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廉洁家风征文
范文

2023年廉洁家风征文(通用26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征文的身影吧,借助征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一般征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3年廉洁家风征文精选,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廉洁家风征文 1

“孝悌、诚信、礼让、勤俭、崇学、敬业、友善、上进……”我校三至六年级学生家庭“家训家风”调查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上述词语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也完全吻合“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当代浙江共同价值观。

303班李添煜同学说:“正直做人,认真做事,勇于担责,勤奋上进,是我家的家训。爸爸妈妈希望我的意志像磐石一样坚定,胸怀像大海一样宽广,做一个快乐、阳光、自信的男子汉!”他的同学蔡祉瑶则说:“我家的家风是:孝为先,和为贵,勤为本。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兢兢业业工作,勤勤恳恳治家。”401班周亦含同学家的家训是“诚信做人”;409班李嘉乐同学家的家训是“孝顺、平静、诚实、豁达。”

501班陈嘉毅同学家的家训是“孝顺为先,尊老爱幼;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有礼有节,无私奉献;勤学好问,强健体魄。”家长陈慧良认为:家风要真正落实到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当中,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如此我们一定能受益终生,拥有一个幸福、安康、和谐、美满的家庭。504班沈阳同学和大家交流了“沈氏家训”:“沈氏子孙,谨记家训:诚实做人,勤奋好学;乐观向上、积极向善;勤俭朴实,忠孝仁义;邻里和睦,兄弟团结;人均有错,知错就改;富不忘本,穷不言弃;一生谨记,家和事兴。”“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每家每户都该有家训家规,不仅要让孩子去遵守执行,作为家长更应做好榜样。”家长包月红如是说。

601班柳一祎同学家的家训是“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精益求精、勤俭节约。”602班华耘昊同学家的家训是“学问浩如沧海,人生渺如沙粟,求知明理冶性情,贵在持之以恒。”孔杨鑫家的.家训是“仁爱、诚信、担当”;家长认为:百善孝为先,老实做人,言而有信,敢于承担责任,这些都是做人之根本。

在这次家训家风调查活动中,祖辈们也不甘落后,纷纷参与讨论。303班沈灿雨的外婆说:“做人一要诚实,二要善良和勤劳。先成人后成才。做人最重要的莫过于养成‘勤俭、诚信和积极向上’的品质,这是我家的家训。正确的家训能形成良好的家风,有助于培养和教育好子女。”蔡祉瑶的爷爷则认为:“家长的责任不在于给孩子铺路,而在于为其指明方向。家训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刻苦学习,健康、快乐、幸福地生活。”

校长许百明认为:家庭教育其实是一种家风熏陶,只有家庭具有良好的家风,才能给子女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而家训正是家庭成员修身持家、自省自励的重要载体;培育好家风、好家训是弘扬优秀传统美德、凝聚正能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因为家训家风,不仅仅是道德教化的口号,还是家族精神的体现,通过代代家族成员具体的行为而践行和传承。学校倡导家风家训,努力使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转化为每个家庭的内在需求,充分发挥广大学生家庭实践“中国梦”的作用和力量。

据悉,学校还向家长推荐阅读《朱子家训》、《颜氏家训》、《钱氏家训》等经典家训著作,学习这些家族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国的思想、行为的规范和教诲;同时也提醒广大家长家训家风不能搞模式化、程式化,要与时俱进,要善用家训警诫自己和子女的言行,如与別人有了矛盾,可告诫自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习懈怠时,警示自己“业精于勤荒于嬉”;铺张浪费时,提醒自己“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忠厚传家远,诗书济世长。”浩然家风,伴我成长。

廉洁家风征文 2

我的爷爷有一口视为宝贝的老式摇摆钟,从我记事起,就在家里墙上挂着。

钟身是红木色,上半部表盘有两个小孔,下半部挂着一个扁圆的摇摆,正面是刻印着漂亮花纹的玻璃门。每当摆钟走时不准或者报时声音不响亮了,爷爷就会从钟肚里拿出钥匙给它上弦。我很好奇,为什么每次上完弦后古钟又能准时响亮了呢?后来参加工作回家,爷爷让我给摆钟上弦,我用钥匙一圈一圈地拧动发条,不觉感叹爷爷年纪大了,连弦都上不了。这时爷爷提醒我:“做人就像这钟一样,要时常上紧钟弦,校准指向。你工作也一样,要严于律己、脚踏实地。”这时我才醒觉,我不在家的时候,摆钟可从来没停过。

小时不识数,只能通过钟声来辨别时间,摆钟半点会发出一声响,整点几点就发出几声响。每次“铛、铛、铛”的钟声响起时,爷爷都会问我是几点。这时我会仔细倾听,掰着手指头数着,等钟声响完后,大声告诉爷爷几点。每每这时,爷爷就会摸摸我的头,“对啰,要记住时间宝贵,做什么都要抓紧时间。”后来,求学工作离开家后,再也听不到钟声。每当感到疲惫懈怠的时候,钟声总会在记忆中响起,像是催着我向前。爷爷的话时常在脑海中响起,光阴可贵,做事不能半途而废。

