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范文 |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 1.会利用已有的知识,依据实际情况从给定的优惠方案中选择比较经济的方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的意识。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养成精打细算的好习惯。 教学分析: 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能够依据实际情况从给定的优惠方案中选择较经济的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设计通过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购买门票和租车问题入手,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想法,从而培养学生综合的水平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索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活跃思维。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依据实际情况从给定的优惠方案中选择比较经济的方案。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结合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具学具: 课件、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一、对话交流,引入课题。 师:课前老师想给同学们先看一组美丽的照片。(本溪水洞)十一长假期间,老师到本溪水洞游玩了一番。(电子白板出示) 师:你知道本溪的旅游景点还有哪些吗?(五女山、关门山等) 师:你们都到过哪些地方旅游过呢?(学生回答) 追问:旅游时,都有哪些费用呢? (生自由回答) 有些人去同一个地方,花费却有多有少,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旅游费用。(板书课题:旅游费用)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出示信息 我们本溪也有许多旅游景点,本溪明珠旅行社针对关门山旅游景点,推出了两种旅游优惠方案,我们来看一看,出示优惠方案。(电子白板出示两种优惠方案) A:景园一日游,大人每位160元,小孩每位40元。 B:景园一日游,团体5人以上(包含5人)每位100元。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A种方案玩一天,大人每位160元,小孩每位40元 生:B种方案玩一天,团体5人以上(包含5人)每位花100元。 追问:团体5人以上(包含5人)每位100元,这是什么意思? 生:只有够5人才能有资格买团体票,不管大人还是孩子,每位都100元。 团体票每位100元,对于个人票中大人每位160元来说怎么样?对于个人票小孩票来说怎么样? 生:团体票每位100元,对于个人票中大人票来说便宜了60元,对于个人票中小孩票来说每位贵了60元。 师:好的,这里有两个个问题:(1)如果去4个大人,2个孩子,选那种方案省钱?(2)如果去2个大人,4个孩子,选那种方案省钱? 师: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小组在讨论:这两种情况,分别选那种方案省钱?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①小组合作讨论购票方案,力争人人出力。②根据购票方案,列出算式,计算出购票总价。③每组选出喜欢的方案,并填在表格里。④每组选一名同学说说小组的购票方案。 思考:观察大人和孩子人数的特点,你发现什么规律?附:表格 (学生小组讨论) 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讨论结果。并说一说各用了多少钱? 生1:第(1)个问题A方案是:1604 =640(元) 402 =80(元)640+80=720(元); B方案是:6+2=6 (人)1006=600(元)所以B方案省钱。 生2:第(2)个问题A方案是:1602=320(元) 40 4 =160(元)320+160=480(元);B方案是:2+4=6 (人)1006=600(元)所以A方案省钱。 师:在他们的介绍中,你发现什么问题? 生:有时方案A省钱,有时方案B省钱。 师:观察大人和孩子人数的特点,你发现什么规律? 生:大人多 ,孩子少,按B 种方案买票省钱;大人少,孩子多,按A种方案买票省钱。 师:那么如果6个大人,3个孩子,选哪种方案省钱? 自己想一想? 生:方案A:1606=960(元) 403=120(元960+120=1080 (元) 方案B:6+3=9(人)1009=900(元)方案B省钱。 师:还有没有更省钱的方案? 生:(6个大人买团体票,3个小孩买个人票,需花720元。)6个大人,3个孩子方案A:1006=600(元) 403 =120(元)600+120=720(元)A、B两种方案结合省钱。 师:真棒!同学们想出了更省钱的办法,真会精打细算。 2、活动二:租车问题 师:同学们,咱们刚才研究的购票的问题大家表现得特棒。下礼拜咱们五年级要组织看话剧,校长要帮我们租车,我们帮她设计一个租车方案好吗? 生:行! 师:学校要组织五年级115人去看话剧。大客车每天每辆1000元,每车限乘40人。小客车每天每辆650元,每车限乘25人,怎样租车合适? 师:你从中获得那些数学信息? 追问:限乘什么意思? 生;就是最多座这么多人,不能超过这些人?。 师: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讨论出的方案最多,而且租金最少?完成下列的表格。(电子白板出示) 师:哪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说一说怎样算的? 生1:我们组想的方案是租2辆大车,2辆小车。共有130个座位。付的租金是10002+6502 =3300(元) 生2:我们组想的方案是租3辆大车,不租小车。共有120个座位。付的租金是10003=3000(元) 生:我们组想的方案是租1辆大车,3辆小车。共有115个座位。付的租金是10001+6503=2950(元) 生3:我们组的方案是没租大车,5辆小车。共有125个座位。付的租金是 6505=3250(元) 师:哪种方案最省钱? 生:租1辆大车,3辆小车最省钱。 师:刚才通过同学的努力,找到了最佳方案。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运用数学头脑,采用优化、组合和统筹等方法,用最少的钱办成同样的事情。这样既可以增强勤俭办事的意识,又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我们的数学思维能力,用我们的聪明才智更好地生活。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你把今天的收获将给爸爸妈妈听,下次再在遇到这类问题你可以帮着家长多出出主意,我相信,你一定会想出一种最佳方案。真正成为家长的小助手。 板书设计: 旅游费用 选取最优化方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教材分析 “梯形的面积”是在学生认识了梯形特征,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并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教材没有安排用数方格的方法求梯形的面积,而直接给出一个梯形,引导学生想,怎样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把梯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 学情分析 本课以小组合作,动手操作为主教学,这样设计有利于全班参与,更为学困生提供了思考的机会。其次有利于学生间的充分交流与合作,为探索出更多的方法提供了机会。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 2.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灵活运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3.