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
范文 |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荐】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消防车、救护车、警车是执行特殊任务的车辆,并能说出它们的特殊标志和不同作用。 2、能记住特种车的求救号码,懂得不能乱打求救电话。 活动准备: 关于特种车的课件一份,每幼儿一套特种车与求救号码的图片,消防车、救护车、警车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幼儿在《我是汽车小司机》的音乐声中进入活动室。 2、师:小朋友你认识什么样的.车?(演示课件,各种各样的汽车,启发幼儿说出各种车的作用) 小结:车辆的种类很多,各种车辆的作用也都不一样。 二、认识特种车的外形及特殊作用 (一)消防车 1、(演示课件)师:快看,这里发生什么事情了?(火灾)该让哪种车去帮忙呢? 2、消防车的外形特征 (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消防车的车身颜色、车身配置及其作用。小结:消防车是救火用的汽车。车身是红色的,车头上有一个警报器或警钟,车身是急用储水箱,两旁有吸水管和水带,车上有升降梯子和灭火器等救火用具。 3、火警电话119 师:当火灾发生时,该拨打什么电话叫消防车呢? (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拨打电话119及消防车救火 小结:当发生火灾时,拨打火警电话119,消防队员立即驾驶消防车,一路发出“呜――”的警报声,沿途的行人和其他车辆一律让路,让它尽快赶到现场灭火,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 (二)救护车 1、(演示课件)师:瞧,这个人怎么了?(突然间发病)该怎么办?请那种车帮忙呢? 2、救护车的外形特征 (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救护车的车身颜色、标志,车头和车门的特征及用途。 小结:救护车是专门护送危急病人到医院的专用汽车。一般是白色或绿色,车身两旁和后面车门上都有红十字标志,车头或车顶上装有警钟或警报器。车门在车厢的后面,便于担架的进出。 3、急救电话120 师:有人需要马上送医院该拨打什么电话呢? (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拨打120及救护车救人。 小结:当有危急病人时,拨打急救电话120,救护车会立即出发,一路上响着警报,其他车辆都让路,以便让救护车尽把病人送到医院。 (三)警车 1、(演示课件)师:不好了,小偷进家了,该怎么办? 2、警车的外形特征 (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警车。 小结:警车是用于追踪和抓捕逃犯的车辆。没有固定车型,车牌有专门的标记。车头上面装有报警器。 3、拨打电话110 有小偷必须立刻报警,该拨打什么电话呢? (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拨打110及警车行动。 小结:当你见到犯罪行为时,立即拨打110,公安人员执行任务,拉响警报,飞驰前进,其他车辆都要让路,以保证公安战士不失时机的逮捕罪犯。 三、游戏巩固 1、《为人民服务》 玩法:由教师提出现象,幼儿立即找出相应的电话与车辆卡片。并做相应的动作。 提问;专用号码能不能随便乱打?打错了会怎样? 2、《出车》 幼儿找一辆自己喜欢的玩具车,在专用号码的指挥下随音乐依次开出活动室。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2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日常用品,知道这些日常用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通过发现、讨论、验证,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3、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 工具组:组装玩具汽车,冒钉的小椅子,螺丝刀,锤子; 修补组:破旧图书,订书器,剪刀,胶带,固体胶; 装饰组:白裙,印章,彩纸,水彩笔,油画棒; 课件,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火车车箱,螺丝,绳子,夹子等。 活动过程 1、教师情境表演,引出工具 (1)师扮演"小工人"出场,引起幼儿兴趣师拎着工具箱边走边唱:我们苗苗爱心队,最爱帮人忙,如果你呀有困难,我们来帮忙。