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精 《〈论语〉十二章》教案1 |
范文 | 精 《〈论语〉十二章》教案1 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精 《〈论语〉十二章》教案1,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3.学会朗读背诵文言文,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 2.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课文中实词、虚词的含义及文言文的学习要点。 难点:(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每一则的含义; (2)流畅地朗读并背诵本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了解基本的文学常识】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yì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二则》。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课件展示】 愠(yùn)说(yuè)省(xǐng)传(chuán) 罔(wǎng)殆(dài)箪:(dān) 2、播放【课文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停顿) 小组合作参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注意重点文言词语的解释。 【明确】 ○孔子说:“学了又按时练习,不是很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生气,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是否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过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孔子说:“贤德啊,颜回!一箪干粮,一瓢凉水,居住在简陋的巷子里,换了别人一定不堪忍受这种贫困忧苦的生活,但是颜回啊,从来不知因此而改变自己好学乐善的快乐。贤德啊,颜回!” 三、局部探究? 朗读背诵1-6则,品味理解每一则的内容 【明确】 ①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②讨论思想品德修养。 ③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⑤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⑥此章孔子回环曲折,一说两叹,高度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 可参考【微教案:孔子的主张】 四、总结拓展? 《论语》凝聚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博大智慧,无论是学习方法、求知态度,还是道德修养。其深刻的思想精髓,对于心理发展正处于萌芽阶段的同学们,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值得我们学习。 拓展小资料:【课件展示】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八十为耄耋之年”古人常用“弱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来指代年龄。 五、作业设计 背诵翻译《论语》1-6则。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检查背诵,导入新课。检查上一节课的学习效果,教师把握学情,更好的安排教学。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课件展示】 曲肱(gōng) 博学而笃(dú)志 2、播放【课文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停顿) 小组合作参照课下注释翻译课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注意重点文言词语的解释。通过欣赏影视课文和反复诵读课文,有助学生获得初步的课文感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借助必要的工具书翻译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明确】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要改正。” ○孔子站在河边说:消失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它日夜不停息地向前流去。 ○孔子说:“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子夏说:“一个人心有远大理想就要有丰富的知识,要多多提出疑问,多多深入思考。对于自己的志向不能有过多的干扰,“仁”就在这当中了。” 三、局部探究 朗读背诵7-12则,品味理解每一则的内容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参照第一课时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自学完成。 四、总结拓展 分类整理归纳 1.成语: 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博学笃志、饭蔬饮水 2.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人修养: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五、作业设计 背诵《论语》7-12则。 六、板书设计 论语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个人修养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