结合数学“再创造”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等逻辑思维能力与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梯形面积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流程示意 (一)、复习旧知 本环节由点开始学生就展开想象,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中打开了思维,轻松自然的引出各种已学平面图形的面积。 (二)、探究新知 此环节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广阔的天空,顺其天性,自然调动已有的数学策略,突破教材以导为主的限制,以学生活动为主。 (三)深化巩固 运用公式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这一环节通过练习既能巩固公式,又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同时感受祖国伟大的壮举,从而产生爱国主义情怀。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主构建、理解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转化思想的价值,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会笔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谈话: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加、减、乘以及小数除以整数的除法,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有关小数的计算。 (出示场景图)在动物乐园里有两只蜗牛欢欢、乐乐正在树林里游戏呢,我们一起去瞧瞧!(呈现:欢欢每小时爬行3米,一共爬行6.12米;乐乐每小时爬行4.2米,一共爬行7.98米。) 提问:要知道谁爬行的时间少一些?要先求什么?怎样列式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6.12÷3,7.98÷4.2。 再问:你能估计一下,他们各自的时间大约是多少吗? 谈话:它们爬行的时间到底是多少呢,还需要进行精确的计算。先请大家算出欢欢爬行的时间。 学生练习后,提问:怎样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谈话:那么,怎样求出乐乐的爬行时间呢? 引导:7.98÷4.2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小数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二、合作交流,探索方法 1.探索计算7.98÷4.2的思路。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我们遇到的新问题,能不能把它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呢?先请同学们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里活动,教师巡视。 学生中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分别把7.98米和4.2米转化成用“分米”作单位的数量,再进行计算; (2)分别把7.98米和4.2米转化成用“厘米”作单位的数量,再进行计算。 交流第一种思路时,提问:把“米”作单位的数转化成把“分米”作单位的数,就是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这样就把除数是小数转化成了怎样的除法?(相机板书:7.98÷4.2→79.8÷42) <<<123>>> 交流第二种思路时,提问:把“米”作单位的数转化成“厘米”作单位的数,就是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0。这样就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了怎样的除法?(板书:7.98÷4.2→798÷420) 讨论:上面的两种思路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板书:除数是小数——除数是整数) 追问:这两种转化都是可以的,这样转化的依据是什么? 小结:在数学学习中当面对一个新问题时,我们往往把新问题转化成会解答的旧问题,从而解决新问题。由此看来,转化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2.探索竖式计算的过程。 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把要研究的新问题转化成了自己熟悉的旧问题。那么,怎样用竖式算出结果呢? 提问:如果把7.98÷4.2转化成除数小数的除法,就要把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都向右移动几位?为什么这时的被除数是79.8?(板书) 再问:如果把7.98÷4.2转化成整数除法,就要把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都向右移动几位?为什么这时的除数是420?(板书) 要求: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一个竖式,算出结果,并和同学交流。 指两名学生板演,评讲并反馈选择每种解法的人数。 提问:转化成798÷420也是可以算的,为什么选择这种转化方法的人很少呢? 小结: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一起再来把7.98÷4.2竖式的转化、计算过程在眼前展示一遍。你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说明:用竖式计算环节,虽然出现了不同的方法,但结果相同。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进行算法优化,让学生体会把除数转化成整数的除法算式比较方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再次体会计算策略,而且经历了由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过渡和演变过程,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算法的切实把握。 三、练习巩固,深化拓展 1.专项练习。 出示:把下列除法式子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并想一想商的小数点的位置。 <<<123>>> 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道题可以转化成怎样的除法算式,商的小数点在哪里。 2.先估再算。 下面各题,请同学们先估一估、再计算,看谁能把每一道题都算对。 出示: 5.76÷1.8= 7.05÷0.94= 0.672÷4.2= 学生练习后,组织反馈。 说明:估算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有效方法之一。上面的环节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在判断、改错、计算的同时,将估算、验算等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反思能力,获得良好的数感,又有利于学生逐步养成把估算、计算、检验相结合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计算水平与能力。 4.总结计算方法。 提问:“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5.拓展练习。 (1)比一比,看谁算的既快又正确。 0.12÷0.25 0.12÷2.5 0.012÷0.25 提问:你能很快算出上面各题的得数吗?自己先试一试,再把你的算法和同学交流。 学生中可以出现两种算法:① 先用竖式算出第一题的商,再直接写出第二、三题的商;② 把第一题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4,使除数等于1,并直接用0.12×4算出得数,再直接写后面两题的得数。 