爷爷经常给我讲一个钟表小故事: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表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是什么,它去问老钟表。一只老钟表说:“一年要走完三千二百万次。”小钟表非常吃惊,表示办不到。另一只老钟表说:“只要每秒滴答摆一下就行了。”小钟表将信将疑,尝试着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摆了三千二百万次。初听不知所然,后来恍然大悟。这就是勤奋积累的精神,工作要秉持勤勉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朴实的爷爷教育总是这样润物无声,却又发人深省。

摆钟“滴答滴答”不知疲倦地走着,我也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在成长这条路上,我始终谨记爷爷的“钟言”:绷紧严于律己的弦,坚持警钟长鸣,做到勤勉履职。

廉洁家风征文 3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武汉丫,拥有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的文化水平虽然不算高,但也算很努力的生活着。如今他俩早已“解甲归田”,过上了悠然自得的退休生活。有次与父亲谈起家风,父亲说:“家风并不是种具体的可以描述的东西,它就像是我们所在的城市一样,于无形中陶染着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家族的价值观、人生观。”提到“家风”二字,我时常会想到父亲,他为人正直、善良、节俭,而他的廉洁自律最让我信服。

父亲作为知青下放黄梅,经过努力考进航校,后进入二航局工作,这一干就是40年。印象最深的还是我上初一时,父亲由于工作调动关系,去了一个新成立的公司,作为人事部经理,自然很多“亲戚”联系了过来。印象中,父亲每次都是很客气的接待客人,认真而又严肃的将招录要求进行一一讲解,红着脸拒绝所有“开后门”请求。

记得有一次,家中一亲戚带了一份并不算贵重的礼盒,由于父母加班未归,我手痒拆开后发现是一盒进口点心,平时家庭节俭,自然是趁着父母不在拆开品尝,结果可想而知,父亲很少发脾气,而那次却狠狠的教训了我。随后带着我买了同样的礼盒送还回去。归途中,坐在父亲自行车后座,父亲向我说了很多,有原则、有制度,十二岁的我自然是听不太明白,但父亲说的“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这两句中华俗语,一直深深的影响着我。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如今的.我也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奋斗拼搏着。受父母耳濡目染的影响,“做人一定要自律,自律才能成就自己”的话语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根植于我的内心。

每次我从家里出发到项目去,父亲都会找各种理由送我出小区,这一段路不算长,却饱含着“千叮咛、万嘱咐”。出院子后,我也会目送父亲回家,看到父亲穿着我“淘汰”的衣物和略有驼背的样子,脑海中想起的不是朱自清的《背影》,而是从小到大我父亲教导我的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好似“春雨润物”般沁润进了我的生命,无需过多的言语,却也深深印刻在脑海里。它鞭策着我,激励着我,也改变着我,变得更加自律、更加坚定。

廉洁家风征文 4

家风,又称门风,是一家之风范,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态度、价值理念和人生观,构成一个家庭或家族独有之特色。作为普通人家的农家孩子,祖上自然也不可能有十分优秀的家风传承。因为我的祖上都没读过什么书,大道理更是讲不出来!但父母的言传身教倒让我受益终生。

做人要干净!

我的老家在大山里,叫大灵山。在这里,“开门见山”不是一个成语,也不是一个比喻,而是一种现实的感官存在:我的家——开门只能见到山。只有走出大门,到院子里才能看到头顶上的天。我姐头上的一个哥哥,十九岁的时候,砍柴不小心滑到山后的池塘里,淹死了居然也没人看见。哥哥的死,成了直接让我母亲一定要走出大山的导火索!在我父亲亲戚的帮助之下,走出大山,从山下生产队的保管屋开始住起。记得小时候,我们住的土坯屋很破旧,但是屋里屋外总是被母亲打扫得干干净净,在那间不知住了多少辈人的黑黢黢的灶屋里,母亲总是把不同的饭菜和佐料用不同的土碗分别盛好,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那个灶口,柴禾烟气氤氲着的味道,在我半生之后仍然记忆犹新。这就是我母亲为我树的第一个家风:做人要干净!生活可以苟且,但做人做事也一定要干干净净的!

一定要好学上进!

