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想见你的观后感
范文

想见你的观后感范文(通用7篇)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想见你的观后感范文(通用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想见你的观后感1

《想见你》这部剧触动我内心最深处的不是剧情,而是那首歌,虽说我早已经看惯了狗血剧情,那种青春偶像剧里的大男主集万千光芒于一身,并且对女主的好,好得甜度超标,这种花式宠爱真心觉得不现实,像被编造了一场美梦,还硬要被压着去享受,结果醒来发现女主不是自己……所谓的美好不过是一场虚幻罢了。这部剧我最看重两点,第一个是那个孤僻冷漠的陈韵如,她跟小时候的我一样,喜欢胡思乱想,受了家庭矛盾的影响,长大后一直处处不合群,很沉默,没朋友,自卑软弱到很想离开这个只能让她看到阴暗的世界。

她比我幸运的是,她交到了一个很好的朋友,莫俊杰不仅能够感同身受她的苦处,还能默默关注她,守护她,喜欢她,但她的经历所造就的思维模式,让她觉得就连莫俊杰这样好的男生,对她所付出的所有,也仅仅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救世主之心,是为了所谓的救世主之感。但其实不是。时空错乱让在健康的原生家庭里长大的黄雨萱来替陈韵如生活,于是黄雨萱被他的宿命——李子维喜欢上了,可是陈韵如所遭受的苦痛和冷漠,黄雨萱又不曾遭受过,她自然可以用黄雨萱的向日葵般的笑容展现在李子维面前。于是陈韵如回归后,无论演得再怎么像黄雨萱,却始终让李子维无法喜欢。即使是一模一样的模样、身段和音容,没有雷同的成长背景,陈韵如怎么可能笑成黄雨萱那样自信满满和魅力四射的样子?

我个人觉得陈韵如那么喜欢李子维,只是因为她喜欢她所没有的,她从李子维身上看到的阳光洒脱,敢做自己,正义坚定,正是当时的她自己所缺少的,或许她对李子维的喜欢只是出于一种需要,一种需要从那个人身上补足不完整的自己的需要。由此看来,李子维不喜欢陈韵如是注定的,如果喜欢上了,那才是真的毁了李子维的人设,他可是一生只爱一个人的主。莫俊杰虽然因为他自己的缺陷而跟陈韵如有类似的心路历程,但至少有一束光照亮了他的内心,驱散了他的阴霾,那就是他的好朋友李子维,感觉他俩真的是很适合做朋友。

在陈韵如以为自己变得重要而想自杀,从而引起身边的人重视甚至仇恨的时候,莫俊杰哀求她不要那样去做,因为他很在乎她,并且坚定地表达了他对她的喜欢不是出于同情弱小,而是因为在乎她的灵魂。看到这的时候,莫俊杰的人设瞬间升华,不用质疑,这是不惨杂任何杂念的喜欢,很喜欢陈韵如,其实我也觉得他俩好般配。第二个打动我的地方是莫俊杰拯救了陈韵如之后,未来改变了,在未来世界里便没有了黄雨萱和李子维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的存在。很多观众表示不满这样的结局,觉得这很遗憾,可是有得必有失啊。至少在过去,陈韵如活了下来,有很大希望与爱她的莫俊杰在一起获得幸福了,难道这一对人儿的爱情甜度会比他们那一对低?况且黄雨萱本身就有更好的契机,放下深爱着的人,然后开始追求她新的幸福,不是也挺好吗?

