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
范文 | 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精选2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一、教材乘风破浪分析 船是人类最早的交通工具,乘风破浪它载着人们经历了漫长又伟大的航程。乘风破浪它的外形结构及其功能也随着人类的需求、社会的发展呈现出更多的变化。本课乘风破浪以“船”为主题,带给学生无限期待和快乐,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借由线条、形状、色彩和材质呈现出来。 船一般都有船体(头、尾、帮)、舱、甲板、桅杆、锚、导航和雷达等设施。船的种类很多,一般有帆船、轮船、舰船等。在绘画表现时,可把船看成近似倒梯形,甲板以上部分可看成大小长短不同的方形、圆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的任意组合。 本单元学习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学习任务分为两个活动:画自己喜欢的船,侧重平面绘画的学习;做一艘木船,侧重立体组合造型的学习。 活动一: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收集、整理与利用信息资源的学习方式和行为习惯。对绘画的作业定位如果是观察性绘画,应解决“角度、位置、结构处理、空间关系处理、细节描绘与整体感觉的表达”这些问题。可先画船的大略形状再详画各部分,或先画完一部分再画另一部分。对绘画的作业定位如果是想像性绘画,应解决“围绕主题进行绘画表现的构想,画面的布局,形色处理,周围环境的添画”这些问题,在想像画中最重要的是唤起学生“我想画这个”的意愿,让他们能把握画面构成的美感,清楚地表露自己的心情。 活动二:以材料为主进行立体造型活动。木材处理的工艺技术应考虑分与合两种方式, 第一:应让学生了解分解木头的工具,掌握简易方法。细小的树枝可用剪刀剪;薄的木片可先用刀片划痕再用力掰断;较厚的木头运用刀片并以锤子敲打;运用刀片以削铅笔的方式削木头,也是变换木头造型的一种方法。大而厚的木块需用锯子锯,一个人锯时可用脚压紧木板,不让其松动,再慢慢锯;两人合作应抓住锯柄压紧木块再锯。锯子的大小使用,可视木头粗细搭配运用,使用锯刀应从后端拉到前端全面地使用,拉锯推时要轻,拉时再用力。需要插接的木头可用钻的方式,用电钻或用钉子打洞都行。 第二:应让学生掌握将木头零件组合的简易方法。一般可用速干胶、快干胶、热熔胶进行粘合,这种方法比较直接。有时遇到接合面不佳,直接用粘合方法易脱落,这时就可利用插接的方法,在两块木头的接合处各钻一个洞,再使用竹签或细树枝,将两者插合在一起,也可在竹签上上胶,这样更加牢固。有的木条也可用铁丝、棉、麻绳等材料进行捆绑,别有一番自然的情趣。 教材左下方一系列图片提供了做木船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削锯材料应注意安全,能充分利用现成的小木块、木片、树枝为宜,船的组拼应把握主体结构,只需将一块大木片的一头削尖就有了甲板的感觉,然后用大小不等的木块进行组拼,用堆叠、围合、插合等方式即可。注意木块搭建时的高低起伏变化,巧妙的细节处理表现船的种类、特色,如帆船上的桅杆和帆、舰船上的大炮等,组拼后注意修饰整理,使作品更美观。 二、教学目标 收集船舶的图片、模型等资料,认识船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了解船的历史与文化。 能抓住船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船。 了解材料特点,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的正确操作技术,制作一艘(木)船。 养成细心观察、精心制作的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 三、教学思路 教师应根据学生程度考虑课时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建议绘画课的教学步骤可考虑为:准备——引导——表现——欣赏。导入方式很多:可由猜谜语或关于船的故事设为导入,也可以是直接利用师生共同收集的关于船的各种图片及相关资料欣赏导入。引导阶段先让学生了解船的外形结构,感受不同的船的主要外形特征,然后根据所定的作业目标(想像性绘画或观察性绘画)进行具体的绘画技术的相关指导。四年级学生的创作宜先作整体构思计划,提示相关的表现形式、方法及构想的重点。在自主表现中,应作具体的技术指导,作品完成后,师生共同欣赏学习成果。 如以信息加工策略为指导,教学步骤可考虑为:作品欣赏——掌握规律方法——提供创意指导——自主表现——保持迁移,教师根据作业定位出示相应的材料制作的成品引导学生认识材料,分析范品“船”是用什么材料做成,采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在交流学习中,教师可以示范与领做,让学生掌握运用此材料所需掌握的相关技术,创意指导体现在对材料的选择思考中,我们不可忽视它是建立在相关技术的熟悉程度之上的。学生在独立或合作制作中,教师应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作业评析时可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动机、创作过程、特殊表现等,最后出示一艘能浮在水面上的船,激发学生对自己作品的更高期待值,从而思考怎样把握平衡的`问题,学习空间将由艺术向科技领域拓展。 四、教学选择 本单元以“船”为主题,呈现了多种造型表现的可能,有想像性绘画或观察性绘画,有制作木船或其他材质的船,具有一定的宽容性,教师应根据学情特点,教师本人个性特色选择明确的教学任务开展教学。 因为各地教学资源的差异,活动二的学习材料可提供多种选择:做木船的材料可以是家庭装修时剩余的木材,山林中的树枝、树皮、竹筒;泥塑船的材料可以是当地的陶泥或彩泥。用多种材料做船,建议从变废为宝的思路去寻找一些自然生活中的材料。 