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
范文 |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一、创设情境,悬念导入。 上课铃响了,教师戴着厨师帽进教室,并设下悬念:做这样一顶厨师帽需要准备多少面料? 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二、合作探究,发现方法。 1、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哪些面的面积? 2、研究圆柱的侧面积。 (1)大家猜测一下,圆柱的侧面展开来可能会是什么样的? (2)学生想办法亲自验证。 (学生通过动手剪、拆课前准备的圆柱体,发现侧面展开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文形、有的是平行四边形,还有的可能是不规则图形。) 师问:①剪、拆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②长方形的长当于什么,宽相当于什么? ③你能把展开的平行四边形想办法变成长方形吗?不规则图形呢? (3)推导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得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3、明确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生共同展示圆柱的表面积展开图,问:现在你会求圆柱的表面积吗?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三、实际应用 现在你能求出做这样一顶厨师帽需要多少面料吗? 出示例4:一顶圆柱形的厨师帽,高28cm,帽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1、引导:①求需要用多少面料,实际是求什么? ②这个帽子的表面积 的是什么? 2、学生同桌讨论,列式计算,师巡视指导。 3、汇报计算情况。 板书:帽子的侧面积:3.14×20×28=1758.4(cm2) 帽子的底面积:3.14×(20÷2)2=314(cm2) 需要用面料: 1758.4+314=20xx.4≈20xx(cm2) 答:需用20xxcm2的面料。 四、巩固练习:课本第14页“做一做”。 五、畅谈收获,总结升华: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说自己的表现。 六、作业:课内:练习二第5、7题;课外:练习二第6、8题。 附: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长 × 宽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 × 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例4:一顶圆柱形的厨师帽,高28cm,冒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帽子的侧面积:3.14×20×28=1758.4cm2) 帽子的底面积:3.14×(20÷2)2=314(cm2) 需要用面料: 1758.4+314=20xx.4 ≈20xx(cm2)答:需用20xxcm2的面料。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21-P22中的例2、例3,完成相应的练一练和练习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进一步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培养热爱数学、学好学生的兴趣。 教具准备: 圆柱形的物体,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教学重点: 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来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下面()图形旋转会形成圆柱。 二、认识侧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出示一个圆柱形的罐头,罐头的侧面贴了一张商标纸。 问:你能想办法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吗? ⑴拿出圆柱形的罐头,量出相关数据,在小组中讨论。 ⑵交流:你们是怎么算的? 沿高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商标纸,量出它的长和宽,再算出它的面积。 ⑶讨论:商标纸的面积就是圆柱中哪个面的面积? 观察一下,展开后的长方形商标纸的长与宽,与圆柱中的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 使学生认识到: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2、出示例1中的罐头。 ⑴师:这个罐头的侧面也有一张商标纸,如果不展开,能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吗?测量什么数据较方便? ⑵出示数据:底面直径11厘米高:15厘米 ⑶学生算出商标纸的面积。 ⑷交流:你是怎么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小结:算商标纸的面积,实际上就是算圆柱的侧面积。 追问:怎么算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发散提高: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是求圆柱的侧面积? 5.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 三、认识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出示例3中的圆柱。 ⑴问:如果将这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⑵让学生算一算后交流。师板书: 长:3.14×2=6.28(厘米)宽:2厘米 ⑶圆柱的两个底面的直径和半径分别是多少厘米? 板书:直径2厘米半径1厘米 2、引导画出圆柱的展开图。 ⑴这个圆柱有几个面?分别是什么? ⑵如果要画出这个圆柱的展开图,要画哪几个图形?分别画多大? ⑶在书上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圆柱的展开图。 ⑷交流:你是怎么画的? 3、认识圆柱的表面积。 ⑴讨论:什么是圆柱的表面?怎么算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底面圆的面积×2+圆柱侧面积 ⑵算出这个圆柱的表面积。算后交流,提醒学生分步计算。 4、练习:完成“练一练”第2题。 ⑴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 ⑵对照板演,讨论: 这两题有什么不一样?知道底面圆的直径怎么求圆柱的底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知道圆的半径呢? 想一想:如果知道的是圆的周长呢? 四.总结反思 1.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清楚的问题? 2.生活中的圆柱体表面都是一个侧面加两个底面吗?哪些不是?又该怎样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呢? 畅谈体会。 五、巩固应用 1.完成练习六第1题。 注意指导学生思考问题要求的是圆柱的哪个面。 2.完成练习六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用铁皮做油桶时,需要做圆柱的哪几个面?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积极主动,课堂上他们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独立思考,互相讨论,合作交流,终于发现了知识,领悟了知识,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自始至终在自主学习中发展。 1.重视学习内容的生活性。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数学问题,这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有效方法。在教学的环节中,我创设了“八宝粥罐头”的情景,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边看边想边说,复习了圆的面积和圆柱的特征。在突破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个难点时,精心设疑:老师要制作一个圆柱形教具,请你帮助选择合适的部件(两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和一些大小不同的长方形)。问题的提出使学生思维进入了积极的状态:选择哪一个长方形才会与两个圆围成圆柱呢,促使学生思考圆柱的侧面与底面的关系。让学生融入到学习氛围中来。第二环节中,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下,根据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大胆探索,培养了学生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2.重视学习主体的创造性。著名数学家、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辩论澄清的过程,就是自己发现或创造的过程。本节课中,首先以现实生活问题引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从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对“选择哪一个长方形才会与两个圆围成圆柱呢”进行独立探索、尝试、讨论、辩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圆柱体的侧面积就推导出来了。 3.重视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创建“生活课堂”,就要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主体活动中去“实践”数学、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发现。在实践中推出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从而得知圆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同时,情感上得到满足。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创建“生活课堂”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帮助他们架设并构建新的平台,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激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个性得以发展。