着重引导学生理解第二种算法的思考过程,并鼓励学生在计算一些比较特殊的除法算式时,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用比较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小结:计算有时要根据具体问题、题目之间的关系,灵活地进行计算。 说明:在学生理解除数是小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之后,安排拓展性练习,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确定计算方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和灵活计算的学习品质,又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使计算课充满思维的张力和不断探索的活力。 四、全课小结,回顾反思 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怎样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为什么要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复习内容: 教材练习十相关题目。 复习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经历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3.使学生了解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小数除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明白解决思路和算理。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知识梳理 师提问1:你是怎么进行小数除法计算的? 提问2:我们学习了哪些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提问3:举一个例子,表示循环小数。 学生思考,指名回答,适时指名补充。 小结: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和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相似,只需要将除数中的小数转化成整数再除。“四舍五入”“进一法”“去尾法”都是我们学习过的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10÷3=3.3333…,商就是循环小数,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循环节。 二、针对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汇报计算结果。 2.完成教材练习十第3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学生投影展示计算结果,集体交流订正。 3.完成教材练习十第4题。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汇报,教师结出规范解答: 9.7+2=11.7(分) 11.7÷1.5=7.8(分) 综合:(9.7+2)÷1.5=7.8(分) 三、巩固练习 1.下面的说法对吗? (1)16.666是循环小数。() (2)无限小数比有限小数大。() (3)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所以无限小数也一定是循环小数。() (4)0.789789…用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是0.789。() 独立完成,指名回答并说说判断理由。 2.比一比,哪种小食品最便宜: 巧克力蛋卷: 2千克12.5元 奶油小饼干: 3千克16.9元 五香蚕豆: 0.5千克2.51元 草莓布丁: 4千克20.45元 先独立思考并解答,再指名汇报,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完成教材练习十第7题。 (1)学生独立思考,根据题中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2)投影展示典型案例,并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3)师生共同订正。 四、拓展延伸 1.食堂买来7桶同样的油,如果从每桶油中各取出30.4kg,则剩下的油刚好相当于原来3桶油的质量。原来每桶油重多少千克? 30.4×7÷(7-3)=53.2(kg) 2.近似值是3.30的三位小数中,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几? 最大:3.304 最小:3.295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你还有哪些问题?和大家说一说吧。 六、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十第1、5、6题。 学生回忆,在头脑中迅速整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通过思考和表达,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练习中,要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独立完成和自主交流相结合,不必担心出现问题,出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最好的学习过程。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学生的练习情况良好,掌握了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正确率较高,并能比较灵活地应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对于概念性的问题理解不深刻。 教学建议:注重个别辅导,争取个别学生在计算方面有所提高。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教学内容: 第10页例6及后做一做、练习二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应用迁移的方法来求积的近似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求积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求积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0.8×40.32×40.8×12.57.8×0.01 3.2×0.20.08×0.089.3×0.014.8-0.48 2、把下面各数精确到百分位。 0.256≈ 12.889≈ 40.00001≈ 二、新授 1.教学教材第10页例题6. (1)出示例题6: (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3)生尝试练习。 (4)抽生板演:0.049×45≈2.2(亿个) 0.049 × 45 245 196 2.205 (5)分析订正: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质疑或师提问:) ①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根据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0.049的45倍用乘法计算。) ②结果2.205保留一位小数约是2.2是怎么来的?(根据四舍五入法:看小数部分的第二位小于五,就从第二位开始省略掉。) (6)小结:当我们求出的积的小数位数比较多,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三、练习 1、完成第10页“做一做”。 生完成在练习本上,抽生板演,并说出四舍五入的方法。 