(拿起一张椅子,师表演钉子轧了手,掏锤子,钉;拿出一个掉了螺丝的玩具,用工具拧紧。) (2)出示工具,帮助幼儿认识师: 哎,你们谁家有困难需要帮忙吗?(指箱)我这里有许多宝贝,一准能帮上你的忙。你们想不想知道我箱子里藏的是什么宝贝?(想) 师:箱子上有铅丝拧着打不开,怎么办?可以请什么来帮忙?(启发幼儿说出请钳子来帮忙,同时师操作钳子拧开铅丝,打开箱子。)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形象的情境表演,并通过与幼儿的互动,很自然地演示锤子、螺丝刀、铂子这些帮手的作用。让幼儿产生跃跃欲试的情感态度。 2、参观"动物新村",幼儿寻找、发现动物们遇到的困难 (1)师生乘坐小火车边唱边去动物新村参观师:听说动物新村的一些动物遇到了困难,你们愿不愿意去帮助它们?好,坐上我们的小火车出发! 设计意图: (1)本环节所提供的小火车的车身是用一只只纸盒通过螺丝连接而成的,车轮是用螺丝将陵弃光盘固定在纸盒下方,既暗喻工具的作用,又为接下来的活动埋下伏笔。 (2)通过创设的场景,引导幼儿发现动物遇到的困难: 场景一:这是小狗的家,小狗遇到什么困难?(凳子冒出钉子,玩具上的螺丝掉了。) 场景二:熊猫家里图书怎么了?(图书破了。) 场景三:小鸭碰到了什么难题呢?(小鸭的白裙子不漂亮。)设计意图:将动物的家布置成相关问题场景,让幼儿自己去观察并发现小动物遇到的困难,调动他们的动手操作热情。 3、引导幼儿讨论帮助动物所需的工具,并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操作 (1)利用课件,讨论动物遇到的困难及帮忙所需的工具师:小狗家汽车坏了、凳子上的钉子冒出来了,我们怎么帮助它? 师:熊猫遇到什么困难了?怎么帮助它? 师:小鸭碰到什么难题了?用什么来帮它? 设计意图:将帮助小狗、熊猫、小鸭所需的工具通过f|asn课件一一呈现在屏幕下方,让幼儿进行选择。幼儿在选择相应"帮手"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形成工具组、修补组、装饰组,帮助幼儿建立了分类概念。 (2)幼儿分组,根据动物所遇困难选择相匹配的工具操作师:刚才大家说的这些工具都在这三只盒子中呢,待会请大家用这些去帮帮小动物,你想帮助谁就选谁的照片贴在身上,贴好之后,到这边选上你认为合适的工具去帮忙! 设计意图:由于中班幼儿的'年龄原因,不会自由分组,采用选贴动物照片的形式能帮助幼儿自由、快速地分组。 4、借助课件,幼儿交流、总结自己的好办法师:请你们告诉大家,你们用了哪些工具帮助小动物的? 借助课件画面配音小结:小朋友们,你们用锤子、螺丝刀、订书机、彩笔、印章这些宝贝当帮手,帮我们修好了汽车、图书,还让白裙子变成了彩色的漂亮裙子。你们的这些好帮手真是太神奇了,谢谢你们! 设计意图:通过小明友的实际操作及讲述,帮助幼儿巩固"帮手"与物品的匹配经验。 5、合作修理火车,拓展经验,体验成功快乐 (1)检修火车,引导幼儿讨论修理的办法师:我们苗苗爱心队今天又帮助了别人,真开心!(看表)工作了一天,该下班了,苗苗爱心队的队员们,坐上我们的火车! 师:哎呀,我们的火车怎么了?(好几节车箱都掉了,还少了几个轮子。)师:好险哪,怎么办?用什么来修呢?(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提供幼儿所需的"帮手",鼓励幼儿合作修理火车师:这边有你们需要的夹子、螺丝、绳子、胶带,我们大家一起动手赶紧修好。 火车修好后,师生坐上小火车返回。 齐唱:我们苗苗爱心队,最爱帮人忙,如果你呀有困难,我们来帮忙。 设计意图:中班幼儿需要不断的情境刺激,孩子们在老师创设的特定的修理情境中完或了操作,看着己修理好的长长的一列火车,孩子们欢呼雀跃,再次体验勤了成功的快乐。 教学延伸 在活动过后将一部分工具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进一步尝试,并继续鼓励孩子关注身边的许许多多的其他好帮手,比如清洁工具、交通工具、劳动工具等等。 教学反思 这是我实施的一课多研教学研讨活动,这一稿为集体研讨后形成的比较完善的第四稿。在前三次的教学实施后,研讨中分别指出: 1、目标过散,整节活动难度提升不够; 2、幼儿看似一直在操作,但操作目的性不强,大多只是在摆弄工具; 3、环节之间缺少上下串联的脉络等。于是在第四稿中结合幼儿兴趣点,将重点放在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3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做小实验,初步体验量的守恒。 2、懂得做实验后获得的结果才是正确的结果。 