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圆柱的展开图,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探索和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相应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 圆柱体侧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教师出示喝水用的杯子,提问是什么形状? 进一步告诉学生,这个杯子的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是10厘米米,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思考并提出数学问题。 活动二: 1、教学圆柱体表面积的意义 教师:求“做一个这样的圆柱形杯子,至少需要多少纸铁皮”实际上是求什么? 学生通过思考得出:求需要多少铁皮,也就是求圆柱体的表面积。 教师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观察手中的圆柱体,想一想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哪些面的总面积? 概括:圆柱的两个底面面积加一个侧面面积就是圆柱体的表面积 板书:侧面积 + 一个底面积×2 = 表面积 2、引导学生探究圆柱体侧面展开图 ⑴设疑:我们已经会求什么面的面积?还有什么面的面积不会求? ⑵引导:想一想,能否将这个曲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 ⑶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⑷小组汇报交流研究成果。 3、探究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方法 教师:请各小组研究一下圆柱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哪些部分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想一想圆柱的侧面积应该如何计算? 在学生交流、比较,完善,形成结论: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 ×高。 教师:你能求出做这个圆柱形杯子需要多少铁皮吗? 学生通过讨论明确解题思路:求需要多少铁皮,就是求这个圆柱的表面积。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然后尝试独立完成,并进行交流。 活动三: 课件出示闯关题,让学生进行抢答。 活动四: 1、请同学谈收获 2、教师小结: 今天同学们的表现让我感到很高兴:面对新的问题,不是等着老师讲解,而是自已想办法进行问题转化,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知道吗?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思考方法,学习数学很需要这种知识迁移能力,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继续发扬。 活动五: 布置作业:教科书五十页自主练习的第1题。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4【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学习讨论,运用知识的迁移类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4、在计算机操作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计算机操作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具准备】: 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电脑显示:给一个圆柱形罐盒加外包装纸,包装纸要裁多大,应依什么大小来判断?(配有一幅圆柱形罐头盒图) 2、点击鼠标,显示下一页: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课题) 二、自由选择,自学新知。 1、电脑显示: 自学新知a 自学新知b 说明:在学习新的知识点中,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两个学习方案,自学新知a形象直观,容易理解,自学新知b相对理解较难,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由选择相应的学习方案。 2、学生选择好后,调整座位,把选择相同学习方案的学生分坐在一起后,进入自学。 (展开侧面) 自学新知a: (1) 长方形 底面周长 高 长方形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 (2) 底面 底面 侧面 圆柱表面 (动画) 圆柱的表面积= (3)小组讨论: (1)求圆柱的侧面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如果底面周长没有直接告诉,可以通过什么条件求底面周长? (2)求圆柱的底面积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自学新知b: (1)思考: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宽等于圆柱的()。 长方形面积= × 圆柱的侧面积= × (2)思考: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所以:圆柱的表面积= + (3) 小组讨论: (1)求圆柱的侧面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如果底面周长没有直接告诉,可以通过什么条件求底面周长? (2)求圆柱的底面积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三、初步应用,尝试例题。 学生在学习完自学新知后,进入尝试例题:(注:每道例题旁都设有计算器、帮助、重做按钮,学生可以进行计算、查阅正确答案、重新再做一遍,学生每做对一题,会出现一个卡通人物表示祝贺) 电脑显示: 例1:一个圆柱,底面的直径是0。5米,高是1。8米,求它的侧面积。(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例2:一个圆柱的高是15厘米,底面半径是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例3: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 提示学生在做完例3后,查阅知识点::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在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四、灵活选择,星级题库。 1、师说明:大家在做例题时,完成得都挺不错,下面就请大家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练习当中,这里有三星题库,题目依次由易到难,请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一星、二星或三星。 2、生自由选择,有困难可以与老师、同学间交流。(注:每道练习题旁都设有计算器、帮助、重做按钮,学生可以进行计算、查阅正确答案、重新再做一遍,学生每做对一题,会出现一个卡通人物表示祝贺) 题库: 1、 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94。2厘米,高是25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2、 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45分米,求它的表面积? 题库: 1、 砌一个圆柱形的沼气池,底面直径是3米,深是2米,在池的周围与底面抹上水泥,抹上水泥的部分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 一个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轮宽1。5米,直径1。2米,前轮转动一周,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题库: 1、 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188。4平方分米,底面半径是2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2、 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12分米,底面直径是高的3/4,做这个水桶大约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分米) 五、课外知识,开阔视野。 1、师:练习完成又快又好的同学,可以点击课外知识,查阅其它的数学知识。 2、学生点击课外知识:链接北京科教信息网 1、师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点击布置作业,查看作业内容: 给一个圆柱形罐头盒加外包装,在计算材料时,注意使用“进一法”。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5教学内容:《圆柱的表面积》是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根据圆柱表面积和侧面积的关系,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媒体:圆柱形物体、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导。 准备:课前布置学生用纸片试做一个圆柱体。 教学过程: 一、交流做圆柱体的情况。 师:昨天老师布置你们做一个圆柱体,做起来了吗?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做的。 生1:我是先找一个圆柱体的茶叶罐,贴着底面剪了2个圆,然后再紧贴着侧面剪下了一个长方形,最后用透明胶粘起来。 生2:我也先剪出两个一样大的圆,然后剪出一个长方形,开始怎么也做不出来,不是圆太大了就是太小了,后来不断修整,总算做起来。 生3:我发现两个圆要一样大,长方形纸片的长与圆周长相等时很快就做起来。 师:这说明什么呢? 一生抢着说:“原来底面圆的周长等于长方形的长”。 二、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引入 师:这节课我们要研究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下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生:把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师用电脑演示过程) 师: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对圆柱的表面积公式推导有没有启示呢?