2、课堂作业:第13页练习二1、2、3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一、教学目标: 1、理解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 2、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 难点:除数扩大几倍,被除数也要扩大几倍。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A、准备题: 计算:0.45÷912.25÷5 B、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的除法。 C、讲授新课: 例6:一根钢筋长3.6米,如果把它截成0.4米长的小段。可以截成几段? 1、要求学生用自己想的方法独立完成。(有两种可能) a、3.6米=36分米0.4米=4分米 36÷4=9(段) b、3.6÷0.4=9(段) 2、说一说两题的解题思路。 3、你从以上两种方法计算中,你觉得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点? 4、说一说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怎么算? 师生小结: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计算。 例7:0.065÷0.05= 1、除数是0.05,在计算中该怎么办? 2、学生独立计算,一生板演。 3、让学生说说解题过程。 4、讨论:商的小数点要和什么对齐? D、巩固练习: 0.72÷0.40.096÷0.80.051÷0.03 1、先说一说把每题除数转化整数的除法。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3、学生讲评,说一说错的原因。 E、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与除数是整数除法有什么不同? F、强化练习: 1、p-32口算训练第二题,校对。 在口算过程中,因注意哪些方面? 2、P-32第三题第一排。 G、布置作业:P-32第三题余下三道。 课后小结:本课内容,我用不同的方式上了两次,第一节课我是按照教案上所写的过程上下来的。在第一个例题中用一种很强硬的方式让学生接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但对为什么不转化成整数除法,学生还不是很清楚。第二个例题就对刚才的结论进行应用。整节课下来,觉得学生的主动性体现的不够,教学不够开放。为此,在另一班的教学中,我进行了改动,出示第一个例题后,[内容来于淘-教_案-网()]让学生用以前的知识尝试解决,得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转化,很多学生都认为转化成整数除法,接着,教师抛出第二个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不同做法的同学板演,通过讨论分析,知道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只要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触发就可以了,然后让学生说说转化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对这种方法进行强化。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学生学得也很有兴趣!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具: 长正方形纸片若干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分数。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意思?生:小明和小红要喝一杯水,小明说:“我一口能喝这杯水的。”小红说“我一口能喝这杯水的。”师:两个人到底谁喝得多?生:(①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小,分数越大。②把一杯水平均分成2份,和平均分成3份,其中平均分成2份的,每一份多,所以小明喝得多。) 出图: 师:你们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吗?生:小丽和小凯也要进行喝水比赛,两人都说:“我一口能喝这杯水的。”师:他们俩喝得一样多吗?生:(可能是一样多的,也可能是不一样多的) 出示图片中的两个杯子。 师:现在你能回答吗?生:小凯喝得多。虽然都是,因为小凯的杯子大,所以小凯喝得多。 师:原来相同的分数还表示不同的大小,你对分数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二、分数的再认识1、出图(书) 师:你们从图上看到了什么?生:林林和明明各拿一本书,林林说:“我看了这本书的。”明明说:“我也看了这本书的。”师:他们看的页数一样多吗?(学生讨论) 生:不一样多,因为两个人看的书的页数不同,所以它们的也不同。 2、看图讲故事出图: 师:你们爱吃蛋糕吗?笑笑就特别喜欢吃蛋糕,她对妈妈说:“我一次能吃块蛋糕。”结果妈妈笑了笑,给她拿来块蛋糕,笑笑怎么样了?这是为什么?生:(笑笑想的蛋糕是一个小蛋糕,妈妈拿来的是一个大蛋糕) 3、捐款: 师:淘气和笑笑为希望工程捐款,两个人商量好把自己零用钱的拿出来,这两个人捐款的钱数一样吗?为什么?生:可能一样,因为两个人的零用钱是一样的。可能不一样,因为两个人的零用钱是不一样的。 师:现在知道了淘气捐了10元,笑笑捐了8元,你知道了什么?生:淘气的零用钱有20元,笑笑的零用钱有16元。 三、画一画。 1、画一画。 分别画出下列各个图形的。 它们的大小一样吗?为什么?2、摆一摆。 一个图形的是□,画出这个图形。(生摆) 我的图形的是□□,摆出这个图形。(生摆) 3、圈一圈。 圈出下面图形的,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四、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分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求相遇时间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并能正确解答求相遇时间的应用题.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找到与求路程应用题的内在联系. 2.正确分析解答求相遇时间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 掌握求相遇时间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出示复习题 小东和小英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走来.小东每分走50米,小英每分走40米.经过3分钟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远? 1.画图,列式解答. 2.订正答案 3.小组讨论:试着改编一道求相遇时间应用题. 二、探究新知 例4.两地相距270米.小东和小英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走来.小东每分走50米,小英每分走40米,经过几分两人相遇? 1.讨论:复习题的线段图该怎样改一改.并试着画一画. 2.联系复习题的解法,尝试解答 3.订正思路 想法一:两人相遇时,所走的路程是270米.几分走270米,就是几分相遇. 270(50+40). 想法二:根据复习题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依据乘法的因积关系可得: 相遇时间=路程速度和. 三、反馈调节 两人同时从相距64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一个人骑摩托车每分行600米,另一人骑自行车每分行200米,经过几分两人相遇? 1.学生独立分析解答. 2.订正答案. 3.质疑:对于求相遇时间应用题还有什么问题? 4.教师提问 (1)要求相遇时间题目中需告诉我们哪些条件? (2)例4与复习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四、巩固练习 (一)从北京到沈阳的铁路长738千米.两列火车从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北京开出的火车,平均每小时行59千米;沈阳开出的火车,平均每小时行64千米.