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隆中对》评课稿 |
范文 | 《隆中对》评课稿 今天,聆听了于老师执教的《隆中对》一课,收获颇多: 虽然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可是课文长,难度大,重点多。要想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也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一直以来,初中文言文教学,都是采取“教师讲、学生背”的注入式教学。这种把原本鲜美的食物嚼得稀粑烂,然后再灌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造成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心理。 本节课,于老师首先抓住了一些兴奋点来设计教案,并在授课的适当时机恰如其分地制造兴奋点。如“激趣导入”部分“三国地图”和背景链接,都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仿佛置身于古三国时期,目睹诸葛亮笑谈“天下三分”的策略。 在小组合作解决文本字词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环再次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了其“主角”的作用,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补缺者,学生思维的活跃远远超出了老师预先的估计,这其中也少不了每节课训练所起的作用。 这种方式的学习,降低了文言文学习的难度,增加了文言文学习的乐趣。最终实现对文言文的有效学习。 当然授课中也有不足之处,文言文的理解应该是和阅读始终结合在一起的。通过朗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由于资料链接过多,导致本节课学生朗读课文时间太少,对于字词的把握以及句子的翻译显得很生疏。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也会尽量弥补这一缺失,力争把每一课都上到最好。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