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 |
范文 | 高职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 引言 “第五媒体”手机因小巧便携、移动即时、功能性强、隐蔽性高等特点成为“95后”大学生的“基本装备”,给高职大学生的学习方法、生活方式及人际交往带来了极大的愉悦与便利,但同时也产生了负面效应即手机依赖现象。在校园随处可见学生“机不离手”,形象概括为:“每天醒来时第一件事是拿起手机,睡觉前最后一件事是放下手机”。小小手机折射出来的高职大学生问题是不可低估的:如过度使用手机,沉浸在手机网络中难以自拔,没有足够精力学习,降低课堂学习质量,学习研究创新能力降低;虽然有些高职院校学生宿舍实行了限电断网,但很难限制大学生通宵熬夜使用手机聊天、玩游戏、听音乐、看小说和电影等,打破了正常的生活规律,严重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高职大学生是非辨别能力差,但爱赶时尚,多痴情于新潮手机,盲目攀比,不利于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同时增加了父母的经济负担;手机具有强大的人际交往功能,对于不善表达、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通过手机QQ、微信等聊天工具交往,可以躲避现实人际交往的紧张与焦虑,获得某种存在感和认同感。但如果长此以往,就会减少参与社会活动的时间,妨碍现实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另外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人际交往方式与交流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态调整能力、大学生的安全状况等方面有着消极的影响。 可见研究高职大学生使用手机新媒体存在的负面问题,及时发现和纠正手机依赖行为,事关高职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成长成才,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寻找适合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引导方式,使手机真正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又不是生活的全部,让手机成为服务于人类有用的科技产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调查高职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手机功能的日臻强大健全,手机成为继电脑之后高职大学生的新宠,对大多数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作用,但手机依赖正在成为继电脑网络依赖后影响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身体健康的又一大“杀手”,手机依赖的不良现象也正成为国内外专家研究继药物依赖成瘾、烟酒依赖成瘾、网络依赖成瘾后的内容之一。为了获取翔实准确的资料,更加客观地了解高职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的程度,我们走访了四所高职院校,抽取1 000名来自不同生源地和不同专业的“95后”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看,高职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状况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过度使用导致人机一体化 高职大学生是手机使用的主流消费群体,由于手机各项功能的不断拓展与应用软件的持续研发,手机已成为个体从社会网络中获取社会资本的重要工具,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随身必备的通讯和娱乐工具。部分学生因为缺乏自律意识出现了对手机过分依赖的现象,导致了个体生活与手机一体化的问题。 手机的'强功能性和使用便利,改变了大学生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模式。手机依赖严重的学生则生活在手机的世界里,手机逐渐代替了他们户外的体育娱乐活动,有人宁可抱着手机玩游戏也不参加各种社团丰富多彩的活动。由于人机一体化现象严重,对手机过度依赖的学生通过手机与外界交流,获取信息,不再顾及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不再顾及参与社会实践的效果,而是不断地和自我对话,把自己隐藏在艺术想象、语言形式和虚拟生活中,给自己带来前所未有的孤独,让自己离现实生活越来越遥远。 (二)过度使用影响学习、生活和工作 过度依赖手机的大学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会随身携带或使用手机,甚至全天候开机,通过手机联系朋友、查找资料、浏览新闻、拍照等,长此下去不能自拔而成瘾。如果出门忘带手机或者停机,情绪上表现为焦虑与烦躁即无手机恐惧症。学习知识是当代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注意力要求相当集中。上课期间如果身旁手机一段时间没有铃声或者振动,过度依赖手机的学生会产生手机震动的错觉即幽灵振动综合征,不集中注意力听讲,而是情不自禁看手机,从而破坏个人的思路,降低课堂学习质量。 (三)过度使用产生生理不适、心理依赖和社会功能受损 由于手机与日常生活的一体化,过度依赖和长期滥用手机使身体机能遭受手机辐射的影响,引起身体局部的病变。如果频繁使用手机发短信会导致腕部、手指以及上臂肌肉酸痛和抽筋,即所谓的“短信爪”。长时间近距离盯着手机屏幕会导致大学生近视人数呈上升趋势,即“屏幕近视”。如果大学生长时间全神贯注地盯着手机屏幕,那么其眨眼的频率会降低1/3,从而加速泪水蒸发导致“干眼综合征”,最终将致人的眼部永久性损伤。 对手机的过度依赖让部分学生沦为手机的“奴隶”,阻碍其心理发展。长期依赖沉溺手机的功能使用上,遇到问题不刻苦钻研动脑筋,而是第一时间利用手机搜索答案,削弱自身的学习动机,养成懒惰的学习习惯。