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
范文 |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范文(通用12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数的性质》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篇1一、联系实际说教材。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三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这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学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系统的学习小数的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先安排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再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最后介绍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第一个例题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从测量长度的实际问题引入,第二个例题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从文具用品的价格引入,每一个例题的呈现都是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出发,从而使学生更生动更具体也更自然的学习数学。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地位,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联系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自然数和整数。 2、能力目标:在理解小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的发展,感受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商品的价格标签。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之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属于小数的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立足发展说策略。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生生互动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以教材定教法,以教法定学法”的策略告诉我们,学法和教法是和谐统一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他们内在的潜力,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钱学森曾经说过:科学与人文精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如果说数学教学的科学性是刚性的话,那么人文性就是它的柔性。人文精神需要的是渗透,需要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落地无痕”。为了使数学教学脱去僵硬的外衣,显露出生机,洋溢着情趣,充满着智慧,在教学中我营造的是一种平和的宽松的学习氛围,师生平等的对话和交流,把数学教学定位在有意和无意之间。 三、情境互动说流程。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板块: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3分钟。 (2)联系实际,探究新知;25分钟。 (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9分钟。 (4)引导学生总结。3分钟 第一版块: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体现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我在设计本课的时候发现,我们教科书的价格都是以小数的形式呈现的。因此,完全可以把数学课本的价格作为本课课题的切入点。通过让学生猜一猜,再看一看的形式,引出生活中的小数,揭示出本节课的课题:《认识小数》 第二板块:联系实际,探究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三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骤是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 首先情境引入:小明搬新家,要买一张新书桌,接到的任务,和朋友小红一起到超市里去挑选,测量并记录下书桌面的长和宽。这时,课件出示:测量结果书桌面的长5分米,宽4分米。通过提问,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5分米和4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分别是几分之几米”的问题上来,让学生通过自主交流,得出结论:5分米就是10分之5米,4分米就是10分之4米。这时,教师明确的告诉学生:10分之5米还可以写成另外的形式——0.5米,教学读数时,可以让学生先尝试读,有困难教师再做指导。“那么,10分之4米你能用小数表示吗?”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先说一说,再读一读。在这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在教学时做到了有扶有放,收放自如,达到认知的'迁移的目的。然后插入“想想做做”里的第一个习题。再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加深对一位小数的理解,完成“十分之几米”到“零点几米”的认知过渡,建立起关于小数的数感。 第二步骤是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 学生在上一个环节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这里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索。课件出示:小明和小红挑选好书桌后,在超市里买了一些文具,分别是:铅笔3角,学生尺7角,圆珠笔1元2角,笔记本3元5角。先提出问题:这些钱数也可以用小数表示吗?这样的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促使学生积极的,主动的投入到数学活动中来。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对比分析,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最后达成共识:3角就是0.3元;7角就是0.7元;1元2角就是1.2元;3元5角就是3.5元。 这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给了学生探索和发现知识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又使组员之间形成观点的交锋,思维的共享,达到了学习互补的目的。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飞跃。 第三步骤是认识自然数和整数。 我设计让学生自学这部分内容。然后给出一些具体的数据让学生区分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并指出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学简单数学概念的能力,这样的设计既可以使学生获取知识,又可以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人翁精神。 第三板块: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课程标准》指出:练习,要使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为了使课内的练习起到促进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双重效果,我在组织练习的时候注意了以下两点:一是练习的形式多样,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练习的难度逐步加深,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第一个练习:抢答。 抢答1:实物投影出示商店里各种物品的价格标签,让学生说出小数。 抢答2:出示一组分数,说出小数。这里故意出示一个分母不是10的分数,引起学生的讨论交流,明确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二个练习:看图先写出分数,再写出小数。 第三个练习:你能帮助他们吗?学生通过思考和交流得出结果。 第四板块:引导学生总结。 让学生谈一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到的?使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体会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我反思的习惯,提高了他们自我梳理知识的能力。 纵观本课,每个教学环节的引入,都注意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启发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的积极探索和交流,提供了有意义的现实背景。