你们打算怎么做? 生:把圆柱剪开,变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师:下面分小组探索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小组汇报 生1:我们小组把做的圆柱体展开后,发现圆柱体由2个相同的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侧面展开是长方形,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个底面面积=兀r2×2。所以,圆柱表面积=底面周长×高+兀r2×2 生2:我们小组同意他们的方法,我们还能用一个字母公式来表示:s圆柱=2兀r×h+兀r2×2 。 师:还有不同方法吗? 生3:我的方法是,s圆柱=2兀r×(h+r)不知道行不行。我是从第2个同学公式中,运用乘法分配律转化过来的。 师:这样做的结果是一样的,有什么道理呢? (生陷入思考) 师:从公式看2个底面圆跑到哪去了呢? 一个学生恍然大悟,激动地说我知道,转化成长方形了。大多数学生还没领悟过来,他马上到黑板画草图,在老师协助下完成。一画完教室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太不简单了,这种方法可以说是数学上的一项伟大发现。连书本上都没有,我要向更多的同学和老师介绍。 师:现在我们有两种方法来计算圆柱的表面积,那么计算一个圆柱的表面积至少要知道什么条件呢? 生1:半径或直径和高。 生2:有周长和高也行。 生3:我发现已知周长和高,用第二种方法计算比较快。 师: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特殊情况,同学们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三、自学例3 师:注意思考:(1)这个圆柱形水桶,有什么不一样,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什么叫“进一法”?什么情况下要运用进一法? 生1:这个水桶只有一个底面,不能多算成2个。 生2:“进一法”书上告诉我们,就是计算结果在求近似数时,没满4也要向前一位进一,就像昨天我们做圆柱体时,要留点“接头”用胶水粘,接头不能舍去。 师:在一些用料问题上,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考虑。 四、 计算练习(出了3道题) 由于计算繁杂时间略显不足,正确率不高,不能全面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反思: 这节课虽留有许多缺憾,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做题少了些,在计算方面,没达到较多的训练,能影响到作业及今后考试的正确率,但我感到十分成功,我为学生课堂上的生命涌动而兴奋不已,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学目标提升了。过去我仅满足于把学生“教会”,学生始终是被动的接受。课堂上学生厌烦,老师急燥,都苦不堪言。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我把促进学生的“发展”,做为我贯穿课堂始终的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不断体验到自己的智力成果带来的乐趣。 二、学生在体验中,更好的理解了数学,不断闪现出创新的火花。课前,布置学生做圆柱体,我考虑到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并不难。但要做成一个标准的圆柱体,确实要动一定的脑筋。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其实已经初步感受到圆柱体,由2个相同的圆和一个长方形围成。更难能可贵的是一些学生在做中,发现圆柱底圆周长与长方形长相等。个别没做成功的孩子,在交流活动中,也能体验到失败的原因。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三、我也体验到了怎么教数学。 (1)只有深入理解课程标准,认真领会新课程理念,才能在实践过程中指导教学。 (2)立足发展学生的能力,设计课堂教学的策略。 (3)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不因考试而教学,教学应以开发学生智能为使命。 四、不足改进。 在进行计算圆柱表面积练习时,应大胆让学生运用计算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过去总担心一旦用计算器会降低学生的计算能力,会影响今后的考试,计算器只教不用。这节课由于圆柱的表面积计算繁杂,占用较多时间且正确率不高,不能及时有效的反馈学生掌握的情况。所以应根据教学情况,让学生运用计算器来解决计算问题。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6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材P33~P3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根据圆柱表面积和侧面积的关系,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媒体: 圆柱形物体、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 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导。 教学过程: 一、猜测面积大小,激发情趣导入 1、用你们手上的A4纸做一个尽量大的圆柱?(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以长方形的长为底面周长的圆柱,另一种以长方形的宽为底面周长的圆柱。) 2、这两个圆柱谁的侧面积谁大?为什么? 3、复习: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刚才的环节中,用现成的练习纸,以动手操作的形式做一个圆柱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做、比、评”中唤起对圆柱侧面积知识的回忆。 二、组织动手实践,探究圆柱表面积 1、我们把做好的圆柱加上两个底面后,这时候圆柱的表面积由哪些部分组成呢?(侧面积和两个底面面积) 2、你们觉得这两个圆柱谁的表面积大?为什么? 生:因为两个圆柱的侧面积一样大,只要看他们的底面积谁大那么这个圆柱的表面积就大。 3、刚才我们是从直观的比较知道了谁的表面积大,如果要知道大多少,那怎么办呢? 生:计算的方法 师:怎么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呢?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板书) 4、那现在你们就算算这两个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 生:(不知所措)没有数字怎么算啊? 师:哦!那你们想知道哪些数字呢?知道了这些数字后你打算怎么计算? 生1:我想知道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 生2:我想知道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和高。 生3:我想知道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和高。 师:老师现在告诉你的数字是这张纸的长是31.4厘米。宽是18.84厘米。那你们会算吗?怎样算,如果独立思考有困难的话可以小组讨论来共同完成。 5、汇报展示: 情况一:半径:31.4÷3.14÷2=5(cm) 底面积:3.14×5×5=78.5(平方厘米) 侧面积:31.4×18.84=591.576(平方厘米) 表面积:591.576+78.5×2=748.576(平方厘米) 情况二:半径:18.84÷3.14÷2=3(cm) 底面积:3.14×3×3=28.26(平方厘米) 侧面积:31.4×18.84=591.576(平方厘米) 表面积:591.576+28.26×2=648.096(平方厘米) 师:通过我们计算验证了我们刚才的判断是正确的。 接下来我们打开书翻到33页自学例2,从这个例题中你学到什么? 生:分三步来算,先算侧面积再算底面积然后把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积加起来。 生2:这样做挺麻烦的有没有更简单一点的方法呢? 6、好!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补充第二种方法) 教具的演示: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然后把圆柱体的两个底面通过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问: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圆柱体的哪一部分?(底面周长,也就是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宽是圆柱体底面半径) 所以圆柱体表面积=长方形面积=底面周长×(高+半径) 用字母表示:S=C×(h+r) 我们用这个方法来验证一下我们的例2看是不是比原来简单? 汇报: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比原来的方法简单。(说一说认为简单的原因) 那么今天我们学习了圆柱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出示课题),你们学会了吗?(会)那老师也得做几题验证一下你们掌握得怎么样。 本环节通过提出一个实际问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出:不同条件下用不同方法可以解决相同的问题。逐渐培养学生用多种途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分组闯关练习 1、多媒体出示题目。 第一关(填空) 沿圆柱体的高剪开,侧面展开后会得到一个( )形,长是圆柱的( ),宽是圆柱的( ),因此圆柱的侧面积=( )×( )。 第二关 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45分米,它的侧面积是( )平方分米,它的底面积是( )平方分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 第三关(用你喜欢的方法完成下面各题) 一个圆柱,它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它的高是15厘米,求它的表面积? 2、汇报结果,给予评价。 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了以上几个层次的练习题。整个习题,虽然题量不大,但却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而且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质疑(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反馈小结: 教学反思 1、 自主探究,体验学习乐趣 以解决问题为主线,打破了“例题――习题”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设探究的舞台(也就是提出贯穿整节课的一个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冲突层层深入,思维碰撞时时激起,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体验到学习乐趣。 