生活在手机的世界里,影响大学生接受教育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效果,形成一种个性倾向,导致交流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态调整能力和实际生活能力等有所下降,危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分析高职大学生出现手机依赖的原因 调查研究发现高职大学生出现手机依赖现象是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手机的高普及率和手机上网的便捷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手机人数最多的国家,大学生是拥有和使用智能手机的主流人群,几乎人手一台。因为手机上网不受时空的限制,只要网络信号覆盖得到的地方,利用手机丰富的功能在各种场合随时随地均可上网;便宜的手机价格和低廉的上网费用;强隐蔽性和注重个人隐私的保密等特殊特点,导致手机上网在大学生中普及度相当高,这也是高职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客观原因。 (二)人生目标不明确、责任感不强,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弱 高职大学生厌学心理严重,他们大多数文化基础薄弱,自我认同感较差,讨厌学习,多移情于手机,沉溺于手机游戏,陶醉在虚拟世界,希冀找回些自信与自尊。加之部分学生缺乏生涯规划,欠缺社会责任感和危机意识,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弱,自身抵御外界诱惑的能力低。这些正是他们钟情于手机,对手机诱惑无法抵挡的主观原因。 (三)从众与攀比心理的影响 从众心理就是通常所说的“随大流”,高职大学生较本科生自制力弱,抵御外界诱惑的能力低,为了追赶时尚潮流,受周围同学的影响盲目攀比,认为自己也有这种“需求”,对群体表现出高度顺从,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四)不良情绪的迁移 大学时期是学生个体情绪波动起伏相对较大的一个时期,尤其对处在“理想间歇期”的高职大学生来讲,情绪上表现为空虚无聊、焦虑烦躁,这些复杂情绪需要迁移、发泄与排解,而手机以其丰富强大的功能、方便快捷的传递、快互动性等独有特点,迎合了大学生的心态需要,成为他们寻求解脱与安全、排遣无聊与郁闷的心理“小贴士”。 三、矫治高职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建议与对策 调查研究发现导致手机依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的自身性格、自我认知、压力、人际交往能力、校园文化环境、心理咨询与辅导等都可能造成手机依赖现象的出现,我们根据调研结果,拟从学生自身、学校、家庭和社会四方面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一)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出发 1.树立远大崇高的人生理想。清醒认识肩上的重任和使命,科学规划自己的生涯,围绕理想积极奋斗进取,克服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充实自己的人生,有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整个社会和国家的进步,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加强学生自我教育。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明确手机在生活中的正确位置,制定手机使用规范,合理安排业余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手机使用,用坚强的意志抵制手机的种种诱惑和不良手机文化。利用朋辈辅导互相督促使用手机的时间和地点,寻找有趣的共同活动,分散对手机的注意力,加强同学间的情感交流。 (二)从学校角度出发 1.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高职院校要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课余活动,摆脱手机依赖,消除孤独感和失落感,致力于培养学生独立个性和团队精神。 2.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随着高职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的日益加重,学校要充分发挥高校德育的引导功能,举办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提高学生鉴别和选择正确的手机文化的能力,规避手机的消极影响。同时大力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开展心理咨询和干预,积极调控学生的情绪,提高排解不良情绪的能力,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3.顺应时代发展,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95后”学生个性独立,自主意识强,高职院校管理者改变过去“说教”式管理方式为“渗透”式,高职院校学管工作者与学生之间实现良性互动,鼓励他们参与到学管工作中来,参加社会实践,引导他们主动进行自我管理,提高自我约束力。 (三)从家庭角度出发 家庭是高职大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土壤,面对复杂多变的成长环境,家长要积极营造温暖的家庭环境,争做“95后”独生子女学生的心理“小贴士”,与他们进行关系平等的心灵沟通,鼓励他们多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把注意力从玩手机转移到学一技之长上来,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磨炼意志,增强主观幸福感和自信心。 (四)从社会角度出发 为改善高职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政府要加大对手机文化的监管力度和监控技术的研发,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严厉打击利用手机犯罪的各种违法行为。同时手机行业也要加强自律,净化手机和网络使用环境,防止利用手机传播不良信息,倡导文明使用手机,让手机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