学生的学习方式,既有有意义的接受,又有自己的思考,探索,也有小组内的生生互动,每种学习方式的选择都是恰当的、可行的和必要的。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观察、比较、交流和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深切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篇2一、教材 1、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课本第64—65页,例1—例4)包括: (1)小数的性质; (2)小数性质的应用(六年制第八册第四单元)。 2、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为后面学习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小数的性质这一概念的理解是本节的难点,小数性质的应用是本节的重点。 4、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小数的性质; (2)根据需要把小数化简或是把整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 二、教法 1、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以及采用对口令抢答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三、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 (一)谈话法导入新课 在商店里,经常把商品的标价写成这样的小数:手套每双2.50元,毛巾每条3.00元。这里的2.50元、3、00元分别是多少钱?(2.50元是2元5角,3.00元是3元)为什么能这样写呢?这是小数的一个重要性质,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并板书“小数的性质”。 (二)讲授新课 1、研究小数的性质 (1)出示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首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米尺(10厘米以上),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是同一点,说明: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板书)。 请同学们看米尺想,1分米是1/1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米);10厘米是10个1/10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米),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0米) 板书: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在这里应用直观演示法,变抽象为具体。然后板书准备比较,观察上下两个等式,说明0.1、0.10.0.100相等,再添上“因为”、“所以”、“=”。 A、从左往右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B、从右往左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C、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在这里应用了比较法,便于发现规律,揭示规律,总结性质。 (2)为了进一步证明小数性质的可靠性出示例2:比较0.30和0.3的大小。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例2。 教师指示,学生思考: ①左图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100份)阴影部分占几分之几?(30/100)用小数怎样表示?(0.30) ②右图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10份)阴影部分占几分之几?(3/10)用小数怎样表示?(0.3) ③引导学生小结从图上可以看出:0.30是30个1/100,也是3个1/10.0.3是3个1/10.所以得出:0.30=0.3。 ④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生共同小结、板书如下: 例2:0.30=0.3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为了帮助学生对小数性质的理解,教师强调指出:为什么在小数的末尾添"0"或去"0",小数的大小就不变呢?(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举例说明)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都不能,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都变了,所以小数大小也就变了。举例说明)整数是否具有这个性质?(没有,理由同上第二点) 2、小数性质的应用 教师谈话:根据这个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地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1)化简小数 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提问: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弄清题意后,学生回答,教师板书:0.70=0.7;105、0900=105、09。通过这组练习巩固新知,为以后小数作结果要化简作准备。 口答:课本“做一做”第1题。 (2)把整数或小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 教师谈话: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 如:2.5元=2.50元,3元=3.00元 出示例4: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小组讨论后,2人板演,其余学生齐练,订正,表扬。 0.2=0.2004、08=4、0803=3、00 练习:口答课本第65页的“做一做”第2题。 讨论小结:改写小数时一定要注意下面三点: A、不改变原数的大小; B、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C、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要先在整数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后再添"0"。(想一想为什么) 3、学生仔细阅读课本第64页的例1、例2,记住并理解小数的性质;阅读课本第65页例3、例4掌握小数性质的应用。 五、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三第1题: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指名同桌对口令,其余学生当小评委。 第2题:把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先在书上填好后,再提问找朋友。一个同学在第一栏里按顺序报数,其他同学准备当朋友。 第3题: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变化?小组讨论,提问订正,找规律(小数的末尾添"0"大小不变,整数的末尾添"0"大小变了)。 第4题:化简下面小数,采取抢答来完成。 第5题:先填书上再口答订正。 2、练习十三第6题:用元作单位,把下面的钱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2人板演,其余学生齐练,评价鼓励。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篇3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八册第四单元的“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的比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小数,形成了一定的概念。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小数基础上建立小数性质这个概念,为今后继续学习小数知识打下基础。 2、教材地位:本节是让学生正确掌握小数、加深对小数的理解,为后面学习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 (2)能力目标: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教学重难点 A、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B、教学难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5、教具、学具准备:直尺(10厘米以上) 多媒体课件(以辅助教学) 二、说教法 1、采用创设故事法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 2、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联系旧知,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到探索新知的旅程中来 三、说学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以教导学生学会怎么学习为己任,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教导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 1、学会借助直观图理解、掌握新知的方法。 