3、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地进行实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从杯中倒水的经验。 2、物质准备:——教具:一粗一细两个杯子,里面分别装有不同水位的水。 3、——学具:粗细不同的杯子若干(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其中粗杯子里盛有兰色的水,细杯子里盛有红色的水),粗细不同空杯子若干(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活动过程: 一、哪个多哪个少? ——教师(出示粗细不同的杯子):这两个杯子一样吗?哪儿不一样? ——引导幼儿发现杯子有粗有细。 ——教师:杯子里面有什么?你觉得杯子里的水一样多吗?哪个多哪个少呢?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 ——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二、思考实验方法 ——教师: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你猜得对不对呢? ——鼓励幼儿思考,并提出建议。师幼归纳多种方法,并引导幼儿分析这些方法中哪些可行,哪些方法有难度,现在没办法做。鼓励幼儿发现借助空的第三只杯子可以了解两杯水是否一样多。 三、幼儿操作活动 ——两位幼儿共同做实验,一人拿一杯水,然后再取一个空杯子。先猜猜两杯水是否一样多,谁多谁少,然后再实验。 ——教师观察指导,了解幼儿的实验方法。 如,方法一:一幼儿先将自己杯子中的水倒入空杯中,做一个标记后把水倒回去。另一个幼儿幼儿再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比较水位与标记的高低: 方法二:一幼儿在自己杯子的水位处作标记,然后把水倒入空杯中,另一个幼儿将自己杯中水倒入做标记的杯子中,比较水位与标记的高低。 方法三:如果幼儿取的空杯与其中某幼儿的`一个杯子一样大小,则可以让另一幼儿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两杯水放在一起直接比较水位的高低… ——提醒幼儿实验时注意慢慢倒入,不要将水泼出来。同时要将杯中水全部倒完。 四、我们的实验结果。 请幼儿介绍实验的结果,引导幼儿发现,光用眼睛看,结果不一定正确,要通过实验才能知道正确的结果。 中班科学:大蒜哥哥,葱弟弟和韭菜妹妹 目标: 1.在捡菜的过程中进行分类比较,了解韭菜.大蒜.葱的不同特征。 2.在种植过程中,发现根能吸收营养,帮助植物生长。 准备: 1韭菜 .大蒜 .葱。 2筐若干个(三只以上)。 3小花盆若干。 过程: 一 .谈话 你们在家吃过韭菜 .大蒜 .吗?那认识它们吗? 二 .拣菜 1 .出示一筐菜。 菜场一早送来许多菜,可是粗心的送菜人把好几种菜混在了一起,给厨房的厨师带来了许多麻烦。厨师请我们小朋友帮忙,把这些菜分开放在各自的筐里。 2 .幼儿一边拣菜一边把菜分别放入不同的筐中。 我们来帮厨师把菜分分开,把这些菜放在不同的筐中。 3 .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分开摆放? 好,我们把菜分好了,那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分开 摆放呢?这样摆放有什么好处? 4 .引导幼儿说出三种蔬菜的不同特征。说说谁像哥哥,谁像弟弟,谁像妹妹。 刚才我们说了为什么要把这三种蔬菜分开,那谁能来说说这三种蔬菜,它们有什么特征。如果它们是一家人的话,你说说谁像哥哥,谁像弟弟,谁又像妹妹呢? 5 .师小结。 韭菜妹妹的叶子从上到下都是一样粗的,叶子是扁的 .窄的;大蒜哥哥的叶子上面小下面大,又宽又扁;葱弟弟的叶子中间是空的,圆柱形的。 三 .种植韭菜 .大蒜(有根的) .葱(有根的)。 1 .刚才我们了解了这三种蔬菜的不同特征,现在我们要来种植这三种蔬菜,那该怎么种呢 2 .取部分韭菜 .大蒜 .葱,切下其下半段。 每个小朋友先选其中一样蔬菜,然后把你选的这样蔬菜的上半段去掉,看看还剩下些什么。 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3 .把它们种植在同一花盆里,比一比谁长的高。 我们把三种蔬菜的下半段种在花盆里,看看它们谁长的又快又高。 4 .幼儿种植蔬菜 5 .把它们放在自然角中,鼓励幼儿学着照顾,并观察其生长情况。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4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有序开展区角活动。 2.能专注、认真地进行活动,善于探索材料的玩法。有良好的收拾整理的习惯。 3.