田首先提出这一观点,并阐述了几点理由。郭沫若也赞同此说,并就“夫人之相与”之增段补充论据,然后进一步考证说,《兰亭序》是王羲之七代孙、陈代永兴寺僧人智永所为。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引用证据反驳郭沫若的观点,章士钊也引用资料来证明《兰亭集序》的作者就是王羲之。 (2)书法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南宋姜夔率先质疑,李文田则从书体上否定定武本《兰亭》为王羲之笔迹,郭沫若更是斩钉截铁地断定是假的,并进一步推断,“这个墨迹本应该就是智永所写的稿本”。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等人著文反驳,认为郭沫若以两块刚出土的石碑而断定东晋只有隶书一种字体,是“孤证不立,偏难概全”。 详情请看《语文学习》20xx年第8期陆精康先生的《〈兰亭序〉疑案录》。 2.《晋书·王羲之传》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王旷之子,王敦、王导之侄,东晋初太兴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岁,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遗书,劝使应命,乃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素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谢安未仕时也住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 (引自《汉魏六朝散文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3.《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止》如此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兰亭集序》教案 篇8师:同学们,我们中国有许多的传统艺术,如篆刻、国画、京剧、书法等等,这些传统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们今天所学的《兰亭集序》就既是书法瑰宝,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师:我们首先来欣赏一下这幅书法作品。 (放映幻灯片,局部放大) 同学们感觉怎么样? 生1:我感觉这幅字画总体上比较有气势,有劲有骨,给人感觉比较整齐。 师:说得不错。问大家一个问题,这部书法作者是谁? 生齐:王羲之。 师:大家会写吗?找一学生板书作者,其他学生在本子上写,注意“羲”字的写法。 (一学生出错,找另一学生纠错。) 师:王羲之是什么时期的人物?我们除了可以叫他王羲之,还可以称呼他什么?同学们知道吗? 生2:王右军。 师:为什么称他为王右军呢? 生2:因为他曾经官至王右丞将军。 师:很好。还有呢? 生3:还可以称他“书圣”。 师:为什么? 生3:因为他喜欢书法,并且书法的成就很高。 师:很好,以后提到书圣大家要知道是王羲之,还可以称呼什么? 生4:逸少。 师:对,他字逸少,对于这些名人我们要多了解相关的信息。请把这些名字写在课本教材中的作者简介下面。 师:今天我们采用诵读的方式来学习这篇文章,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读百遍,这节课我们读四遍,平时我们学习古文采用四步诵读法: (放映幻灯片)出示: 四步诵读法:初读,读准字音; 再读,读懂句意; 三读,读出感情; 最后读出心得。 让每一遍读书都有目的,每一遍读书都有收获。 师:我们开始诵读《兰亭集序》,第一遍诵读,大家听录音,边听边校正自己的读音、句读错误,划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 (听录音,学生跟读) 师:好,听完录音,大家哪个地方有疑问,请举手? 生1:老师,课文第一段第一行中,录音把会稽(kuàijī)读成(huìjī)。是怎么回事? 师:你听得很仔细,刚才录音读了一个古音(guìjī),这里我们可以按照课本注解读(kuàijī)。还有疑问吗?请举手? 生2:第一段最后一句“俯察”如何理解? 师:知道“俯”是什么意思吗? 生2:不知道。 师:注意前边有一句话:“仰观宇宙之大”,知道“仰观”是什么意思嘛? 生2:是“仰头看”的意思。 师:文言文中讲究前后对应,你根据“仰观”的意思猜猜“俯察”是什么意思。 生2:“俯察”应该是“俯身观察”的意思。 师:很好。大家还有疑问吗? 生4:倒数第二段,“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中的“痛哉”如何理解? 师:你先根据上下文推断一下。 生4:是“痛快”吧? 师:大家有不同意见吗? 生5:我认为是“痛苦”,因为上文说的是人生苦短,不可能解释成“痛快”。 师:不错,要注意通过文章的上下文来推断。还有其他疑问吗? 生6:第二段中“虽趣舍万殊”中“虽”应翻译为“虽然”还是“即使”? 师: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哪位同学回答这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生7:我认为应翻译为“虽然”,因为前面已经提到两种情况,这里表示转折。 师:很好,“虽”在古文中有两种解释:“虽然”、“即使”,表示两种不同的关系,一种表示转折,一种表示假设。要根据文意来判断。 师:还有别的疑问吗? 生8:第一段“仰观宇宙之大”中的“宙”是时间的意思,“时间”如何去“观”? 师:好,这位同学钻研得很仔细,把“宇宙”分开来解释了,这种钻研精神值得表扬。但是古文的理解有时候是无法做到这样细的,这里应理解为“观察大大的宇宙”。 师:好,大家提了很多问题了,我也提一个问题:“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中的“俯仰”与“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中的“俯仰”,意思一样吗? 生9:我想是不一样的。前者是“低头抬头”的意思,后者做了引申,“低头抬头之间”,是“时间短暂”的意思。 师:对,后者的意思是从前者抽象出来的,表示人生的短暂。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提问到这儿,下面进行第二遍的诵读。这一遍的任务是,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学生大声诵读) 师:好,读完了,找一位同学说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生1:我喜欢“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这是一段环境的描写,很少几个字就写了山、水、竹、清泉,写得很美。 师:好,分析得很好,还有吗? 生2:“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在这样葱幽的环境里,诗人饮酒赋诗,畅叙幽情确实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而且可以看出诗人淡雅的志趣。 师:淡雅的志趣?改一改。 生2:优雅的志趣。 师:不错。还有吗?哪位同学再说? 生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几句话对仗比较工整,语句整齐,而且展现出作者旷达的胸怀,还可以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 师:很好,这位同学说出了这篇文章语言的特点:整齐(板书)。我们知道王羲之时期骈文比较多,这篇文章整齐中又有变化,这是对骈文的突破。除了“整齐”,语言还有什么特点,比如刚才有同学说短短几句话就写出了山、水、林、清泉等等,这是语言的什么特点? 生齐说:简洁、简练。 师:对,这表现出了语言的简洁。 板书: 简洁 师:下面我们来诵读第三遍。大家齐读课文,每一段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感情。 (学生齐读) 师:好,找一个字概括作者的感情,谁说说? 生1:第一段是“乐”,第二段是“痛”,第三段是“悲”。 板书: 乐──痛──悲 师:既然有这三段感情,我们在读的时候能否将这种感情和文章结合起来,我们找同学再读一遍,将这三种感情读出来。老师也想读,我喜欢读“痛”的感情,再找两位同学读第一段和第三段,读出那种“乐”与“悲”的情感。 (学生朗读第一段) (教师朗读第二段,感情真挚到位) (学生鼓掌)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三段) (比前一位同学朗诵得好,学生鼓掌) 师:大家把文章的感情读了出来,我们一起看看第一段作者为何而乐,为何而痛,为何而悲? 生1:第一段中写景色十分优美、许多贤人在一起集会饮酒作诗,所以作者十分高兴。 师:好,我们一起总结一下作者欢乐的原因。刚才说到“美景乐事”(板书),还有别的吗? 板书: 美景乐事 生2:聚会的人都很优秀。 师:能用两个字概括一下吗? 生2:可以说“人杰”。 师:不错。 板书: 人杰 生3:还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所以作者感到快乐。 