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实现的理论探析论文 |
范文 | 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实现的理论探析论文 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入手,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能力培养的基本任务,借鉴国际的相关成功经验探讨应用型人才如何突出能力培养。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素质结构 能力本位 技能理论 技能观 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资料显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有1300多所,占全国高校总数近70%;目前,毕业生中50%为高职等应用型人才。上述数字和事实有力地表明:应用型人才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是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而且应当是我国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点之一。必须引起足够的关注。 我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从教育部提出“三改一补”到“三教统筹”的办学思想以来,近几年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很快。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专科教育一直是在模仿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甚至连教材都是本科的教材,多数还是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目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尽管有一些新的突破,但在办学思想、培养模式等方面仍未能完全摆脱高专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对应用型学生的素质结构与培养计划等宏观层次的问题关注不够,办学模式单一、筹资渠道不畅、结构不优、整体水平不高;部分院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陈旧,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改革滞后,办学条件差,师资层次较低,办学没特色,缺乏灵活性,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使得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现代化生产结合与联系不够。 1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 应用型人才培养同传统的学科型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授课方法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具体表现为:学科型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学术型、理论型、工程设计型等学科基础人才,也就是说普通本科教育更像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大学素质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是技术型、智能型、复合型等实用人才,要更多地为现代化生产技术服务;学科型高等教育是以学科理论体系或行业技术知识为基准来设置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以“市场、职业、技术”为坐标轴,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其开放和变化的特点更加突出;学科型高等教育是以学科的理论体系为框架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应用型是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职业岗位(群)所必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依据设计培养方案,开发课程,突出适应性和针对性;在授课方法上,传统的学科型高等教育强调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而应用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教、学、做合一,手、脑、机并用。应用型培养的特色,就应当是以职业的能力和生产技术运用能力为中心来设计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结构。 2突出能力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 中国的经济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应用型人才。目前,各行业都要求有一大批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应该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立足点。 应该看到,目前技术人才的短缺已经是制约各行业和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职工队伍中,技术工人断层现象严重,特别是高级技能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最新报告表明,目前我国城镇企业共有1。4亿名职工,其中技术工人7000万人。而在技术工人的队伍中,高级技工仅占3。5%,与发达国家高级工占40%的水平相差甚远。 即便是号称制造业基地的沈阳,其技工状况也同样不容乐观。沈阳装备制造企业职工为35万人,但技术工人只占23%。其中初级技工占60%,中级技工占35%,高级工仅占5%,这与发达国家相比差之甚远。目前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产品平均合格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不良产品每年要损失几千万元;技术进步对企业效益的贡献率不足40%;在过去发生的各种机械事故中,有50%以上是因为职工岗位意识不强、技能水平不高造成的。可见,制造业技能人才匮乏的状况若不能及时改变,无疑将掣肘我国的经济增长。 要提高“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就要着力培育高素质的技术队伍。然而,我们却不得不面对我国技工人才队伍数量骤减这样一个现实。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国的技工人才数量出现大幅滑坡,其下降速度之快令人瞠目。一段时间以来,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不少大中城市,企业急需高级技能人才,高价聘技工的呼声不绝于耳,年薪最高的达到了十几万,但应聘者寥寥。