两车开出后几小时相遇? (二)两艘军舰同时从相距948千米的两个港口对开.一艘军舰每小时行38千米.另一艘军舰每小时行41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艘军舰可以相遇? 教师提问:怎样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三)两个工程队合开一条670米的隧道,同时各从一端开凿.第一队每天开12.6米, 第二队每天开14.2米.这个隧道要用多少天才能打通?打通时两队各开凿多少米? (四)长沙到广州的铁路长726千米.一列货车从长沙开往广州,每小时行69千米.这 列货车开出后开往广州,每小时行69千米.这列货车开出后1小时,一列客车从广州出发开往长沙,每小时行77千米.再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五、课后小结 我们今天所学的相遇问题与以前学习的行程问题有什么主要联系和区别?通过学习你有什么体会?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9教学要求: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用具: 投影、口算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1、出示例3图:孩子们最近我们社区宣传栏的玻璃坏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0.8 ×1.2) 2、尝试计算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想想是怎样算的? 师: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1.2×0.8呢? 如果能,应该怎样做?(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示范: 1. 2扩大到它的10倍1 2 × 0. 8扩大到它的10倍× 8 0.9 6缩小到它的1/100 9 6 3、1.2×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例3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师:请做下面一组练习 (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通过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3)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 (4)专项练习 ①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0.0 2 4 0.0 1 3 × 0.1 4 × 0.0 2 6 9 6 7 8 2 4 2 6 0.3 3 6 0.0 0 0 3 3 8 ②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6×2.7= 10.56×0.27= 0.1056×27= 1.056×0.27= 三、应用 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0 . 5 8 6 . 2 5 2 . 0 4 × 4. 2 × 0 . 1 8 × 2 8 1 1 6 5 0 0 0 1 6 3 2 2 3 2 6 2 5 4 0 8 2 4 3 6 1 1 2 5 0 5 7 1 2 2、做一做:先判断积里应该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67×0.3 2.14×6.2 3、P.8页5题。 先让学生说求各种商品的价钱需要知道什么?再让学生口答每种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组独立列式计算。 四、体验 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P8 7、9题。P9 13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0第一课时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P2例1,做一做,P3例2,做一做,P7练习—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观察学案表格中因数和积的变化,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2.猜一猜:3.5×3=?为什么? 二、引入尝试 大家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⑴例1:燕子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⑵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3.5元=35角 35×3=105 105角=10元5角=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6)买5个4.8元的风筝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P2做一做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和 0.72×5你们会算吗?能不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呢?(生试算,指名板演。) (1)做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 0. 7 2 扩大100倍 7 2 3.6 0 缩小到它的1/100 3 6 0 引导性提问: 0.72变成72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72×5算完了,再该怎么办? 为什么要缩小到它的1/100? (4) 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 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到它的1/100。(提示: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 将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5)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计算 7 ×425×7 0.7×4 2.5×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2.竖式计算2.05×4=? 12.4×7=? 2.3×12=? 组内互评,纠错。 3.解决问题 我家到学校大约1.3千米,每天从家到学校往返要走多少千米?一周(按5天)要走多少千米?组内互评,纠错。 四、说说自己的学习所得。 板书设计: 课题:小数乘以整数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扩大10倍 3 5 1 0. 5 元 缩小到它的1/10 1 0 5 105角就等于10.5元 课后反思: 今天的教学法在学生预习后显得十分顺利,但在预习与作业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1.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的小数乘法该怎样计算,由于教材中并无此类例题,要适当补充指导。 2.小数乘整数的竖式书写格式要强调到位。 3.计算中积的小数点末尾有0时,如何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4.计算结果中小数点末尾的0没去掉,化简。 0. 7 2 扩大100倍 7 2 3.6 0 缩小到它的1/1003 6 0 第二课时 小数乘小数 教学内容:P4例3,做一做,P5例4,做一做,P8—9练习一第5—9,13题。 教学目的: 1.掌握小数乘法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列竖式计算。 1.2×80.8×12 16.7×3 2.