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六年级语文《种瓜得豆》教案设计 |
范文 | 小学六年级语文《种瓜得豆》精选教案设计三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语文《种瓜得豆》精选教案设计三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六年级语文《种瓜得豆》精选教案设计三篇1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 2、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了解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介绍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的。并体会课文语言的特点。 3、学会“泌、玫、瑰”3个会认字和“搬、玫、瑰、柿、供”5个会写字,掌握“搬家、玫瑰、西红柿、供不应求”等词语。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搜集有关基因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组织谈话:同学们,你们长得都像谁呢? 2、学生自由发言。(“像爸爸”、“像妈妈”、“像舅舅”、“谁都很像”) 3、教师追问:为什么有的同学与父母那么相似,好像同一个模子倒出来的,有的却找不到与父母相同的特征呢? 4、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评价。 5、教师描述、揭题:原来在我们的体内有一种叫做基因的东西会遗传,它决定了我们每个人的特点。当妈妈生下我们时,爸爸、妈妈的基因就传到了我们身上,如果这些基因没有发生意外情况时,我们就会长得与爸爸妈妈很像,但如果碰到一些异常的情况,基因就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长得不怎么像或根本不像爸爸妈妈了。基因啊,是一个很神秘也很神奇的东西,所有生物体内都有基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基因有关的文章。 6、教师板书课题:种瓜得豆。 7、学生读题并对课题提出疑问。(种瓜应该得瓜,种豆才会得豆,种瓜怎么会得豆呢?) 8、教师引导读文:从常理来讲,种瓜是不可能收获豆子,但如果你读了课文,认识了基因及其有关技术,你就会豁然开朗了。 二、自学探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学生字新词,认读识记。 3、理解词语。 发号施令:号,号令;施,发布。发命令,下指示。前所未有:从来没有过的。水土不服:水土,泛指自然环境和气候。指不能适应某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 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供不应求:供,供应,供给;求,需要。供应不能满足需要。和平共处:指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彼此争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彼此间经济和文化联系。在本课中指转基因猪的心脏移植到人体后可以在人体中适应并工作。 4、讨论解疑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⑴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一个什么科学知识? ⑵围绕着这一知识都介绍了哪些内容? ⑶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介绍的,读后,列一个阅读提纲。 5、小组交流后,再全班交流解疑。 全文按总—分结构,每个分述部分都有总述句概括该部分的主要内容。 6、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转基因技术能做到“种瓜得豆”。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介绍了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介绍了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三、编列提纲,理清层次 指导编写课文第二部分的阅读提纲。 1、认真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弄清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2、想想各个自然段间的联系,说说作者是如何向人们说明转基因技术的? 3、指名反馈,全班交流。 4、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示范编写阅读提纲,理清文章层次。 第2自然段以“什么是转基因技术呢?”为过渡段,点明这一部分要写的内容。 第3自然段介绍了基因的作用。 第4自然段介绍了什么是转基因技术。可分两层; 第一层:摸清一些生物体内基因的本领,让一种生物里的“大管家”搬到另一种生物里去发挥它应有的本领。 第二层:转基因技术也因有“水土不服”或不被接受而失败的。 学法小结,独立编写课文第三部分的阅读提纲。 1、指名反馈。 2、集体评议,达成共识。 第5自然段是过渡段,引出科学家研究基因技术的意义。 第6—9自然段写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大有用武之地。 第6段概述;789段举例说明:培育转基因棉花、培育出蓝色玫瑰、培育转基因大豆和西红柿。 第10自然段讲转基因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小学六年级语文《种瓜得豆》精选教案设计三篇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意思,积累词语; 2、读懂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 3、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了解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介绍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的,并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 1、自学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表达的意思; 2、联系生活,展开想象,理解内容; ⑶品析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与伟大; 2、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强烈欲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作者是怎样介绍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的。 2、难点:结合具体语句,体会文中打比方写法的表达效果。 3、关键:激发兴趣,明确任务,认真自学,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种瓜得豆》这篇课文,并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括,现在哪位同学来复述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 2、指名回答 3、下面就让我们继续深入的学习、理解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并了解作者是怎样介绍这些科学知识的。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2—4自然段) 了解什么是基因及其的作用 1、同学们,按常理来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却可以做到“种瓜得豆”,这靠的是什么技术呢? 2、“基因”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很陌生也很深奥,在了解什么是转基因技术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基因和基因的作用,请同学们先齐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看看什么是基因和基因的作用是什么? 3、齐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 4、同学们读得非常棒!那现在谁来用简洁的语言或自己的话语告诉我们,基因和基因的作用是什么呢? 5、文中的“大管家” 、“发号施令”是什么意思?“大管家”如何“发号施令”(具体举例解释)?为什么加上双引号? 6、出示图片:我们来看几组图片,来感受这位“大管家”的威力。 7、出示基因图:这位大管家拥有那么大的权利,又那么神奇,它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呢?同学们想认识它吗? 了解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这些基因生长在生物体(包括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里,一代一代遗传下去。