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班数学教案 |
范文 | 【精华】大班数学教案9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数学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引导幼儿理解3的组成。 2、通过操作、实践、启发幼儿看图口述3的加、减法应用题。 3、培养幼儿的思维、动手能力。 4、能积极思考,提高理解与运算能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能熟练地口算3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准备 数字卡、硬纸片、挂图、3的加减法算式卡、宝藏。 活动过程 1、看图启发幼儿在“2”的基础山发现“3”的形成。 给“2”添“1”是3,3里面有3个“1”。 2、教师利用游戏,引导幼儿理解3的组成,并让幼儿观察游戏人数的变换来摆硬纸片。 3、教师和幼儿玩“凑数”的游戏,让幼儿进一步熟练3的组成。 4、教师出示挂图示范口述3的加减法应用题,让幼儿列出算式并学习看图口述3的加、减法应用题列算式。 5、游戏“寻找宝藏”学习计算3的加、减法算式。 (教师在藏宝的途中放着3的加减法算式,把全体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比赛,每算对一题前进一步,哪组幼儿能最先算完找到宝藏,哪组获胜)。 1+2=3 2+1=3 3+0=3 3—1=2 3-2=1 3—0=3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刚刚从幼儿园来学前班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是充满了好奇,注意力不能够集中,课堂的过程又是一个比较枯燥无味的过程,所以我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的培养来设计教案,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这才是一节较成功的课。经过教学之后我作出以下反思:学前班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他们最喜欢的是游戏、活动。数学活动对于善于形象思维的幼儿来说更是枯燥单调乏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呢?从数学本身的特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我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教学 一、使用游戏活动,一节课时间很长,孩子好动,长时间坐不住,课堂中我插了一些游戏,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在比赛中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幼儿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在小组中进行“夺红旗”比赛,比一比谁做的有对又快,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我将不断总结好的教学方法,将所学真正运用于课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小百科: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 大班数学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与活动,按照一定的要求操作…… 2、发展孩子观察、比较、推理的能力。 3、通过观察推理,学习归纳数量递增递减规律。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推理学习归纳数量递增递减规律 活动准备 集体准备:雪花片若干、实物卡、点卡若干、魔术箱一个 自行准备:空白作业纸若干(人手4—6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魔术箱,引起兴趣。 师:“这个纸箱是一台魔术机器,会变魔术,今天老师就要用这个魔术箱子来变魔术,请你们仔细看,看看老师变出了什么!” 二)教师通过魔术箱演示魔术,幼儿认真观察、发现规律。 1、演示魔术a——多1魔术 1)放进1个雪花片变出2个雪花片,请幼儿说说,魔术机器是怎么变的。 2)接着放进2个雪花片变出3个雪花片,请幼儿说说,又有什么不一样。 3)再放3个雪花片,请幼儿猜猜会有几个雪花片出来?为什么? 4)——“你们发现魔术箱的秘密了吗?”(出来都多了1个) 2、演示魔术b——少1魔术 1)放进一张数量为5的实物卡片,变出数量为4的实物卡片,请幼儿说说,魔术机器是怎么变的。 2)以此类推,再变两次,请幼儿归纳魔术机器是怎么变的。 三)与幼儿合作变魔术,巩固幼儿对递增、递减规律的认识。 1、放入一张数量为2的点卡,请幼儿在空白的作业纸上按递增规律画出变出来的点卡。 2、请一名幼儿上来任选一张点卡放入魔术箱,其他幼儿按递增规律画出变出来的点卡。 3、以相同的方法请幼儿共同完成递减魔术。 四)幼儿操作练习 完成幼儿用书p25、26练习。 活动建议: 教师可根据本班幼儿能力选择提高活动难度,如“多2魔术”、“少2魔术”、“变一半魔术”、“变两倍魔术”等等; 大班数学教案 篇3活动目标 ⒈理解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 ⒉初步学习运用换算的方法计算物体的重量。 活动准备 教具:贴绒动物(一只羊、四只猫、八只小鸡)贴绒天平两只,幼儿操作材料贴绒水果(一个菠萝、三个苹果、四个橘子)。 活动过程 一、它们一样重,初步感知物体之间的重量关系 ⒈水果来比重 师:今天三种水果想来比重量,看看谁和谁比了?几个菠萝和几个梨一样重? 那梨也要来和橘子来比一比,它们比的结果是什么?谁和谁一样重? ⒉幼儿猜测 现在请你们想一想一只菠萝和几只橘子一样重?(根据幼儿的回答在天平的另一边放上四只香蕉) ⒊幼儿介绍自己换算的方法 师:你算出来是多少?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教师示范方法,我们知道一只菠萝是和两只梨一样重的,那我们再把一只梨换成两只橘子,现在你们知道一只菠萝和几只梨一样重了? ⒋幼儿操作用同样的方法比较动物之间的重量 师:这里有谁?请幼儿说说谁和谁是一样重的?(知道一只羊和三只猫一样重,一只猫和三只小鸡一样重。) 再次提问:那一只羊要和几只小鸡一样重呢?请你们 教师演示贴绒教具:将一只猫替换成三只小鸡,再请幼儿数一数一只羊有几只小鸡重。(九只) 二、看谁算得快,幼儿进一步感知物体之间的重量关系 ⒈幼儿学习比较重量 师:刚才我们通过动物之间的换算,知道了一只羊和九只小鸡一样重,下面小朋友们的操作纸上还有两题,请你们帮水果们算一算答案是多少,可以拿盒子里面的图片摆一摆,算出来以后在相应的天平空格中填上数字。 