2、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 同学们,喜欢《蜡笔小新》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小新的故事:有一天,小新跟妈妈一起到超市买东西,小新跑到熊仔饼的货架上拿熊仔饼,突然,小新叫起来了:“妈妈,妈妈,快来啊!熊仔饼怎么涨价了?”小新妈妈,跑过来一看,哈哈大笑起来。原来,标价上写着“5.00元/盒”,可是之前买的时候是5元钱一盒。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小新妈妈为什么哈哈大笑吗? 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 (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1、出示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1)复习:首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直尺(10厘米以上),比比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大小,引领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是同一距离,说明: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板书并出示课件) (2)请同学们看着课件仔细观察思考: A、1分米是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米) B、10厘米是10个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米) C、100毫米是100个米,可写成怎样的小数?(0.100米) (3)根据学生回答,我会出示上面三道题的答案,并与同学们共同推导出0.1米=0.10米=0.100米。 2、观察0.1米、0.10米、0.100米,概括小数的性质 ①从左往右观察、比较这三个数,你们发现了什么?(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②从右往左观察、比较这三个数,你们发现了什么?(在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归纳) 小数的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④为了进一步证明小数性质的可靠性,出示做一做:比较0.3和0.30的大小。 教师指导,学生按要求涂色并前后四人一组讨论问题: 左图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10份)涂色部分占几分之几?() 右图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100份)涂色部分占几分之几?() 提问:从图上可以看出0.3是三个,0.30是30个,也是3个,那么0.3和0.30是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回答:0.3=0.30 这里运用了什么规律? 3、呼应课始,引导学生揭示奥秘:(出示课件,唤起学生的记忆)由于小新妈妈掌握了小数的性质,知道5元=5.00元,所以才会哈哈大笑的。 提问:那么小数的性质是什么呢?(让学生运用知识) 4、联系生活,再现新知: 同学们在商场看到货物的标价如:这本书标价:4.50元/本。 设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这样写,不但没有改变小数的大小,而且让顾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 提问:4.50元中的“0”可以去掉吗?3.05呢? 引导学生再次说出小数的性质。 这时我让学生尝试做题(出示例题,从旁提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获取新知): (1)把小数化简 0.70=0.7 105.0900=(105.09) 提示:根据小数的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地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2)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三位小数。 提示:整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0。 (三)巩固深化,扩展思维 按要求说出一个数 ①所有“0”都不能去掉 ②所有“0”都能去掉 ③既有能去掉的“0”,又有不能去掉的“0”。 (四)全课小结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 2、我们是怎样探索小数的性质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整理总结所学知识,达到及时整理思路、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目的。 五、作业布置 练习十第一题 【设计意图】:这一道题能让学生充分运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更进一步加深对小数的性质的理解。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篇4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化简小数,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在小数末尾添加“0”将其改写成固定为数的小数,或者可以把整数改写成小数形式。其重点是让学生一步步由形象到抽象地总结概括出小数的性质。在充分了解了小数性质后再进行对其运用的学习,例如化简和改写。 二、说教法: 在教授小数性质的过程中,首先,我利用几个相等的数量关系,让学生慢慢迁移到小数,然后根据几个小数间的数量关系总结出规律。为进一步理解这层关系,又加一个验证——利用涂色表示小数再比较他们的大小,验证规律。完成后加一个小练习;在下来时小数性质的利用。这部分相对简单,介绍什么样的时候会需要进行化简和改写,然后举例说明,接着练习巩固。 三、说目标 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较熟练地熟练地运用这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和改写。 2、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四、说重难点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归纳小数性质的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老师今天需要大家帮个忙:我这两天需要一个笔记本,于是去村里的两个小卖部转了转,发现这两家店对同一种本有不同的标价:左边这家标价是 2.5元,右边那家则是2.50元,大家帮我出出主意,我应该选择哪一家去买呢? [都一样,任意选一家] 师:为什么?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导入部分利用生活实际中的例子,并让学生来帮忙,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 二、授新 1.猜想性质 板书三个“1”,让学生判断是相等的,接着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在第三个1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板书写成: 1、10.100,提问: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 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启发学生回答可以添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就相等了。 板书: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思考:(1)你能把它们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 [0.1米0.10米0.100米] (2)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没有)说明什么?(三个数量相等) (3)仔细观察三个小数有什么变化?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小数的末尾添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这部分利用整数的数量关系到加入长度单位后的关系一直引入到小数的数量关系,一步步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内容,并且通过认真观察后可以自己归纳总结出性质。】 2、验证猜想 为了验证我们的这个结论,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1)出示做一做:比较0.30与0.3的大小 师: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相等吗?(让学生先应用结论猜一猜) (2)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 出示课本做一做:在左图中涂出阴影部分表示0.3,右图中涂出阴影表示0.30,发现了两幅图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份数不同,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小相同) 这说明0.30与0.3相等,证明刚才这个结论是对的。 【在简单观察出性质以后,进一步通过之前的知识去进行验证,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治学严谨的态度以及探究问题的一般步骤——先观察猜想,再进行验证。】 