美术课程教学结构通常是四段式:导入——讲授——作业——小结,可设法改变这一课堂结构模式。改变时间、序列,强调某种学习方式,都可产生不同的结构组合。如活动二,根据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安排教学程序,可设计为:呈现目标——问题收集——了解技术——讨论方法——综合表现——评价迁移。开门见山提出作业目标,让学生主动去收集本课学习要解决的问题,并分类整理哪些问题是必须解决的,比如工具技术的使用,哪些问题可以是由学生个性发挥自主处理的。教师应善于把握问题,为学生提供思路、线索,让学生始终以积极的状态沉浸在本课学习之中。 五、教学建议 1、制作课涉及到养成因素和安全问题,学生在活动中应养成不浪费、不拖拉、不毛躁的好习惯,有环保意识。工具使用要注意安全,有自我保护意识,拿刀片的手不随意挥动,锯刀应放在桌子中央,不用锯子敲打课桌等东西。教师应起榜样作用。 2、学习屋提出了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身作品情况想办法。如果木船的体量小而轻,可在薄的甲板下贴泡沫板;如果木船的平衡感不好,需在船底加秤锤。用纸盒做的船可直接放在水上漂浮。 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2知识要素 形的联想与创造 技能要求: 对树叶裁剪、拼贴或添画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课件演示,发现树叶中隐藏的变化与美丽 实践与创造:通过对树叶联想,制作独创画面 欣赏与评议:能从主题、构图、色彩等方面进行欣赏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进行各种有效联想 教学难点 树叶的创意 教学过程 一、讨论与导入 1、四人一组讨论欣赏各自带来的各种形状的叶片。 2、屏幕放一片特征明显的'叶片,让学生联想,起到启发的作用。 3、准备放大镜,让学生在放大镜下观赏树叶。 4、提问:这些树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你有什么想法?(允许学生有各种想法) 二、欣赏与议论 1、屏幕展示有树叶联想制作而成的美术作品一两幅。 2、课件分解作品完成的过程。 3、出示课题,学生畅谈自己的创意。(注意如果作品展示过多会限制学生的创意) 三、构思与绘制 1、在底版纸上摆放形状不同的树叶进行联想。 2、教师提出不同层面的作业要求。 3、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并按自己的意愿,完成作业。 (教师提示:尽量不和别人的画面雷同。) 四、展示与设想 1、作业展示,相互欣赏,发现别人有创意之处。 2、教师提问:要是再给你一次创作的机会,你会有新的联想吗?什么联想? 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3教学目标: 1、了解邮票的发展历史、邮票的的组成部分以及他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各种类型的图案设计一枚或一套邮票。 3、通过对邮票的欣赏,了解以及创作,培养学生最邮票的兴趣。 一、导课 同学们,圣诞节马上就要到了,圣诞老人在忙着做什么啊?(送礼物)收到礼物的人可高兴了,可是圣诞老人却遇到了一件非常郁闷的事,他遇到什么事了呢?请看大屏幕!原来是寄给同学们的贺卡被退回来了,退回来的贺卡在我这呢,同学们快帮他找找原因吧!(没贴邮票) 哦,原来是少这个呀!(大屏幕出示)其实他是很小的,却很精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邮票的知识,出示课题! 二、新授 1、同学们,为什么寄信时必须贴邮票呢? 生:………… 其实人类使用邮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关于邮票的`诞生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天,英国人罗兰希尔在街上散步,他忽然发现前面有两个人在争执着什么,原来是邮递员给姑娘送来了一封信,并按当时的规定向姑娘收取邮费。可是姑娘只是看了一眼信封,拒绝收信,更别说是交纳邮费了。原来当时是按路程的远近向收信人收取邮费的,所以有很多因为付不起邮费的人拒绝收信。这件事给了罗兰希尔很大的启发,于是他提出了改革邮政的方案,有寄信人在寄信时购买邮票贴在信封上,表明邮资已付。这样就不用想收信人收费了。而且邮费更为的便宜。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1840年由英国邮政部门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大屏幕出示黑便士)这枚邮票选用的是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的侧面头像作为邮票的图案,价格为一便士,约合人民币一毛四分钱,用黑色油墨印制而成,因此又得名“黑便士”。 2、老师这还有一枚邮票,你能知道他是哪个国家发行的吗?(大屏幕出示大龙邮票) 生:中国 师: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 生:因为上面有汉字,还有龙 师:汉字是我国特有的,龙又是我们中环民族的象征,所以我们叫他大龙邮票。它是我国第一枚邮票。 3、除了这些邮票,你还见过什么样的邮票吗? 生:………… 4、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许多邮票的图片,请在小组内欣赏一下,看看能不能发现有票的共同特点。 生汇报:中国邮政,面值,图案,齿孔 师:对啊,同学们发现的这些共同点就是邮票的基本组成部分。 5、老师再请同学们欣赏一下邮票,找找他的不同点。 生观察并汇报。形状不同,面值不同,图案不同………… 师:我们再来看一下都有什么图案吗? 生观察:人,植物,动物等…… 师:有这么多内容可以做邮票的图案呀!为什么选这些图案呢?请选择一枚你最喜欢的邮票看一下 生:有代表意义 师:对啊,一般来讲我们我们把邮票分为普通邮票、纪念邮票、普通邮票。 