幼儿根据树叶的'颜色、形状、种类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活动结束后能收拾好各活动材料。 2.物质准备:树叶标本、树叶粘贴、树叶照片、秋天的书籍。 活动过程: 1.导入:“小朋友,美丽的秋天到了,我们的活动区来了好多的树叶宝宝,现在我们拿着自己的标志选择一个喜欢的区域,尽情地玩吧。” 2.游戏要求:幼儿要相互合作,相互帮助,有序进行树叶排序、分类。 3.教师巡回指导。 小结: 教师:“小朋友,你都在哪些区角进行游戏了?“ “你是怎么玩的,你在游戏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小朋友在区角里玩得开心吗?今天我们每人只玩了一个区角,明天我们再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区角来玩好吗?”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5活动名称: 体育游戏——火箭上天 活动目标: 1.练习肩上挥臂投掷。 2.让幼儿享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长绳一条,横拉在投掷线前的空中(离投掷线3~4米,离地1。50米)。 2.幼儿每人提前自折两只纸镖。 活动过程: 1.幼儿开火箭进入游戏场地。 2.幼儿做准备动作: A.穿戴登月服。 B.上火箭。 C.在月球上漫步。 3.幼儿练习肩上挥臂投掷的'动作。 (1)教师示范动作要领:身体稍向后右侧,右腿后屈,重心在右腿上,右手捏住纸镖屈肘右肩上,身体左前倾,将手中的纸镖向上掷出。 (2)幼儿练习,教师指导,帮助正确投掷。 4.游戏——火箭上天 (1)游戏玩法:幼儿分组轮流将纸镖投过横线,同时说“我的火箭要上天”。看哪一组投出的纸镖从横线上空飞过多的为胜。 (2)游戏注意事项: A.必须站在投掷线后用肩上挥臂动作投掷。 B.纸镖很轻,要求幼儿用力快速投出。 (3)幼儿游戏3~4次。 5.师生共同收拾好场地。 6.幼儿放松动作,学鸟飞回教室。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6活动目标: 1.尝试探索瓶子重量与沉浮的关系。 2.学习记录并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同一大小的瓶子船若干,大小不同并有标记的瓶子船若干,纸团、石子若干,装满水的小玻璃瓶若干,笔、记录表格若干,装满水的透明水盆(5人一组),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自由探索 1.观察:刚才我们用瓶子做了小船,等会我们就要来玩一玩瓶子船,诶,除了瓶子船,这里还有很多其他的材料,那先让我们找一个位置坐下来,看看篮子里还有些什么材料?(幼儿入座)有些什么材料呀? 2.探索:有了这些材料我们怎么玩瓶子船呢?听清楚了:请你拿着瓶子船,将篮子里的材料全部装进船里,要装得满满的哦,然后轻轻地把装满材料的瓶子船放进前面的水箱里,看看小船会发生什么现象?(明确是否明白)(幼儿操作,教师轻声提示,巡回观察) 3.交流: ① 你给瓶子船装满了什么材料?小船发生了什么现象?哦,装满了xx的船沉掉了。还有哪些船也沉掉了?(示意举手)那你们装了什么呢? ② 那装满了棉花、瓶盖和积木的那些小船发生了什么现象呢? ③(出示不同材料的'篮子)那都是装满材料的小船,为什么有的沉掉,有的还是浮着呢?(问2、3个幼儿) 4.小结:哦,原来每条船都有自己的载重本领,如果超过了它的本领,小船就会怎么样?噢,现在我们都明白了这个道理!(整理材料,放在椅子下面) 二.再次探索 1.观察:接下来我们继续玩瓶子船。看,这两个瓶子穿一样吗?那这两条 线有什么作用呢?等会我们玩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的秘密了。 2.探索:那怎么玩呢?听仔细了:等会你拿到一个瓶子船,不管大船还是小船,都轻轻地放在水箱里,然后在船里放这样的小瓶,放的时候要仔细观察,你可以放了几个水到达这两条线,我们要做记录的哦!(出示表格)谁看懂了这张记录表?如果你拿到了小船,应该在哪里打钩?那这里的问号和小瓶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水到达这条线的时候你在船里装了几个小瓶,然后用圆圈表示小瓶的数量。如果我给小船记录小瓶数量,我把圆圈画在哪里呢? (幼儿操作,教师轻声提示,巡回帮助) 3.交流: ①有的小朋友真棒,已经作好记录安静地坐在椅子上了。那我们先看看有 哪些小朋友选择了大船?(画钩)你的大船装了几个小瓶让水到了线上?(记录数字)我来看看有没有到线上,再看看有几个小瓶呢?(个别验证)我们一起数一数吧。那再来看看他的记录是不是和我们数到的一样?再来数一数。(表扬)还有哪艘大船也装了x个小瓶?有不一样的吗?(记录数字) ②那小船装了几个小瓶让水到线上的呢?