“忠孝仁爱显人品,勤俭耕读展家风。”好学上进是母亲传给我的`第二个家风。虽然我的母亲自己并没有读过书,但她坚持要我们读书。哪怕再苦再穷,哪怕借钱也要我们读。因为她深深的知道:要想改变我们的命运,唯一的途径就是读好书!虽然她说不出:书中自有颜如玉,读得书来胜大丘!现在想来,我已经忘记了在学校看过的大部分书,已经解不出复变函数、背不出行政法条款,也记不住历史上朝代更迭的具体年份,然而沉淀下来的,可能是理性而严谨的思维方式,是最为基础的管理知识和行政意识,还有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初步认识。但读书为闭塞的我,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让我变得丰富、变得厚重、也变得自信,读书帮助我构建了唯物的世界观,也让我认识到自身的渺小和无知,使我一直保持谦虚的生活态度。读书不仅让我把谦虚的态度保持至今,也使我对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心,并始终保持学习的能力和欲望——60后的“高龄”,却愿意去学习90后,00后的小鲜肉的新鲜表达,网言网语各种表情包也能用得出神入化。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多年以后,我对我的闺女说,你一定要多读书,也许某本书中的某个句子就会触动你,让你发现内心的梦想并愿意为之努力,改变生命的轨迹。

做人要善良!

“做人要善良”,是母亲说得最多的、也是要求我们必须要做到的一句话!因为她自始至终都认为:好人一生平安。记得我们塆里有一户比我们家还穷的人家,他家连吃饭的筷子都没有。到吃饭的时候,就到人家的竹园里去折竹条当筷子。主人连系裤子的裤腰带也没有,经常见他用草腰子系裤子!为什么那么穷?是因为他们家的孩子多,又人人都在读书。因为穷,他们家是经常穷得没盐吃,经常到我们家借盐吃。可能借多了又有些不好意思,只好派几个孩子轮流来借。只见过他们借,很少看到他们还过,我就不解地问母亲:“他们总是说借,为什么从来没有还?”

母亲因为我这句话生气了:“人不到无路可走,谁会借盐吃!我们不借给她,她就没地方借了。”如今,他们家是我们塆过得最好的人家、孩子们也是最有出息的……

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做个干净正直的人,认真读好书,修身洁行,这种朴素的家风给予我向上向善无穷力量。而干净正直、严于修身、善待他人的社风民风又何尝不是廉洁之基、正直之本。

家风是镜,光可鉴人;家风是树,荫蔽后辈。我也将继续传承我家的家风,正己修身、廉洁从政,在服务群众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廉洁家风征文 5

如果说,家庭是农田,那么孩子就是农田中的一颗小苗,家风就是雨,只有雨的滋润,小苗才会健康成长,只有良好的家风,孩子才会养成好习惯。家风,帮助着我成长。

在家里,父母经常教育我如何做人。例如:礼貌善良虚心诚实宽容,这些都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他们还教育我,礼表仪态一定要好,如:衣着整齐,见到别人问声好等。记得那一次,为了得到一个好玩的小皮球,我和朋友打起架来了,谁也不让谁。父亲走过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做人要宽宏大量啊!这样才是个好孩子。”父亲的话深深地教育了我,从此以后,我牢记于心。

爷爷经常也对我说:“孩子呀,现在的生活多美好呀!我们一定要珍惜它。平常生活中,要节约用电节约用水珍惜粮食,还要尊老爱幼,见到老人扶一扶,见到需要帮助的幼儿帮一帮。”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正在用行动教育着我。

这些文明家风一直伴随着我,并帮助着我成长,它让我养成了好习惯,好品质,乐于助人,拾金不昧,诚实,尊老爱幼……这些都与长辈平时的教育有着亲密关系。是的,一个中国人,就必须有着良好的'文明家风。

树立端正的家风,是值得弘扬的民族文化。家风,也正是成长道路上的基础,这正如y一句名言:“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基础性教育,良好的家风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基石。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是祖辈、父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下一辈的成长。”文明家风助我成长!

廉洁家风征文篇今天早上的时候,阳光明媚,爸爸妈妈说来说去的,商量着今天早上去哪呢?去小将?去回山?我决定了先去回山,再去小将。他们非常赞同我的意见。

我们一起拿着好吃的东西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们坐着小轿车去了回山的方向上,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我们到了回山。我们一起去回山的,不,不止我们三个,还有哥哥姐姐妹妹一起来了,而且要一起去探亲呢!

随后我们吃了个午饭,说说家常话就下来了,我们在家里先准备了一下,爸爸妈妈实在太会磨蹭了,我说先下楼了,我就“唰”的一下就跑到了楼下,我开始在楼下耐心的等待着,等了会儿,我实在等不下去了,我一个人跑了下来,大声地跟妈妈说:“我在叔叔的理发店里等!”妈妈给我一百元去买水果,十元的橘子,还有一串香蕉,只要二十元,爸爸妈妈知道后,直夸我挺会买东西的。

我们的车子来了,和哥哥一起去小将看望外公外婆,我们说了几句话,就下来了,下来前拿了很多东西,有毛豆,有青菜、菠菜,有番薯,还有野生的猕猴桃……收获多多,这个星期看来不用买蔬菜了,都是绿色环保的蔬菜,我可有口福了。

我们回来了,一天的牢累并幸福着。开始整房间,爸爸妈妈正在整理自己的东西,我在整我自己的房间,你看,我们家的人多么的勤劳啊!而且我妈妈也很讲卫生哦!比如:妈妈吃东西前都要洗一遍手,就连我想要偷懒的人也被我妈妈调教过来了。