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二、探索尝试 1.出示例3图:同学们最近我们校园宣传栏的玻璃碎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 0.8 ×1.2) 2.尝试计算 师:观察算式和前面所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小数乘小数”,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样计算呢?和同桌讨论一下,然后自己尝试练习,指名板演: 1. 2 扩大到它的10倍 1 2 × 0. 8 扩大到它的10 倍×8 0.9 6缩小到它的1/1009 6 3.1.2×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例4 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3)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 三、练习提高 1. 3.7×4.6 0.29×0.07 6.5×8.4说说如何计算以及该注意些什么? 2.竖式计算。 1.8×2.3 0.37×0.4 1.06×25 7×0.860.6×0.39 27×0.43 四、体验: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 :P8第7.9题,P9第13题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 1. 2 扩大到它的10倍1 2 × 0. 8 扩大到它的10 倍×8 0.9 6 缩小到它的1/100 9 6 课后反思: 经过预习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两道例题能在一课时内完成, 且还留有较充分的时间做课堂作业。 作业中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 1.竖式格式不正确。如有的学生将小数乘法和小数加法的格式混淆,写竖式时错将小数点对齐。 2.小数点定位存在问题。1.06×25有个别学生认为25是两位小数,所以出现积的小数点定位错误。 第三课时 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教学内容:P6例5,做一做,P9练习一第10—12,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2.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3.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学会解答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4.养成认真计算,及时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正确点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上述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0.9×67×0.081.87×00.24×21.4×0.3 0.12×61.6×54×0.2560×0.52×0.34 2.不计算,说出下面的积有几位小数。(P9第10题) 3.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板书课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二、新授: 同学们,你们见过鸵鸟吗?知道鸵鸟是一种跑得比较快的动物吗?有一只鸵鸟正在帮助2个小朋友解难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鸵鸟正驮着小朋友向前奔跑,后面一只凶猛的野狗紧紧追上来了!小朋友说:“哎呀,它追上来了!”鸵鸟说:“别担心,它追不上我!” 1.教学例5: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⑴想一想这只非洲够能追上这只鸵鸟吗?为什么?(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狗那么多,还要多,所以非洲狗追不上鸵鸟。) ⑵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①怎样列式? ②为什么这样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⑶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⑷算得对吗?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断他做正确没有? 方法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再乘一遍; 方法2:用计算器来验算; 方法3:用原式再做一遍; 方法4:观察法.因为第二个因数大于1, 所以积一定大于第一个因数。 师:所以每个小朋友要养成认真做题, 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⑸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鸵鸟的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非洲狗的速度怎样?能追上鸵鸟吗?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题。 2.看乘数,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淘气打算去买牛奶,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11.5÷512.6÷6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与以往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看看淘气到底应该买哪个商店的牛奶。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师:两个商店牛奶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呢?我们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单价。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先自己想一想,并且尝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想法。 2、学生交流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3、请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指名学生板演。 4、老师引导学生比较汇总的各种方法,认为哪个方法比较简便实用?学生可能会将11.5元转换为115角进行计算,老师应追问:为什么要化成115角进行计算?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将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思想和方法。也可能有学生直接运用竖式进行计算,老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出“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5、理解算理:师生共同探究“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再进行引导。将11.5元平均分成5份,先将11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元,还剩1元,再将1元看作10角,加上5角,一共15角,平均分成5份是3角,3的单位是角,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时,3应该写在十分位上,因而小数点在3的前面,正好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或个位上的1是10个十分之一,加上十分位上的5,总共是15个十分之一,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个十分之一,因而小数点应在3的前面。