他们之间的爱情就好比一场梦了,因为在现实中找不到这段爱情的踪迹,放不下,也得放下了,总不可能来个精神分裂,硬假设王全胜存在过吧??算了,美好的黄雨萱完全可以在新的世界里,跟另一个王全胜一样的优秀且有趣的灵魂再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恋。那个“完美伴侣”李子维,他并未消失,他在梦里,在记忆里,他可以在每一处山川河流里。好的爱情是会让人心甘情愿的,而且眼泪都会是甜的。

想见你的观后感2

“如果你让我相信,我就会试着去相信你所说的一切,因为我永远都不希望自己成为你的困扰,只要能让你开心,不管要我做什么我都会去做的……而且,某部分,我心里比谁都还希望你讲的全都是真的,因为只要相信你说的话,这样我就可以继续喜欢以前的陈韵如,然后把现在的你当成来自未来的黄雨萱。这样应该就不会让你感到困扰,然后我也就不会算是失恋了吧?”

一个晴朗的早晨,莫俊杰对陈韵如(黄雨萱)的一番告白,直白又动人。也许只有初恋中的'男生才能说出这样的话吧?为了让对方明白自己的心意,用心底的温柔去暖化误会与偏见,包容与理解,然后主动努力试着去接受一切的那份心情……简单而纯粹,不掺杂一丝一毫爱情之外的东西。

“你微笑起来怎么那么温暖”

此情此景,流淌的年少心事,只专属于善解人意温柔治愈系的暖男。所以黄雨萱才感慨到,“莫俊杰,我发现你这个人的想法还蛮成熟的哎,你这个人要是放在2019年的话,根本就是暖男啊。”暖男,照字面意思就是温暖的男生,让人感到贴心温暖治愈,实际上指的也就是莫俊杰这样的人吧。

看到李子维出车祸意外那场戏,就仿佛瞬间穿越回了2003年。

尽管18年前的记忆已经日渐模糊,可是有些片段还历历在目。比如在学校食堂喝又苦又涩的生姜水,比如每天晨读时间例行的测体温登记,比如那一年愚人节哥哥的猝然离去,无处不在的封闭式管理,以及满眼五颜六色的口罩……一幕幕犹在昨天。

“出门记得带好口罩哦~”

那也是一个终生难忘的疫情之年。在SARS肆虐之时人人自危,无论去哪里都要带上口罩(如同现在),人们的正常生活也受到极大影响。曾经发生过的一切,理应不该被人淡忘。不过也挺奇怪的,一般很少在影视剧里看见对2003那一年非典的描述,而《想见你》却并没有避讳这一年,也算是其用心良苦之处。

“希望有一天,这个世界会变得不一样,不管我喜欢谁,都不再奇怪。”

王诠胜也曾是一个风一样的白雪少年,他喜欢听歌,喜欢骑单车,喜欢蓝色耳机,喜欢蒸饺和奶茶,喜欢五月天,喜欢蔚蓝的大海,耳机里总在循环五月天的那首《拥抱》。

在同龄人中他是勇敢的,敢于真诚地面对自己的本性,并且最后勇敢地向暗恋的人表白,得到的却是无情拒绝与无尽的伤害。当看到王诠胜因为校园霸凌而选择自杀的时候,耳畔响起的是《玫瑰少年》里的一句歌词——“你并没有罪,有罪的是这世界。”

“你并没有罪,有罪是这世界”

不管你是谁,不管你喜欢谁,无论他(她)是男是女,无论你拥有什么样的性取向……这都不再重要也不再奇怪。不必戴有色眼镜,更无须贴上各种奇奇怪怪的标签。本来世界就该如此。可遗憾的是,直到今天王诠胜的这句遗言还尚未成真,这个世界不完美甚至罪恶,世间还有许许多多颜色不同的“玫瑰少年”。他们被世俗禁锢被社会侮辱被偏见伤害,终其一生都在黑暗里挣扎徘徊求生,爱于他们始终遥不可及……

希望有一天,我们这个社会可以变得更包容更多元更文明更美好,不再把歧视少数人群视为理所应当,对LGBT等性少数群体也更加温和友善。彩虹有七种颜色,爱也并不止一种。爱没有对错,无论哪种爱都该得到理解与尊重,LOVE IS LOVE。

