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八年级音乐《唱脸谱》说课稿 |
范文 | 八年级音乐《唱脸谱》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音乐《唱脸谱》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音乐《唱脸谱》说课稿1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唱脸谱》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梨园撷英》中的学唱歌曲。它是一首以脸谱为歌唱题材的歌曲,全曲以生动的笔调描绘了京剧中各种人物角色脸谱的特点,旋律朴实,亲切,具有浓郁的京剧韵味,是群众喜爱的“戏歌”。全曲由两个段落构成,(引子+A段+间奏+B段)。引子一开始就给人以“源于京剧、胜于京剧”的亲切感、新鲜感和时代感;A段为降B宫调式,由四个乐句组成,歌唱的旋律音调较接近于京剧西皮旦腔的音调,但又吸收了京韵大鼓的创腔方法,使之更加贴近于语言音调;B段转入降E宫调式,四小节的间奏取材于京剧西皮过门,歌唱旋律更接近于京剧西皮净腔的音调 ,较多运用了净的行腔特点,使其显得朴实、明快、豪爽。 2、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 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学唱〈〈唱脸谱〉〉,了解京剧花脸唱腔和唱法的特点,力求唱出风格特点,并且要能背唱。 (2)、结合〈〈唱脸谱〉〉的演唱,使学生了解有关戏曲行当,脸谱的知识。 (3)、通过学唱《唱脸谱》,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并背唱这首歌曲。 难点: (1)、理解京剧唱腔的风格和京剧花脸唱法的特点与内涵。 (2)、在演唱中唱出风格特点。 (3)、学会用等音关系来进行转调演唱。 二、说教法 1、兴趣导入法 戏曲音乐是华夏文化的瑰宝,各地不同的地方剧种多彩多姿,而生活在日异更新的现代社会里的学生,对戏曲更是知之甚少。新课标中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因此,我利用学生的求知欲,选取了一些戏曲片断(海南琼剧、京剧等)播放及戏曲行当图片、脸 谱来吸引学生的注意,结合生动的语言描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授法 由于《唱脸谱》是一首学唱歌曲“戏歌”,而我们的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音乐技能,但是他们独立理解音乐、感知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还不够,所以我在运用电子琴、录音机等教具教学的基础上,还配合讲,解、提示歌曲中较难把握的节奏、转调、旋律音调等,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学唱歌曲,在教学中,我还运用了创设情境、欣赏、游戏、创新实践、拓展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并学得快乐,最终让学生能理解民族音乐,喜欢民族音乐。 三、说学情学法 我所教的这个班学习风气好,学习音乐的兴趣也很浓,而且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也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理解作品的能力,但表现音乐的能力还有欠缺。所以我在选择学法的指导时,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音乐能力,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组织了“欣赏”“实践”“创新”等活动,让学生在动静结合,师生互动的氛围中去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了解戏曲。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兴趣引入 播放戏曲片断,出示戏曲行当图片、脸谱等,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有多少个剧种?你都知道 那些?能不能哼唱一下? (目的:营造艺术氛围,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讨论交流,激发他们的兴趣) 然后我再概括,介绍戏曲行当、脸谱的有关知识。 2、教授新课 (1)、初听歌曲、体验感受 播放〈〈唱脸谱〉〉,提示学生:这首歌曲跟刚所听到的哪个剧种有关系?唱腔跟哪个行当 相似?(京剧、旦腔、净腔)鼓励学生跟音乐轻哼歌曲。 (目的: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到学唱的过程时就自然往京剧风格上靠) (2) 、朗读歌词,感知节奏 我先示范边拍节奏边朗读歌词,然后引导学生边拍节奏边朗读 (目的:引导学生用自然、明快的声音朗读并感知歌曲节奏,到学唱的时候也照这个感觉唱) (3)、分段学唱、讲解提示。 由于歌曲的旋律学生还没熟悉,所以我安排跟电子琴学唱歌谱,学歌谱的过程中讲解提示: 调式、调性、节拍、节奏、旋律音调特点、等音转调、音乐结构等,引导学生唱得更准确。 然后跟琴唱词。 (依据: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学生掌握乐谱有利于进行音乐表 演和创造等活动。) (4)欣赏感知、演唱歌曲 经过前一环节的'学习,学生会唱歌曲了,但是他们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不够,所以我 安排再欣赏一遍歌曲,让他们再讨论理解歌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唱风格。然后我范唱,请他们 当一回“评委”,(目的是提高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建立师生互动交流的和谐气氛)最后我 伴奏,学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尝试背唱。 3、 拓展延伸、创新实践 在一段时间的学唱后,我安排了一个小游戏“分组抢答竞赛辨认脸谱”来调节课堂气氛。最后鼓励学生自主创新“画脸谱”,边聆听戏曲边创作。(目的:加强了与相关学科(美术)的联 系又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果有画好的同学就鼓励他边唱边表演来展示他的脸谱作品;如没有就留待下节课再展示。 