师:那如果我们现在说“小数后面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句话还对吗?[不对]那如果是“小数点后面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呢? [不对]分别举例说明。【这一步主要使学生确切地理解添上零或去掉零的位置,一定要在小数的末尾】 师:那如果我们现在说“小数末尾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意义不变”这句话还对吗?【这一步主要使学生确切地理解添上零或去掉零后,一定是小数的大小不变,而意义有很大的不同】 师:那整数有这个性质吗?也就是我们可以说"整数末尾添上零或去掉零,大小不变”吗?【强调出小数与整数的区别】 判断练习。 下面的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 3.9 0.300 1.8000 500 5.780 0.0040 102.020 60.06 3、小数性质的利用 (1)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对小数进行化简。(理解化简就是将其简单化)当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侯,例如,0.30,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0.30=0.3) (2)师:有时根据表示意义的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例如:0.3→0.30) 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比如:我们在商场里看到的2元=2.00元,2.5元=2.50元 出示: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怎样改写? 提醒:把整数改写成小数形式,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 三、课堂总结。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篇5一、说教材、学情 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也是小数的化简、改写和四则运算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2)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意识以及简单的推理能力。使学生学会主动思考问题。 (3)问题解决: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推理的能力。 (4)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经历小数的性质探究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针对上述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位如下: 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2、教学难点:探究小数性质的知识形成过程。 四、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本节课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法。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发现小数的性质。 2、学法 预设的学习方法是: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练习法等。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主动探究,主动发现,主动提高,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具、学具上我准备了米尺,正方形方格纸,多媒体课件等。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了切实落实教学目标,有效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分别是:创设情境、激趣引思;体验操作、探究新知;巩固深化、学以致用;课堂总结、回顾反思和作业布置。 (一)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引思 1、多媒体出示超市情境图,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老师昨天想去买一只中性笔,可是两家超市的标价不一样,我要去哪家买更便宜一些呢?(出示中性笔价格图片:一家是2.5元,一家是2.50元) 2、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回答:去哪家买都一样。 教师在这时追问为什么,并引导学生说出:因为2.5元表示2元5角,2.50元表示2元50分,5角=50分,所以2.5元=2.50元(教师板书)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小数的区别,学生会发现:小数的末尾多了一个0,大小还没变。 4、教师提出质疑: 那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有这样的特点呢?这节课让我们共同来探究一下吧,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开始新知识的探究。 设计理念: 通过超市价格标签的具体生活情境引出小数性质的教学,利用学生熟悉的人民币直观感知相等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对知识的好奇心走进知识的殿堂。 (二)体验操作,探究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以下3个教学层次: 1、小组合作,初步感知 课件出示:0.1m,0.10m,0.100m这三个长度,让学生进行大小比较。 (1)我为每个学习小组都准备了米尺,让学生在尺上先找一找0.1m,0.10m,0.100m这三个长度,并与小组成员说说你是怎么找的,然后在纸上画出来,比较他们的大小。(教师进行随堂指导) (2)小组探究完成后进行展示交流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别展示他们找到的0.1m,0.10m,0.100m的长度,并说说是怎么找的,也就是小数的意义。 学生们得出探究结果:因为这三个长度都相等,所以这3个小数的大小是一样的。 (3)教师让学生观察0.1m,0.10m,0.100m这3个小数,引导学生发现三个小数的区别:三个小数末尾的0不一样多,但是大小一样。 看来像这样大小相等但末尾0不一样多的小数的确存在。 设计理念: 借助长度单位初步体会小数的性质,让学生动手在米尺上找出0.1m/0.10m/0.100m的长度,使学生直观感受到0.1m,0.10m,0.100m的长度相等,所以大小相等,初步感知小数的性质。 2、大胆猜想,独立验证 教师板书0.3和0.30这两个小数,让学生猜一猜这两个小数有什么关系?学生根据刚才的探究会说“相等”。 (1)这时我为学生准备了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份,另一张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0份,让学生独立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师进行随堂指导) (2)学生独立验证后进行汇报展示 找学生投影展示涂方格的方法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说出小数的意义,因为涂的面积相同,所以两个小数相等) 设计意图: 利用直观图比较0.3和0.30的大小,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借助小数的意义发现0.3和0.30的异同点,进而脱离具体的量,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性质。 3、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3组算式:我们先从左往右看,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从右往左看呢?他们的大小呢?你有什么发现?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板书) (教师强调并解释:末尾指的是小数点后面最后一个非0的数。帮助学生区分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3)教师强调课题:我们把这个小数所共有的特点叫做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探究验证之后,尝试自己总结规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能力。 (三)巩固深化、学以致用 1、对口令游戏:教师说一个小数,学生对出相等的小数。 2、哪些数可以去掉末尾的0(重点区分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整数与小数的区别,强化小数的性质) 3、连线 设计理念: 注重练习设计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体现新课标中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要求。 (四)课堂总结,回顾反思 俗话说“千金难买回头看”。课的结尾,通过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获得新知的?你还有什么疑惑?来回顾所学知识,梳理知识。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方法进行总结和反思。 (五)作业布置 小游戏:你能只动三笔,使5,50,500,5000四个数相等吗?既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带有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在课下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篇6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P100例1、2。 2.教材所处的地位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零的小数化简,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是教学的难点。 4、教学目标: (1)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3)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法 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了: 1、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情景里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过如此简单,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2、游戏教学法。即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三、学法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主要培养了学生以下学习方法: 1、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共同讨论,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在游戏中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 3、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 四、说教学程序 (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 (课件出示)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1米、0.10米、0.100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拿回了注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徒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师傅对悟空的话点头微笑呢?这是因为大师兄悟空掌握了小数很重要的性质,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板书:小数的性质) 这样的设汁,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故事中,引发起学主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探索新知 1.同学们,刚才悟空说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是不是这样呢?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米尺和已有的知识来验证一下,好吗?各小组合作研究。 师巡视并引导学生观察米尺图各小组汇报: A、0.1米是几分之几米(1/10米)?用整数表示就是多少分米?(1分米) B、0.10米是几个几分之1米?(10个1/100米)1/1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厘米(1厘米)?10个1/100米就是多少厘米?(10厘米) C、0.100米就是几个几分之1米(100个1/1000米)?1/10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毫米(1毫米)?那么100个1/1000米就是多少毫米?(100毫米)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0.1米是1/10米,就是1分米 0.10米是10个1/100米,就是10厘米 0.100米就是10个1/1000米,就是100毫米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这样,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从“0.1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样教学,也正是使本节课牢牢地扎根于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是小数意义的运用,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因而是有意义学习。 接着教师指着“0.1米=0.10米= 0.100米"这个等式,并标上思考符号“→”,先让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你们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再标出思考箭头“→”,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发现什么规律,补充板书小数的末尾去掉“0”。 这样教学,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事物本质属性的能力。 2.为了进一步证明小数性质的出示例2:比较0.30和0.3的大小。放手给学生自己研究,发给各小组平均分成100个小格子的正方形各两个。 汇报交流: (1)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2)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3)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份数变了,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小没变) (4)怎样比较0.30和0.3的'大小?(0.30是30个1/100,0.3是3个1/10, 因为10个1/100是1个1/10,30个1/100也就是3个1/10,所以两个小数的大小相等)。 这样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两道例题,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规律,全面概括出小数的性质。 3.呼应课始,揭示奥秘:由于悟空掌握了小数的性质,所以他面对两位师弟的争执说:“无论哪一袋都一样”。 4.联系生活,再现新知:还有同学们在商场看到货物的标价为2.50元、3.00元,这样写,不但没有改变小数的大小,而且让顾客很清楚地知道是几元几角几分。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这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一阶段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过程。在这一阶段,特别是抓住学生的求胜心理进行了练习、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习任务的圆满完成。 1、判断下面小数哪些0去掉是对的,哪些0去掉是错的? 8.08、08.08、80.00.80.80 2.判断下面各组两个数是否相等?为什么? 0.25和0.2500.0.25和0.2050、7和0.07 3.第2题:把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先在书上填好后,再提问找朋友。一个同学在第一栏里按顺序报数,其他同学准备当朋友。 4.闭眼听判: “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这样设计、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各种误解进行辨析、判断,使得所学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你对自己或同学有什么评价? 以上是我对小数的性质的简单的设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篇7一、 说教材 1、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认识小数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课本第34-3 5页,例5—例6)。 2、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为后面学习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4、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性质。 5、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性质。 二、说教法 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 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 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 1、出示例5: (1) 读题 (2) 分组准备,讨论。 (3) 说出结果。 0.3元=0.30元 (4) 为什么? 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 A、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B、画图理解。 