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
范文 |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 P13-14页例3、例4,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二的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在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的含义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自学内容】 学习提示: (1)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2)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3)圆柱的底面积你会计算吗?侧面积呢? (4)你知道侧面的形状以及长、宽与圆柱的关系吗? 【教学预设】 一、自学反馈 1、求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1)底面周长2.5分米,高0.6分米 (2)底面直径8厘米,高12厘米 2、求下面各圆柱的表面积 (1)底面积是40平方厘米,侧面积是25平方厘米 (2)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5分米 二、关键点拨 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2)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侧面积练习:练习七第5题 (1)学生审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 这两道题分别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 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2)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 (3)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3、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1)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4、教学例4 (1)出示例4。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求表面积) (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 (3)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确。(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学生回答自己在计算时,最后的得数是怎样取得的。由此指出: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这道题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①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底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表面积:1758.4+314=20xx.4≈20xx(平方厘米) 5、小结: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4页“做一做”。(求表面积包括哪些部分?) 2、练习七第6题。 四、分享收获畅谈感想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例4:①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底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③表面积:1758.4+314=20xx.4≈20xx(平方厘米)听课随想 反思与体会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 《圆柱的表面积》是人教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初步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的性质,学习了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还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 设计理念: 圆柱的表面积的教学应该重视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有效的操作活动。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和合作学习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教学要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获取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本节课,我试图通过让学生动手,让学生“自由结合”进行探索,在为学生提供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中实现以下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圆柱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数学思考:运用知识的迁移,用“化曲面为平面”的方法得出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灵活运用求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问题解决;使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区分圆柱体表面积的不同情况,并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通过比较、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通过独立思考、交流合作,类比推理而成功地获取知识,并能积极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让学生体验出自己探究发现的快乐;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广泛,激发起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动手操作展开圆柱的侧面积 教学难点: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并能够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 圆柱表面展开图 学具准备:纸质圆柱形茶叶罐、长方形纸、剪刀、圆柱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拿出圆柱体茶叶罐,谁能说说圆柱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想一想工人叔叔做这个茶叶罐是怎样下料的?(学生会说出做两个圆形的底面再加一个侧面) 那么大家猜猜侧面是怎样做成的呢?(说说自己的猜想) 二、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1、探究圆柱侧面的计算方法。 教师提问:将圆柱体的侧面展开,会是什么形状的呢? 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是圆柱体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体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 即 长×宽 =底面周长×高 所以,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 侧 = C × h 如果已知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也可以写成:S侧=2∏r×h 2、研究圆柱表面积 (1)、现在请大家试着求出这个圆柱体茶叶罐用料多少。 学生测量,计算表面积。 (2)、圆柱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 得出结论: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3)、动画:圆柱体表面展开过程 三、实际应用 四、回顾全课 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有什么遗憾。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3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二册第33—34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圆柱表面积、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获得积极成功的情感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圆柱形模型、剪刀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引入新课 我根据学生喜欢喝饮料的爱好,创建生活情景,“同学们都喜欢喝饮料,那么你们知道做这样的一个饮料罐至少需要多少的铁皮吗?怎样计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我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疑引入新课,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求知,解决问题。) (2)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圆柱的表面 师:我们来做一个“饮料罐”,该怎样做? 生:要做一个圆筒,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圆。 师:用什么形状的纸来做卷筒呢?同学们说的意见不一致时,我适时引导,你们动手剪一剪不就知道了吗?