你看看,这就是我们家的好家风。

廉洁家风征文 6

中国上下五千年,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一直重视家风和家训,古人常说:“无法规不成方圆”,于是家家之训形成家家之风,良好的家风,不仅是有形的模仿,更是无形的塑造。有良好的家风,严格的家训是对下一代的教育中起打算意义的一步。

我生活在一个温馨的大家庭里,从稚嫩不懂事的.我渐渐变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在这其中,从小母亲就语重心长地给我灌输一些良好的家训。“百善孝为先”这就是我家的良好的家训之一,其中让我懂得了很多领悟。

母亲常说,人以孝为本,一个人假如没有孝心,他有再多的学问,再高的文化业没有用,这对社会往往只是个威逼,所以,要以孝为前提来待人处事。

仍记得母亲常向我提起一个令人心惊胆战的故事。故事叙述,在几年前的一个小乡村里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年仅15岁的男孩用自己的双手亲自杀死了自己的母亲,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原来男孩在一所乡村中学念初三,男孩在此之前成果都是特别优秀的,在那所学校都是屈指可数的,但是,刚到初三第一学期男孩不知道为什么成果突然下降了很多,男孩的母亲为此感到特别担忧,便特地从城市赶过来陪着男孩,想知道男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后来才从男孩班主任口里得知,男孩原来是和外面一些社会青年有所往来,而且频繁。就在一天夜里,母亲发觉男孩急匆忙的赶着出门,而且行为鬼鬼祟祟,但是,母亲并没有阻挡他,任由他去了。在男孩走后没多久,男孩母亲担忧不已,心里焦急的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于是,她坐坐走走。

最终,在凌晨三、四点的时候,男孩回来了,推开了门,而且醉醺醺的样子,像是喝了很多酒。母亲赶忙跑过去搀扶男孩并且问:“这么晚了,刚刚去哪儿了,怎么喝的醉醺醺的”。没想到,男孩并没有做出理睬。母亲接着问,男孩仍没有做出理睬。母亲有接着问,男孩还是没有做出理睬。母亲又问,这下可把男孩惹恼了,立刻从桌子拿起一把刀,挥手砍去,刹那间,母亲鲜红的学溅满了男孩全身,男孩突然醒悟了,双膝跪地,抱头痛哭……后来,这位年仅15岁的男孩也受到了严厉的法律制裁。

每当想起这故事,心里总是多了几分寒酸。故事中的男孩竟然向自己的亲生母亲砍去,莫非他就没想想他的母亲有多爱他,多关心他吗?就算他之前成果再怎么好,那也是徒劳的,违背了做人的基本原则。

其实,行孝并不难,只是看你究竟有没有这份心罢了,父母每天起早贪黑,早出晚归的去工作,去挣钱,为了谁?还不是我们吗?而我们只要在他们下班时递一双拖鞋,端一杯热茶,再来几句问候,这也是一种有孝心的行为。所以,我们以后要以孝为本,孝心做人。

家是一个缩小的国,国是一个放大的家,树立一个良好的家风,家训,成为一个品质优越的人,只愿“家家之风、家家之训”能代代相传。

廉洁家风征文 7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我家的家风是:勤劳善良,诚实守信,孝顺长辈。

我出生在一个农村的家庭,爸爸妈妈从小就教导我做人一定要勤劳。小时候每当家里农忙时,一家人总是全体出动,割麦子、掰玉米等等都干过,虽然很累,有时汗流浃背,但家人辛勤的劳作,换来了丰收的硕果,看在眼里,美在心头,开心的总是不得了,这就是我家勤劳的家风,从小便让我懂得只有付出了才会有回报,爸爸也一直这样教导着我。

妈妈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善良,妈妈在生活中也一直为我们做着榜样,有什么好东西总愿意与街坊邻居分享。借了邻居的东西用,总要及时完好的归还人家。妈妈说:“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你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为你着想,人与人之间就会有一种融洽快乐的氛围。”我想就是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我才拥有了一个快乐的生活,我想我们也都在享受着这份幸福。

诚实守信关系着我们的生活、工作……,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就会让人瞧不起,失去朋友,将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诚信给人带来温暖,有时很难做到,有时却很容易做到,有时甚至身边的一件小小的事情就是一份诚信;一句简单的话语就是一份诚信;一个淡淡的微笑就是一份诚信。只要我们从点点滴滴做起,守住自己的那份诚信,整个世界将会变得无比的美好。

爸爸就经常对我说:“一个人要知足,要知道感恩,孝顺长辈回报他人。”我自打懂事起,就听爸爸说我们的老家在辽宁,在那里有着爸爸的至亲朋友。刚到黑龙江来的时候家里的条件不是很好,老家的亲人听说后总会寄来一些钱和物品,收到这些东西的`时候爸爸总会用本子记下来,他说以后有机会一定要报答人家。我家条件好了以后,尤其是有了电话之后,爸爸总是电话问候辽宁那边的亲戚,过年了送去亲人的祝福。爸爸说:“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更要知恩感恩。”

今天,我的爸爸妈妈也已上了岁数,在他们的教导下,我已经长大成人,虽不在他们身边,但我总会电话问候,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回去看看他们,多陪陪他们,常回家看看。

如今我也是一名母亲了,我会用我的一些举动,影响我的儿子,让他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成为勤劳善良、诚实守信、孝顺长辈的好孩子!

