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综合整理,参观武汉孙中山纪念馆观后感 |
范文 | 综合整理,参观武汉孙中山纪念馆观后感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综合整理,参观武汉孙中山纪念馆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综合整理,参观武汉孙中山纪念馆观后感1凉风飒飒,微雨蒙蒙,在这深秋的午后,我一路素衣风尘,来到了武昌首义辛亥革命纪念馆。青石板,红瓦房,黄铜雕塑,古木栏杆,这里的点点滴滴都饱含民国风情。天地间浓厚的秋意又为这纪念馆再添了一份悲壮与苍凉。 还未进入纪念馆,我就看见了大门前屹立着一座高大伟岸的孙中山先生雕塑,这里的孙中山先生没有手持拐杖,而是脱帽挺立,仿佛在用自己的双肩扛起整个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不乏游人在此处合影留念,而我只是静静地,静静地瞻仰中山先生的遗容。我要用全身上下的每一毛孔去感受他的信仰、他的精神、他的灵魂。于是,一个瘦削的身影就在那雕像脚下定格了良久,良久…… 一走进大门,就会发现周遭有许多精致的民国建筑,可我却无心赏玩,因为我知道,在这里蕴含着一中更为深沉的东西。 于是,我径直走进各个展厅。我见证了革命先烈们以身许国的不朽誓言;凝视着历经沧桑却光彩依旧的勇士勋章,我用心阅读了一个又一个革命先烈的生平事迹。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件先烈们穿过的“血衣”。那是一件普通的`黑色军装,没有任何装饰,简陋而又单薄。但那件衣服上却有着许多令人胆寒的弹孔,一个,两个,三个……我数不下去了,那些弹孔有的擦肩,有的击腹,有的却是穿胸而过,一如这个国家和民族当年所承受的伤痛一样触目惊心。 不知何时,夕阳轰然落在长江之畔,溅起漫天晚霞,把江水染得殷红似血。我悄然走出了纪念馆。107年前,先烈们用武昌起义的枪声撕碎了神州大地上风雨如磐的黑夜,为此,他们勇往直前,视死如归,是他们用鲜血与白骨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崛起之途。 今天,我们任何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不能仅仅只是参观而已,我们应该在此缅怀先烈,同时又要展望未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代,我们没有经历战火,不需要为国家献出生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身上没有责任。我们应该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向前行,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终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终生。只有这样,我们才无愧于九泉之下的亡灵,才对得起百年之后的来者。 综合整理,参观武汉孙中山纪念馆观后感2孙中山纪念馆位于中山陵园藏经楼,抗日战争时期,藏经楼遭到侵华日军的严重破坏,1982年,国家拨款重修藏经楼,后改名为孙中山纪念馆。 来到孙中山纪念馆,首先投入眼帘的就是石阶上的一尊孙中山先生全身姿铜像,铜像高达2.9米,重1吨多,以孙中山先生向民众发表演讲的姿势为造型,气势磅礴,栩栩如生,看到这尊铜像我仿佛真的看到了孙中山先生在发表演讲的情景。 踏过几级石阶,来到主楼前,抬头仰望,主楼是一座重檐歇山式宫殿建筑,外观为三层,中间还有一层夹层。进入底层大厅,底层大厅轩敞明亮,大厅顶部饰有鎏金的莲花形藻井,流光溢彩,富丽堂皇。藻井正中高悬火炬形大吊灯。大厅中央矗立着一座孙中山先生半身铜像。正面壁上是阴刻的胡汉民手书《总理遗嘱》,两侧是孙中山先生手书的“人类进化”、“世界大同”楹联,蓝底金子,隶书阴刻。大厅四壁嵌有四幅反映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大型木刻浮雕,十分美丽、精致。二楼是一座走马楼,穿过回廊,沿着楼梯可以上到三楼、四楼。三楼和四楼是孙中山纪念馆的主体陈列,共有五个展厅,分为七个部分。展线长180米,展出历史图片315幅,还有各种文物、模型近百件,展示了孙中山先生伟大而光辉的一生。 出了主楼来到一座长达125米的大型碑廊。碑廊左右对称,两翼有回廊及碑亭二座相连,廊壁嵌有冯玉祥将军赠送的河南嵩山青石碑138块。碑上刻有孙中山先生所著的《三民主义》全文。都是由当时著名的书法家书写,风格各异,是书法艺术的.精品,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穿过碑廊就走出了孙中山纪念馆。孙中山纪念馆不愧是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翔实的资料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措施深深的敬仰之情。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