所以我们与自己的父母的特征很相似,就如牛生下的还是牛,不会是猪,而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些,还有文中提到的种瓜得豆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1、集体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读后画出描写转基因技术的关键词语。 2、反馈。基因“搬家”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5—10自然段) 1、同学们,生活中你见过瓜苗长出大豆的吗?为什么没有呢? 2、过渡(读第五自然段) 3、那么科学家花那么大的精力研究转基因技术有什么用武之地吗?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4、师生互动(新闻发布会)要求:学生是“新闻发言人”,要认真读课文,能说出转基因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表达要清楚,用语要简练。老师是“记者”,对“新闻发言人”随机提问。 5、图片欣赏(转基因的遐想) 6、转基因技术不仅在农业生产上有用武之地,在医学上也派上了大用场。 三、总结课文,体会写法 1、同学们,这是一篇儿童科普说明文,介绍的是生物学中的转基因技术,作者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将如此高深的生物技术写得如此通俗易懂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小学最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出示有关小学常用的说明方法的演示文稿并对各种说明方法作简略的介绍; ①、打比方:打比方和比喻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比喻是修辞方法,而打比方是说明方法。 ②、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有时只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2、讨论:文中哪些段落运用了相应的说明方法呢?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段落或句子,并说说这样介绍有什么好处? 3、交流反馈 我们以后写说明文的文章就可以用这样的写作方法。 小学六年级语文《种瓜得豆》精选教案设计三篇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意思,积累词语 2、读懂课文,编写阅读提纲,了解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介绍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的。 3、抓住有关语句,体会文中打比方写法的`表达效果。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自学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表达的意思。 2、联系生活,展开想象,理解内容。 3、品析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与伟大 2、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强烈欲望。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介绍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的,学会编写阅读提纲。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语句,体会文中打比方写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义,加以积累。 2、读懂课文,感知大意,理清层次,编列阅读提纲。 3、了解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介绍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的。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你第一次看到“种瓜得豆”这个课题时,是不是觉得很奇怪?莫非是写错了吗?就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懂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常理,种瓜怎么会得豆呢?可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已经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的疑问就会得到解决。 2、教师板书课题:种瓜得豆 3、学生读题并对课题提出疑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学生认读识记,重点强调:玫瑰的瑰读轻声,供不应求的供读一声。 3、分段开火车朗读课文,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讨论: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5、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转基因技术能做到“种瓜得豆”。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介绍了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介绍了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三、编列提纲、理清层次 1、指导编写课文第二部分的阅读提纲 ⑴认真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弄清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⑵想想各个自然段间的联系,说说作者是如何向人们说明转基因技术的? ⑶指名反馈,全班交流。 ⑷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示范编写阅读提纲,理清文章层次。 ①提出问题。 ②介绍基因的作用。 ③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2、学法小结,独立编写课文第三部分的阅读提纲。 ⑴指名反馈。 ⑵集体评议,达成共识。 ①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不怕棉铃虫的转基因棉花、蓝色的转基因玫瑰、可杀死杂草的转基因大豆、不容易腐烂的转基因西红柿) ②转基因在医学上的应用。 (用转基因猪的心脏为人体实施心脏移植手术) 四、课堂小结 种瓜得豆看似不可思议,但由于现代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却完全能够做到。这科学技术的神奇力量真是令人惊叹呀! 五、布置作业 1、读读本课的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完整地编写本课的阅读提纲。 3、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转基因技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文,品析语言,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阅读链接《话说基因工程》,感受文章的情趣,激发阅读以及探索的欲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回忆编写阅读提纲的方法。 (通读全文,了解文主要介绍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每个方面又分别说了什么,按顺序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 二、品析语句,体会写法 1、读了这篇课文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你觉得课文在表达方法上(叙述方法、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值得我们学习? (打比方) 3、课文运用了打比方的写法来形象地介绍深奥的科学知识,如“基因是每种植物或动物的‘大管家’”。从课文中再找出这样的语句读一读,谈谈这种写法对自己读懂课文有什么帮助。 4、学生默读课文,动笔用“———”从文中找出运用了打比方写法的语句,谈谈这种写法对自己读懂课文有什么帮助? 5、先独立找句子,再在小组内交流、介绍。 6、指名反馈,全班交流,找出语句,体会写法。 7、教师小结: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力,运用打比方的写法,用人们熟悉的生活行为来形象地介绍深奥的科学知识,使文章所表达的内容通俗易懂,并且富有情趣。 8、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 9、把你觉得描写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部分找出来读给大家听。 10、结合学生的发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有关段落。 三、阅读链接,编写提纲 1、学生独立阅读选文《话说基因工程》。 2、运用所学的方法为短文编写阅读提纲。 3、小组交流阅读提纲,发现不足,进行修改。 4、指名反馈,全班交流 5、展开想象,举例说明怎样合理使用基因工程为人类造福。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