这节课的内容到着就结束了,但戏曲艺术的学习还没结束,还在延伸。 五、板书设计 《唱脸谱》 戏曲行当:生——旦——净——丑 八年级音乐《唱脸谱》说课稿2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第15册第四单元中的一首京歌——《唱脸谱》。我的说课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说教材分析、说学生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教学效果、说我个人的作为音乐教师的基本功。本节课教材对学生了解和认识国粹京剧极其重要的引领作用,着重让学生体验和感知京剧的特点和独特魅力,特别是对京剧艺术进行深入的探索与感知。使同学们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有关的文化知识并参加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八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京剧艺术对他们来说很新奇,八年级还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京剧兴趣产生与否,决定了他们对音乐审美的态度。为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感受、体验京剧的行当、脸谱、服饰、唱腔、情绪,能初步分辨京剧的行当、角色、文武场等音乐文化识。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京剧行当、唱腔、情绪的判断力,增强对京剧艺术的理解能力,感受、体验京剧的美。模仿京剧的韵味,演唱戏歌《唱脸谱》,能够伴随锣鼓经走台步及亮相。 3、情感目标:能对京剧艺术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相关的文化知识 【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并能用一定的京剧韵味来演唱歌曲《唱脸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多种审美实践活动中初步感受京剧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教法】 我运用了讲授、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声像结合、视听结合,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兴趣,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使之贯彻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音乐的意境。 【学法】 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的学法 对于音乐课,我的设计理念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音乐氛围,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获得新的感受。在本节课上我一直以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和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为主线,唤起每个学生的心灵共鸣,使他们尽情地畅游在戏曲艺术的海洋中。 为此,我是这样设计教学流程的: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我采用了动感时尚的表演京剧节目形式,歌曲《粉墨人生》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上课伊始,就对本课充满了好奇。激发了学习热情。精彩的教师示范,引发学生共鸣。 设计意图:创造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情感。 【环节二视听感知,走近京剧】 精彩京剧选段视频欣赏,引出京剧的行当。彻底征服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完成对京剧行当及相关知识的认知,在合作体验中引发学生的思考。流畅的完成从兴趣到知识的过渡。 教学意图:学生经过视、听、演加强对京剧艺术知识的理解。 【环节三勇于实践,提升审美】 1、整体听赏歌曲《唱脸谱》,用学过的知识来感受歌曲。 2、欣赏美丽的脸谱图案,并引导出脸谱图案的含义。 3、完整演唱歌曲,难点部分教唱。 4、“我是小戏迷”环节,实践中提升审美能力。 教学意图:在实践学习中,进一步体验京剧的乐趣和美妙。 【环节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完美的课堂应该能够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投入,通过几个有特点的戏歌实例向学生表明,美妙的京剧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在流行音乐中完美结合,产生精彩的效果。只要大家积极的探索,梦想总会实现。 【环节五:教师寄语——小结】 京剧让我们音乐更加绚烂;音乐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美丽多姿;音乐为我们插上寻找梦想的翅膀,让我们在音乐的曼妙天空下,自由的翱翔!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喜欢、热爱音乐,用音乐美化我们的人生!这也是我这样设计这节课的目的。 【板书】 我的板书展示出了这节课的知识要点——京剧的相关知识及教学流程。 【效果】 我认为我的这节课能够让学生体验和感知京剧的特点及独特魅力,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戏曲的美,是一种享受。同时能激发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使同学们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有关的文化知识并参加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也因为我个人的教学和艺术功底与课堂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