(记录数字)我们来看看他的记录表就知道了。(幼儿数数)谁的小船也装了和他一样多的小瓶?还有不一样的吗?(记录数字) ③现在从这张表格上你能发现其中的秘密吗?大船装了几个?小船呢? (多、少)原来大船装得多、重就是载重本领大,小船装得少、轻载重本领小。那如果大船继续装瓶子,9个、10个…超过了这两条线,它会有什么现象?那小船也继续装呢? 4.小结:所以我们看到的这两条线就是船的安全水位线,只要水超过了这条线,船就会发生沉没的危险。 三.兴趣拓展 今天我们玩了瓶子船的游戏,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还可以用不同的瓶子和材料玩自己喜欢的游戏。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7一、活动目标 (一)尝试移动光源的位置,让影子舞动起来。 (二)喜欢探索影子的动态变化,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重难点 (一)重点:了解影子会舞动的原因。 (二)难点:初步感知光源移动的方向与影子跳舞的.关系。 三、活动准备 (一)光线较暗的活动室。 (二)大手电筒一只,彩色纸剪的蝴蝶、兔子各一只(教师教具)。 (四)彩色纸剪的兔子、小乌龟、蝴蝶、小猫若干。 (五)幼儿用书第5册第11~12页。 (六)教师自备活动音乐《四小天鹅》。 四、活动过程 (一)蝴蝶姐姐来跳舞。 1.黑夜舞会,激发兴趣。 ——森林里要举行黑夜舞会了,可小兔子不会跳舞,于是,它请来了一个小帮手。谁来了? 2.教师出示蝴蝶,幼儿进行猜测。 ——这是谁?你猜蝴蝶是怎么跳舞的? 3.教师操作。 ——这是一只蝴蝶,它在手电筒、胶水和白纸的帮助下,能在纸上跳舞哦!(教师演示蝴蝶跳舞,但并不讲解具体的方法。) ——蝴蝶跳得好吗?小兔子也来学一学跳舞吧! (二)小兔学跳舞。 1.幼儿初次探究。 ——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只小兔子,在手电筒、胶水、白纸的帮助下,试一试,让你的小兔子也来“跳舞” 吧!(自由探索,尝试发现小兔子跳舞的秘密。) 2.交流分享。 ——你的兔子会跳舞了吗?谁愿意表演给大家看?(请个别幼儿展示。) ——这两只兔子都会跳舞吗?这是为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教师同时展示“会跳舞”和“不会跳舞”的小兔子,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小兔子“跳舞”的秘密。) 3.教师小结:要让小兔子跳舞,小兔子的四肢和白纸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距离,不能紧紧地粘在一起,只要将小兔子身体的中心部分粘上即可,其余不用粘上。 (三)跳舞的秘密。 1.幼儿第二次探究。 ——请你再去试一试,让你的小兔子跳起舞来吧!看看谁的舞蹈动作多! 交流分享。 ——你的小兔子会跳哪些动作?你是怎么做的?你还发现了什么? ——兔子为什么会跳舞?(教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表述。) (四)黑夜舞会。 1.幼儿再次尝试,跟随音乐《四小天鹅》进行表演。 ——小兔子跳得那么棒,小猫、小乌龟们也想来跳舞了,让我们带着它们一起参加黑夜舞会吧!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8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初步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2.对镜子产生探索欲望,乐意与同伴交流探索的过程。 活动准备:镜子人手两面、兔子手偶、指偶人手一个、音乐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 师:前几天,我收到了一件礼物,这个礼物可神奇了,我打开一看,那里面也有一个我,我对着她笑了笑,她也对着我笑,我摇摇头,她也摇摇头,你们猜猜我收到的礼物是什么? 师:你们在哪里见到过镜子,它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 小结:你们发现了那么多地方都有镜子,而且它们的大小不一样,形状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有一个本领,就是能帮我们照到许多东西。 二、玩一玩 1.幼儿自由摆弄镜子,初步感知镜子的特征 师:你从镜子里看到了什么?能看到上面的东西吗?怎么看到的? 小结:把镜子稍微转一转,就能看到其他东西。 2.游戏:找找乐 师:你能从镜子里看到我吗? 