每一组的同学都剪开自己带来的圆筒,有的得到了长方形,有的得到了平行四边形,也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使学生对圆柱各部分的组成有了完整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也揭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实现了知识的转化和迁移。) 2、探究圆柱侧面积的计算。 师:我们先来研究把圆筒剪开展平是一个长方形的情况,求这个饮料罐要用铁皮多少?就是求什么?学生观察、思考、议论。 生1:求饮料罐铁皮用料面积就是求:圆面积×2+长方形面积。 生2:也就是求圆柱体的表面积。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对吗?要求圆柱体的表面积要知道什么条件?生3:我看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和高就可以了。 师:我们来听听这位同学是怎么想的。 生3: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圆柱的高相等,所以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就可以求出长方形的长,也可以求出圆的面积。生4:我觉得知道圆的直径和高也可以了。 生5:我还觉得知道圆的周长和高也行。 师:这三位同学都说得很好,那么圆柱的侧面积该怎样求? 生6: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师:如圆柱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或正方形,是否也适用呢?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小结:同学们会动手、动脑,巧妙地把圆柱的侧面转化为平面图形,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不论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圆柱的侧面积都等于它的底面周长乘高。 师板书: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S侧=ch出示例1让学生独立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一生板演,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分组合作得出结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个性也得到发展。) 3、探究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师:我们知道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了,那么它的表面积该怎样算呢?(1)出示例2 分组讨论例2中给了哪些条件?求什么问题?它的表面积应包括几个面?怎样解答。 (设计意图:学生已掌握了圆面积和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让学生自学交流就能掌握方法。) (2)教学例3 师:在实际生活中,求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一起来看例3,应该算几个面?为什么?学生做完后汇报 师:通过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生5:我知道了,做这个无盖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就是求一个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的和。 生6:在得数保留时,我觉得应该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因为用料比实际多一些,因为有损耗,所以要用进一法。让学生看34页,看“注意”后的一段话。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充分讨论,理解进一法,明确在什么情况下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培养学生实际应用意识。) (3)巩固练习,灵活运用 1、出示牛奶罐、无盖水桶、水管等实物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计算制作这些物体所用铁皮的面积,各是求哪些面的总面积? 小结: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要根据具体实物分别处理,要学会运用新学的知识合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综合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1)用铁皮制作圆柱形的通风管10节,每节长9分米,底面周长3、5分米,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 (2)砌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直径2、5米,深3米,在池的周围与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一个圆柱形的油桶,底面半径4分米,高1米2分米,制这个油桶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米?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实践与应用 小组合作测量计算:制作所带的圆柱形实物的用料面积,先让学生讲讲需要测量哪些数据,以及测量方法,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不断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4)全课小结在实际生活中,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如计算油桶的表面积是求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总和;无盖水桶的表面积是求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水管—的表面积只求侧面积,另外,在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所以都要采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板书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两个底面积+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4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22页,练一练1、2题、练习六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和推理,发现圆柱侧面展开的形状,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2、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探究计算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 1、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意义。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具准备: 圆柱形状的罐头,外面有可以展开的商标纸。 预习作业: 1、预习课本第21—22页的例2、例3。 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在作业本上完成第22页练一练第1题、第2题。 教学过程: 一、预习效果检测 1、圆柱的侧面积=? 2、什么叫做圆柱的表面积? 3、圆柱的表面积=? 4、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6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二、合作探究 (一)、教学例1 1、出示一个圆柱形的罐头,罐头的侧面贴了一张商标纸。 问:你能想办法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吗? ⑴拿出圆柱形的罐头,量出相关数据,在小组中讨论。 ⑵交流:你们是怎么算的? 沿高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商标纸,量出它的长和宽,再算出它的面积。 ⑶讨论:商标纸的面积就是圆柱中哪个面的面积? 观察一下,展开后的长方形商标纸的长与宽,与圆柱中的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 使学生认识到: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2、出示例1中的罐头。 ⑴师:这个罐头的侧面也有一张商标纸,如果不展开,能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吗?测量什么数据比较方便? ⑵出示数据:底面直径11厘米高:15厘米 ⑶学生算出商标纸的面积。 ⑷交流:你是怎么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如果知道的是底面半径,怎么算呢? 3、小结:算商标纸的面积,实际上就是算圆柱的侧面积。 追问:怎么算圆柱的侧面积?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4、练习:完成“练一练”第1题。 (二)、教学例3 1、出示例3中的圆柱。 ⑴问:如果将这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⑵让学生算一算后交流。师板书: 长:3、14×2=6、28(厘米)宽:2厘米 ⑶圆柱的两个底面的直径和半径分别是多少厘米? 板书:直径2厘米半径1厘米 2、引导画出圆柱的`展开图。 ⑴这个圆柱有几个面?分别是什么? ⑵如果要画出这个圆柱的展开图,要画哪几个图形?分别画多大? ⑶在书上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圆柱的展开图。 ⑷交流:你是怎么画的? 3、认识圆柱的表面积。 ⑴讨论:什么是圆柱的表面?怎么算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底面圆的面积×2+圆柱侧面积 ⑵算出这个圆柱的表面积。 算后交流,提醒学生分步计算。 4、练习:完成“练一练”第2题。