教师视学生回答角度进行引导阐释。 6、引导归纳总结,明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7、学生尝试计算乙商店牛奶价格,注意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 2、我是小小神算手。 20.4÷496.6÷4255.8÷31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小数除以两位数与除以一位数的,都要注意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4题。 四、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小数除法在竖式计算中有什么要注意的?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7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应用这个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或把小数化成分数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应用这个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或把小数化成分数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应用这个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或把小数化成分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课时:1 总课时 教学思路: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唤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积极回忆,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一、复习准备 1倍嗝教蹇渭出示:用小数和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中的阴影部分。 2(1)0.3里面有3个()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2)0.12里面有12个()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3)0.016里面有16个()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3卑严旅娓鞲龇质写成除法算式。 2/3 5/6 8/4 师:前面我们分别学习了分数和小数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苯萄Ю1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把3/4,11/25,23/8化成小数。 师:怎样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呢?对照前面复习的内容,你觉得可以用前面学习的哪些知识来把分数化成小数呢? 引导学生分析出可以把分数写成除法算式来计算。 师:我们可以试着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想一想,应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可以把分数改写成除法,再求出它的小数商。 师:用这个方法,自己选一个分数试一试。 学生完成作业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 3/4=3÷4=0.75 11/25=11÷25=0.44 2/38=23÷8=2.875 师:能说一说怎样把分数化成小数吗? 随学生的回答板书:先把分数改写成除法算式,再求商。 师:用这个方法试一试,在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的过程中你会遇到哪些新的问题? 要求学生完成第28页课堂活动第2题,完成后抽学生回答。 师: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时你遇到了什么新的问题? 生:把这些分数改写成除法算式后,有些算式除不尽。 师:这些能除尽的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不能除尽的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你能具体说一说哪些分数能除尽,哪些分数会出现除不尽这种现象吗? 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能除尽(能化成有限小数)的:1/4,3/5,7/10。 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1/12,6/7,11/15。 师:把上面每个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你会发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有什么特征吗? 学生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以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 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4=2×2 5 10=2×5 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12=2×2×3 7 15=3×5 师:根据上面的分析你能作出哪些猜测? 引导学生说出:我猜想分母只含质因数2和5的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除了质因数2和5,还含有其他质因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师:这个猜想对不对?请同学们自己写几个分母只含质因数2和5的分数来试一试。 学生试后,肯定这个猜测是对的。 2苯萄Ю2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把0.4,0.8,0.85,1.125化成分数。 师:怎样把这些小数化成分数呢?我们可以联系小数的意义来想:0.4是几分之几?0.85又是几分之几呢? 师:你能联系小数的意义在下面的直线上填上合适的分数吗? 学生填后,问学生是怎样填的,引导学生说出0.4就是十分之四,0.8就是十分之几,0.85就是百分之八十五,1.125就是千分之一千一百二十五。 师:现在大家知道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了吗? 生:0.4是十分之四,把它写成分数就是4/10,化简后是2/5。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4=4/10=2/5。) 师:这样想对不对? 生:对。 师:请同学们像他那样思考,把0.85,1.125化成分数。 学生思考解答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 0.85=85/100=17/20 1.125=1125/1000=9/8 师:你是怎样想的呢? 生:我是这样想的,0.85表示百分之八十五,写成分数是85/100,把这个分数化简后是17/20。 师:(抽第二个学生回答)你又是怎样想的呢? 学生回答略。 师:你们赞成他们的想法吗? 生:赞成。 师:我也赞成他们的想法,谁来归纳一下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指导学生说出:把小数化成分数时,先想这个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再把这个小数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能够化简的要化简。 