教师不断变换位置,从前至后,要求幼儿不许回头,从镜子里找到“我”。 师:从镜子里看看老师手上拿的什么?小兔子跳跳跳跳到什么地方了? 师:有了小镜子的帮忙,一下子就能看到后面的东西了。 三、照一照 师:一面镜子很好玩,两面镜子会不会更好玩呢? 1.幼儿人手两面镜子,自主探索。(提供指偶) 2.交流自己的发现 3.幼儿再次尝试,发现新的.秘密。 4.幼儿小结:从一面镜子里可以看到另一面镜子里的东西。 四、找一找 1.幼儿欣赏音乐,教师将指偶夹在幼儿的肩上或头上。 师:只要你听着音乐,闭上眼睛,小动物就会悄悄来到你的身边。 2.幼儿尝试从镜子里找到答案。 五、活动延伸 师:今天,小朋友、小动物都和镜子玩了游戏,太阳公公也想和小镜子玩一玩,太阳公公照镜子会发生什么事呢? 教师带幼儿出去玩一玩。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9目标: 1.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认识春笋,了解春笋的基本特征。 2.学习剥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准备: 春笋若干,塑料筐,竹林视频,小刀,黑板。 (一)观察外形 1.今天老师带来一样好东西,看看是什么?(出示春笋) 2.我们一起看看春笋身上有什么秘密? 3.幼儿自由观察春笋。 4.集中交流:你看到了什么秘密? 5.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简笔画。 ——笋长的'怎么样?(上面大,下面小。)像什么? ——身上有什么?(笋壳)有多少笋壳?笋壳是什么颜色的? (二)剥笋,了解内部结构 1.帮食堂阿姨来理菜了。请把最外面的一层笋壳剥下来。 2.你是怎么剥下第一片笋壳的?(先找到最外面的笋壳,一层一层绕着剥) 3.笋壳长的什么样?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4.引导幼儿从下往上把笋壳全剥下来。剥笋壳时发现什么秘密?(颜色越来越淡) 5.剥下笋壳,里面的是什么?(笋肉)它是什么样的? 6.猜猜笋肉里面有什么秘密? 7.教师操作,用刀切笋。先横向切,观察笋是空心的。再纵向切,观察一节又 一节的特征。 (三)笋的生长和用途 1.笋有什么用处? 2.笋生长在哪里?它长大了是什么?(出示竹林图片或视频) (四)延伸 ——带孩子到附近的小竹林找春笋。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0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的落叶植物,让幼儿对树叶感兴趣。 2.积发幼儿想象力,进行制作活动。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装饰秋天的树 2.树叶图片(梧桐、冬青、柏树) 3.幼儿用美术工具。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认一认,这是什么树叶? 1.说一说:请你找一片你最喜欢的树叶。 告诉大家,这是谁的树叶?你为什么喜欢它? 2.你们知道你喜欢的树叶,是从哪棵大树妈妈的树枝上落下来的吗? 去找找,找到了就站在这棵大树的前面。 (站在树的图片前面) 3.请幼儿说说,你给自己的树叶找的大树妈妈是谁,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梧桐树的树叶像爪子,冬青树叶像小船、柏树树叶像针或刺) 4.不认识的树叶 (1)教师:其实,我们周围还有很多别的树叶呢,这片树叶认识吗? 这棵树叫什么名字?它们都是在秋天里落叶子的吗? 你们可以看看有关树叶的书,还可以让爸爸妈妈带你们到公园里去找一找自己不认识的.树叶, 让爸爸妈妈告诉你们。 (2)出示衫树、银杏树等树叶,让幼儿观察。 二、想一想:我把树叶当什么? 1.欣赏儿歌:秋叶 2.教师:除了你们喜欢的树叶,还有许多小动物也喜欢落叶呢。 3.提问:小动物们捡起落叶当什么? 4.想一想:你想把你的树叶变成什么? 三、做一做,秋叶玩具 1.想象制作:装饰-秋天的树 秋天的树非常漂亮,你们把它做出来把。 2.介绍自己的作品 四、游戏:秋天树叶飞 1.教师:你们的叶子都是从大树妈妈高高的树枝上飘落下来的。 我们让树叶从大树妈妈的身上飞下来好吗?怎么飞呢?你们看。 2.介绍游戏玩法:听到梧桐树叶飞,手执梧桐树叶的孩子,将树叶使劲网上抛,其他树叶玩法相同。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1活动目标: 1、了解保护水资源及节约用水的一般方法; 2、学习制作节约用水的标记。 重点:了解保护水资源及节约用水的一般方法; 难点:学习制作节约用水的标记。 