三、欣赏学生作品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同龄人的作品,你喜欢哪一副?为什么? 生:…… 四、学生作业 那请同学们看一下作业要求,大屏幕出示!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五、作业讲评 请同学们把作业贴到小组内的卡纸上,然后贴到黑板上!同学们你们设计的作品太精彩了,现为自己鼓鼓掌吧!你喜欢谁的作品呢?为什么?我们请作者来较少一些爱创作思路吧!学生介绍。 六、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邮票的知识,其实有关邮票的知识还有很多,如果同学们感兴趣的话可以在课下继续研究。今天我们就上到这。 最后祝大家圣诞快乐!下课。 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4教学目标: 通过充分的视觉素材资源的展示与交流,使学生感受二方连续图案的艺术美感,初步了解其艺术特点及生活中的实际作用。通过本课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电脑工具借用或自行设计单独纹样,并运用复制、粘贴等方法组成二方连续图案,体验运用电脑工具进行创作活动的技术优势,进一步提高Word软件操作能力。通过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及使用电脑的兴趣,使他们进一步体验通过电脑开展设计实践活动所具有的技术优势。通过欣赏及运用电脑设计连续图案,提高学生的信息及艺术素养,感受艺术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使他们养成善于美化生活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二方连续图案的知识,并能够运用Word绘画软件创作出简单的、具有装饰性的二方连续图案,体验通过电脑工具进行设计创作的过程。 教学难点: 创作出具有装饰性的、形式新颖的二方连续图案作品。 教师准备: 信息技术设备、教学课件及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的各种学习资料等。 学生准备: 各种与二方连续图案有关的素材。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出示一块印有美丽花边的方巾或一个有花边装饰的其他物品,让学生观察。 看实物找花边。 通过实物直观地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说出感受。 交流二方连续图案给人带来的艺术感受。强调二方连续图案的装饰美感。示二方连续的概念。(课件或教科书) 认真看文字,并读出文字内容。 初步了解二方连续图案的概念。 二、欣赏课件。 在图片中请你找出二方连续图案在哪里。 如:花瓶、坐垫、地毯、书籍、服装、包装盒、房屋等。二方连续图案广泛地应用于建筑、衣物、日用品、书籍等的装饰美化方面。 小结:人们很早就利用各种各样的花边来装饰身边的事物,使它们变得非常美丽。 根据保件提供的内容,找出物品的二方连续图案。 交流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有二方连续图案装饰的物品。 通过来自于生活的素材,让学生认识到二方连续图案有广泛的用途。 组织学生讨论二方连续图案的有关知识。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条美丽的花边是由什么组成的?(课件) 它们都是一种图案的重复排列,我们用箭头来表示出它们排列的规律。 观察并说出花边是由一种图案的重复排列组成的。 让学生找出二方连续图案的创作规律,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指导学生初步认识几种构成形式。 二方连续图案的形式可分为:(课件)通过课件演示二方连续图案的散点、折线、波线、综合等构成形式。 观察课件内容,理解浅显的二方连续图案的构成知识。 初步了解二方连续图案的构成知识,为突破教学难点提供帮助。 总结知识,引发质疑。 刚才我们看到了很多漂亮的二方连续图案花边,对于它们你还有什么不懂的或是想要了解的吗? 学生自由提问,说出自己的见解或疑惑。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想法或者疑惑,体现教学的民主性。 辅导上网。 学生查看校园网有关二方连续图案的网页内容,自主探究相关内容的知识,并通过校园网的BBS论坛进行合作学习。 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式学习,搜集有关介绍二方连续图案的文字和图片,加以学习和整理,并通过BBS论坛与其他学生进行知识和问题的交流。 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式学习和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教学的难点问题。 组织学生汇报自己通过网上学习获得的知识,如二方连续图案的构成形式,有什么新的想法及生活中的应用等。 汇报学习成果,对二方连续图案的概念和它的构成形式进行总结,说出自己的设计想法。 通过自主探究式学习和网络合作学习,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加深对二方连续图案的了解。 指导学生电脑操作的方法: 1、复习插图图片的方法。 2、指导学生学会简单的.处理图片的方法(可以结合Windows图画工具进行图像处理)。 学生进行学习与实践练习活动。提高学生电脑操作能力。 三、布置实践活动的内容。 设计或利用一个单独纹样进行二方连续图案的创作,为我们班的板报或中队小报设计美丽的花边。 根据作业要求,在电脑上设计一个美丽的二方连续图案的花边。明确作业要求,以任务驱动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行个别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学生自己设计或从老师提供的资源中选择一个单独纹样进行二方连续图案的创作活动。 