真心希望这些不只是希望而已。

从第八集开始,借助自杀的王诠胜身体,李子维顺利从2003穿越到2010年,也终于见到了来自未来的黄雨萱。这一出与黄雨萱附身在陈韵如的身体上如出一辙,所以没算错的话,《想见你》应该有两次“借尸还魂”的“时空穿越梗”。此时此刻,一切物是人非尘埃落定,李子维终于明白了黄雨萱的一番苦心,也渐渐懂得黄雨萱在凤南高中对他所说的那些话,以及其中所暗含的深意。回到凤南高中,故地重游睹物思人,想起莫俊杰与陈韵如(黄雨萱),他顿时忍不住泪如雨下。

这个“借尸还魂”的桥段乍看之下很是眼熟,细想之下,原来汤显祖的《牡丹亭》里早就曾出现过,赚取了古往今来无数痴男怨女的眼泪,根本算不上是什么“新梗”了。

《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改编自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系明代剧作家汤显祖代表作之一,也是民间耳熟能详的古典戏剧。早在前几年,白先勇先生还鼎力协作奉献了一出盛况空前的“青春版《牡丹亭》”,当年一票难求的火爆场面至今难忘。

《牡丹亭》的女主角南安太守千金杜丽娘,她就曾像李子维与黄雨萱一样“借尸还魂”,杜小姐因为在梦中与一翩翩美少年柳梦梅私会,俩人两情相悦私定终身。但在春梦苏醒之后,杜丽娘才发觉是南柯一梦。

而此时父母却已将她许身他人,患了严重“相思病”的杜丽娘一时想不开最终郁郁而终,南安太守把女儿葬于梅园里的梅花树下,并修建一座“梅花庵观”纪念爱女。临终前,杜丽娘嘱托家人将自己的画像悬挂于梅花庵观前,似乎预示着一场跨越时空的相恋。

苦心人天不负,杜小姐心心念的“梦郎”柳梦梅恰巧赴京赶考,在途中无意看见了杜丽娘的画像,一时情不自禁痴痴念念,最后经过各种波折,杜丽娘成功“借尸还魂”,在阳间与“梦郎”柳梦梅喜结连理,至此有情人终成眷属。

牡丹亭里有一句千古名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句话想来也挺配《想见你》的剧情的。

李子维从2003年的那场车祸穿越到2010年后,他也就正式成为王诠胜了,从此距离成为黄雨萱的“准男友”就更进一步了。他心心念着黄雨萱,于是一路追到了32唱片行,在这里他遇到了唱片行的老板(即陈韵如的亲舅舅),向他坦白了身上的一切奇遇。

话说这个叫吴文磊的舅舅也真不是一般人,先是外甥女陈韵如秒变黄雨萱,不停向他整天灌输一些时空穿越的东东,接着在很久之后,又来了一个王诠胜,向他告白自己其实就是李子维……要是换做我,即使不会开始怀疑人生,起码也要大喊一声“宝宝受到了惊吓”。好了,闲话不扯。

李子维在“借尸还魂”到王诠胜的身体里之后,整个人的性情也之前大不一样,就如同黄雨萱穿越到陈韵如的身体里一样,竟让人一瞬间傻傻分不清——所以这个人到底是李子维呢还是另一个李子维呢?在这里就不得不夸赞一下许光汉的演技水准了,一人分饰两角还拿捏得如此到位,一会儿是白目迟钝加二哈的国中生李子维,一会又是深情款款样样出色的黄雨萱前男友王诠胜。性格反差之大方能体现出一个好演员的水准与演技。

“你真的很nice你知道么?”