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圆柱的表面积) 三、当堂达标检测 1、完成练习六第1题。 2、完成练习六第2题。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5教材内容和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 《圆柱的表面积》是在学生五年级学习了长正方体表面积面的旋转,了解了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和认识了圆柱的基本特征后,安排的一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想象、操作等活动,运用迁移规律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加以应用,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好这部分内容,为下节探究圆柱体积降低难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进入中学学习其它几个几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它具有很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对圆柱体是有一定认识的,70%的学生知道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哪,但是全班只有10%的学生会求圆柱表面积,而且这些孩子都是在外面上过补习班或者进行预习记住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的。由此可见,学生对圆柱的表面积了解的比较少,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难点 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复习圆柱体的特征)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几何形体——圆柱。知道它是由平面和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 师:圆柱上下两个圆形的平面叫圆柱的什么?它们的关系怎样?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什么?这个曲面叫什么? 引入:两个底面和侧面合在一起就是圆柱的表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 二、目标定向 1、我能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我能通过对已有知识的迁移,探索新知识。 三、自主合作 (一)圆柱表面积的意义。 设疑:1、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哪些面的总面积是圆柱体的表面积呢? 2、要求圆柱的表面积,首先应该计算它的底面积和侧面积。 (二)根据条件,计算圆柱的底面积。 圆柱的底面是圆形,同学们会求它的面积吗? (三)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 1、引导探究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设疑: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 想一想,能否将这个曲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从中思考发现它的侧面积该怎样计算呢? 2、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 (四)求圆柱的表面积。 1、设疑:学会了计算圆柱的底面积和侧面积,怎样计算它的表面积? 2、学生根据数据进行计算? 四、交流展示 (一)汇报圆柱表面积的意义。 底面积×2+侧面积=表面积 (二)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 1、小组合作探究。(剪圆柱形纸筒) 2、汇报交流研究结果,各小组展示。 3、小结:同学们会动脑,会思考,巧妙地运用了把曲面转化为平面的方法,探讨发现了圆柱体侧面积正好等于它的底面周长与高的乘积。 (三)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做例4,做完组长检查。 五、拓展延伸 1、求出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1)底面周长是1.6米,高是0.7米 (2)底面半径是3.2分米,高是5分米 2、计算下面各圆柱的表面积.(单位:厘米) (1)底面直径是12米,高是16米 (2)底面半径是3.2分米,高是5分米 3、用铁皮制作圆柱形的通风管10节,每节长8分米,底面周长是3.4分米。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2、砌一个圆柱形的水池,底面直径2米,深3米,在池的周围与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部分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底面积=圆面积 底面积×2+侧面积=表面积 课后反思: 我从始至终贯穿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原则,在各个环节中从扶到放,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让他们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中学习,在体验中获得数学的乐趣。 1、实践操作 在教学侧面积的计算时,精心设疑: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想一想,能否将这个曲面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从中思考和发现它的侧面积该怎样计算呢?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圆柱形纸筒进行实际操作,最后探究出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自己观察、发现,形成圆柱表面积的表象。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面积之和。其次,让学生通过动手,把自己课前准备的圆柱体模型展开,可以得到圆柱体的侧面积是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从而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自然推导出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2、精讲多练。 新知的获得时间要短,课后的练习要从易到难。 本课我采取了分层练习法,先让学生练习侧面积的计算,再让学生试着把底面积乘2再加上侧面积得出圆柱体的表面积;这个计算过程很复杂,难度也很大。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我选取了两道生活中的圆柱表面积计算题,一道是完整的圆柱表面积,一道是特殊的圆柱表面积,丰富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也让学生学会了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当然,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学生对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不够熟练。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6教案背景: 冀教20xx课标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教学课题: 圆柱的侧面积。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在充分理解了表面积的含义的基础上展开的。圆柱的表面积是它的侧面积与两个底面面积的和,其中侧面积是新知识,底面积(即圆的面积)是学生学过的。所以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是本节课的难点,掌握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教材选用了来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想象和操作活动,使学生知道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从而探索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把曲面转化成平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推理活动,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能够得到锻炼。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和思考的能力,以及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体验出探索、发现的快乐,激起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圆柱侧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法运用:本节课我采用操作和演示、讲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将直观和抽象、新授和练习有机地融为一体,较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学法指导:采取引导—放手—引导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运用化曲为平的方法推理发现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圆柱体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圆柱体纸筒、圆柱体物体、长方形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1、复习圆柱体的特征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柱,对圆柱体有了更深的理解,谁来说说它的特征? (指明学生回答后,课件动画展示同时师生小结) 二、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2、教师小结:在解答实际问题前一定要先进行分析,灵活运用,选择合适的方法。 