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使他们顺利完成作业。 四、课堂小结。 组织学生自评和互评,总结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并通过BBS填写问卷(内容可以是二方连续图案的定义、有几种组织构成形式、你还有哪些想了解的知识等等)。 学生说说对作品的感受,如图形、颜色、排列方式等。再次感受二方连续图案带给生活的美感。通过BBS填写问卷。 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5知识要素: 间色与复色应用,色彩搭配 技能要求: 水粉涂色的基本技法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感受古代壁画,发现壁画的特点 实践与创造:了解壁画色彩特点,临摹壁画并填补残缺 欣赏与评议:欣赏壁画内容、色彩、造型,并说说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人物动态造型 教学难点 人物神态的塑造 教学过程 一、故事与导入 1、课件导入壁画故事,教师讲解故事。 ①欣赏古代壁画作品。 ②以壁画《九色鹿》的动画故事为中心,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变迁。 2、插放资料片《敦煌莫高窟》,从自然景观介绍敦煌。 二、感受与交流 1、以小组讨论所知道的古代壁画,有哪些内容和作用。 2、小组代表发言,说一说对古代壁画的印象以及这些壁画的作用。 三、实践与指导 1、修补壁画,为其填色: ①根据的线描壁画原稿,临摹壁画色彩,注重感受,可用原色、间色或复色。 ②为壁画残缺部分补画,根据临摹的'色彩感觉进行色彩的延伸(填色)。 2、发挥对壁画色彩的感受,可凭自己的感觉去临摹和填色。 四、展示与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并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 提问:你觉得哪些颜色更能表现壁画的古朴美。 2、教师和学生共同。 对色彩效果不同的作业进行讲评,对大胆的作品给予鼓励,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6知识要素 色块之间的搭配 技能要求: 色块的拼贴组合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表现生活环境中的人物,体验形式美感 实践与创造:通过五官和动态来表现人物的神态与心情 欣赏与评议:相互欣赏作品,评论作品的成功与失败 教学重点 人物五官、发型的表现 教学难点 色彩搭配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与交流 1、教师出示范画,让学生说说各种制作方法,谈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展示制作方法,激发学生制作兴趣。 3、小组讨论,交流制作方法。 二、分析与感受 1、教师归纳学生意见,分析作品美在何处?分析头发面部与五官如何表现。 2、让学生感受拼贴与绘画的'不同之处。 三、创作与辅导 1、学生制作: ①选择材料; ②画草图; ③选择表现方法; ④运用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 2、尝试探索应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拼贴画面。 四、欣赏与评论 1、展示作业,分析存在的问题。 2、自评作品,鼓励学生的自信心。 3、交流、欣赏、互评。 4、教师总评。 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7知识要素 浓淡墨的组合 技能要求: 用淡墨与焦墨表现文字的变化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焦、淡墨的变化,发现汉字演变过程 实践与创造:运用文字与图形的组合成有趣的画面 欣赏与评议:在欣赏与交流中感受书法的艺术效果 教学重点 淡墨与焦墨的`运用 教学难点 文字与绘画的组合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尝试 1、出示一些古汉字,猜一猜,认一认。 2、了解汉字丰富的内涵及其简述其演变过程。 3、学生尝试用一种字体书写成语或名句。 二、欣赏与发现 1、欣赏由焦、淡墨完成的书法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2、通过尝试与交流,知道先画淡墨,再写焦墨所形成的浓淡层次。 3、讨论文字与绘画的关系,知道色彩的运用使画面更生动。 三、讨论与实践 1、欣赏、讨论同龄人的国画作品,感受笔墨变化。 2、小组交流自己的构思。尝试运用文字与绘画完成画面。 ①注意笔墨变化; ②大胆构思,联想丰富; ③注意构图饱满。 四、欣赏与评论 1、展示作品,根据作业要求讲评作业。 ①自评:说说自己作品的得意之处; ②互评:谈谈你所喜欢的作品; ③教师:以鼓励为主,表扬学生作业的独创性。 2、交流对汉字的认识与感受。 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8知识要素 色块的疏密组织 技能要求: 剪与撕等拼贴技能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撕贴的快乐,发现拼贴的美 实践与创造:通过剪和撕拼贴方法设计一幅节日盆花 欣赏与评议:欣赏作品,交流各自的`制作经验 教学重点 花与花盆的设计与众不同 教学难点 不同材料和色块的搭配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与交流 1、课件展示范画,介绍创意之处和色块搭配的最美之处。 