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佛经经典语录 |
范文 | 佛经经典语录(精选140句)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或是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语录吧,语录通常是用于说明一段时间内某人的所说句子和语言特征等。那什么样的语录才是走心的语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佛经经典语录,欢迎大家分享。 佛经经典语录 篇11、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2、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3、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4、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5、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6、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7、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8、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9、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10、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11、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12、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13、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14、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5、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16、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7、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8、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19、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20、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21、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22、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23、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24、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25、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26、爱尚语录: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27、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28、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29、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30、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31、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32、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33、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34、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35、无明不过是本性中缘起之幻相。 36、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37、佛语经典语录: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38、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39、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40、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41、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42、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43、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44、忍苦扞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45、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46、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47、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48、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49、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50、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51、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52、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53、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54、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55、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56、真心是菩萨净土。 57、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58、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59、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着之病。 60、一切皆为虚幻。 佛经经典语录 篇21.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2.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 3.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 4.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 5.心中无三毒者,是名国土清净。 6.言若离相,言亦名解脱;默若着相,默即是系缚。 7.离心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着心相。 8.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识心性非形象,湛然不动自真如。 9.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 10.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11.一心有滞,诸法不同。 12. 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13.净律净心,心即是佛,除此心王,更无别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 14.诸法不相到,当处解脱。 15.凡迷者,迷于悟;悟者,悟于迷。 16.心无去来,即入涅盘。是知涅盘,即是空心。 17.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18.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19.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20.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21.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22.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23.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24.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25.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26.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27.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28.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29.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盘。 30.但性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31.寂静不生,放旷纵横,所作无滞,去住皆平。 32.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33.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名自在人。 34.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 35.着力今生须了却,谁能累劫受余殃。 36.认得心性,可说不思议。 37.但有诸见,即是无边身。若有见处,即名外道。 38.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39.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 40.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嗔,无憎爱,无胜负。 41.夫法本无法,一落言诠,即非实义。 42.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43.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 44.是身如电,年年不住。 45.心之与性,迷即别,悟即不别。 46.不逢出世明师,枉服大乘法药。 47.佛本是自心作,那得向文字中求。 48.佛者,心清净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处处无碍净光是。 49.声闻住空修空被空缚,修定住定被定缚,修静住静被静缚,修寂住寂被寂缚。 50.不求名利不求荣,只么随缘度此生,一个幻躯能几日,为他闲事长无明。 51.绿水无忧,因风皱面;青山不老,为雪白头。 52.向外驰求即是「迷」,回光返照就是「密」。 53.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沉沦。 54.莫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山。 55.禅非语文可阐扬,祛除妄心能品尝,人人心中皆有禅,心外觅禅空自忙。 56.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天天惬意。 57.但求一席安心地,谁与龙蛇论是非。 58.生计恰为一野鹤,粗疏饮啄总随缘。 59.天地原为一逆旅,江湖何处是吾家。 60.心中自有菩提意,窗外秋山始入帘。 佛经经典语录 篇31.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2.为自己求解脱,还是没有忘掉“我”,真正想解脱的人,完全为众生,为度众生而成佛。 3.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4.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6.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7.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8.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9.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10.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11.念观世音菩萨是念一切诸佛菩萨的慈悲;念地藏菩萨是念一切诸佛菩萨的愿力;念文殊菩萨是念一切诸佛菩萨的智慧;念一尊佛就是念一切佛,念一切佛就是念一尊佛。 12.现代人中,学佛的人多,但如理如法修学的人少。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 14.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15.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16.帮助我们修心的方法,帮助我们离苦得乐的方法叫佛法。 17.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18.除了你的心,到哪里去找佛? 19.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20.很多人信佛,学佛都是形式上的,真正信佛了,相信因果,就不会有什么想不通的了。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