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买文具》教案设计 |
范文 | 《买文具》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招聘售货员”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材分析 “买文具”是在认识元、角、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的起始课。本节课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小数,初步建立小数的概念。通过“买文具”时看到文具标价牌上用小数表示的价格,自然地引入小数,使学生经历把表示价格的小数改写为几元几角几分以及把几元几角几分改写为用小数表示的过程,初步理解小数的具体意义,体会小数与它所表示的实际量的单位之间的联系,体会小数的特征,并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学好这一课内容将为今后学习有关小数的其他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地处城市,学生多数来自于知识分子家庭,经济条件良好,对于购物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部分学生见过用元表示的`小数,但对小数的具体意义还不十分清楚。 〖课堂实录 (一)活动一:招聘售货员 师:有一个文具店,要招聘售货员,谁想应聘呀?当售货员应具备什么条件呢? 生1:要知道标价牌上的数表示多少钱。 生2:要会数钱、会找钱、会算账。 …… 1.第一关:说一说,读一读 (出示“买文具”的主题图,先让同桌说一说每一种文具的标价表示多少钱。) 生1:铅笔0.50元表示5角。 生2: 笔记本3.50元表示3元5角。 …… 师:请同学们填写各种文具的标价,如铅笔0.5元是5角等。 (集体订正,对个别不理解的学生进行指导。) 师:像3.50,10.6,16.85,…这样的数都是小数,这个小圆点叫小数点。这些小数怎么读呢? 生1:16??85读作十六点八十五。 生2:读作一六点八五。 生3:读作十六点八五。 师: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读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读法来读,小数部分不带计数单位,如16.85读作十六点八五。 师:日常生活中小数的应用很广,如长度18分米也可以说成1.8米。 2.第二关:数钱 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完成“试一试”,然后同桌交流。 (二)活动二:培训售货员 任意拿出一些人民币,让学生说一说是多少,并用小数表示出来,再读一读这些数。 (小组合作,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活动三:贴价格标签 师:商品摆到货架上时,需要贴上标签,标签上一般都注明商品的名称、产地、价格等,其中价格一般用小数表示。下面我们一起来将这些商品按照出售的价格写好标签,比一比,看哪一组写得最准确。小组同学每人先独立写一张,写得快的同学可以多写,然后小组内互相检查一下。 (每个组发一份用几元几角几分表示的商品价格表和对应的标签,数量略多于小组人数。) 活动完成后各小组选代表读一读其中几种商品的标签,其他组予以评价。 师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呢? 生1:我知道了什么样的数是小数。 生2:我知道了钱可以用小数表示。 生3:我学会了读小数和写小数。 生4:我不知道为什么钱用小数表示时只用元作单位。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是:紧密结合招聘售货员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会用元、角、分表示商品的价格,并学会认、读、写小数。不足之处是:学生只是会认、读、写关于元、角、分的小数,至于为什么元角分用小数表示时只用元作单位,学生没有明白,在这里我处理得不太好,应该从生活习惯入手让学生明白。 〖案例点评 本节课教师通过“招聘售货员”“培训售货员”和“贴价格标签”这三个数学活动展开教学,充分体现了 “数学教学过程就是学生数学活动的过程”的新课程理念。学生在活动中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小数,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只是对学生交流的过程(包括小组之间的互评)涉及较少。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