师:这里是指天气好,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生3:是“良辰”。 师:联系前者所说,作者感到高兴主要因素是:良辰美景、人杰事雅。那他感到痛苦的因素是? 生3:作者想到人生短短几十年,人生易逝,不仅感到痛苦。 师:不错,选几个字就是人生苦短,好景不长。 板书: 人生易逝 师:为什么感到悲伤呢? 生4:作者看到古人死去,自己感到悲伤,想到自己死后,后来人也会感到悲伤,人类摆脱不了死的命运,由此感到悲伤。 师:好,王羲之想到人生苦短,好景不长的痛苦,是一代一代人都会有的。人类的生死之叹,永无休止,所以感到悲伤。 师:王羲之以哲人的眼光看人生,提出一个最朴素、最深刻的命题──人总是要死的。我们每生活一天,就向死亡迈进一步。老师有一个疑问,我们到底应不应该想这个问题,想到这个问题我们又该怎样去面对?我感觉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必须对生命进行一次思考:王羲之面对美景,先是快乐,继而悲痛,还想到了死亡。这是不是有些消极悲观?怎么评价这种思想? 生1: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观点,作者在良辰美景面前能够有一种理性的思考,正如作者所说人生是短暂的,好景是易逝的。我们不能沉溺于乐事之中,要对自己的状态做一下思考,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掌声) 师:这位同学很理性,在快乐面前我们要有些理性的思考。那位同学再谈谈自己的观点? 生2:作者在感叹人生苦短,是在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光,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师: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和老师不谋而合,于我心有戚戚焉。确实,王羲之的悲叹不等于悲观,历史上留下叹声的人往往也留下了不朽的业绩,他们凭借自己的精神与成就获得了永恒的生命。谁能举个例子? 生3:苏轼发出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悲叹,但是他却为人类留下了无数精美的篇章。 生4:李白留下了“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的悲叹,但是他吞吐出盛唐华章。 师:很好,“吞吐”两个字用的特别好,符合李白豪放的性情。还有吗? 生2: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悲叹,却留下了永垂青史的忠心。 师:找位同学评价一下,是否合适? 生3:不是很合适,文天祥表达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他不怕死,而作者悲叹人生太短暂。 师:好,文天祥发出的不是悲叹,而是豪言壮语。 师:同学们,在这样一个清冷的上午,我们一起聆听了王羲之关于人生的悲叹,但悲叹不等于悲观。人类虽然无法改变死亡的命运,但是人类的精神却可以永照千古。老师最喜欢第三段中的一句话:“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后来的人看我们,就象我们看过去的人一样。今天,我和同学们在这样一个时刻,一起聆听了王羲之面对生命的悲叹。王羲之虽然死去了,但他的书法艺术却永远散发着魅力。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兰亭集序》,我们,又该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什么呢?这是这节课我留给大家思考的问题。 师:最后,让我们再诵读一遍课文,体味王羲之的人生态度。 (师生齐读最后一段) (下课) 《兰亭集序》教案 篇9教学目的 1.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2.学习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协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辞采。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2.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课文导入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集会,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 二.朗读课文 配乐朗读(教师范读) 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学生齐读。(教师订正) (1)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年修模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2)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分之现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了解序的题材特点 明确: 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2、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 明确: 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兰亭,走近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3、分小组讨论,给文章划分段落部分,概括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 第三部分:明作序要旨 四.赏析课文 1、以课文的第一部分为主,看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 时间: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 风景: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少长 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 感受:信可乐也 写法:写景抒情 叙议结合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2、学生尝试背诵第一段。 理清背诵思路: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 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请学生摘录写景句。 3、学习第二段,了解作者的心境的变迁。 明确: 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死生之大,岂不痛哉? 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4、朗读并分析第三自然段。 理清背诵思路: 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作者的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从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看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王羲之)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者兴感之由,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作者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而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感慨。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5、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6、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背诵。 五.课堂小结 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六.课后练习 1.完成练习一、二。 2.背诵全文。 《兰亭集序》教案 篇10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集会,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 朗读 配乐朗读(教师范读) 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学生齐读。