2、小组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发现与尝试 1、归纳意见,引导认识盆花的制作方法及其他物品如何来进行装饰以及色彩搭配。 2、启发学生设计一幅独特的盆花。 3、学生尝试用构图画出来。 三、构思与绘制 1、确定制作,进行制作: ①选择形式; ②选择材料; ③画出草图; ④选择表现方法; ⑤注意色彩的搭配。 2、教师辅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展示与设想 1、展示自己的作品,分析存在问题。 2、能否发现别人的创意之处吗?说一说。 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9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蔬果根、茎、叶、芽、花、果等都含有丰富的营养。能利用蔬果的自然形态、色彩特点,进行雕刻、塑造、创意设计一个立体形象。 2、过程与方法:在联想中、能对蔬果的自然形态、花纹质感进行观察、构思新形象。在比较中体验添加或切、刻、雕、挖等不同制作方法。 在创作中利用蔬果的自然形态创造新形象。 3、情感:注意观察生活、养成发现生活美的能力。大胆想象,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对蔬果的自然形态、花纹、质感等特点进行联想与添加、组合造型,培养观察与设计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对蔬果的原形进行切、刻、雕、挖创造与众不同的艺术形象。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情境:欣赏“蔬果童话形象”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 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出蔬果童话形象夸张、变形的蔬果娃娃。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设问提出要求: (1)蔬果娃娃它们象什么? (2)小作者是怎样利用蔬果的自然形态、花纹、质感进行构想与创作的? (3)你喜欢哪一件作品?为什么? 4、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能用蔬果创作些什么? 知道的哪些和这些不同的蔬果的艺术作品? 3、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的'不同蔬果艺术品的。你准备用什么样方法设计作品。 (三)作业布置: 能运用多种制作方法,设计与众不同的新形象来表现蔬果的童话故事。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作业评述: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1、教师小结:能凭记忆想象、大胆尝试表现的作品进行表扬。 2、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0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纸艺穿编的规律,运用常见的穿编方法,设计制作简单的生活、装饰用品; 2、在学习中体会穿编这一工艺制作的实用及装饰功能,感受纸艺穿编的乐趣,培养看图动手操作能力及设计、工艺制作意识。 教学重点: 用纸带穿编的方法制作简单的生活用品(小方篮)及纸带穿编工艺的运用。 教学难点: 纸带穿编方法及小方篮的.制作 教学关键: 观察讨论纸带穿编的规律,引导如何使小方提篮立起来及篮口处理;观察两种不同色彩交织成的纹理,并运用到装饰中。 课前准备: 各色纸条、幻灯教学文件、范例,剪刀、粘合材料等。 教学过程 1、以谈话形式引导学生观察范作指导学生欣赏这是什么呢?它美吗? 你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做成的吗? 2、幻灯出示作品 观察范作,说说它美的地方,并试着寻找规律,说说它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指导学生看图自学穿编技能。 ①有什么规律,要注意什么? 拆解范作(与学生试做结合) ②如何使小篮子立起来? ③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在篮子上作装饰? ④怎么处理篮子的开口? 3、指导学生看幻灯制作图编制小篮子。 4、作品展示与评价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精细美观评价,总结穿编规律(一上一下交织)。 小结:穿编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运用,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穿编,还有其他编法。只要你开动脑筋,动手创造,就会有与众不同的作品诞生。 1、展示穿编的其他作品(小果篮、装饰图案、创意篮子等) 2、布置课后拓展作业(上网自学创意篮子的制作) 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1知识要素 掌握平行透视和近景与中景 技能要求: 线条的各种表现方法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近大远小、近高远低,发现透视规律 实践与创造:在写生中运用透视原理表现物体的特征 欣赏与评议:欣赏、写生作品,评议透视的表现 教学重点 近景与中景的表现 教学难点 线条、色彩的协调与对比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与观察 1、引导学生参观校园。 2、让学生边看边讨论哪一处角落最美?为什么? 3、教师引导学生选景要有主题,要有近景、远景的区别。 二、发现与思考 1、结合上节课写生的树,说说建筑物在树的陪衬下有什么不同? 2、观察时发现近、中景有什么透视变化?如何取景? 3、在色彩、造型、线条上有什么区别? 