师:下面我们做一个对口令游戏:由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小数,另一个同学迅速地把这个小数化成分数,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联系复习题来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突出原有知识对新知识学习的推动作用,用“分解质因数”作一个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分数化小数时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哪些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深化学生对分数化小数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分数化小数方法的掌握水平 三、课堂小结 略 练习设计 练习七第1,2,3题。 板书设计 小数化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 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3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图案,小组交流,感受图案的美,并为自身以后创作图案提供借鉴。 2.通过欣赏图案,发展同学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 3.自身经历创作实践的整个过程,感受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同学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1.进一步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2.加深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同学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课件、方格纸、正方形白板纸、手工纸三张和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展览导入 课前让同学收集图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考虑: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它有什么特点? 指名介绍本组中最美的图案,并结合考虑说一说它的特点。 二、学习新课 (一)尝试发明: 让同学做第8页第1、2题。 1、鼓励同学用学过的图形设计图案,对不同的同学提出不同的要求。 2、交流时,教师对有创意、绘图美观的同学给予褒扬和激励。 (二)设计图案: 做第10页“实践活动”7题。 1、提出三个步骤: (1)先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 (2)再确定你选用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 (3)动手绘制图案。 2、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后,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1、制作“雪花”: 取一张正方形纸,按书上所示的方法对折和剪裁。可以经过多次练习,直到会剪一朵美丽的“雪花”。 2.作品展示。 3、独立观察并尝试做第9页第5题。 四、全课总结 全班交流各自的作品,选出好的作品互相评价,全班展览。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二)能力目标:能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感受小数除法的异同,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三)情感目标: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方法: 探究、交流、引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1、淘气打算去买牛奶,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1。5÷5 12。6÷6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与以往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看看淘气到底应该买哪个商店的牛奶。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师:两个商店牛奶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呢?我们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单价。 2、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汇总的各种方法,认为哪个方法比较简便实用? 引导出“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4、理解算理。 5、引导归纳总结,明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6、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 集体订正。 2、我是小小神算手。 20。4÷4 96。6÷42 55。8÷31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小数除以两位数与除以一位数的,都要注意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4题。 教师巡视指导。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甲商店牛奶每袋多少钱?乙甲商店牛奶每袋多少钱? 11。5÷5=2。3(元)12。6÷6=2。1(元)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教学内容: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P29 教学目标: 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或计算机)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 1、使用计算器,小组合作 任意给出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 2、小组汇报,展示过程,讨论发现。 3、采访学生,有什么感受。 师:仿佛掉进了数学黑洞,永远出不来,非常的神奇,今天,我们还将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的有趣的神奇的数学规律,有兴趣吗?let's go! 二、自主探索 1、出示例10 独立操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①商是循环小数 ②下一题结果是上一题的2倍… 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2、用计算器验证。 小结:一旦发现规律,就可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3、独立完成“做一做”,你发现什么规律?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校对。 三、请学生总结,也可质疑。 教师激励:肯定学生去探索规律后的秘密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希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研究中去发现探索更多的规律。 四、独立练习 P31 7-9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