廉洁家风征文 8

耕读传家,行稳人生每一步

我从小跟着姥爷姥姥长大,从记事起,姥爷家就是现如今的模样:黑漆大门的门楣上用瓷砖拼了四个大字——耕读传家。这四个字也伴随着我的成长过程,在心里形成深深的烙印。

姥爷的农活做得是极好的,从耕地、播种、除草到收割,整套流程都堪称是村里的典范,从小在他身边长大的我,自然耳濡目染接触了不少。记忆中最深的一项农活就是给谷子间苗和除草,这是一项极其需要耐心又极其琐碎的工作:全程需要蹲在地上,拿一把二三十公分长的铁质小锄,在一排谷子苗中挑选出长得茁壮的几颗,按照一定间距留好,其余全部拔掉,再拿小锄翻松谷子苗旁边的地,过程中不可把留好的谷子苗锄掉,而且往往一个人要照顾三垄。通常才干一会儿,腿就蹲得麻了,而且速度很慢。往往觉得自己干了不少活儿,但一眼向后望去,发现其实没有前进多少步,沮丧和失落感就会纷至而来。

每到此时,姥爷总会说:“干这种精细活儿要有耐心和韧劲,脚踏实地,不必总抬头,干着干着自然就向前去了。”当时听的时候并没在意,可是每次遇到事情,总是会想起他讲的这句话,暗暗告诉自己每临大事要有静气,沉稳耐心不焦躁。伺候庄稼是这样,待人接物更是这样。

除了干农活,读书就是这个家庭的另一件大事了。我妈是老大,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为了让两个舅舅上学,小学毕业后就开始在村里干活领工分了。妈妈辍学的时候,姥姥和姥爷是有愧疚的,姥姥不止一次地说过,妈妈天资是不错的,而且很要强,如果家里条件好,完全可以读出来。也正因为此,两个舅舅的求学之路比较顺利。

当时村里的普遍情况是,每个家庭都做两手准备,如果学习好就让上学,能考得上大学是造化,考不上就回来种地或找个工作;如果学习不好就完全看孩子,混个初中或高中文凭了事。大舅第一次高考失利了,是选择复读一年还是直接工作成为他人生关口的一次抉择。虽然姥爷姥姥极力支持他去复读,可懂事的大舅一直也没有提出要求,只是每天默不作声地干着活儿。

大舅最终放下了包袱,如愿考上了大学。在大舅的榜样引领下,二舅也一路读书读了出来,我们家成为村里为数不多的“读书之家”“上学之家”。这在现在看来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之处,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执着、坚韧地践行着内心的.“耕读之道”。

去年春节,大家团聚在一起谈起“家风”这个话题时,二舅深情地说:“我们家的家风,就是耕读传家。”耕读传家的第一层意思就是要教人向善,要引导人走向正途,干活的人要认真工作、踏实上班,读书的人要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第二层意思是每个人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虚此生,不虚此行;第三层意思是要把良好的传统传承、发扬下去,每一代人都有新的进步、新的发展。

现在,我已走上工作岗位7年有余,也已有了下一代,耕读传家这四个字,在我心中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现在早已不需要面朝黄土背朝天,每天躬耕于黄土地上了,但是我们今天所处的境况何尝不是另一种耕作:对待工作,保持耐心、细致,富有韧性、脚踏实地,牢记忠诚、干净,不好高骛远,认真走好每一步;对待家庭,切实担起儿子、丈夫和父亲责任,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全力维持家庭和睦,携手向前;对待自己,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提升解决问题和干事创业的水平。

廉洁家风征文 9

家风好坏,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决定着家业能否兴旺、济世是否久长。对此,我深有体会。

记得孩提时的一天,我正在院里同小伙伴们玩耍,爷爷突然把我喊回家,让我换双鞋,说是要领我去市长家串门。市长家虽不豪华,但很敞亮。我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东瞅瞅西看看,看啥都觉得新鲜。最让我震撼的是,市长家的卫生间里有一个巨大的瓷家伙,听说叫“浴盆”。要是有了这东西,就不用去澡堂子排队洗澡了。艳羡之余,我心想:还是当官好。来之前,我曾听家人说,市长打算提拔爷爷当局长。我暗自盘算:爷爷要真当上局长,我家也能装上大浴盆了。可到了市长家之后,我才发现,爷爷借我这个“小道具”串门是为了谈正事更好开口。当我偷听到爷爷与市长的`谈话内容后,心都凉了。爷爷说自己不适合当局长,并举贤荐能推荐了别人,还说这是为工作和大局着想。可我心里暗自叫苦,看来以后“我家也能装上大浴盆”这个梦想也只能是梦想了。