活动准备:挂图《节约用水》、《地球上的水》水彩笔、纸等自制标记用材料每人一份,教师自制节水标记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判断对错 1、出示图片。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并请大家来做小裁判,看看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做法是错的? 2、教师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意思,并说说哪些是做法是对的?哪些做法是错的?并说出理由为什么? 二、了解为什么要节约用水 观看《地球上的.水》宣传片,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情况,知道水的重要性,让幼儿萌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讨论怎样做个节水宝宝 1、小朋友,你们家里有哪些节水的办法? 2、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平时是怎样用水的? 3、我们怎样做个节水宝宝? 4、如果你看到别人污染或浪费水,你怎么做?怎样提醒那些人? 四、尝试制作节水标记 1、我们怎样让更多的人知道要节约用水?或提醒大家要节约用水呢? 2、教师出示已做好的节水标记,告知幼儿标记的意义。 3、引导幼儿设计新颖的标记,并自制节水标记。 4、幼儿运用水彩笔、纸等材料自制标记。 五、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在自己所住的周边环境、小区中张贴节水标记,说说哪个地方应贴上这个标记?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2活动目标: 1.知道气球与充气玩具变鼓是因为充入了空气。 2.探索充气的多种方法。 3.体会与同伴合作才能扎住“气球嘴”的必要性。 活动准备: 1.没充气的.气球人手一份。 2.脚踩式打气筒,各种充气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气球吃什么 1.出示充好气的气球和未充气的气球。 师:这个气球圆鼓鼓,胖乎乎,这个气球呢,瘪着肚子,好像没吃过饭。 2.教师手拿未充气的气球,引出《气球爱吃什么》。 师:气球喜欢吃饼干、馒头、糖果吗? 师:气球吃什么,才能鼓起来,变的胖胖的呢? 二、我帮气球吃空气。 师:空气有个怪脾气,很喜欢从气球的肚子里溜出来。 师:怎么样让气球吃的饱饱的,又不让空气溜掉? 1..教师示范吹气球,用嘴给气球充气,以及如何扎住“气球嘴”,不让空气溜走。 2.幼儿每人一只气球,用嘴给气球充气,让气球很快“胖”起来。 3.告诉幼儿为了不让空气溜走,他们可以主动寻找合作伙伴,扎住“气球嘴”。 三、充气玩具吃空气 1.出示充气玩具。 师:气球还有很多朋友,也和气球一样喜欢吃空气。我们也来帮帮他们,让他们也吃得圆鼓鼓、胖乎乎的。 2.幼儿自由结伴给充气玩具吹气,摸一摸充满空气后胖乎乎的“身体状态”。 3.幼儿玩一玩这些充气玩具。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3活动目标: 1、学习用放大镜观察西瓜虫,感知西瓜虫的主要外型特性几其生活习性。 2、对小虫子产生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放大镜、画纸、笔、塑料透明小瓶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论西瓜虫 1、教师出示西瓜虫的图片,引出话题: “你们认识西瓜虫吗?”“你知道西瓜虫哪些有趣的事?“你知道西瓜虫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 二、讨论怎样去捉西瓜虫 1、“幼儿园里什么地方有西瓜虫?我们到什么样的地方才能捉到西瓜虫? 2、“我们捉西瓜虫需要哪些工具?捉西瓜虫时需要注意什么? 三、幼儿在园内自由寻找西瓜虫 1、教师鼓励幼儿结伴去找西瓜虫,并提醒幼儿听到信号就结合。 四、交流捉西瓜虫的经历 1、“你们找到西瓜虫了吗?怎么发现的?是在哪里找到的? 教师小结:西瓜虫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五、观察西瓜虫并进行交流 1、引导幼儿借助放大镜观察西瓜虫。 “西瓜虫这么小,我们能看的清吗?可以用什么工具让我们看清它? 2、引导幼儿自由观察 “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带领哟额自由观察 “西瓜虫的头上有什么?是什么样的.?西瓜虫的身体是什么样的?