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翠鸟》教案 |
范文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翠鸟》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作了非常细致的观察,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翠鸟羽毛艳丽、小巧玲珑的外形和它捉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在老渔翁的启发下,“我”体会到喜爱翠鸟应该把它当作朋友,打消了捉翠鸟饲养的念头。 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作者在介绍翠鸟的外形时,抓住颜色鲜艳,身材小巧玲珑的特点,写了翠鸟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绍翠鸟的活动特点时,抓住“一动不动”地“等待”,“贴着水面疾飞”,表现了它的机灵和动作敏捷。翠鸟之所以能在疾飞中叼起小鱼,跟它的身材、爪子、嘴和眼睛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作者的观察和描述的顺序:关于翠鸟羽毛的颜色,自上而下分别写了头部、背部、腹部的不同颜色;关于翠鸟捉鱼,是按照注视、等待、叼鱼、飞走的捉鱼经过进行描述的。 教法建议 (1)课前准备。准备翠鸟的挂图或幻灯片。有条件的可以准备录像片或课件。学生搜集翠鸟及鸟类有关的资料。 (2)借助投影,直观地了解记忆翠鸟的外形特点,并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3)借助多种形式的朗读以及填动词练习,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4)设计“因为……所以”的句式练习,理清翠鸟的外形与高超的捕鱼本领的关系。 (5)在学习翠鸟“外形”、“动作”、“捉鱼”这三部分内容时,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6)通过设计“课外延伸,自找答案”这一步骤,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从而达到丰富知识、积累知识的目的。 词语解释 苇秆:本课指芦苇的茎。 鲜艳:鲜明美丽。[例句]王萍穿了一件色彩鲜艳的连衣裙。 小巧玲珑:形容器物形体小而精巧细致。 灵活:敏捷,不呆板。 锐利:尖锐而锋利。本课指翠鸟感觉敏锐。 荡漾:水波起伏微动的样子。[例句]湖面上荡漾着细细的波纹。 陡峭:(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的。 清脆:清楚悦耳。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锐利——尖锐失望——灰心灵活——灵敏 愿望——心愿陡峭——陡立清脆——响亮 反义词:失望——希望喜欢——厌恶陡峭——平坦 背景知识 普通翠鸟全长15厘米左右,体重21一30克。生活于溪流、湖泊、江河、鱼塘。食物为鱼、虾、水生昆虫、甲壳动物。单独或成对活动,长时间站立于近水处的树枝或岩石上耐心观察,发现小鱼浮至水面,俯冲到水面用尖嘴将鱼捕获,飞到树上或岩石上吞食。在沙堤或泥崖挖掘隧道式洞穴,在其中产卵,喂养幼鸟。因独特的捕食方式,俗称“打鱼郎”。 句段赏析 1.它一动不动,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着小鱼游到水面上来。 析“一动不动”点出了翠鸟的特点。“注视着”说明它看得非常专心。这句话写出了翠鸟机警地等待着小鱼。 2.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一下子飞远了。 析“蹬开”、“像箭一样”、“叼起”、“贴着水面”说明都是在一刹那间进行的。这几个动作联系在一起,突出了翠鸟捉鱼迅速、敏捷的特点。 课后题解 2.(1)第二个句子写得好。第二个句子用了“贴着”“疾”这两个词,就把翠鸟飞得低,飞得快的特点写出来了,也就表现出翠鸟灵活、敏捷的活动特点。 (2)第二个句子写得好。第二个句子用“蹬开”写出了翠鸟发现小鱼后反应迅速,动作干脆,而“离开”就没有这个意思。“像箭一样”这种打比方的说法很形象地写出了翠鸟“很快地”快到了什么程度。 难句解析 1.它一动不动,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着小鱼游到水面上来。 “一动不动”点出了翠鸟的特点。“注视着”说明它看得非常专心。这句话写出了翠鸟机警地等待着小鱼的情景。 2.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一下子飞远了。 “蹬开”“像箭一样”“叼起”“贴着水面”说明都是在一刹那间进行的。这几个动作联系在一起,突出了翠鸟捉鱼的迅速、敏捷的特点。 3.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这一段话就翠鸟的头部、背部、腹部分别讲述羽毛颜色鲜艳美丽,并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流露出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4.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落在苇秆上了。 这句话表明了翠鸟行动迅速而敏捷的特点。翠鸟在“疾飞”中,眨眼间“轻轻地停在”细软的苇秆上。在“疾飞”与“轻停”的联系中,“敏捷”便显露出来了。这里一是讲翠鸟飞得低而快,二是讲它停得急而轻。 课文结构 本文按由“外形”到“活动”,再到“住处”这样的顺序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介绍了翠鸟的外形特点。 第二段(第2、3自然段):概括介绍了翠鸟的活动特点。 第三段(第4自然段):介绍了翠鸟的住处和作者对翠鸟的喜爱。 写作特点 1.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使描写更加传神。 2.在叙述中处处流露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吗?为什么?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鸟,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翠鸟。 二、学习课文 1.引导学生自学。 (1)投影出示阅读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②画出文中生字新词,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义。 ③标出自然段序号,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④找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按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方法揭示: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学情况。)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①分节指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②学生汇报自学成果。