因为还保留了一些王诠胜之前的记忆,所以后来以王诠胜身份出现的李子维,实际上已经不能算作之前的李子维了。说起来蛮绕口,但事实的确这样。而且连“假王诠胜”自己也都亲口承认了。

可以说,这个名为“王诠胜”的“新新人类”,某种意义上就是直男李子维与酷儿王诠胜的综合体。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他是可刚可柔可直可弯,他既拥有了王诠胜的优点,又有了李子维的独特个性,没有直男身上常有的傲慢自大加白痴,反而多了一些gay蜜的细腻温柔与体贴,说起来简直是女人之友与男人最爱了。

就这一点角色设定而言实在不简单,也亏本剧编剧们脑洞够大想得出来。所以强烈我呼吁——必须给《想见你》的编剧宝宝们加鸡腿。

想见你的观后感3

一开始看前面几集,觉得好小清新,许光汉好养眼啊。30岁,34岁,少年感爆棚,怎么回事!!!情情爱的,空难也太虐了吧?怎么回事!!!但后来通过多重时空,闭环又再破环的方式,紧紧的抓住了观众们眼球和脑袋。

整部剧中,莫俊杰,陈韵如,王诠胜的角色其实更让我触动。一个从始至终,一个渴望温暖,一个希望被认同。我想这世界之大,人生路漫漫,我们都是/都曾经有莫俊杰陈韵如王诠胜来过。正面、坦荡、理解又再和解,交织、矛盾、打破又再重建。那些自卑的,怯懦的,不同于大众常人的。那些短板的,孤执的,努力过后仍无法改变的。那些阳光的,自信的,又是否从没有掉过眼泪?不是强迫去勉强“自己”,改变“自己”而是以观察和解的方式。去学会拥抱自己的全部,所有所有,去重新的,温柔的,爱这个世界吧。

黄雨萱戒指写着—“Only if you asked to see me”.

王诠胜戒指写着—“Our meeting would be meaningful”.

彩蛋里面两人的对视,是彼此不断失去过,争取过用尽全力才换来的。这种爱对方的本能和童话般纯粹的情感,也是凡人们的渴望和努力。

你所拥有的一切,背后可能都有不为人知的牺牲。就像韵如的妈妈,弟弟,莫俊杰,李子维......

也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走出来,当我们和自己和解,拥抱自己过后,我们才能更懂得学会去拥抱那些爱我,我爱的人。“要相信观众们的智商”我已经很多年没有看过,快餐式的电视剧电影了。

泡沫过后,皆是虚无,又谈何而来本真?无疑,《想见你》是一部完整的,可留存的作品。是所有演员和剧组人员的在线,集体用专业和热枕所创造出来的收视率。

想见你的观后感4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想见你》观后感6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唯有你也想见我的时候,我们见面才有意义”这是想见你这部剧最核心的一句话,它出自《越洋情书》,或许作者的爱跨越山海,那么剧中男女主的爱则跨越时空。

网上给这部剧的定位是“甜剧”,但我自己观看的时候可是为它贡献了不少眼泪,女主黄雨萱出生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从小就开朗活泼,而与她有着一模一样面孔的陈韵如的性格却是孤僻内向,甚至已经压抑。陈韵如有一个秘密,就是她喜欢上了李子维,对于她来说,这个少年就是扫开她人生阴霾的太阳,耀眼,遥远。机缘巧合下,黄雨萱从20xx年穿越到1998年,从此四个人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李子维的好朋友莫俊杰因天生的残疾,带着助听器生活,他喜欢上了和自己曾经一样孤独的陈韵如,他看见这个瘦弱的女孩无助的呐喊,对于莫俊杰来说她就像孤独的月亮。但是黄雨萱的出现打破了一切,黄雨萱的穿越到陈韵如身上,这个带有黄雨萱思想的陈韵如吸引了李子维,两个人喜欢上彼此。

陈韵如躺在莫俊杰怀里,她没了呼吸,她以为没有人爱她,她觉得自己是黯淡无光的星,为了让完成她的愿望,莫俊杰被抓进了监狱,罪名:杀害陈韵如。

时空再次交错,李子维因车祸穿越到和自己长的一模一样的少年王诠胜身上,他决定借着这副身躯去寻找“陈韵如”说的黄雨萱,像她说的一样,再次和她相爱。

仿佛一切都是美好的样子,但随着莫俊杰的死,王诠胜的空难,黄雨萱又成了一个人,似乎事情循环了,好像莫比乌斯环。但凡事都会有破绽,这个怪环在每一次循环中都发生着变化。