其实,爷爷是“抗日战争开过枪,解放战争负过伤,抗美援朝跨过江”的老革命,论资历和能力,不输给一般的同龄人。

他一生为人狷介正直、淡泊名利,对于自己能否被提拔毫不介意,而且经常对我们说:“莫图权来莫贪位,时时想想老前辈;莫多占来莫去贪,时时想想打江山。”

爷爷一生清正廉洁,从不利用职务之便贪占便宜,用他的话说就是“宁可清贫让人敬,不可浊富挣骂名”。爷爷的高风亮节、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了家人。我父亲是老三届高中毕业生,下过乡、当过兵,1977年高考恢复后又成为录取率极低的第一批大学生,大学毕业后进入实权部门任职。

有一次,一个中年妇女抱着一条一米来长的大鱼来到我家,一边说话一边掩面向父亲哀求。父亲一边安慰她,一边打电话同有关部门人员联系,最终将她的合理诉求予以解决。妇女转忧为喜,但父亲坚决把她抱来的大鱼挡了回去。当时,年幼的我很不理解,帮人办事,接受一条鱼算什么!可后来,当我听说父亲单位的一位叔叔被检察院传讯、一位阿姨被停职检查、一位姐姐被要求写检查时,我才理解父亲坚守底线的重要性。

“秀才说读书,屠夫讲杀猪,文人谈礼义,蛮人论动粗。”在清正崇廉的家风感染下,家人平时闲谈的内容则多是刚正不阿的包拯、秉公耿直的狄仁杰、一身浩然正气的文天祥、不怕死不爱财不结党的清官海瑞……

我走上工作岗位后,也逐渐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在爷爷和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清正廉洁放在前”的家风教诲根深蒂固地刻在我心里,时刻提醒我不贪不占、秉公为民,鞭策着我在追求公平正义的路上勇往直前。

廉洁家风征文 10

感念父母

在我还没出生时,爷爷就去世了,奶奶留在我脑海里的影像也仅仅只是我母亲现在的模样,因为她在我年幼时也早早地离去。母亲是独女,父亲倒插门撑起门户,养育了我们兄弟四个。如今我们家已是四世同堂,家风清明,子孝媳贤,敬老爱幼,勤俭治家。回想起来,这都得益于我的父母双亲言传身教,家教严明——

节俭持家

父亲当过援朝志愿军,转业后在国家水电部门工作,家里仅母亲一人在公社集体里挣工分。我们兄弟四个几乎是三年一个三年一个的相继出生,母亲一人挣的工分哪够我们吃饭穿衣呢,因此我们家年年都是“超支户”。每到年底,父亲便把自己省吃俭用存下来的工资寄回来或者带回来,还上生产队里的“口粮钱”,为此,父亲曾经十六年没有置办过一件衣服,一年四季穿的都是公家发的工作服;我们母子五人也常常是粗粮当饭,土豆青菜一顿,红薯稀饭一顿,就着咸菜勉强填饱肚子;衣服鞋袜也是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缝缝补补直到不能再穿为止。如今,生活条件已今非昔比,但我们全家仍保持着节俭的家风。

敬老爱小

总是在临近春节时,我们才能见到父亲探亲回家的身影。每当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吃到平日里不曾见过的小食品,穿上给我们过年才能穿的新衣裳,偶尔还带给我们一些廉价的小玩具,当然,邻里的小伙伴们也是一定能够跟着我们分享那些食品和玩具的。大年初一一大早,父亲便早早让我们起床,塞给我们两角或者五角的压岁钱后,拉着我们兄弟四个的手,到家族长辈们那里一一拜年问安。到了初二这天,我们全家则是风雨无阻地去到临县的婆婆家,看望父亲的父母,我们的另两位爷爷奶奶,在那里,我们自然地得到她们的百般疼爱。如果父亲未能回家过年,这些例行的事便是母亲带领着我们去做,从未间断过的。

家教严明

对长辈,我们是万不敢直呼“你”的.;吃饭时,父母没有上桌,我们没有一个人动筷子;老二曾经因为一次贪玩逃学而被父亲打断了棍子;而我,一次在自家菜地里,发现邻居家的一条黄瓜从篱笆缝长到了我们这边,于是偷偷地摘吃了,待母亲得知此事,硬是把我拉到邻居家去认错道歉并摘了自家菜地里最大的一条黄瓜陪给人家。就是因为在这些细微的小事上从小到大父母的严格家教,才使得我们一家人做人规矩,做事规矩,知礼守法,口碑极佳。

不辍劳作

父亲是带着一大摞发黄的奖状和十几枚锈迹斑斑的奖章退休回到家乡潜江的,这些奖状和奖章足以见证父亲工作的勤奋。回到家乡后的近二十年里,父亲没有因为退休而安享晚年,一双长满老茧的手总是忙碌着:房前屋后整理和打扫得干干净净,下到母亲的责任田里帮着做农活,自己动手在后院砌起院墙圈养过上千只蛋鸡,每年都会有两头肉猪出栏……我们兄弟四人都在外工作,有自己的房子、家庭和孩子,经济条件都很不错,父亲的退休工资也足够二老开销的,可他们勤劳的双手一刻也不曾停歇,居然用积攒下来的钱在市郊购买了一栋两层楼房。这就是我一生勤劳的父亲母亲!