2、合作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深度。 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在相互的交流中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共同归纳出计算圆柱表面积常用的三种形式,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深度。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7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圆的半径是5cm,圆的周长是多少?面积呢? 2、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是:(说一说,做一做)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怎么计算的?(小组交流汇报) 4、那么圆柱的表面积该怎么计算? 二、新授 (一)1、出示圆柱实物,师生共同探讨“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圆柱的表面积=?(结论: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2、圆柱的底面积你会计算吗?(圆形面积s=πr2) 3、圆柱的侧面积你会计算吗? ①圆柱的侧面是什么形状?(长方形) ②圆柱侧面(长方形)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柱侧面(长方形)的长=? 圆柱侧面(长方形)的宽=? ③圆柱的侧面积=? (组内观察交流讨论汇报说明理由) 4、小结:圆柱的表面=圆柱侧面积×圆柱的高 (二)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28cm,帽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①求需要多少面料,就是求帽子的……? ②厨师帽是由那几个面组成的? (三)一个圆柱地面半径是2cm,高是4.5cm,求它的表面积。本题与上一例题有何不同? 三、练习(练习二) 四、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知识拓展 1、制作一个底面直径是40cm圆柱形水桶,用掉了9420cm的铁皮,这个水桶有多高呢? 2、一座风动力磨坊,高 10m,底面直径 6m,现在要为这座磨坊粉刷涂料,粉刷1平方米需要涂料 2公斤,那么需要买多少公斤的涂料呢?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圆柱的高 教学目标: 1、通过已知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迁移到圆柱的表面积。 2、在交流中让学生逐步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了解圆柱侧面积与表面积的关系。 3、圆柱表面积=两个底面(圆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长方形)面积,在推导过程中使学生们了解到圆柱侧面(长方形)的长等于底面的周长,侧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从而得出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圆柱的高。 重点难点: 1、理解圆柱的表面积含义,推导计算圆柱表面积,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2、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公式,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实物展台、圆柱实物、学生自制圆柱模型、生活中的圆柱 预习要求:圆柱的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怎样计算出圆柱的表面积呢?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探讨、研究,利用多媒体课件与学生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很好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圆柱的表面积的推导和实际应用,完成了本课的预设目标。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增加一些实际圆柱物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和应用,因为学习知识的目的就在于应用。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8设计说明 1.在情境中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本设计在教学伊始,有效利用教材提供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发展形象思维,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学生建立了圆柱的表面积表象的同时抛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意识。 2.在操作中渗透转化思想。 转化思想是数学学习和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本设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使学生经历用自己的方法把圆柱的侧面化曲为直的过程,体会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所形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有关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观察、推理中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体会转化思想,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在应用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设计重视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相关的问题,使学生在分析、思考、合作的过程中完成对圆柱表面积的不同情况的探究,提高分析、概括和知识运用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纸质圆柱形物体 剪刀 长方形纸板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设疑导入 1.说一说。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谁能和大家说一说?圆柱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和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2.想一想。 课件出示情境图:做一个圆柱形纸盒,至少要用多大面积的纸板?(接口处不计) 师:要制作这个圆柱,你首先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至少用多大面积的纸板”是一个关于什么数学知识的问题? 3.汇报。 小组合作,观察、讨论:求至少要用多大面积的纸板就是求圆柱的上、下底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之和。 4.交代学习目标,导入新课。 师:圆柱的上、下底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之和也叫圆柱的表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有关圆柱表面积的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培养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初步感知圆柱表面积的意义,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活动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9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1~22页。例3、4教学圆柱表面积的概念,探求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已经学过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因此对圆柱表面积概念的理解并不困难。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联系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进行类比,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转化、变中有不变的数学思想。 (二)核心能力 运用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通过想象、操作、讨论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及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发展空间观念,体会转化、变中有不变等数学思想。 (三)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旧知,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知识进行迁移,并结合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2.利用自制的圆柱,通过想象、操作、讨论等活动,自主探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对比中理清二者的区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并体会转化、变中有不变等数学思想。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圆柱表面积的相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圆柱的广泛应用。 (四)学习重点 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五)学习难点 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圆柱的表面积》名师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学具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自己准备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并分别测量出相关的数据,计算出它们的表面积。 【设计意图:唤起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回顾,为新知识的学习作铺垫。】 (二)课堂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圆柱,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这位新朋友。(生说各种特征) 师:生活中有很多物体都是圆柱形的,我们很有必要进一步认识圆柱。关于圆柱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圆柱的表面积。(板书课题) 2.探究新知 (1)认识表面积 ①回忆旧知 师:我们学过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出示一个长方体)谁来摸一摸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怎么求它的表面积? 学生上台演示。 小结:六个面的面积总和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师:正方体呢? 学生自由发言。 ②迁移类推新知 师:观察自己手中的圆柱模型,摸一摸、想一想并指出圆柱的表面积,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 学生操作后,自主发言。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两个底面面积+圆柱的侧面积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学过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因此对圆柱表面积概念的理解并不困难。所以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联系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进行类比,学生独立总结出圆柱的表面积定义。考查目标1。】 (2)探求表面积计算方法 ①自主探索 师:两个底面是圆形,我们早就会求它的面积,而它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曲面的面积我们没有学过怎么办?想一想,能否将这个曲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 学生自由发言, 师:因为我们已经知道圆柱的展开图,大家一致认为要把侧面展开,来计算它的侧面积。下面请四人一组对照手中的圆柱体学具进行操作,并讨论推导出圆柱侧面面积的计算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活动。 ②交流汇报 各小组展示汇报,引导学生互相评价。 预设1:沿高剪开 预设2:沿斜线剪开 预设3:随意剪开或撕开 引导小结(PPT演示并板书):无论我们将侧面展成什么样的不规则图形,最后都通过剪拼,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所以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高。 ③用字母表示 师:怎么用字母表示呢? 直接计算:S=Ch 利用直径计算:S=πdh 利用半径计算:S=2πrh ④归纳小结 师:圆柱的侧面积问题解决了,圆柱的表面积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我们一起用字母表示圆柱的表面积吧。 S表=S侧+2S底 师:要求圆柱的表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练一练: 第21页的做一做。 一个圆柱形茶叶筒的侧面贴着商标,圆柱底面半径是5cm,高是20cm。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师:通过计算,你发现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有什么不同? 引导小结:侧面积是表面积的一部分,表面积还包含两个底面积。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知道圆柱的展开图,所以此环节让学生根据已经有知识经验,先进行自主操作探究,经历求侧面积的过程,加深理解并形成空间观念,然后归纳出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最后进行侧面积与表面积的对比,进步加深二者的区别和联系。考查目标1、2、3.】 (3)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出示例4: 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30cm,帽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面料?(得数保留整十数。) ①理解题意 师:求多少面料就是求什么? 师:“没有底”的帽子如果展开,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小结:“没有底”的帽子的展开图,它是由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 ②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 ③归纳小结 师:通过计算这道题目,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小结: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求哪些面的面积之和。实际使用的面料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所以这类问题往往用“进一法”取近似数。 【设计意图:例4是圆柱表面积的实际应用,现实生活中有关表面积计算的情形复杂多变,所以在解决此例题时,要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在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决,最后回顾反思,总结出解决此类问题要注意的事项。考查目标3.】 3.巩固练习 (1)求下面圆柱的侧面积。 ①底面周长是1.6m,高是0.7m。 ②底面半径是3.2dm,高是5dm。 (2)小亚做了一个笔筒,她想给笔筒的侧面和底面贴上彩纸,至少需要多少彩纸? 4.课堂总结 师:回顾本节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引导小结:认识了圆柱的表面积,并利用转化的思想推导出了圆柱的表面积怎样计算,并利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三)课时作业 1.利用工具量出你所需要的信息,计算你手中圆柱体的表面积。 (1)测量的数据 (2)计算过程及结果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0一、引入新课: 1.引入。 师:在上节课,老师布置同学们课后每人用纸板做一个圆柱体,你们带来了吗?这就是我们昨天刚刚认识的新的几何体朋友——圆柱,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这位几何新朋友?(★ 生答时要利用手中的道具) 2.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罐头厂要制作一批圆柱形罐头盒,底面直径 10 厘米,高 30 厘米 。想请你帮设计部算一算,制作这样一个罐头盒至少需要多少铁皮? 师:“要求制作这样的一个罐头盒至少需要多少铁皮,实际上,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求什么?”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板书:圆柱的表面积) 二、探究新知。 1.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 师:以前我们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你能说说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吗?和周围的同学研究一下。(学生分组讨论) 师:谁能用简炼的语言概括出:什么加什么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生:圆柱的侧面积 + 两个底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教师板书) 师:【课件演示这一过程】“你能用一个等式来概括这句话吗?” 师贴出——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也就是说,要求圆柱的表面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2。圆柱的侧面积。 师:两个底面是圆形的,我们早就会求它的面积。//而它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怎样计算侧面积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一个难点。(板书:侧面积) ①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利用自己手中的圆柱体,小组研究一下——圆柱的侧面积该怎么求? 学生分组探究。 ②汇报交流。★※★※★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做法和结果?要到前面来,边汇报边演示你们的推导过程。 ③.【课件演示变化过程】★师解说。 (贴出: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 强化:“要求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3.学习例1。【课件出示】 一个圆柱,底面的直径是0.5米,高是1.8米,求它的侧面积。(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一人板演,全班齐练。 板演者讲解题思路。集体订正。 小结:我们在计算圆柱的侧面积时,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底面周长和高。)可是有时候底面周长没有直接给出,我们可以根据底面直径或半径求出圆柱的底面周长。 4.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请同学们看屏幕——有这样几个圆柱体,你会求它们的侧面积吗?只列式,不计算。 