最终,黄雨萱再次回到1998年,挽救了陈韵如的生命,这个循环终于被打破。但是如果循环被破坏,那么李子维和我黄雨萱就不会相爱,甚至都不会认识。

所爱隔山海,山海亦可平。时空或许也不是问题,彼此吸引的人,不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都会有相爱,就算没有这奇妙的相遇,李子维还是会和黄雨萱相遇,他们还是会相爱。这时的他们不再用其他人的身份和名字,他们就是自己,李子维和黄雨萱。

看完剧,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认为剧里出彩的也许不是李子维和黄雨萱的穿越时空的爱情故事,而是在陈韵如这个角色上,我似乎看见了曾经的自己。我们可能也曾像陈韵如一样默默喜欢过一个男孩,也曾自卑孤僻,也曾向往成为更优秀的人。可是,我们自己就是我们自己,独一无二。陈韵如以为大家都喜欢黄雨萱,学着她的样子,渴望李子维喜欢上自己,哪怕就是装作黄雨萱的自己。但她忘了,她还有默默守护她的莫俊杰,还有虽然方式不对但也爱她的弟弟,还有努力工作大大咧咧的妈妈。

透过角色,我们看到自己,反省自己,或许《想见你》就是在用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爱,就是想见到你,爱,就是哪怕只能见到你。

想见你的观后感5

这两天把《想见你》刷完了,不得不佩服编剧的脑洞,也感谢导演拍了一部这么好的电视剧,让台剧又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虽然还是青春爱情的梗,但是因为多了悬疑和科幻之后剧就少了许多的俗套,多了份吸引力,真的是不看到最后都猜不到结局啊!

刚开始见到陈韵如的时候依稀的看到的从前的自己,那个在喧闹的人群中独来独往的安静没有存在感的女生。曾经的自己也和陈韵如一样,是个独行侠,喜欢一个人安静的看书,喜欢写日记,与这个喧闹的世界格格不入,没有人能够理解我,好像自己消失了也不会有人发现……

当黄雨萱穿越之后看到了现在的自己,那个敢爱敢恨,敢做敢当,活泼开朗的自己。

我经历了从陈韵如到黄雨萱的蜕变,是因为自己的选择,每个人都是多面的,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选择怎么去做,你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有时候我也会怀念曾经那个像陈韵如的自己,至少面对喧嚣嘈杂的世界,我可以满不在乎,只活在属于自己的世界中。现在的自己却不得不融入社会之中,在意别人的眼光和想法,有时候甚至觉得不知道该怎么去和自己相处,喜欢有朋友陪伴在身边和自己一起闹,不能再安静的看书了,日记也不写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变了,至于是好还是坏,只有适合自己的才算最好的吧!加油!

想见你的观后感6

1998年的李子维爱上了2019年的黄雨萱

2019年的黄雨萱爱上了1998年的李子唯

抛开以爱情为主线的台剧《想见你》,还加入了一些别的元素,比如抑郁症,人格分裂,妄想症,这些都发生在十七八岁的青少年当中,让人不寒而栗。

首先是高中生陈韵如过分内向的性格,喜欢写沉闷厌世的日记,在学校从不参加任何活动,默默承受来自家庭的压抑,所以一切像被合理化,她本该不苟言笑,就像她记过的日记里,陈韵如是颗黯然的星子。抑郁患者会经常想到自杀,最后的她也是选择逃避一切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剧里反派角色谢医生,通过小时候虐猫的一个细节反映出来,他真的很想杀了陈韵如满足心理需求,能穿越时空的不只有黄雨萱和李子维,而谢医生就厉害了,人家是为了谈恋爱,他是为了杀人,配上嘴角扬起的十五度邪魅冷笑,绝了,还以为自己在看变态恐怖片,庆幸的是他人格分裂的哥哥最后并没杀害女主。

伍佰的Last dance,是回到过去的按钮,如果真的有一台这样的随身听,你最想见到的人又会是谁?