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⒊讲评:你的操作结果是什么?一只苹果和几只橘子一样重?为什么? 大班数学教案 篇4一、活动背景 有一次,在我上角色游戏时,发现有个幼儿去商场买饮料,买回来的时候,她正好从我身边走过,边走边计算着:“一瓶可乐2元钱,再加一瓶八宝粥3元钱,一共花了5元钱”,小女孩的一句话无意间提醒了我,我何不把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一些游戏环节结合到我们数学活动里,让幼儿在模拟购物的同时,尝试运用数的加减运算来进一步游戏,让我们的孩子充分体验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于是在20xx年6月份,我在大二班安排了一次“超市大赢家”数学活动。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的: 1、了解超市购物的程序,初步学习使用10元以内的人民币,体验购物的乐趣。 2、尝试运用数的加减运算解决购物中遇到的问题。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记录表、一支铅笔、三张10元人民币。 (2)创设超市情景。 (3)幼儿平均分为红、蓝、绿三队。 (4)黑板上面标明红、蓝、绿三队。 2、知识经验准备: (1)幼儿已认识1元、2元、5元、10元的人民币。 (2)幼儿已有初步的购物经验。 三、活动过程: 1、以游戏“超市大赢家”导入活动。 (1)教师以节目主持人的身份介绍活动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裕挚商场,参加我们举行的‘超市大赢家’这个活动,本次活动我们分为红、蓝、绿三队进行比赛,三队要按老师提出的不同要求进行三次的购物活动,每次购物后老师会组织三队进行交流、检查购物情况,能准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及按要求购物的代表队我们将奖给它一颗星,最后看哪队的星星多就是我们本次活动的‘超市大赢家’,我们的口号是……” 幼:“超市大赢家,快乐带回家。” (2)出示1元、2元、5元、10元的人民币,请幼儿辨别它们的面额。 师:“在比赛之前我们先来看几张人民币,辨别一下它们的面额。” 2、幼儿进行第一次的购物活动。 师:“我们第一次购物活动准备开始,请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1)教师介绍购物的要求: ①要求幼儿选两种商品,商品总计必须是10元。 ②请幼儿运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所购买商品的名称及价格。 ③音乐停购物时间到。 (2)幼儿进行购物,教师观察其活动情况,并指导幼儿完成记录。 (3)师幼交流购物情况。 师:“我们各队各派一个代表来说说,‘我买了什么,又买了什么,我一共花了多少钱?’并把它编成一道应用题。” 3、幼儿进行第二次的购物活动。 师:“第二次购物活动准备开始,请听清楚购物要求。” 大班数学教案 篇5活动目标: 1、能较熟练地掌握7、8的组成,并进行加减运算。 2、初步学习抄题目,进行加减运算。 3、做练习时不影响同伴。 活动准备: 横卡若干,每人一张白纸,一支铅笔。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复习7、8的组成,玩碰球游戏。 (2)复习7、8的加减。 2、小组活动:抄题并进行运算。 重点:抄题时要一题一题的抄,不能漏抄,做完以后读一读,看看做的对不对。 3、评价活动 大班数学教案 篇6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对排序(即序列)处于探索的状态,他们在游戏的时候,常常会很有兴趣地或按颜色或按形状有规律地用间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积木,拼搭玩具等。为了引导幼儿将这些经验加以统合整理,使幼儿对物体按规律排列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形成初步的逻辑思维,老师需要创造条件促进幼儿观察、比较、思考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 活动目标: 1、体验自由排序,在探索活动中尝试和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并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2、培养幼儿在活动中专注操作。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教师演示教具一套,幼儿操作教具人手一份,挂图等材料若干; 2、经验准备:有简单的排序经验。 活动过程: (一)游戏1:彩色小圆片的排序游戏:请小朋友将手中的彩色小圆片按一定颜色顺序进行排序。幼儿操作后请个别幼儿上黑板操作展示,自我评价奖励小红旗。 (二) 游戏2:找异同。老师出示一幅图,请幼儿认真观察,找到规律并在图示收起后,按要求将所有小圆片放入蛋糕盘。 (三)游戏3:全面看图找规律。请幼儿认真读图,找到几何图形的排列规律后根据记忆进行操作。 (四)游戏4:听题送几何图形回家。题目要求:横排同颜色,竖排同形状。 (五)活动小结: 1、数一数自己得了几面红旗,为自己加油。 2、找找身边有哪些有规律的排序。出示有规律排序的图片引导幼儿发现在哪些地方有这些排序。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以游戏为主线,通过游戏形式,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图形排序的规律,并用完整的语言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排列规律和自己操作的排列规律,让他们在不断的观察与操作中学习有规律的排序,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其次,在环节的设置上,我采用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法,使各个环节,环环相扣,过渡自然,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大班数学教案 篇7【活动目的】 1、让幼儿掌握从1数到10,10数到1的顺序数和倒数的方法,进一步掌握数的顺序。 2、让幼儿感知从1到10,按顺序数逐个多1,倒数逐个少1。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序列之间的可逆性及可传递性。 3、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活动准备】 1、楼梯、10层楼房5幢、1-10的数字卡,阶级图12张、投影仪、电视机。 2、学具:作业纸、铅笔若干;写字本、笔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游戏:爬楼梯。 幼儿自由上下楼梯,上楼时顺数1、2--10,下楼时倒数10、9-1,理解什么是按顺序数、什么是倒数。 