C、从小数的意义解释。0.3是3个0.1,也就是30个0.01,0.30也是30个0.01,所以0.3=0.30。 (5) 这两个相等的小数,小数部分有什么不同? 提问:小数部分末尾的0添上或去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小数变了,小数的大小没有变)。 2、课本试一试:先看图填一填,再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 (1) 学生自主填空。 (2) 交流自己的看法,并阐明观点。 (3) 汇报自己的结果。 由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得到0.1=0.10=0.100。 (4)观察板书: 你得到什么结论?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 五、理解内涵,学会应用 1、 课件出示例6: 学生自主填空。 提问:这些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指名回答。 (着力于对小数“末尾”的理解。) 结论: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学生尝试做“练一练”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试一试。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0.4=( ) 、3.16=( )、 10=( ) 学生自主改写。 交流: (1)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 (2)为什么给三个数添上的“0”的个数不同? (3)“10”是整数,怎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进一步体验小数性质的应用。 3、练一练第2题。 学生自主比较,得到结果,并运用学过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阐明。 六、巩固练习 练习六的1—5题。 第1、2两题巩固并深化对小数性质的理解,突出去掉或添上“0”必须是小数末尾的0。 第3、4、5题都是应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其中有去掉末尾“0”化简小数,也有在末尾添“0”增加小数部分的位数;有改写小数,还有改写商品的单价。 这些练习题使学生在应用中掌握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篇8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人教版数学第八册的内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生产和日常生活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基本性质得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内容的第四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最后一节课,主要属于掌握知识教学。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能正确地按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3)、使学生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3、教学重、难点 通过旧知迁移新知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理解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4、教法、学法 根据本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突破重、难点,按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二、说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些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二)、新授课 1、导入新课 (1)、有时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商店买菜,电子称上显示价钱是7.53元,可是商店阿姨只收我们7.5元,这是为什么呢?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只需要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就可以了,那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讲授新课 (1)、出示例题情境图。 师:同一个小数根据不同的需要它有不同的说法即小数的近似数,那我们该如何求小数的近似数呢? 生:思考。 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同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相似,都可以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3、以该同学的身高为例进行讲解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整数的方法。 4、把课本上的例题以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做。 师:作必要的讲解和分析。 5、总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生齐读)。 注意: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第三位是舍还是入。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第二位。保留整数,就要看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即十分位的数。 问:1.0和1数值相等,它们表示的程度怎样? a、让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1.0,原来的准确长度在0.95与1.04之间。 b、让学生明确保留整数1,原来准确长度在0.5与1.4之间。 即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保留一位小数1.0,它是一个近似数,因此十分位上的0不能去掉。 6、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该注意什么? a、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数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b、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置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去掉。 (三)、完成课本74页的“做一做”。 立完成,个别上讲台演做。提问其思考的过程。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75页练习十二的第1题。 2、完成课本75页练习十二的第2题。 3、把下面各小数四舍五入。 (1)、精确到十分位 3.47、0.239、4.08 (2)精确到百分位 5.334、6.268、0.495 (五)、布置作业。 三、说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掌握知识教学,在上课之前自己感觉整节课的设计挺不错的,开始的`分类,由放到收,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而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主观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的设计,总体感觉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在结构上,我也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 但是上完之后,我总觉得:学生掌握得不好,尤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里需要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但学生的逆向思维似乎都比较欠缺,这是我对学生在能力上的估计不足。整节课时间比较紧张,后面巩固练习和课小结的环节有点匆匆过场的味道,与自己曾设想的场景有一定的差距。自己激励性的语言还欠缺,这也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 我觉得通过这一节课我学到了好多,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课程,要考虑到学生。在今后的日子里,还得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16、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小数意义和性质》说课稿 各位领导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数的性质》,本课时是青岛版教材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蛋的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信息窗二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对小数和分数有了初步认识并且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为今后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打下一个比较好的铺垫。