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生物的遗传说课稿 |
范文 | 生物的遗传说课稿 在讲授生物遗传这一课之前,大家会怎么写说课稿呢?怎么写才能讲好一堂课呢?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生物的遗传说课稿,欢迎参考借鉴。 生物的遗传说课稿【一】一、教学目标 第一节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第二节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第三节1、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3、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的能力。 第四节1、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3、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第五节1、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这两种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 3、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4、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同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1、性状和相对性状概念的理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基因怎样经过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3、让学生理解孟德尔遗传学理论,并能用遗传图解解释遗传现象。 4、认识性染色体与人的性别的关系。 5、让学生理解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三、教学策略 第一节1、由两句俗语引出遗传变异现象及概念。 2、学生谈谈自已和父母在外貌、行为方式和生理特征方面的相似之处并结合书P25图片,归纳总结性状的概念。 3、请同学举例: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总结相对性状的概念 4、强化对相对性状的理解,“两同”“一不同”。 5、思考:有没有绝对不会遗传怕变异呢?请同学举例并归纳总结:如果受环境影响而没有改变的性状是不会遗传下去的。 6、性状是生物的特征,这些特征由什么决定的?引出基因控制性状。 7、学生看书P26转基因超级鼠,教师指导学生读图,强调:显微注射器、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输卵管等知识点。 8、完成P27讨论1、2、3,得出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 9、引导学生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强调要注意其安全性。 第二节1、由孩子像父母引出思考:父母依靠什么途径把这些性状传递给孩子的? 2、学生看P29图找规律:教师提示从数量、染色体组合情况、着色后颜色的位置等方面着手 3、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情况说明什么问题 4、思考: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是23对,那么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是否是23对呢? 5、学生自学“比耐登”的发现,老师引导总结规律。 6、学生完成P31填空 7、思考:为什么一对夫妇所生的几个孩子长相会不同?为什么通过DNA检测能做亲子鉴定?学生通过讨论加深了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的理解。 8、练习并小结。 第三节 1、如果一个父亲是双眼皮,控制的基因是AA,母亲是单眼皮aa,那么孩子的基因应该是Aa,他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呢? 1、学生看书了解孟德尔的实验过程 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孟德尔,当看到第一代全是高茎时你会怎么思考?矮茎到哪儿去了呢?是吸收了,还是暂时没表现出来?你会不会继续种下去呢? 3、孟德尔是不是只研究了一种性状?为什么研究多种性状? 4、介绍孟德尔总结的遗传学规律,回到课前引入时的单、双眼皮的问题,学生分析 5、老师讲解遗传学图解的画法 6、用孟德尔的遗传学规律分析生活中的遗传问题 第四节 1、学生观察比较男、女染色体排序图,找出不同之处 2、老师介绍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3、思考:两幅图,哪个是男性的染色体图,哪个是女性的染色体图?图中哪个是X染色体哪个是Y染色体? 4、思考:就性染色体来说,在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细胞中,应该有几条性染色体?男性有几种精子?女性有几种卵细胞? 5、学生根据遗传学图解:分析并体会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6、进一步介绍:性染色体上也有很多不同的基因,也是一小段NDA决定性别。 7、结合练习进一点了解有关性别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第五节 1、展示图片,同种生物的千差万别,引出变异的现象 2、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画出折线图:大家折线图中能分析得出什么结论 4、归纳总结: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举例让学生分析 5、播放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6、分析书上三种育种实例的原理 7、练习;阅读资料: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生物的遗传说课稿【二】一、说教材和学情 本册内容共有6个单元,第二单元《遗传和变异》是在学生了解了自然界动植物生命基本形态之后进一步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了解生物的遗传、变异情况,了解生物学家对遗传和变异的秘密所进行的不懈探索。 我所说的《生物的遗传现象》的教学内容是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寻找自己与父母的相似特征,了解遗传现象,进而发现动植物也有遗传现象。最终让学生了解遗传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总保持着某些相似的特征,人们把这些亲代与后代之间相似的现象,叫做遗传。没有遗传,就没有相对稳定的生物界。孩子的长相总是惟妙惟肖地像他们的爸爸妈妈,他们的性格、脾气,甚至动作、习惯等等也都会很像父母,这就是遗传现象。 经过三年半科学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对大自然,特别是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对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乏感性认识,但却又会产生一些困惑。因此,让他们了解一些遗传和变异的知识和100多年来遗传学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对遗传学的发展过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十分复杂,因此我们的教学又不能讲得太深奥,千万不要把一些高深的名词灌输给学生,使学生不知所云。本课教学只要求学生初步了解遗传现象,并能对动物和植物的遗传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 由此,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如外貌、性格、头发、肤色等。 2、知道动植物的很多特征也是可以遗传的。 3、了解遗传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 1、能仔细观察并描述照片中的几个孩子及其父母具有的相似点。 