三、写生与辅导 1、画建筑一般从上开始,注意平行透视中“近高远低、近大远小”的变化。 2、如近景是建筑、中景是树木,先画建筑后画树木。 3、注意线条变化,运用疏密区别近景与中景。 4、记号笔是黑色,所以可选用比纸淡的色彩先涂,以此黑、白、灰的距离。 四、欣赏与评议 1、学生自评:发现自己作品的优缺点。 2、小组互评:分析别人作品的'优点。 3、教师总评:选择有特点的作品分析,线条的组合、色彩的搭配、景物的取舍等是否美?美在哪里? 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2教材分析: 线条的平直与弯曲,会使人产生动或静的感觉。平行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平直的地平线,有静止的感觉,而弯曲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蜿蜒的河流,有流动的感觉。充分运用线条的各种造型,已经成为重要的表现手段,而且对美化画面和深化主题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引导学生发现存在于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中的线条,并能巧妙地利用它们去塑造形象,从而赋予作品鲜明的艺术感染力。从教材的例图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线条能赋予画面的生动性和悦目性。 教学目的: 1、观察平行和弯曲的线条,使学生认识线条的曲直在视觉反应上产生的静止和流动的感觉。 2、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作画练习,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 教学重点: 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线条表达流动和静止的感觉。 教具准备: 课件、作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复习以前学过的《点、线、面》中的线条的种类。 师:板书——线条有粗、细、曲、直。 2、请同学说一说线条给人的感受,引出课题(板书)——线条的动与静。 三、讲授新课: 1、欣赏课件(流动的河流、静止的公路、地平线等),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样线条,给人什么感觉? 师:流动的河流展现的是曲线,有动感,而公路和地平线是静止的直线。 2、请同学回忆大自然中还有那些静态和动态的线条,它们各是什么样子。 师:平直与弯曲的线条会使人产生动与静的感觉。 以直观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线条的曲直与动态的关系。 3、请学生欣赏课本范例,进一步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想一想,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 4、教师结合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色彩的冷暖》讲解线条与色彩在不同画面中的`运用。 (1)暖色和曲、直线的配合,产生的视觉反映。 暖+直=温暖、平和 暖+曲=热烈、欢快 (2)冷色和曲、直线配合 冷+曲=宁静、幽远(如蜿蜒的河流) 冷+直=单调、呆板 通过欣赏范图、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该如何更好的应用线条。 四、作业布置:用平行或弯曲的线条,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并上色。 五、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倡导学生在作业中的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创新画法给予表扬,及时鼓励好的作业。 六、作业展评: 1、个人分析画的内容,画面好在哪里? 2、同学互评,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幅作业,说一说它的优点? 3、教师简评。 七、拓展 教师展示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作品。请学生欣赏。 八、课堂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九、教学反思: 有一种材料叫“毛根”性质柔软,利用它在课堂上讲解示范线条的曲与直非常的直观,所以课堂中选择一种好的教具至关重要,并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3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造型表现力及构图能力。 3、培养学生动力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想象、构思、创作 教学难点: 取材新颖、独特,构图完美,造型生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同学们是否到游乐场玩过?你们都玩了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 师导出课题:梦幻之国 2、激发想象:同学们你们大胆发挥想象自己设计出有趣、新颖的游乐设施,我们比一比谁相象出的设施最棒。 3、欣赏: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 先让学生自己欣赏作品,再请个别学生说出对作品的理解,最后老师从作品的'构思、构图、色彩、技法上进行补充和讲解。 4、归纳作画步骤: A、思取材 B、构图 C、确定表现技法 D、完成作品 三、布置作业:用绘画等形式表现儿童游乐园的场面。 