方法提示:学生理解词语的情况,待讲课文时再充分交流。让学生重点谈谈对课文主要内容的了解。 ③启发学生质疑问题。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l)指读并思考: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讲的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课文。 ①理解第1句。 指读,启发学生说出:通过读这句话知道了什么?(板书:小爪:鲜红)然后齐读第一句话。 ②理解2-5句。 A指读。 B启发学生说一说,课 文是怎样具体写翠鸟羽毛鲜艳的?并理解“鲜艳”的意思。(板书:羽毛:鲜艳)再引导学生说一说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C投影出示文字及翠鸟外形的彩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齐读投影片上的文字。 D教师提示:作者在写翠鸟羽毛时,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启发学生说出分别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③理解第6句。 A指读,启发学生说出这句话写了翠鸟的什么?(板书:眼睛:透亮灵活嘴:又尖又长) B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小巧玲珑”的意思。(板书:小巧玲珑) C齐读第6句。 (3)小结。 ①启发学生说出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板书:外形) ②启发学生说出对翠鸟外形的看法。(板书:美) ③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作者是怎样进行观察的。(抓住特点,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观察的。) (4)指导背诵。 3.布置作业:熟读、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第一自然段 l.让学生回顾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三两个自然段 1.学生自学。(投影出示阅读提示,学生按要求自学。) 2.小组交流。 3.师生议答。 (1)投影出示:作者是怎样描写翠鸟活动的? ①学生读出描写翠鸟活动的语句。(即第二自然段的两句话,并找出相关的动词。) ②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词语用得准确恰当。 A让学生演示“贴”的动作,理解“贴”的意思,进而体会翠鸟飞行的低,动作轻盈。 B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疾飞”、“一眨眼”的意思,通过“疾飞”“轻轻地停”这组动作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翠鸟飞行得很快,动作轻盈。 (板书:疾飞) ③放有翠鸟叫声与轻音乐的录音,投影出示翠鸟停在苇秆上的特写图。学生配乐朗读第二自然段。 (2)投影出示:作者又是怎样具体描写翠鸟捕鱼的? ①指读第三自然段,先让学生明确作者写翠鸟捕鱼是按“捕鱼前、捕鱼时、捕鱼后”的过程来写的。 ②理解1、2句(捕鱼前)。 A通过“悄悄地”“露”“吹”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到小鱼的机灵。 B通过“难以逃脱”“锐利”“尽情……还是……”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到文中写小鱼机灵,意在突出翠鸟更机灵,目光特别税利。 ③理解第3句(捕鱼时)。 A投影出示句子: B找出翠鸟捕鱼时的动词。(板书:蹬……飞……叼……贴……) C引导学生通过对“蹬”、“飞”、“叼”、“坝”、“飞”这一系列动词的理解,体会翠鸟捕鱼动作的熟练连贯,迅速敏捷。 D出示翠鸟捕鱼的彩图,让学生描述翠鸟捕鱼时的情景。 E齐读这句话。 ④理解第4句话(捕鱼后)。 A指读第4句,通过看图,让学生理解“摇晃”、“荡漾”的意思。(板书:苇秆……摇晃水波……荡漾) B启发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苇秆摇晃”。“水波荡漾”的时间都不可能太长。就在这极短的时间里,翠鸟早已叼着小鱼飞得无影无踪了。翠鸟捕鱼就在这眨眼之间,就更衬托出翠鸟捉鱼的迅速敏捷。)(板书:动作敏捷) (3)投影出示:翠鸟捕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启发学生了解翠鸟捕鱼的本领和外形之间的关系。) 4.有感情地朗读二、三两个自然段。 三、学习四、五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五自然段,思考: 我们的脸为什么有些发红? (①我们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②在渔翁告诉我们翠鸟飞很远来这里,是想和我们做朋友。③我们听了感到惭愧。) 2.教师小结 是啊!鸟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它们的歌声、色彩、姿态,为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生机,而且许多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鸟才对。 3.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四、五自然段。 四、质疑问难 五、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自学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2.抄写生字并进行扩词练习。 六、学生总结学习收获 七、布置作业 (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预习第14课,熟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探究活动 1.大自然中除了文中所描绘的翠鸟外,还有许许多多种鸟,请同学们交流收集的有关鸟类知识的资料或图片、照片等等。可以“我喜欢的鸟“为题在课上交流,下面资料供参考。 青海湖有一座鸟岛,它位于湖的西北部。长近500米,宽约150米,近0.8平方公里。每年五、六月份,来自我国南方和东南亚等地区的斑头雁、棕头鸥、鱼鸥、赤麻鸭、黑硕鹤、鸬鹚等10多种候鸟,成群结队返回故乡,数量达10万只。它们衔草运枝,搬土叼泥,搭窝建巢,产蛋育雏,忙忙碌碌。一登上鸟岛,各式各样的鸟巢密密麻麻,五光十色的鸟蛋满地皆是,令人眼花缭乱。群鸟翩翩飞翔,遮天蔽日,甚为壮观,可谓天下一奇。现在鸟岛已设立自然保护区。 2.如果家里有养鸟的同学,请你留心观察它的吃食、活动、睡觉等生活习性,以及在饲养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一一记叙下来。附《爷爷的鸟》《我和麻雀的故事》 3.在充分读书,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发挥自己想象,给“捉鱼”这部分制作几张动画片。 自制动画片: 4.创办一期墙报:可以有有关鸟类的知识,图片,保护鸟的倡议,自作画等。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