(教师订正) (1)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年修模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2)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分之现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 了解序的题材特点 明确: 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2、 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 明确: 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兰亭,走近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3、 分小组讨论,给文章划分段落部分,概括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 第三部分:明作序要旨 赏析课文 1、以课文的第一部分为主,看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 时间: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 风景: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气气清 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少长 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 感受:信可乐也 写法:写景抒情 叙议结合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2、学生尝试背诵第一段。 理清背诵思路: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 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请学生摘录写景句。 3、学习第二段,了解作者的心境的变迁。 明确: 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死生之大,岂不痛哉? 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4、朗读并分析第三自然段。 理清背诵思路: 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作者的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从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看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王羲之)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者兴感之由,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作者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而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感慨。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5、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6、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背诵。 小结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相关资料 1。《兰亭集序》真伪大辩论 《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出自唐代房玄龄编撰的《晋书》,而此前收录晋文最完备的《文选》竟未见此文,这与《兰》文的历史地位很不相称。同时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梁代刘孝标注引的王羲之《临河序》与《兰亭集序》文字上有出入。于是就此引发了一场《兰亭集序》真伪大辩论。 (1) 文章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清人李文田首先提出这一观点,并阐述了几点理由。郭沫若也赞同此说,并就夫人之相与之增段补充论据,然后进一步考证说,《兰亭序》是王羲之七代孙、陈代永兴寺僧人智永所为。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引用证据反驳郭沫若的观点,章士钊也引用资料来证明《兰亭集序》的作者就是王羲之。 (2)书法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南宋姜夔率先质疑,李文田则从书体上否定定武本《兰亭》为王羲之笔迹,郭沫若更是斩钉截铁地断定是假的,并进一步推断,这个墨迹本应该就是智永所写的稿本。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等人著文反驳,认为郭沫若以两块刚出土的石碑而断定东晋只有隶书一种字体,是孤证不立,偏难概全。 详情请看《语文学习》20xx年第8期陆精康先生的《〈兰亭序〉疑案录》。 2。《晋书·王羲之传》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王旷之子,王敦、王导之侄,东晋初太兴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岁,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遗书,劝使应命,乃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素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谢安未仕时也住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 (引自《汉魏六朝散文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3。《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止》如此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4。王羲之《兰亭诗》(其三)及前人评点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渌水滨。寥朗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谭元春:寓目理自陈,适我无非新二语,真是通识所发,非一意孤高绝俗之流。(《古诗归》) 钟惺:七贤胸中恐逊此原委。(《古诗归》) 陈祚明:旷达之旨,射洪古诗中多此等语,易流宋人。(《采菽堂古诗选》) 沈德潜:不独序佳,诗亦清超越俗,寓目理自陈,适我无非新,非学道有得者,不能言也。(《古诗源》) 牟愿相:王逸少传诗不多,其《兰亭》一篇,如苏仙高屋,翘视群儿小澥(《草堂杂论诗》 (摘自《魏晋南北朝诗精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前人 张玉谷读了上面的《兰亭诗》(其三)后这样与《兰亭集序》作比较阅读:即序中仰观宇宙数句意。寓目理陈,贴视说,群籁、适我贴听说。只渌水滨,略带兰亭,绝不粘滞,诗境清越。 【延伸阅读】 将王素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比阅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是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 《兰亭诗》其一 仰视碧天际,俯瞰原水滨。 寂阔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序》中仰现宇宙之大天朗气清。诗中俯瞰泳水滨对应《序》中俯察品类之盛清流激湍。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序》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风暖日这些景物并非客观存在之景,而是贯注了诗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从诗中最后一句来看,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它们给作者的感受都是崭新的、可爱的。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