往事悠悠,历历在目。感念父母的养育!感念父母的教诲!

廉洁家风征文 11

中国,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名字;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语言,五十六种习俗,可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家风——廉洁。

廉洁,就是不贪污腐化,不损公肥私,不奢侈浪费,不贪赃枉法。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翻开漫漫历史长卷,我们不难看到:凡是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人,总会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如唐朝的魏征,刚正清廉,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清朝的郑,两袖清风,深受百姓爱戴。

我曾看过这样一则故事: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这件事也说明,其实廉洁离我们并不远。也有许多同学会说:“廉洁不是干部、大人的事。跟我们小学生能有什么关系?”但是,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学生时代正是一个人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接受什么样的教育,经受什么样的文化熏陶,对其人生道路影响巨大。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廉洁就是诚实守信等一些小事。

记得有一次,我去商店里买了两块钱的水,我给了商店老板五块钱,而他却找了我四块钱。可能是因为当时人多没看清,所以才会多找了我一块钱。可却因为这一块钱,让我心里纠结不已。我想把这一块钱占为己有,可我又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我应该把一块钱还给老板才对。这时,我的心里好像出现了两个小人,一个说:“没事,就一块钱嘛,自己拿着吧,又不会有人知道。”另一个说:“一块钱虽然不多,但这是关乎着诚信的问题,这是一个人的基本的道德品质。不管怎么样,都应该把这一块钱还回去。不能为了这一块钱而毁掉了诚信。”对于这件事,我心里一直很纠结,到底是还还是不还。我思量了许久,决定不管怎样都不能违背自己的道德底线。最后,我把钱还给了老板。

要做到廉洁其实很简单,首先要做到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实是指忠诚老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是指说话、办事讲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能认真履行诺言,说到做到,守信是诚实的一种表现。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首先要做到诚实守信。其实廉洁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这一处美丽的‘风景’。我是新时代的小学生,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都要努力争做一个“廉洁小公民”。

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廉洁这项家风,真正做到廉洁家风伴我行!

廉洁家风征文 12

古人云:“树清廉家风,立崇廉家规。”家风和家规体现了一个家庭的美好思想品德。假如少了家风或家规,就好比一艘船少了船浆,一颗珍宝失去了光泽。

父母经常教育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因此,“乐于助人”便列入我家的家规,我也慢慢养成“帮助别人,从小事做起”的习惯。然而,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某些人,因怕麻烦,顺手乱扔垃圾,给清洁工造成负担;某些人,明明看到老人摔倒,却袖手旁观。这些人,是真的不懂得助人为乐吗? 孔子曾说过:“民无信而不立!”可见诚信是多么重要啊!当然,讲诚信也是我家的家规之一。曾子为了教自己的孩子讲诚信,竟杀了自己家的猪;华盛顿小时候不慎砍到了一棵父亲很喜爱的樱桃树,但他英勇地承认错误并得到了父亲的谅解;北宋词人晏殊,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在参与考试时,发觉考题是自己以前做过的,并恳求改换其他题目。你们看,古人都能讲诚信,我们为什么不能呢?

记得小时候,我因不留意弄坏了爸爸的“珍宝”—陶瓷工艺品,爸爸发觉后,赶忙找我问:“是不是你弄坏了我的东西?”我赶忙装糊涂:“我刚刚明明在做功课呀。”爸爸无奈了,只好去整理地上被弄坏的陶瓷片。我突然感到很担心,像有一块石头浮在空中,没有方法放下来。在一段时间的.思索下,我觉得应当说出实话。见爸爸来了,赶忙拉住他的衣角,红着脸说:“爸爸,对不起,是我弄坏了你的东西。”爸爸低下头,说:“没事,你能承认错误就好了,要知道,说谎话的孩子会变成丑八怪哦!”我不禁被爸爸逗乐了,从今,诚信的种子便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优良的家风和家规是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的“传家宝”。可以说,一个家庭是一面折射镜,它能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祖国的真实面貌!朋友们,让我们举起双手,同驻美好家庭!