三、课后作业 应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你会求圆柱的表面积吗?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试着推一推圆柱的表面积公式吧! 附:板书设计 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周长 ×高→S侧=ch 长方形面积=长×宽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深入钻研教材,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动脑,使学生学有所获。通过教学有如下感悟: 一、数学教学要注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渗透。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给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化曲面为平面,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操作等环节。课上我尽量让孩子们自己探索、发现。 二、重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时,我没有拘泥于教材上把侧面转化为长方形这一思路,而是放手学生合作探究:能否将这个曲面转化为学过的平面图形?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实验,把圆柱形纸筒剪开,结果学生根据纸筒的特点和剪法分别将曲面转化成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通过观察和思考,最终都探讨出了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中,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三、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侧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本届的难点,在教学中,我适时利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直观形象的图片展示,不仅有利于学生审题,而且提高了课堂效率。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7设计说明 1、在情境中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本设计在教学伊始,有效利用教材提供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发展形象思维,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学生建立了圆柱的表面积表象的同时抛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意识。 2、在操作中渗透转化思想。 转化思想是数学学习和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本设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使学生经历用自己的方法把圆柱的侧面化曲为直的过程,体会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所形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有关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观察、推理中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体会转化思想,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在应用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设计重视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相关的问题,使学生在分析、思考、合作的过程中完成对圆柱表面积的不同情况的探究,提高分析、概括和知识运用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纸质圆柱形物体、剪刀、长方形纸板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设疑导入 1、说一说。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谁能和大家说一说?圆柱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和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2、想一想。 课件出示情境图:做一个圆柱形纸盒,至少要用多大面积的纸板?(接口处不计) 师:要制作这个圆柱,你首先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至少用多大面积的纸板”是一个关于什么数学知识的问题? 3、汇报。 小组合作,观察、讨论:求至少要用多大面积的纸板就是求圆柱的`上、下底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之和。 4、交代学习目标,导入新课。 师:圆柱的上、下底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之和也叫圆柱的表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有关圆柱表面积的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培养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初步感知圆柱表面积的意义,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活动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8一、创设情境,悬念导入。 上课铃响了,教师戴着厨师帽进教室,并设下悬念:做这样一顶厨师帽需要准备多少面料? 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二、合作探究,发现方法。 1、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哪些面的面积? 2、研究圆柱的侧面积。 (1)大家猜测一下,圆柱的侧面展开来可能会是什么样的? (2)学生想办法亲自验证。 (学生通过动手剪、拆课前准备的圆柱体,发现侧面展开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文形、有的是平行四边形,还有的可能是不规则图形。) 师问:①剪、拆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②长方形的长当于什么,宽相当于什么? ③你能把展开的平行四边形想办法变成长方形吗?不规则图形呢? (3)推导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得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3、明确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生共同展示圆柱的表面积展开图,问:现在你会求圆柱的表面积吗?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三、实际应用 现在你能求出做这样一顶厨师帽需要多少面料吗? 出示例4:一顶圆柱形的厨师帽,高28cm,帽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1、引导:①求需要用多少面料,实际是求什么? ②这个帽子的表面积 的是什么? 2、学生同桌讨论,列式计算,师巡视指导。 3、汇报计算情况。 板书:帽子的侧面积:3.14×20×28=1758.4(cm2) 帽子的底面积:3.14×(20÷2)2=314(cm2) 需要用面料: 1758.4+314=20xx.4≈20xx(cm2) 答:需用20xxcm2的面料。 四、巩固练习:课本第14页“做一做”。 五、畅谈收获,总结升华: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说自己的表现。 六、作业:课内:练习二第5、7题;课外:练习二第6、8题。 附: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长 × 宽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 × 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例4:一顶圆柱形的厨师帽,高28cm,冒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帽子的侧面积:3.14×20×28=1758.4cm2) 帽子的底面积:3.14×(20÷2)2=314(cm2) 需要用面料: 1758.4+314=20xx.4 ≈20xx(cm2)答:需用20xxcm2的面料。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9一、学习目标: 1、学习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二、学习重点: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学习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学习过程: (一)、旧知复习 1、圆柱有几个面?分别是xx、xx和xx。 2、底面是xx形,它的面积=xx 。 3、侧面是一个曲面,沿着它的高剪开,展开后得到一个 xx形。它的长等于圆柱的xx,宽等于圆柱的xx。 4、一个圆形水池,直径是5米,沿着水池走一圈是多少米? (二)列式为 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指的'是什么? (2)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圆柱的侧面积。因为长方形的面积= xx,所以圆柱的侧面积= 。 (3)侧面积的练习 求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①底面周长是1.6m,高0.7m。 ②底面半径是3.2dm,高5dm。 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的 xx和xx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2、圆柱的表面积 (1)圆柱的表面是由和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圆柱的表面积= (3)圆柱的表面积练习题 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28cm,帽顶直径是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分析,理解题意:求需要用多少面料,就是求帽子的。需要注意的是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个底面。 列式计算: ①帽子的侧面积= ②帽顶的面积= ③这顶帽子需要用面料= 小结: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囱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2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3、巩固练习 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2dm,高是4.5dm,求它的表面积。 4、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知识? 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 五、教学结束: 布置学生课下复习本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级下册的《圆柱的体积》,我教此内容时,不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实践中体验,从而获得知识。对此,我作如下反思: 一、学生学到了有价值的知识。 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发现,得到的知识是“活”的,这样的知识对学生自身智力和创造力发展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所有的答案也不是老师告诉的,而是、学生在自己艰苦的学习中发现并从学生的口里说出来的这样的知识具有个人意义,理解更深刻。 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方法。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强调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得出结论的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 三、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传统的教学只关注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学生的学习只是被动地接受、记忆、模仿,往往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思维根本得不到发展。而这里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景,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经历了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分析整理、合作交流等过程,发现了教学问题的存在,经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了数学基本知识,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本节课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不足之处是:由于学生自由讨论、实践和思考的时间较多,练习的时间较少。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0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圆的半径是5cm,圆的周长是多少?面积呢? 2、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是:(说一说,做一做)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怎么计算的?(小组交流汇报) 4、那么圆柱的表面积该怎么计算? 二、新授 (一)1、出示圆柱实物,师生共同探讨“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圆柱的表面积=?(结论: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2、圆柱的底面积你会计算吗?(圆形面积s=πr2) 3、圆柱的侧面积你会计算吗? ①圆柱的侧面是什么形状?(长方形) ②圆柱侧面(长方形)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柱侧面(长方形)的长=? 圆柱侧面(长方形)的宽=? ③圆柱的侧面积=? (组内观察交流讨论汇报说明理由) 4、小结:圆柱的表面=圆柱侧面积×圆柱的高 (二)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28cm,帽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①求需要多少面料,就是求帽子的……? ②厨师帽是由那几个面组成的? (三)一个圆柱地面半径是2cm,高是4.5cm,求它的表面积。本题与上一例题有何不同? 三、练习(练习二) 四、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知识拓展 1、制作一个底面直径是40cm圆柱形水桶,用掉了9420cm的铁皮,这个水桶有多高呢? 2、一座风动力磨坊,高 10m,底面直径 6m,现在要为这座磨坊粉刷涂料,粉刷1平方米需要涂料 2公斤,那么需要买多少公斤的涂料呢?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圆柱的高 教学目标: 1、通过已知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迁移到圆柱的表面积。 2、在交流中让学生逐步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了解圆柱侧面积与表面积的.关系。 3、圆柱表面积=两个底面(圆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长方形)面积,在推导过程中使学生们了解到圆柱侧面(长方形)的长等于底面的周长,侧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从而得出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圆柱的高。 重点难点: 1、理解圆柱的表面积含义,推导计算圆柱表面积,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2、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公式,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实物展台、圆柱实物、学生自制圆柱模型、生活中的圆柱 预习要求:圆柱的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怎样计算出圆柱的表面积呢?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探讨、研究,利用多媒体课件与学生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很好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圆柱的表面积的推导和实际应用,完成了本课的预设目标。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增加一些实际圆柱物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和应用,因为学习知识的目的就在于应用。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1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材P33~P3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根据圆柱表面积和侧面积的关系,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媒体: 圆柱形物体、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 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导。 教学过程: 一、猜测面积大小,激发情趣导入 1、用你们手上的A4纸做一个尽量大的圆柱?(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以长方形的长为底面周长的圆柱,另一种以长方形的宽为底面周长的圆柱。) 2、这两个圆柱谁的侧面积谁大?为什么? 3、复习: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刚才的环节中,用现成的练习纸,以动手操作的形式做一个圆柱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做、比、评”中唤起对圆柱侧面积知识的回忆。 二、组织动手实践,探究圆柱表面积 1、我们把做好的圆柱加上两个底面后,这时候圆柱的表面积由哪些部分组成呢?(侧面积和两个底面面积) 2、你们觉得这两个圆柱谁的表面积大?为什么? 生:因为两个圆柱的侧面积一样大,只要看他们的底面积谁大那么这个圆柱的表面积就大。 3、刚才我们是从直观的比较知道了谁的表面积大,如果要知道大多少,那怎么办呢? 生:计算的方法 师:怎么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呢?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板书) 4、那现在你们就算算这两个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 生:(不知所措)没有数字怎么算啊? 师:哦!那你们想知道哪些数字呢?知道了这些数字后你打算怎么计算? 