【课件出示】 5.学习例2。 师出示手中的教具:这是老师用纸板制作的圆柱体。(高15厘米,底面半径15厘米)现在,老师想考考你:要制作这样一个圆柱体,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 ①弄清几个面:要求“制作这样一个圆柱体,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实际上就是求这个圆柱的什么? 老师手中这个圆柱体一共有几个面? 三个什么面? 【课件出示例2图】 ②独立试算:(一个板演,全班齐练。) ③指名讲解题思路。 ④小结:圆柱的表面积包括侧面积和底面积,要求圆柱的表面积,就是要求出这几个面的面积的总和。 ⑤扩展: a.刚才这道题是“已知底面半径和高,求圆柱的表面积。”如果是“已知底面直径和高”,该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 【课件出示例2改后的题】 b.师:如果是“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又该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呢? 【课件出示例2改后的题】 学生口算。 ★ 师:如果“已知圆柱的侧面积和底面半径,你会求这个圆柱的高吗?” 【课件出示】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188.4平方分米,底面半径是2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d.指名说解题思路。 三.实际应用。 【课件出示例3】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 ①请同学们认真的默读题,想想:题目让我们求什么?应该怎么求呢? ②强调“没盖”,“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 ③独立计算。 ④板演者讲解题思路。(讲清每步算的是什么) ⑤了解“进一法”。 ★强调:“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在实际应用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 因此,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⑥举一反三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带来了几种不同物体的图片,它们都有一个部分是圆柱。怎样求它们的表面积呢? 【课件出示】 ★小结:在实际生活中计算某些圆柱的表面积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计算。 四.巩固练习。 1.一顶厨师帽,高28厘米,帽顶直径20厘米,做这样一顶帽子至少需要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2.砌一个圆柱形的水池,底面直径2.5米,深3米。在水池的周围与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回到引入题。 【课件出示】罐头厂要制作一批圆柱形罐头盒,底面直径 10 厘米 ,高 30 厘米 。现在请你帮设计部算一算制作这样一个罐头盒至少需要多少铁皮? 如果要制作200个呢?制作1000个呢? 想一想:工人师傅在制作它时就按照我们刚才求出的数据准备料,行吗?为什么? 师:如果给罐头盒贴一圈商标纸,你能算出每张商标纸的面积吗? 五.实践应用。 师:拿出自己制作的圆柱体,老师看看,谁的做的漂亮?(选出可以欣赏的。) “现在你能算出自己包装的圆柱体各用了多少平方厘米的彩纸吗?请同学们课后测量出你所需要的数据,然后算出来。” 六.全课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师:你有没有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⑵.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⑶.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能力目标:能灵活运用求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求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学生每人用硬纸做一个圆柱体模型、另备圆柱体实物。 2.多媒体课件。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1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二册第33-34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圆柱表面积、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获得积极成功的情感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圆柱形模型、剪刀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引入新课 我根据学生喜欢喝饮料的爱好,创建生活情景,“同学们都喜欢喝饮料,那么你们知道做这样的一个饮料罐至少需要多少的铁皮吗?怎样计算?” 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我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疑引入新课,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求知,解决问题。) (2)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圆柱的表面 师:我们来做一个“饮料罐”,该怎样做? ? 生:要做一个圆筒,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圆。 师:用什么形状的纸来做卷筒呢? 同学们说的意见不一致时,我适时引导,你们动手剪一剪不就知道了吗? 每一组的同学都剪开自己带来的圆筒,有的得到了长方形,有的得到了平行四边形,也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使学生对圆柱各部分的组成有了完整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也揭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实现了知识的转化和迁移。) 2、探究圆柱侧面积的计算。 师:我们先来研究把圆筒剪开展平是一个长方形的情况,求这个饮料罐要用铁皮多少?就是求什么? 学生观察、思考、议论。 生1:求饮料罐铁皮用料面积就是求:圆面积×2+长方形面积。 生2:也就是求圆柱体的表面积。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对吗?要求圆柱体的表面积要知道什么条件? 生3:我看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和高就可以了。 师:我们来听听这位同学是怎么想的。 生3: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圆柱的高相等,所以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就可以求出长方形的长,也可以求出圆的面积。 生4:我觉得知道圆的直径和高也可以了。 生5:我还觉得知道圆的周长和高也行。 师:这三位同学都说得很好,那么圆柱的侧面积该怎样求? 生6: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 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师:如圆柱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或正方形,是否也适用呢?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小结:同学们会动手、动脑,巧妙地把圆柱的侧面转化为平面图形,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不论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圆柱的侧面积都等于它的底面周长乘高。 师板书: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侧=ch 出示例1让学生独立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一生板演,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分组合作得出结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个性也得到发展。) 3、探究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师:我们知道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了,那么它的表面积该怎样算呢? (1) 出示例2 分组讨论例2中给了哪些条件?求什么问题?它的表面积应包括几个面?怎样解答。 (设计意图:学生已掌握了圆面积和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让学生自学交流就能掌握方法。) (2) 教学例3 师:在实际生活中,求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一起来看例3,应该算几个面?为什么? 学生做完后汇报 师:通过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生5:我知道了,做这个无盖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就是求一个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的和。 生6:在得数保留时,我觉得应该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因为用料比实际多一些,因为有损耗,所以要用进一法。让学生看34页,看“注意”后的一段话。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充分讨论,理解进一法,明确在什么情况下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培养学生实际应用意识。) (3)巩固练习,灵活运用 1、出示牛奶罐、无盖水桶、水管等实物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计算制作这些物体所用铁皮的面积,各是求哪些面的总面积? 