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技工队伍青黄不接,面对即将来临的机遇,我们却显得如此苍白、无奈和焦虑。这一切,不得不引起人们的认真思考[1]。 应用型学生就业面向市场,他们面对市场的选择,核心的指标就是职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更需要开放办学,面向社会,依靠社会,被社会所接纳,为社会服务。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进企业走向市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走生产、教学和技术进步相结合之路。 3应用型人才如何突出能力培养 “能力本位”是应用型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点在于以现实职业分析为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以现实职业需要为出发点组织教学活动。要重视在人性提升基础上的能力发展,即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 应用型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这包括合理利用与支配各类资源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综合与系统分析能力和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等。还应重点突出以下几点。 (1)发展个体能力。在发展个体能力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其主体性,使能力的发展转变为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不仅仅是就业的需要。 (2)以终身学习理论为指导,加强学生“软技能”的培养。包括团队合作能力,有效进行交流的能力和积极工作的态度等,以增强其对劳动力市场不断变化的适应能力。 突出强调培养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这种能力对个人在多种工作领域激发创造力和革新性至关重要,它至少包括培养工作中的创业态度,培养创造性和革新能力。把握和创造机会的能力,懂得一些基本的企业经营概念,如生产力、成本和自我谋职的技能等。这也是终身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2]。其实,其创业能力更多地应体现在技术革新能力上。“能力为主、需要为准和够用为度”的原则是应用型人才教学的前提。这个原则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的应用中说明:突出能力培养、满足市场需求和采用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是发展应用型教育的有效途径。 首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符合市场的需要;其次,“能力模块”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关键;第三,能力模块设计在教学中应突出其实用性;第四,要加强教学实践环节,从而保证能力的培养;第五,师资结构的合理化配置是能力模式发展的基础;最后,产学研结合是实现能力模式的好方法。 4借鉴国际的相关成功经验 4.1英国的“核心技能理论” 该理论是在英国“新职业主义运动”中提出的。新职业主义的“新”是相对于过去狭隘的、针对某一具体工作进行训练的旧职业主义来说的。新职业主义的策略是打破狭隘的职业训练的壁垒,向学生传授可迁移的核心技能。所谓核心技能,是指完成任务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度专门化的、狭义的技能。它具有通用性、可迁移性和工具性[17]。通常包括如下内容:共同的知识与理解(这是我们这个工业社会工作和学习的基础);与民主社会相关的共同价值观(它们鼓励对工作负责和积极的态度);可迁移的学习内容(它使青年在工作中有弹性);共同的经验学习,包括正式教育中和工作环境中真实的和模拟的`经验学习等(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与培中心主任M。Skilbeck观点)。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NCC)则认为核心技能包括问题解决、交流、人际关系技能、数字、信息技术和现代语言。英国人力服务委员会(MSC)1984年出版的《核心技能手册》将核心技能划分为四个核心技能群:数字、交流、问题解决、实践技能[3]。 4.2美国的“基本技能观”或“知行技能观” 美国获得必须技能劳工委员会秘书长的报告认为,“工作的实际能力”是从事高效工作的关键。它包括两项要素:基础和能力。基础由三部分组成:基本技能(读、写、算、表达等)、思考能力和个性品质,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就业性技能。在此基础上的是五种能力,即“今天专家型工作者的标志”,包括利用资源、与他人相处、获得信息、熟悉制度和掌握技术的能力等。美国联邦教育部1991年发表的《2000年的美国》指出,终身学习对于跟上迅速的变化步伐是极为重要的,并要求K—12规划为开发青少年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4]。 德国职教界亦有“关键能力(Schuesellqualifika—tion)”的提法。按佩特拉(Pe—tra)等人的定义,关键能力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组织/交往与合作、学习技能、自主性与责任感、承受能力等[5]。德国ABB等国际大公司认为关键能力应包括:组织实施工作任务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运用学习和工作方法的能力;独立性与责任意识;对外界压力的承受能力[6]。 综上所述,尽管世界各国对一般素质导向的能力观的称谓各不相同,但其具体内容大同小异。归纳起来,有如下共性: (1)一般素质导向的能力观着眼于技术手段、生产模式的变动性和劳动者的职业流动性,要求具备处理信息和使用新技术的能力,以增强适应性和应变能力。 (2)重视个人品质(组织、交往与合作,自主性和责任感,承受力等)在职业活动中的作用。 (3)强调学习能力的培养,旨在为个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4)当今时代人们对职业能力的理解已不再限于具体岗位的专门知识与技能,而被视为多种能力品质的综合体现[7]。 参考文献 [1]工人日报,2002,9,20。 [2]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 [3]徐国庆。新职业主义核心技能课程理论研究[J]。外国教育资料,2000,3。 [4]雷·赖安,摩根·刘易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育与就业培训中心)。美国职业技术教育概观[J]。世纪之交的国际职业教育,5。 [5]马庆发。德国高等职业教育面面观[J]。外国教育资料,1998,3。 [6]刘玉林,朱小萍,叶隽。德国的人力资源开发协会与职业教育[J]。世纪之交的国际职业教育,55。 [7]刘启娴。世纪之交的国际职业教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前言”5。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