二、幼儿探索活动: 1、给楼房编上楼层号,后根据楼层号的数字住相应数量的小动物。 师重点引导幼儿比较小动物数量的多少,感知从1到10,按顺序数逐个多1,倒数逐个少1的关系。 2、给阶梯图排上相应的数字后练习按顺序数、倒数 三、观看投影仪播放的阶梯图。 以小猴爬楼梯的形式:引导幼儿发现顺着数时每一个数都比它后面的数少1,倒着数时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的数多1。 四、游戏:数数接龙。 幼儿两人一队,剪刀、石头、布、看谁赢谁先数数,后数的小朋友要根据先数数的小朋友数相反的数例。 大班数学教案 篇8一、活动内容 本堂课是幼儿在学习了2345,6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基于幼儿对数概念比较不理解,教材通过操作、观察,让幼儿反复进行6的分解和组成的练习,从而形成数概念的意识。 本节课,属于数概念的教学,对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比较难理解,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教学重点,突破口难点,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幼儿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结合活动室里的环境,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为幼儿展现一环环的活动过程,引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情感投入,激活幼儿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 2、鼓励幼儿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现在的教学需要转变幼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已成为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让幼儿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由于幼儿的生活背景和知识水平不同,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个别进行加强辅导。 二、活动目标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所以我制定出本次的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分解和组成,尝试归纳出分合式中两边数列分别是递增、递减的关系。(能力目标) (2)激发幼儿主动探索、与同伴交流的兴趣。(情感目标) 重点难点 大班思维中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因而本次活动的重点:让幼儿学习6的分解和组成,难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归纳出两边数列的关系。 三、活动准备 1、每6人一组,每组没人一份画有空白圆卡片的纸板 2、每人一份水彩笔 3、每组一份记录表 四、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复习5的组成。 出示数字5(刚刚复习的小圆片)老师手里拿着板子展示“我有1个小圆片?你有4个小圆片”我有2个,你有??并记录在表格中。 这样的设计是遵循“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的原则,重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学习6的分解。 通过抛出问题,帮助小蝌蚪找妈妈的情节,使数学贴近于生活,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正如《纲要》中指出:“让幼儿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大班幼儿具有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特点,我安排了操作圆形卡 片的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自主探索5的4种分法,启迪幼儿的智慧。 由于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规则意识、坚持性的增强,所以我提出操作活动要求时,让幼儿服从一定的纪律,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3、引导幼儿归纳分合式两边数列的关系。 大班思维中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本班幼儿好学、好问,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学习内容要有一定适当的难度,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我设计了归纳5的分合式中两次数列的关系这一环节。 4、找一找,合一合(学习6的组成)。 还是按照之前复习5的方法来归纳出6的组成。并记录在表格中。 设计这一环节的意图是让幼儿将所掌握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当中,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同时要求他们进行记录和同伴交流,有利于发展他们表达能力、合作能力。 5、游戏出活动室《小蝌蚪找妈妈》。 根据第4环节中学习6的分解和组成,引出《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景,按照幼儿自己分解出的答案做游戏:1只蝌蚪前面游,5只蝌蚪后面游;2只蝌蚪前面游,4只蝌蚪后面游??这样教学前呼后应,让幼儿兴致浓浓地在复习6的分解和组成中结束本节课。 五、教学效果预测 本节课利用游戏导入,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一定会十分活跃。而重点部分的教学采取动手操作实践,幼儿人手一套教具,人人能动手动脑,练习次数多,密度高,有利于幼儿熟练地掌握6的分解,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老师深入浅出的引导可充满激励的语言,将会给幼儿不断探究的动力和热情;而层次分明难易适度的过程,也使新知得到巩固和应用。 大班数学教案 篇9活动设计背景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逻辑性的一门科学。