2、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形特征进行比较,并作合理的解释。 3、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 4、会查阅和收集有关植物的遗传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2、感受遗传的神奇和美妙。 本课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是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或实物的特征, 知道人和动物的很多特征是会遗传的,对遗传的现象能作合理的推测和解释。同时会查阅和搜集有关动植物的遗传资料,知道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能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愿意为遗传和变异这个科学事业做更大的贡献。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生物的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 对遗传的现象作合理的推测和解释。 遗传和变异现象虽然很普遍,但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这种现象却有一定难度。我们既要让学生了解这种现象,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去推测这些自然现象,并通过课前调查对遗传现象作出一定的解释。 二、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根据单元的具体内容和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我采用的教学方法除了通常的讲授方法外,还采用了以下教学法: (1)探究发现法:从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人的遗传现象入手,发现事物发展的内部联系,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动、植物,从而使学生了解遗传在不同生物中体现出的现状。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便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操作。教学观察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暗示“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让学生感受到只有善于观察、相互比较、善于思考才能真正学好科学。 根据教学内容,将上述方法综合地、交替地使用,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说学法 针对以上的教学方法,适当采取了以下学法: (1)小组讨论法: 根据小学科学探究序列安排,此时六年级学生应该以自主性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因此采取小组讨论法作为主要学法是完全适合的。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有关遗传的问题,在小组的群体中交流个人想法,相互学习,从中获得对该问题的深入认识和了解。 (2)观察法: 为了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结合相关活动,例如:在寻找生物间的相似处这一活动中,教师要在学生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用科学、准确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观点,避免概念模糊不清。 有了理论的支撑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本课的目标达成就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下面就谈谈本课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指导学生了解生物的遗传现象:1.从常见的子女与父母长相相似现象入手,了解什么是遗传现象;2.了解动物的遗传现象;3.了解植物也存在遗传现象。 人们早就发现了生物的性状可以从上一代传至下一代的现象,从而通过不懈的努力来研究遗传规律。同样,学生在生活中也一定早就有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儿女的肤色、相貌、高矮等总是与父母相象呢?”他们也非常乐意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真切地反映了生物界物种代代相传的普遍规律。我认为在本课的教学中也一样,我们播下了什么才能收获什么。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激发、引导、利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观察、比较、讨论中自己发现一些普遍的规律,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活动一: 为了让学生认识人的遗传现象,教师准备了一个分组活动:让同学从家里带来爸爸妈妈的照片,看能不能在同学中找到是谁的父母。最后,由照片主人验证是否正确。大家在仔细观察对照照片后,要说出自己的理由,即你是从哪看出来的?他们一家到底哪里最相像?…… 除了外貌,你和父母还有那些相似之处? 这里安排学生用自己的照片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平时积累了相当多的认识,有利于大家互相交流,但是教师要适当控制时间,使讨论的时间充裕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接着出示遗传定义: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活动二: 本课第二个重要的教学活动是通过课件,学习探究动物界的遗传现象。我准备了动物家庭的挂图、多媒体课件。 我先让每组学生分别观察几组动物家庭的照片,找找它们的相似点,师生共同交流小结:动物界也有遗传现象。并能总结出动物亲代的相似点包括外形、毛色、花纹、神态、食物及生活习性等。 在这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烦琐、抽象的讲述变得简洁、直观。学生具有强烈的追求新、奇、趣、美的心理特点,更容易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渴望探究的动机。 活动三: 在了解了动物的遗传现象之后,提出探究问题:植物难道也有遗传吗? 教师出示荷花和仙人球图片,在课堂上充分讨论、交流,来探究学习植物的遗传现象。 在出示两幅豌豆地的图片,提问:你会从哪些方面研究植物的遗传现象?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让学生把想到的所有方面都一一说出来。 再出示遗传学家孟德尔研究豌豆植株的发现,主要是从植株的花、茎叶、种子等形状特征研究(板书),同时向学生介绍孟德尔先生的科学探究过程及他的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在这里一定要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思维力和意志力培养:它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教学中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它的结果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从而有效地培养能力,加深印象。 活动四: 最后进行拓展练习:让学生仔细观察照片中的每只小猫的颜色和花纹,然后推测一下小猫的爸爸妈妈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也是对遗传原则的具体运用。 课堂总结: 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生物的遗传性使生物的物种保持相对稳定性。因为有遗传,通过不同品种的杂交、嫁接,才能得到更优良的品种,现在人类为了不断丰富自身的需要,培育出数不清的动植物新品种,而且还会有更多的新品种出现。子代与亲代之间有没有差异呢?我们下节课研究。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