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 篇9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建立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和人民币、常用长度单位认识的基础之上,且是以元、角、分,米、分米、厘米等常用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的。教材先在商品的价格各表示几元几角几分的基础,初步认识小数及小数点,再让学生初步学会读、写小数,然后根据长度单位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地位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2、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概括、归纳的能力和合作意识。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材从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单价引入小数和小数点,试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新知的教学做好铺垫。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会认读、写小数,理解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教学难点是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分数与小数的联系。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教具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的引导学生经历分数与小数的练联系。 二、教法和学法 为了更好的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实现新课标提出的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引导探究法”作为本节课教学方法的主线,并辅以观察法、发现法、讨论法、分析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教与学的统一,我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分析推理、合作交流、归纳概括等学习方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小数就在身边,学习了小数的具体含义,能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到获得知识的愉悦感。主要体现在: 一、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提供引导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到成功,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三、提供“说数学”的机会,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善于倾听的习惯。四、通过练习,促进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渗透抽象的数学思维。 三、说教学程序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而生活情境以及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根据这个要求,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2)探究学习 (3)巩固练习 (4)全课总结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我在设计本课的时候发现,孩子们对小数并不是全然不知,而且在超市购物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事,在购物过程中无可避免的就是会读商品的价格问题,因此,我觉得完全可以把数学课本中的情境图作为本课课题的切入点,通过谈话法,启发学生认真观察这些数与以前学的数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小数点和小数,揭示出本节课的课题。 第二环节:探究新知 这一环节,我大体分为两个步骤来完成。 1、小数的读法: 这部分,我想充分利用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相信孩子的能力,运用尝试法、引导发现法让孩子们大胆试一试,读一读,并及时对比引导,总结出读小数的'正确方法。本环节充分让孩子大胆尝试,让每一位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以学生为中心,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想这样进行:先让学生大胆试读5、98,学生有可能读成五点九十八,也有可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读成五点九八。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让其他学生体会,应该怎样读,初步引导学生讨论小数的读法,然后再读0.58,2、60,进而总结出小数的正确读法。为了使学生深刻体会小数的读法,我还选择了一些特殊的小数(课件出示:123、10,50.50等)进行巩固,深刻体验这些小数的左边和右边的数字一样,读法有什么不同,深化小数的读法。 进而根据课件出示的小数的特点,进一步认识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 2、小数的写法: 先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会写小数吗?鼓励试着写一写,并指明到黑板上板演,说出自己的写法。再在练习本上练习写,然后根据学生写的情况进行评价,并总结怎样才能写出最美观的小数,进一步明确小数的写法。 在读数、写数的教学过程中,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给了学生探索和发现知识的机会,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之间形成观点的交锋,智慧的共享,达到了学习互补的目的,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飞跃。 当学生会读写小数后,再通过回归课本情境图中的商品的价格(采用完成表格的方式),用小数表示学习用品的价格,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3、小数的意义: 本环节,先通过长度单位的复习,过渡引导出认识小数含义这个知识点。 在这里,通过学生比划1米、1分米、1厘米,一根粉笔不够1米时如何用“米”作单位来表示,引出课件演示把1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份等步骤,实现板书:1分米=米=0.1米,3分米=米=0.3米,7分米=米=0.7米等达到逐步“深化”的过程,在利用1元=10角进行练习,引导学生观察板书和课件,总结出小数点后第一位表示分米,进而明确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下一步通过自主探究和交流讨论的形式,通过知识迁移,利用课件演示,实现板书:1厘米=米=0.01米,3厘米=米=0.03米,18厘米=米=0.18米,总结出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具体含义,再进一步明确百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4、小结: 第五环节:巩固拓展练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练习,要使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为了使课内的练习起到促进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双重效果,我在组织练习的时候注意了以下两点:一是练习的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练习的难度逐步加深,不断加深学生的认知水平。 首先是基础性的练习,出示填一填(课件)这道题时对理解小数意义的及时巩固,指名回答,全班交流。交流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第二是以课本例题王东的身高为例,巩固小数可以有两种写法,但不是所有的0都可以不写,不仅巩固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具体含义,还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同时也巩固了小数的写法。 第三是8、5米、14、8米、3、98米这三个数中的“8”各表示什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采用竞猜的方式得出每个8的不同含义,让学生知道同一个数因为在不同的位置,其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第四是用数表示阴影部分,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使本节具体的小数深化到抽象,巩固小数的意义,深化学生的思维。 第五是大开眼界,通过阅读,升华知识,同时总结让学生知道本节课只是小数学习的开始,还有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