《纲要》指出:教师要在生活中,多为幼儿创设和提供练习的机会,使幼儿在活动中反复练习,在愉快的体验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在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幼儿的操作活动为主要教学方法。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来发现和感知数学,真正理解数学,并帮助幼儿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良好的操作习惯能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能有利于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我班幼儿已经在接触和练习了2、3的分合、组成的基础上,学习4的组成。因此我将通过创设相应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操作。引导幼儿在操作中探索、体验、理解组成的含义。在操作中能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为即将升入小学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对幼儿的一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探索4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2、在操作活动中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喜欢操作活动、乐意操作,有良好的操作习惯,体验操作成功的乐趣。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操作活动中探索4的3种分法,学会记录 难点:会运用4的组成 活动准备 教师用具:8根萝卜图片、黑板图一幅。 幼儿用具:两人一小篮操作材料(瓶盖和纽扣若干)、每人一张记录卡、小兔胸饰4个、文具盒、每人练习作业纸一张。 活动过程 1、游戏:“分分乐”。复习3的组成。 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神秘的客人,你们猜猜是谁?(出示3个小兔胸饰),我们数一数有几只小兔?(3只)请3只小兔在一起做“分分乐”的游戏,围成圆圈,手拉手走,念儿歌:123,321,我们都是好朋友,3可以分成1和2,幼儿听到后立即分开…… 2、幼儿操作:“分瓶盖”,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4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小朋友摆一摆,分一分,看怎么分?有几种分法?分一次就将分的结果记录下来,写在记录卡上,看谁分得又快又准? 幼儿操作,老师指导。(提示幼儿操作时轻拿轻放材料,认真作好记录) 老师发现许多小朋友都分好了,谁来说说你找出了几种分法? 444 请个别幼儿说结果,老师写出分合式∧∧∧, 132231 3、巩固游戏:“分萝卜”。 小兔拔了4棵萝卜,分别装进两个篮子里,可以怎么分?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来分,老师把幼儿的分法用圆点和数字做记录。小结:4分成两份有3种分法。 4、巩固练习:幼儿作业纸一张,提示传作业时轻、安静,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理解图意,写出相应的数字表示出来。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亮点: 1、充分让幼儿动手操作 本节课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摆一摆、看一看、分一分等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形式体验、理解组成的含义,注重幼儿主动参与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孩子主动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幼儿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要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我们以游戏形式组织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活动,为幼儿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幼儿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样的活动也才生动有味。从幼儿在活动中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喜欢这样的活动。为此我在课一开始就设计了幼儿喜爱的游戏情景紧紧“拴住幼儿的心,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3、通过动手进行探究。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儿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幼儿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让幼儿分瓶盖、分萝卜,通过操作,使幼儿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进步之处:敢于放手让幼儿进行操作。以前我在上课时总是怕幼儿太乱而不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只是找一个或两个幼儿到前边来进行操作示范。这样做的效果只是锻炼了能力强的幼儿,而大多数的幼儿没有动手的体验,所以理解的知识不扎实,有些幼儿虽然死记硬背下来但对学习渐渐也失去了兴趣。所以我在这节课中,放手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动手,这样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体验,所以记忆的知识就会比较扎实,幼儿的兴趣也有所提高。 三、存在问题: 1、在幼儿摆瓶盖、分萝卜,我虽然有一定的提示,但幼儿自己摆弄、说的过程中还是显得比较乱。这就说明在平时教学中对幼儿动手和动脑相结合的训练少,幼儿接触的少,自然就说不上来。 2、在处理个人说和集体交流说的顺序上存在问题,应先让每个幼儿有一个自己独自思考的过程,再指名幼儿回答订正,而在这节课中我是先指名说再自己说说,这样处理后效果就大打折扣了,致使能力强的幼儿或个别人有练习的机会,而大多数幼儿只是学别人说,自己没有思考。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