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考物理常见公式总结 |
范文 | 中考物理常见公式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考物理常见公式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物理常见公式总结1电学常见公式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W=UIt=Pt=UQ (普适公式) (5)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6)U1/U2=R1/R2 (分压公式) (7)P1/P2=R1/R2 热学公式 C水=4.2×103J/(Kg·℃)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7.燃料燃烧放热公式Q吸=mq或Q吸=Vq(适用于天然气等) 机械效率公式 η=W有/W总η=P有/ P总 (在滑轮组中η=G/Fn)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总功公式 W总=FS(S=nh)W总=W有/ηW总= W有+W额W总=P总t 有用功公式 举高W有=Gh水平W有=FsW有=W总-W额 物理液体压强公式 液体压强公式P=ρgh 液体压力公式F=PS=ρghS 规则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公式通用 浮力公式 (1)F浮=F’-F (压力差法) (2)F浮=G-F (视重法) (3)F浮=G (漂浮、悬浮法)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排水法) 压强公式(普适) P=F/S固体平放时F=G=mg S的国际主单位是m2 1m2 =102dm2 =106mm2 滑轮组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s=nh 中考物理常见公式总结21.速度v=s/t; 2.密度ρ=m/V; 3.压强P=F/S=ρgh; 4.浮力F=G排=ρ液gV排 =G(悬浮或漂浮)=F向上-F向下=G-F支持; 5.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6.功W=Fs=Gh(克服重力做功)=Pt; 7.功率p=W/t=Fv; 8.机械效率η=W有/W总=Gh/Fs=G/nF=G/(G+G动)=fL/Fs(滑轮组水平拉物体克服摩擦力作功); 9.热量:热传递吸放热:Q=cm△t, 燃料完全燃烧:Q=mq=Vq, 电热:Q=I2Rt; 10.电学公式:电流:I=U/R=P/U 电阻:R=U/I=U2/P 电压:U=IR=P/I 电功:W=Pt=UIt=I2Rt=U2t/R 电热:Q=I2Rt(焦耳定律)=UIt=U2t/R 电功率:P=W/t=UI=I2R=U2/R 串联电路特点:I=I1=I2,U=U1+U2,R=R1+R2, U1/U2=P1/P2=Q1/Q2=W1/W2=R1/R2 并联电路特点:I=I1+I2,U=U1=U2,1/R=1/R1+1/R2, I1/I2=P1/P2=Q1/Q2=W1/W2=R2/R1 中考物理常见公式总结31、速度公式:v = v =s ts总 t总 v ——速度(m/s);v——平均速度(m/s);s ——路程(m);t ——时间(s) 2、密度公式:ρ=m v ρ——密度(kg/m3);m ——质量(kg);v ——体积(m3) 3、重力公式:G = mg G ——重力(N);m ——质量(kg);g ——常数(9.8N/ kg) 4、压强公式: ① P =FP ——压强(Pa);F ——压力(N);S ——受力面积(m2) S ② P =ρg h P ——压强(Pa);ρ——密度(kg/m3);h ——深度(m) 5、液压公式:F1F2= S1S2 F1 ——作用在小活塞上的力(N); S1 ——小活塞的横截面积(m2); F2 ——作用在大活塞上的力(N); S2 ——大活塞的横截面积(m2); 6、浮力公式: ① F浮 = G =ρ物g v物 ρ物——物体的密度(kg/m3);v物 ——物体的体积(m3) ② F浮 = F下-F上F上 ——上表面受的压力(N); F下 ——下表面受的压力(N); ③ F浮 =G-F拉G ——物重(N);F拉 ——液体中测力计的读数(N); ④ F浮 =ρ液g v排 ρ液——液体密度(kg/m3);v排——排开的液体体积 7、功的公式: ① W = F·s W ——功(J);F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N);s ——物体移动的距离(m); ② W = mghm ——物体的质量(kg);h ——物体移动的距离(m) 8、功率公式: ① P = W P ——功率(W);W ——功(J);t ——时间(s); t ② P = F·v F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N);v ——物体移动的速度(m/s); ③ P = mg·vm ——物体的质量(kg);h ——物体移动的距离(m) 9、杠杆平衡公式:F1·L1= F2·L2(理想机械) F1 ——动力(N);F2 ——阻力(N);L1——动力臂(m);L2——阻力臂(m); 10、轮轴公式:F1·R = F2·r (理想机械) F1 ——作用在轮上的力(N);R ——轮半径(m); F2 ——作用在轴上的力(N);r ——轮半径(m); 11、斜面公式:F·L = G·h (理想机械) F ——拉力(N); L ——斜面长(m); G ——物重(N); h ——斜面高(m) 12、滑轮组公式: ① F = n·h F ——拉力(N);n——绳子股数;h ——物体上升高度(m) ② W有 = G·h W有——有用功(J);G ——物重(N); ③ W总 = F·s = W有+W额 W总 ——总功(J);W额 ——额外功(J);s ——拉力移动距离(m) ④η=W有 W总=mghmgG==×100% η——机械效率 13、热值公式:Q = m·q Q ——燃料放出的热量(J); q ——燃料的热值(J/kg) 14、比热公式:Q = c m △t Q ——热量(J);c ——物质的比热容(J/kg·℃);△t ——温度差(℃) 15、欧姆定律:I = UI——电流(A);U——电压(V);R——电阻(Ω) R 16、焦耳定律:W = Q = I2R W ——电流所做的功(J);Q ——电流产生的热量(J);t ——通电时间(s) U2 补:W = Q= Pt = IRt = UIt =t (纯电阻电路的`计算,必须用带R的) R2 17、电功率公式:P = UIP —— 用电器的功率(W) 补:P == IR = UI = (纯电阻电路的计算,必须用带R的) tR 18、电学补充公式: ①任意电路中:W总 = W1 +W 2 Q总 = Q1 +Q 2 P总 = P1 +P 2 ②串联电路:R1U1W1P1Q1====R总 = R1 + R2 ③灯泡的实际功率:P实= ??U?0 P实、U实——实际功率、实际电压 P0、U0——额定功率、额定电压 ④计算电能表转过n转时消耗的电能:W = = NN W ——功(kw·h / J); n ——实际转数; N ——消耗一度电电能表的转数; ⑤计算电能表转过n转时消耗的电功率:P = = NtNt P ——电能表消耗的电功率(W)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