四、课堂辅导:巡回指导,协助创作上的困难。 五、作品赏析:展示作品,并点评。 六、课堂小结:师总结本堂课学生学习及掌握知识的情况,鼓励学生不断努力提高。 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4课题: 色彩的对比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5课) 课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和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掌握对比技巧。 2、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色彩感觉,提高学生画色彩画的兴趣。 3、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习好方法,感悟色彩的强烈对比效果。 教学重点: 感受色彩对比的效果,培养学生对色彩美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 大胆运用色彩对比知识于创作之中。 教学准备: 教师:资料图片、课件、画笔、颜料等。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旧知识、激趣导入 出示冷暖对比色两幅图片,围绕下面问题师生对话交流。 1、请说说你对这两幅画的色彩感受。 2、组织学生用油画棒按色彩推移排列成一个色环。 (课的开始以复习旧知识引入,引导学生回忆冷暖色的表现力,以巩固所学过的`色彩知识。让学生总结冷暖色的特点,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过渡导入新知,并以排列色彩推移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新课 1、师引出对比色感念。 我们生活的环境里,因为有了鲜艳的色彩对比,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今天我们来认识在色彩中对比最强烈、最鲜明的颜色。我们称两个相互作为补色的颜色为对比色。 2、师出示色彩的对比图片。学生了解色彩知识,直观感悟。 3、欣赏和分析 (1)欣赏民间年画,谈一谈运用了哪些对比色?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2)绘画中色彩的运用(讲解绘画比对色彩的运用技巧)。 4、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 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为小女孩配裤子、游艇上的救生圈。 运用对比色配色,说说自己的配色习惯?为什么要选择强烈的色彩? 5、师生总结梳理 四、巩固练习: 运用色彩的对比为一幅年画配色。 五、展示与评价 作品展示,师生一起评价,评“个性鲜明、色彩运用合理、构思巧妙”之作。 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5知识要素 色块之间的搭配 技能要求: 色块的拼贴组合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表现生活环境中的人物,体验形式美感 实践与创造:通过五官和动态来表现人物的神态与心情 欣赏与评议:相互欣赏作品,评论作品的成功与失败 教学重点 人物五官、发型的表现 教学难点 色彩搭配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与交流 1、教师出示范画,让学生说说各种制作方法,谈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展示制作方法,激发学生制作兴趣。 3、小组讨论,交流制作方法。 二、分析与感受 1、教师归纳学生意见,分析作品美在何处?分析头发面部与五官如何表现。 2、让学生感受拼贴与绘画的不同之处。 三、创作与辅导 1、学生制作: ①选择材料; ②画草图; ③选择表现方法; ④运用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 2、尝试探索应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拼贴画面。 四、欣赏与评论 1、展示作业,分析存在的问题。 2、自评作品,鼓励学生的自信心。 3、交流、欣赏、互评。 4、教师总评。 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6教学目的: 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画一幅登山游戏线路图,在制作棋子,大家一起玩一玩。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重点: 画一幅登山线路的游戏图,进行登山游戏比赛活动。 教具准备:范作、彩泥、彩色笔等。 学具准备:彩色橡皮泥、彩笔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1、组织教学。 2、欣赏老师的.制作的登山图,请个别同学上台和老师一起玩一玩。 3、揭示课题:登山游戏 二、探索新知 1、观察书本的图例,说说他们做的和老师有什么不同? 2、学生回忆,班级以前组织秋游登山活动,所走过的线路,或自己和父母出游所爬过的山,可以分为几个停靠点和终点。 4、组织各小组讨论,怎样把登山线路图绘制成一张登山地图,制作初稿。 5、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 6、教师结合学生的想法,提出几点意见和看法。 7、师按照个别学生的想法和学生共同在黑板上绘制一张登山游戏图,稍做示范。 三、综合实践 1、作业:学生分小组进行绘制一幅登山游戏线路图,同时用彩泥制作下棋必需的棋子。 2、要求:路线清晰、构图完整。 四、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制作。 