(教师可让幼儿自由说) 六、引导幼儿画西瓜虫,并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 “今天西瓜虫跟我们一起玩,我们给这位小客人画个像吧! 幼儿边观察,边画。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4活动目标: 1、学习自制吹泡泡工具,了解吹泡泡与工具的关系。 2、能创造性的自制吹泡泡工具,并积极参与吹泡泡活动,快乐学习相应诗歌。 3、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萌发爱探究的积极情感。 活动准备: 吸管、铅丝、牙刷、树叶等若干;每个幼儿一个杯子(盛有吹泡泡用的水)。 活动过程: 1、组织谈话,调动幼儿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吹泡泡的兴趣。 教师:“你们吹过泡泡吗?用什么来吹泡泡?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吹泡泡的工具,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 2、出示吸管,让幼儿自吹泡泡,温习“吹泡泡”技能。 (1)教师观察幼儿吹泡泡,及时提醒幼儿吸管要离开杯子吹。 (2)提问:“吸管为什么能吹出泡泡来?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启发幼儿说出有孔的工具可以吹泡泡。 (3)有节奏的说:“我用吸管吹泡泡,泡泡一个一个往外跑。” 3、出示铅丝,引导幼儿自制吹泡泡工具 (1)铁丝能吹出泡泡来吗?为什么?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让铁丝也变成吹泡泡的工具? (2)老师观察幼儿制作情况并给予提示:“绕啊绕,绕出许多小圈圈”。 (3)教师小结幼儿制作工具情况:“为什么他制作的工具吹不出泡泡?(孔太大)孔小能不能吹出泡泡(能)要求幼儿重新制作工具。 (4)比较幼儿制作的吹泡泡工具,引导幼儿观察,说出成功的秘密。教师小结。并且有节奏的说儿歌:“我绕铁丝吹泡泡,泡泡象个大气球 (5)出示不同形状的工具,幼儿猜测,教师演示。 小结:原来不同形状的铁丝都能吹出圆圆的泡泡, 4、出示牙刷,进行吹泡泡活动,了解缝隙与泡泡的关系。 (1)牙刷能吹出泡泡吗? (2)发给每个幼儿一个牙刷,引导幼儿自由探索吹泡泡。 (3)老师边指导边说儿歌:“我用牙刷吹泡泡,泡泡象串紫葡萄,哈哈,泡泡乐的满天飘。” (4)学念儿歌:我用吸管吹泡泡,泡泡一个一个往外跑。我绕铅丝吹泡泡,泡泡象个大气球。我用牙刷吹泡泡,泡泡象串紫葡萄,哈哈,泡泡乐得满天飘。 老师小结。 5、出示树叶,进一步探索缝隙与泡泡的关系。 (1)提问:“树叶能不能吹泡泡,为什么?用什么办法能用树叶吹出泡泡?(幼儿讨论) (2)教师示范并且小结。 (3)讨论:“你还发现什么东西有缝隙?什么东西还能吹出泡泡?”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5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关注周围事物的兴趣,萌发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体验分享、参与的快乐。 2、发展幼儿观察能力及大胆操作、积极表达的能力。 3、鼓励幼儿在玩中积极探究调制泡泡水的`方法,初次尝试记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小朋友吹过泡泡。 2、材料准备:一瓶调好的泡泡水;水、吹泡泡工具、洗洁精、盐、 洗衣粉、面粉、洗手液、洗发水、沐浴露、肥皂水、 擦手抹布、记录表、粉笔、黑板。录音机、磁带。 3、场地准备:户外草坪。 活动过程: 1、出示调好的泡泡水,提出问题,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提出问题,幼儿相互讨论。 “你准备怎样调泡泡水”? 3、幼儿认识各种材料后,教师提出问题,幼儿自由探索与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参与指导。 问题:哪些原料能够调出泡泡水呢? 重点指导:(1)启发幼儿认真思考、尝试区分哪些材料能调出泡泡水,并作好记录。激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 (2)提醒幼儿注意操作卫生,不乱撒泡泡水,不将泡泡水吹至小朋友身上、头上,不争抢工具。 4、幼儿汇报吹泡泡的发现。 讨论:你用哪些原料调出了泡泡水?怎样调的?你还有什么发现? 5、集体游戏:吹泡泡比赛。 6、活动延伸:幼儿自由在户外吹泡泡,观察泡泡在阳光下的变化。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