想见你的观后感7

“你之所以会那么想要离开这个世界,不是因为你对这个世界太过失望,是因为你对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期望”。这是台剧《想见你》里女主黄雨萱对陈韵如说的话。剧里女主一人分饰两角,演技很好。剧里的陈韵如内向、敏感、脆弱、胆小、自卑、偏执、孤独落寞,而黄雨萱正相反,活泼开朗、自信大方、朝气蓬勃,如果说陈韵如是残缺的阴月,那么黄雨萱就是明媚的暖阳。

感觉看这部剧的时候,在里面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曾几何时,我也是“陈韵如”,后来变成了“黄雨萱”,但是骨子里还是有陈的影子。当然了,这世上谁不希望自己是人见人爱的“黄雨萱”?谁愿意做那个敏感孤独如影子般的“陈韵如”呢?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就是“陈韵如”,或者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既是“陈韵如”,也是“黄雨萱”,内心里天使与恶魔共存。我们都渴望爱与被爱,但是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让我们失去了爱的能力。

记得某一期《奇葩说》中,柏邦妮说:心里很苦的人,需要多少的甜才能填满啊?马东回:心里很苦的人,只要一丝甜就能填满。是的。我们总以为成长过程中荆棘密布千疮百孔的人,一定需要很多很多的爱和回报,才能弥补心里那份关于爱和亲情的缺失,但事实是,只需要一点点够得到的温暖。

在这个到处都是语言暴力的时代,往往一点点的善意,都很难,相反谣言的力量就强大得多。我想起电影《悲伤逆流成河》里的女主易遥跳河前对着所有人说的话:“将来,你们会说,我怎么不记得,我怎么不记得把红墨水丢过她身上,我就是闹着玩的,你们会说你们没有喂过她吃过垃圾,没有泼过她冷水,没有扒过她衣服,你们之后的日子舒舒坦坦,没有一点心理负担,你们回首自己的人生,觉得自己挺好的了,觉得自己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太恶心了!实在是太恶心了!如果我永远忘不掉,如果我忘不掉,怎么被你们欺负,怎么被你们侮辱,粉笔灰塞嘴里是什么滋味,打火机烧头发是什么滋味,被你们一口一个一口一个叫杀人凶手是什么滋味。如果我永远忘不掉,你们也别想忘掉,你们骂过我最难听的词,编过最下流的绰号,你们动手的没动手的都一样,你们比石头还冷漠,你们又恶毒又愚蠢,你们胆小怕事,别人做什么,你们就跟着做什么,你们巴不得世上多死一个人,因为你们的日子真的无聊,因为你们觉得自己不会承担任何后果,杀死顾森湘的凶手我不知道是谁,但杀死我的凶手,你们知道是谁。”

据说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过亿,什么概念,也就是说每14个人中就有一个抑郁症患者,我觉得我也是其中之一。其实只希望大家做不到雪中送炭,也不要雪上加霜,毕竟“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天”。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别人过往的遭遇,和当下正在经历着什么。也许你感觉自己无心的一句话,说不定就是压垮别人的最后一根稻草。虽说言论自由,但是没有经历过,就没有发言权,这世上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你永远无法要求别人换位思考。不过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我们有心,有意识,有良知,有底线,能区分善恶。所以请大家在这个言论自由的时代也谨言慎行吧,对他人对世界多一点善意,慈悲为怀,做人做事但求无愧于心,为后代为自己下辈子修福报,愿大家死后都能上天堂,而不是去地狱。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2: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