生1:我想知道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 生2:我想知道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和高。 生3:我想知道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和高。 师:老师现在告诉你的数字是这张纸的长是31.4厘米。宽是18.84厘米。那你们会算吗?怎样算,如果独立思考有困难的话可以小组讨论来共同完成。 5、汇报展示: 情况一:半径:31.4÷3.14÷2=5(cm) 底面积:3.14×5×5=78.5(平方厘米) 侧面积:31.4×18.84=591.576(平方厘米) 表面积:591.576+78.5×2=748.576(平方厘米) 情况二:半径:18.84÷3.14÷2=3(cm) 底面积:3.14×3×3=28.26(平方厘米) 侧面积:31.4×18.84=591.576(平方厘米) 表面积:591.576+28.26×2=648.096(平方厘米) 师:通过我们计算验证了我们刚才的判断是正确的。 接下来我们打开书翻到33页自学例2,从这个例题中你学到什么? 生:分三步来算,先算侧面积再算底面积然后把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积加起来。 生2:这样做挺麻烦的有没有更简单一点的方法呢? 6、好!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补充第二种方法) 教具的演示: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然后把圆柱体的两个底面通过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问: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圆柱体的哪一部分?(底面周长,也就是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宽是圆柱体底面半径) 所以圆柱体表面积=长方形面积=底面周长×(高+半径) 用字母表示:S=C×(h+r) 我们用这个方法来验证一下我们的例2看是不是比原来简单? 汇报: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比原来的方法简单。(说一说认为简单的原因) 那么今天我们学习了圆柱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出示课题),你们学会了吗?(会)那老师也得做几题验证一下你们掌握得怎么样。 本环节通过提出一个实际问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出:不同条件下用不同方法可以解决相同的问题。逐渐培养学生用多种途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分组闯关练习 1、多媒体出示题目。 第一关(填空) 沿圆柱体的高剪开,侧面展开后会得到一个( )形,长是圆柱的( ),宽是圆柱的( ),因此圆柱的侧面积=( )×( )。 第二关 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45分米,它的侧面积是( )平方分米,它的底面积是( )平方分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 第三关(用你喜欢的方法完成下面各题) 一个圆柱,它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它的高是15厘米,求它的表面积? 2、汇报结果,给予评价。 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了以上几个层次的练习题。整个习题,虽然题量不大,但却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而且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质疑(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反馈小结: 教学反思 1、 自主探究,体验学习乐趣 以解决问题为主线,打破了“例题――习题”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设探究的舞台(也就是提出贯穿整节课的一个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冲突层层深入,思维碰撞时时激起,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体验到学习乐趣。 2、合作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深度。 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在相互的交流中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共同归纳出计算圆柱表面积常用的三种形式,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深度。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2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在充分理解了表面积的含义的基础上展开的。教材中选用了许多来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想象和操作活动,使学生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在操作中经历“圆柱侧面积”的探索过程,体会圆柱侧面展开图的长和宽与圆柱的有关量之间的关系,获得求“圆柱侧面积”的方法。 【学生分析】 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有的学生不知道怎么求圆柱侧面积,不会把曲面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或是有的同学已经知道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但不能结合实验操作清晰地表述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学生对动手操作较感兴趣,通过探索操作活动,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概念。 2、探索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 3、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 4、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圆柱体纸盒、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圆柱形纸盒。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体,谁来说一下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2、不错,今天我们来继续研究圆柱,出示圆柱,观察大屏幕,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圆柱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10厘米) 3、现在我们如果来做一个这样的盒子,你会想到什么数学问题? 4、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柱的表面积”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观察圆柱,想一想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 总结:圆柱所有面面积的总和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2)动手摸一摸,感受表面积。圆柱表面积包含哪几个部分?(两个底面面积+侧面面积) (3)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两个底面积+侧面积) (4)圆柱的底面积很容易求出,但侧面是一个曲面,它的面积怎么求?你有什么想法?想象一下,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怎么样的图形?你有什么想法。 2、侧面积 (1)小组合作: 请各个小组沿高把它的侧面展开,研究一下这个问题,验证你的猜想。 (2)学生汇报 (3)教师总结演示。 (4)推导圆柱侧面积公式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圆柱的高,用字母表示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也可以写成:S侧=C×h,如果已知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高为h,侧面积公式变形为:S侧=2πrh 3、表面积 (1)总结表面积公式 怎么求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上底面积+下底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侧面积。 (2)共同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要制作这个盒子至少需要多少平分米的包装纸? 侧面积:2×3.14×10×30=1884(cm2),底面积:102×3.14=314(cm2),表面积:314×2+1884=2512(cm2 ) 三、巩固练习 1、现在我们自己尝试来算一算这两个圆柱的表面积。 过渡语: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许多有关圆柱表面积的问题,请同学们看屏幕,要解决下列问题,需要求圆柱体哪几部分的面积。 2、设计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直径为4分米,高为5分米,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铁皮? 4、一台压路机的滚筒宽1.2米,直径为0.8米。如果它滚动10周,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如果一段圆柱形的木头,截成两截,它的表面积会有什么变化呢? 四、总结收获 同学们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请记住同学们善意的提醒,这节课就上到这! 