小结: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要根据具体实物分别处理,要学会运用新学的知识合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综合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1)用铁皮制作圆柱形的通风管10节,每节长9分米,底面周长3.5分米,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 (2)砌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直径2.5米,深3米,在池的周围与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一个圆柱形的油桶,底面半径4分米,高1米2分米,制这个油桶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米?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实践与应用 小组合作测量计算:制作所带的圆柱形实物的用料面积,先让学生讲讲需要测量哪些数据,以及测量方法,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不断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4)全课小结 在实际生活中,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如计算油桶的表面积是求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总和;无盖水桶的表面积是求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水管-的表面积只求侧面积,另外,在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所以都要采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板书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两个底面积+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 高 长方形的面积= 长 × 宽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2一、设计理念 新一轮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二、教学策略 1.创设生活情景,激励自主探索。 2.创建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 3.自主总结规律,验证领悟新知。 4.解决生活问题,深化所学新知。 三、教材分析 《圆柱的表面积》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包括圆柱的侧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例3是说明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给出圆柱表面积的展开图,让学生了解圆柱表面积的组成部分。例4是让学生运用求圆柱表面积的方法求出做一个厨师帽的用料,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让学生了解进一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四、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五、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六、教具准备: 圆柱表面积展开模型电脑课件 学具准备: 易拉罐、白纸壳、剪子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励自主探索 在导入新课时,老师用孩子们喜欢喝饮料的爱好创建生活情景:“同学们爱喝饮料吗?”“爱喝。”“给你一个饮料罐,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有的问题以后在研究,今天我们来解决用料问题。假如你是一个小小设计师,要设计一个饮料罐,至少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评析: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实际,因此,用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去创设情景,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使其自主地积极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二)创设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 1、认识圆柱的表面积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饮料罐”(出示模型)薄纸壳当铁皮,你们想怎么做? 生:要卷一个圆筒,要剪两个圆粘合在圆筒的两边就行了。 师:用什么形状的纸来做卷筒呢? (有的学生动手剪开模型) 生:我知道了,圆筒是用长方形纸卷成的! 师:各小组试试看,这位同学说的对吗? (其他小组也剪开模型,有的得到了长方形,有的得到了平行四边形,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师:还有别的可能吗?如三角形、梯形。 生:不能。如果是的话,就不是这种圆柱形的饮料罐了。 (评析:学生能拆开纸盒看个究竟,说明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学生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完成了对圆柱各部分组成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师:我们先研究把圆筒剪开展平是一个长方形的情况。“求这个饮料罐要用铁皮多少?”这一事件从数学角度看,是个怎样得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思考、议。 生A:它是圆柱体:两端是同样的两个圆,当中是长方形铁皮卷成的圆柱。 生B:求饮料罐铁皮用料面积就是求: 圆面积X 2 + 长方形面积 生C:必须知道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和宽才能求面积。 生D:我看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和高就可以求出用料面积。 师:我们让这位同学谈谈他的想法。 生D: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宽与高相等。 所以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就可求出长方形的长,也可求出圆的面积。 师随着板书: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 × 高 (三)自主总结规律,验证领悟新知 让学生就顺利地导出了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 S = 2 πr h 师:如果圆柱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 学生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适用的结论。 (评析: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由学生得出结论,又让学生验证,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展示自我,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四)解决生活问题,深化所学新知 师:大家谈得很好,现在小组合作,计算出“饮料罐”的铁皮面积。 生汇报。 师:通过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生E:我知道了,圆柱的则面积等于地面周长乘以高,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侧面积加上底面积和的两倍。 生F:在得数保留时,我觉得应该用进一法取值,因为用料问题应比实际多一些,因为有损耗,所以要用进一法。 (评析: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发现问题,交流解决。) 课件出示例四,读题明题意,学生试做,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第16页第七题,学生试做,全班交流。 讨论:如果一段圆柱形的木头,截成两截,它的表面积会有什么变化呢?小结,谈收获。 八、板书设计 S表面积=S侧+2S底 =2πrh+2πr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3一、设计理念及设计思路。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数学课程体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数学要从以获取知识为着重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活泼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一个充分探究、创新发展的空间。在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在设计本节课时,重点和难点之处都是安排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学生参与到知识获取中,真正理解了圆柱的侧面积为什么是底面周长×高,并能运用公式灵活计算。 数学学习活动不单是单纯的接受与记忆,而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富有个性的探究过程。因此设计剪一剪、看一看、找一找、议一议等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表面积的含义; 2、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计算表面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公式的发现过程,体验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数学知识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重点: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灵活运用侧面积、表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投影仪,圆柱模型、小剪刀。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投影出示) (1)口答下列各题: ①圆的半径是1厘米,圆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②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计算。