五、总结: 1、汇报游戏:学生以小组为主进行登山游戏玩一玩。 2、展示作品,交流心得。 3、师总结,布置下节课工具并要求同学整理好教室,做好保洁工作。 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7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解放军叔叔,喜欢解放军叔叔。 2、完成一幅解放军叔叔肖像写生作品。 3、有余力的学生再完成一幅头像速写。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解放军的图片、故事。准备绘画工具。 2、有条件的学校,课前可带学生搞一次与当地驻军的联谊活动。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请一位解放军叔叔来做模特儿。先请他讲讲军队中对战士军风纪的要求,然后请同学评一评这位解放军叔叔的军风纪(主要是着装与精神状态)。 (若没有条请到解放军叔叔,那么教师可以用录像、图片等资料来增进学生对解放军的了解。课业形式也可以由写生变为创作。) 2、发展阶段 根据班级学生的造型能力,教师可选择让模特儿站立、坐着,或做一些战士常见的动作。 引导学生观察解放军叔叔的大体形态,并记录下来。主要观察比较头部、躯干部分与四肢的'比例关系。教师可用当堂示范引导学生观察:先观察大体,用基本形将观察到的头、躯干、四肢的基本形状记录下来,然后,将画稿举到稍远处,再对照模特儿,观察、调整。 再进行细部刻画。可以从头部开始,从上到下,一边观察一边绘画。要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部分,进行仔细描绘。 全部写生完之后,还有必要对画面进行调整。 对于写生速度较快的学生,可以建议他们再写生一幅战士的头像。 (三)课后拓展 参观军营,阅读军事题材的文艺作品,创作与解放军叔叔有关的绘画作品。 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8知识要素: 了解三原色的组合,感受间色 技能要求: 学生调色、配色技能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感受三原色,发现自己表现色彩的才能 实践与创造:借助丰富的想象,创作自己喜欢的`画面 欣赏与评议:从各方面去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教学重点 三原色的搭配 教学难点 画面的构思与水分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 1、展示大师作品,并介绍大师生平和作品特点。 2、欣赏、讨论,交流对大师作品的感受。 3、分析作品所呈现的节奏感。 二、实践与制作 1、教师示范水粉画的技能技巧。 2、学生临摹书本范画。 3、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 三、交流与再创作 1、允许学生按大师的用色方法进行再创作。 2、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以启发他人。 3、给画的成功的和不成功的学生继续画纸,以便再创作。 4、教师帮助能力相对欠缺的学生完成作业。 四、欣赏与问题 1、因作业颜色未干,面积展示时,用电吹风吹干。 2、欣赏、评论同学画的创意和优点。 3、问题:因水分的原因,三原色之间的互相衔接会产生什么结果? 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9知识要素 图片反转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风筝的造型特点 实践与创造:设计风筝的图案及色彩 欣赏与评议:介绍风筝的一些相关知识,交流感受 教学重点 风筝的外形及图案的设计 教学难点 对称轴的确定及粘贴时的水平翻转 教学过程 一、交流与尝试 1、教师出示不同造型的风筝供学生欣赏。 2、多媒体展示有关风筝的图片及风筝的资料。 3、教师演示半个风筝外形的画法。 4、讨论水平翻转命令的用法。 5、学生简单尝试表现风筝的外形。 二、讨论与表现 1、说说你知道的.有关风筝的知识,在班级中进行交流。 2、教师画出半个风筝外形,学生讨论怎么变出另一半。 3、学生观察风筝,分析风筝外形特点(形态、花纹等)。 4、结论:用复制、粘贴、水平翻转画完整风筝外形。 三、想象与创造 1、通过想象画出风筝的外形,设计风筝的图案造型。 2、对风筝图案填色,注意色彩面积大小对比。 四、欣赏与评论 1、通过学校局域网,进行作业的展示交流。 2、学生介绍作品,说说设计思路。 3、教师挑选有特点的作业进行讲评。 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20知识要素 了解鞋子的结构 技能要求: 运用线条的疏密描绘鞋子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通过写生,发现鞋子的“点、线、面” 实践与创造:根据鞋子的外形,进行一定情节联想创作 欣赏与评议:从色彩、构图方面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教学重点 仔细观察,富有创意的联想 教学难点 线条的表现力 教学过程 一、讨论与导入 1、屏幕展示学生写生的'各式鞋子的线描作业,激发学生兴趣。 2、用课件解剖鞋子的结构,让学生充分了解鞋子的造型。 3、介绍写生要点。 二、欣赏与议论 1、教师演示自己的创意。 2、引导学生欣赏书本范图。 3、提示鞋子想象的切入点。 4、表现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三、构思与绘制 1、提示学生认真观察细微之处,尽可能画仔细。 2、允许学生从局部开始描述。 3、鞋子在画面上不要太方正。 4、创作与众不同的作品。 四、展示与设想 1、教师学生作业展示场所。 2、学生简单口述画面创意。 3、师生各自推荐喜欢的作品,并说明理由。(主题、创意、色彩、构图)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