五、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表面积= S侧=C×h=2πrh S表=2πrh+2πr2 底面积×2 =2πr2 ”的探索过程,体会圆柱侧面展开图的长和宽与圆柱的`有关量之间的关系,获得求“圆柱侧面积”的方法。 【学生分析】 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有的学生不知道怎么求圆柱侧面积,不会把曲面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或是有的同学已经知道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但不能结合实验操作清晰地表述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学生对动手操作较感兴趣,通过探索操作活动,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概念。 2、探索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 3、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 4、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圆柱体纸盒、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圆柱形纸盒。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体,谁来说一下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2、不错,今天我们来继续研究圆柱,出示圆柱,观察大屏幕,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圆柱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10厘米) 3、现在我们如果来做一个这样的盒子,你会想到什么数学问题? 4、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柱的表面积”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观察圆柱,想一想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 总结:圆柱所有面面积的总和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2)动手摸一摸,感受表面积。圆柱表面积包含哪几个部分?(两个底面面积+侧面面积) (3)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两个底面积+侧面积) (4)圆柱的底面积很容易求出,但侧面是一个曲面,它的面积怎么求?你有什么想法?想象一下,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怎么样的图形?你有什么想法。 2、侧面积 (1)小组合作: 请各个小组沿高把它的侧面展开,研究一下这个问题,验证你的猜想。 (2)学生汇报 (3)教师总结演示。 (4)推导圆柱侧面积公式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圆柱的高,用字母表示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也可以写成:S侧=C×h,如果已知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高为h,侧面积公式变形为:S侧=2πrh 3、表面积 (1)总结表面积公式 怎么求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上底面积+下底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侧面积。 (2)共同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要制作这个盒子至少需要多少平分米的包装纸? 侧面积:2×3.14×10×30=1884(cm2),底面积:102×3.14=314(cm2),表面积:314×2+1884=2512(cm2 ) 三、巩固练习 1、现在我们自己尝试来算一算这两个圆柱的表面积。 过渡语: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许多有关圆柱表面积的问题,请同学们看屏幕,要解决下列问题,需要求圆柱体哪几部分的面积。 2、设计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直径为4分米,高为5分米,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铁皮? 4、一台压路机的滚筒宽1.2米,直径为0.8米。如果它滚动10周,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如果一段圆柱形的木头,截成两截,它的表面积会有什么变化呢? 四、总结收获 同学们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请记住同学们善意的提醒,这节课就上到这! 五、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表面积= S侧=C×h=2πrh S表=2πrh+2πr2 底面积×2 =2πr2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3一、设计理念及设计思路。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数学课程体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数学要从以获取知识为着重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活泼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一个充分探究、创新发展的空间。在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在设计本节课时,重点和难点之处都是安排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学生参与到知识获取中,真正理解了圆柱的侧面积为什么是底面周长×高,并能运用公式灵活计算。 数学学习活动不单是单纯的接受与记忆,而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富有个性的探究过程。因此设计剪一剪、看一看、找一找、议一议等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表面积的含义; 2、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计算表面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公式的发现过程,体验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数学知识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重点: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灵活运用侧面积、表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投影仪,圆柱模型、小剪刀。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投影出示) (1)口答下列各题: ①圆的半径是1厘米,圆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②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计算。(单位:厘米) 3 3 4 3 5 3 你能算出它们的表面积吗? (2)引入新课: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要来探讨圆柱表面积该如何计算。 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二)、探究新知。 (1)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 师:你们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指什么?圆柱的表面积指的又是什么?(讨论、交流) 学生得出结论: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2)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①组织学生将自制的圆柱模型展开分组学习。 ②侧面展开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③以长方形为例,指导学生观察联系。 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 长 × 宽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 × 高 师: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圆形,我们早就会计算它的面积了,现在我们又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那么你们知道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吗? (3)解决实际问题。 ①投影出示例4: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28cm,帽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复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②组织学生读题,找出条件,说说实际是求什么问题。分组学习 ③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④反馈订正。 订正时让学生讲解题思路和步骤及计算结果取近似值的方法。 强调: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在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三、课堂小结:圆柱的表面积怎样计算? 四、应用反馈。(独立完成计算) 1、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2dm,高是4.5dm,求它的表面积。 2、广告公司制作了一个底面直径是1.5m,高2.5m的圆柱形灯箱,它的侧面最多可以张贴多大面积的海报?