(单位:厘米) 3 3 4 3 5 3 你能算出它们的表面积吗? (2)引入新课: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要来探讨圆柱表面积该如何计算。 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二)、探究新知。 (1)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 师:你们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指什么?圆柱的表面积指的又是什么?(讨论、交流) 学生得出结论: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2)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①组织学生将自制的圆柱模型展开分组学习。 ②侧面展开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③以长方形为例,指导学生观察联系。 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 长 × 宽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 × 高 师: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圆形,我们早就会计算它的面积了,现在我们又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那么你们知道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吗? (3)解决实际问题。 ①投影出示例4: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28cm,帽顶直径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复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②组织学生读题,找出条件,说说实际是求什么问题。分组学习 ③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④反馈订正。 订正时让学生讲解题思路和步骤及计算结果取近似值的方法。 强调: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在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三、课堂小结:圆柱的表面积怎样计算? 四、应用反馈。(独立完成计算) 1、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2dm,高是4.5dm,求它的表面积。 2、广告公司制作了一个底面直径是1.5m,高2.5m的圆柱形灯箱,它的侧面最多可以张贴多大面积的海报?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 圆 柱 侧 面 积 + 两 个 底 面 积 宽(圆柱的高) 长(底面圆的周长) 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4学习目标 通过想象、操作等活动,知道圆柱侧面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学习重点 使学生认识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拿出圆柱体茶叶罐,谁能说说圆柱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工人叔叔做这个茶叶罐是怎样下料的?(学生会说出做两个圆形的底面再加一个侧面)那么大家猜猜侧面是怎样做成的呢? 二、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研究圆柱侧面积 1、独立操作: 2、观察对比:观察展开的图形各部分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 3、小组交流:能用已有的知识计算它的面积吗? 4、小组汇报。重点感受:圆柱体侧面如果沿着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里要强调沿着高剪)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体上的那个面有什么关系? 长方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即长×宽=底面周长×高,所以,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S侧==C×h 如果已知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也可以写成:S侧=2∏r×h 如果圆柱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 (因为刚才学生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剪开的,所以可能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此时可以让已经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学生介绍一下他的剪法,然后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圆柱纸盒用此法展开) 研究圆柱表面积 1、现在请大家试着求出这个圆柱体茶叶罐用料多少。2、圆柱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3、动画:圆柱体表面展开过程 三、实际应用 1、解决书上的例题 2、填空: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可能是()形,也可能是()形。第二种情况是因为() 3、要求一个圆柱的表面积,一般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4、教材第六页试一试。 学生活动 说说自己的猜想。 利用手中的材料(纸质小圆柱,长方形纸,剪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验证刚才的猜想。 选出一个学生已经展开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长方形的长是圆柱体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体的高。 学生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适用的结论。 学生测量,计算表面积。 得出结论:圆柱的表面积 =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指名板演,互相纠正。 学生互相讨论后完成。 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反思 学生能够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15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22页,练一练1、2题、练习六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和推理,发现圆柱侧面展开的形状,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2、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探究计算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 1、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意义。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具准备:圆柱形状的罐头,外面有可以展开的商标纸。 预习作业: 1、预习课本第21-22页的例2、例3。 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在作业本上完成第22页练一练第1题、第2题。 教学过程: 一、预习效果检测 1、圆柱的侧面积= 2、什么叫做圆柱的表面积? 3、圆柱的表面积= 4、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6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二、合作探究 (一)、教学例1 1、出示一个圆柱形的罐头,罐头的侧面贴了一张商标纸。 问:你能想办法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吗? ⑴拿出圆柱形的罐头,量出相关数据,在小组中讨论。 ⑵交流:你们是怎么算的? 沿高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商标纸,量出它的长和宽,再算出它的面积。 ⑶讨论:商标纸的面积就是圆柱中哪个面的面积? 观察一下,展开后的长方形商标纸的长与宽,与圆柱中的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 使学生认识到: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2、出示例1中的罐头。 ⑴师:这个罐头的侧面也有一张商标纸,如果不展开,能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吗?测量什么数据比较方便? ⑵出示数据:底面直径11厘米高:15厘米 ⑶学生算出商标纸的面积。 ⑷交流:你是怎么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如果知道的是底面半径,怎么算呢? 3、小结:算商标纸的面积,实际上就是算圆柱的侧面积。 追问:怎么算圆柱的侧面积?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4、练习:完成“练一练”第1题。 (二)、教学例3 1、出示例3中的圆柱。 ⑴问:如果将这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⑵让学生算一算后交流。师板书: 长:3.14×2=6.28(厘米)宽:2厘米 ⑶圆柱的两个底面的直径和半径分别是多少厘米? 板书:直径2厘米半径1厘米 2、引导画出圆柱的展开图。 ⑴这个圆柱有几个面?分别是什么? ⑵如果要画出这个圆柱的展开图,要画哪几个图形?分别画多大? ⑶在书上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圆柱的展开图。 ⑷交流:你是怎么画的? 3、认识圆柱的表面积。 ⑴讨论:什么是圆柱的表面?怎么算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底面圆的面积×2+圆柱侧面积 ⑵算出这个圆柱的表面积。 算后交流,提醒学生分步计算。 4、练习:完成“练一练”第2题。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圆柱的表面积) 三、当堂达标检测 1、完成练习六第1题。 2、完成练习六第2题。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