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 圆 柱 侧 面 积 + 两 个 底 面 积 宽(圆柱的高) 长(底面圆的周长) 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4学习目标 通过想象、操作等活动,知道圆柱侧面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学习重点 使学生认识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拿出圆柱体茶叶罐,谁能说说圆柱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工人叔叔做这个茶叶罐是怎样下料的?(学生会说出做两个圆形的底面再加一个侧面)那么大家猜猜侧面是怎样做成的呢? 二、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研究圆柱侧面积 1、独立操作: 2、观察对比:观察展开的图形各部分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 3、小组交流:能用已有的知识计算它的面积吗? 4、小组汇报。重点感受:圆柱体侧面如果沿着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里要强调沿着高剪)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体上的那个面有什么关系? 长方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即长×宽=底面周长×高,所以,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S侧==C×h 如果已知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也可以写成:S侧=2∏r×h 如果圆柱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 (因为刚才学生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剪开的,所以可能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此时可以让已经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学生介绍一下他的剪法,然后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圆柱纸盒用此法展开) 研究圆柱表面积 1、现在请大家试着求出这个圆柱体茶叶罐用料多少。2、圆柱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3、动画:圆柱体表面展开过程 三、实际应用 1、解决书上的例题 2、填空: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可能是()形,也可能是()形。第二种情况是因为() 3、要求一个圆柱的表面积,一般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4、教材第六页试一试。 学生活动 说说自己的猜想。 利用手中的材料(纸质小圆柱,长方形纸,剪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验证刚才的猜想。 选出一个学生已经展开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长方形的长是圆柱体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体的高。 学生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适用的结论。 学生测量,计算表面积。 得出结论:圆柱的表面积 =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指名板演,互相纠正。 学生互相讨论后完成。 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反思 学生能够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5一、设计理念 新一轮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二、教学策略 1.创设生活情景,激励自主探索。 2.创建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 3.自主总结规律,验证领悟新知。 4.解决生活问题,深化所学新知。 三、教材分析 《圆柱的表面积》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包括圆柱的侧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例3是说明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给出圆柱表面积的展开图,让学生了解圆柱表面积的组成部分。例4是让学生运用求圆柱表面积的方法求出做一个厨师帽的用料,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让学生了解进一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四、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五、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六、教具准备: 圆柱表面积展开模型电脑课件 学具准备: 易拉罐、白纸壳、剪子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励自主探索 在导入新课时,老师用孩子们喜欢喝饮料的爱好创建生活情景:“同学们爱喝饮料吗?”“爱喝。”“给你一个饮料罐,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有的问题以后在研究,今天我们来解决用料问题。假如你是一个小小设计师,要设计一个饮料罐,至少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评析: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实际,因此,用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去创设情景,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使其自主地积极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二)创设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 1、认识圆柱的表面积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饮料罐”(出示模型)薄纸壳当铁皮,你们想怎么做? 生:要卷一个圆筒,要剪两个圆粘合在圆筒的两边就行了。 师:用什么形状的纸来做卷筒呢? (有的学生动手剪开模型) 生:我知道了,圆筒是用长方形纸卷成的! 师:各小组试试看,这位同学说的对吗? (其他小组也剪开模型,有的得到了长方形,有的得到了平行四边形,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师:还有别的可能吗?如三角形、梯形。 生:不能。如果是的话,就不是这种圆柱形的饮料罐了。 (评析:学生能拆开纸盒看个究竟,说明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学生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完成了对圆柱各部分组成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师:我们先研究把圆筒剪开展平是一个长方形的情况。“求这个饮料罐要用铁皮多少?”这一事件从数学角度看,是个怎样得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思考、议。 生A:它是圆柱体:两端是同样的两个圆,当中是长方形铁皮卷成的.圆柱。 生B:求饮料罐铁皮用料面积就是求: 圆面积X 2 + 长方形面积 生C:必须知道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和宽才能求面积。 生D:我看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和高就可以求出用料面积。 师:我们让这位同学谈谈他的想法。 生D: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宽与高相等。 所以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就可求出长方形的长,也可求出圆的面积。 师随着板书: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 × 高 (三)自主总结规律,验证领悟新知 让学生就顺利地导出了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 S = 2 πr h 师:如果圆柱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 学生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适用的结论。 (评析: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由学生得出结论,又让学生验证,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展示自我,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四)解决生活问题,深化所学新知 师:大家谈得很好,现在小组合作,计算出“饮料罐”的铁皮面积。 生汇报。 师:通过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生E:我知道了,圆柱的则面积等于地面周长乘以高,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侧面积加上底面积和的两倍。 生F:在得数保留时,我觉得应该用进一法取值,因为用料问题应比实际多一些,因为有损耗,所以要用进一法。 (评析: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发现问题,交流解决。) 课件出示例四,读题明题意,学生试做,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第16页第七题,学生试做,全班交流。 讨论:如果一段圆柱形的木头,截成两截,它的表面积会有什么变化呢?小结,谈收获。 八、板书设计 S表面积=S侧+2S底 =2πrh+2πr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