廉洁家风征文 13

中国,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名字;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语言,五十六种习俗,可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家风——廉洁。

廉洁,就是不贪污腐化,不损公肥私,不浪费铺张,不贪赃枉法。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翻开漫漫历史长卷,我们不难看到:凡是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人,总会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如唐朝的魏征,刚正清廉,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清朝的郑,两袖清风,深受百姓爱戴。

我曾看过这样一则故事: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加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这件事也说明,其实廉洁离我们并不远。也有很多同学会说:“廉洁不是干部、大人的事。跟我们小学生能有什么关系?”但是,实践经验告知我们:学生时代正是一个人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接受什么样的教育,经受什么样的文化熏陶,对其人生道路影响巨大。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廉洁就是诚恳守信等一些小事。

记得有一次,我去商店里买了两块钱的水,我给了商店老板五块钱,而他却找了我四块钱。可能是因为当时人多没看清,所以才会多找了我一块钱。可却因为这一块钱,让我心里纠结不已。我想把这一块钱占为己有,可我又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我应当把一块钱还给老板才对。这时,我的心里似乎出现了两个小人,一个说:“没事,就一块钱嘛,自己拿着吧,又不会有人知道。”另一个说:“一块钱虽然不多,但这是关乎着诚信的问题,这是一个人的基本的道德品质。不管怎么样,都应当把这一块钱还回去。不能为了这一块钱而毁掉了诚信。”对于这件事,我心里一直很纠结,究竟是还还是不还。我思考了许久,打算不管怎样都不能违背自己的道德底线。最终,我把钱还给了老板。 要做到廉洁其实很简洁,首先要做到诚恳守信。诚恳守信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实是指忠诚老实,言行全都,表里如一;守信是指说话、办事讲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能专心履行诺言,说到做到,守信是诚恳的一种表现。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首先要做到诚恳守信。其实廉洁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认真观看,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这一处秀丽的‘风景’。我是新时代的小学生,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都要努力争做一个“廉洁小公民”。

我们应当时刻牢记廉洁这项家风,真正做到廉洁家风伴我行!

廉洁家风征文 14

母亲今年76岁了,阿拉伯数字也不识一个,但特别有她的“信仰”。我很小的时候,她牵我的手走在路边,指着地上一块牛粪说:“你看,人家在周围画了一个圈,你就不能捡了,这就是规矩。”

1986年夏天,我初中毕业,进入高中的大门已经打开,但能不能进去,学费说了算。由于父亲常年生病,家里也没有值钱的东西,当时,邻居亲戚又来劝母亲说,孩子也大了,就别上学了。

母亲看出我的不甘心,并坚持让我继续学业。告诉我说:“人都得逼自己,没人能帮你,继续上学,学费就靠你自己了!”在母亲的张罗下,我还不到14岁,每天天还不亮,就骑车到20公里外的冰糕厂,批发冰糕去买。心里有目标,干活就特别卖力,一天下来,也能赚几块、甚至是十几块钱了。

有一次,由于冰糕厂停电,关门歇业,村里同去冰糕厂的几个人,都气不打一处来,好像要把冰糕厂搬走才解恨。同村的'大哥,见后门口有一铁桶,一不做二不休,拿给我说:“你最需要钱,带回去吧!”于是,塞进我的自行车后座的箱子里,一溜烟的跑回家去。

母亲知道后,把同村的大哥狠狠骂了一顿,让他陪着我,一定要把这铁通还回去。她的话,至今在耳畔回响:“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老天爷的眼睛明亮着那,把你记在账本上,你一辈子都还不起!”

一个暑假,我赚的钱已经足够高中一年的学费了,母亲的一举一动,都告诉我,成功是用辛劳换来的,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能有歪心思,更不能走歪路。现在,面对困难,我还想起母亲的话——人都得逼自己!不能等、靠、要,更不能私自占有。

从这以后,母亲常常给我讲地主和高利贷的故事。她说,人这一辈子,是不能借贷的,不能为了解决了一时的困难,借的越来越多,搞得一辈子都爬不起来。

母亲因为自己不识字,却格外重视读书,重视荣誉和名声。读小学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我大都要去田里割草,给家里的牛羊吃。但也有例外,就是哪天老师布置了作业,我就可以待在家里,或者到同学家去做作业,这比割草要优先多了。

有一次,别的孩子都放学回家了,我却迟迟没有到家,母亲忧心忡忡,她跑去问邻居的孩子,我怎么没回来,是不是犯了什么错误了。当听说学校开表彰会,我在等着领奖状的消息,母亲的脸上,自豪就油然而生。多干点活,对母亲来说,是再小不过的事了,每看着家里墙上贴着的奖状,胜过万贯家财,这是她的希望,这些更能让她精神抖擞,干活从不感到累。

母亲大道理不会说,但心里懂,有信仰。她常说:“跟好人学好人”“多替别人想想”“别让人家生气”“要靠自己”等等。这些散发着泥土清香的三言两语,看似不“高大上”,却一样朴素感人,既聚正气,还接地气。直到现在,母亲在电话里,还常常唠叨这些话。

后来我上大学,有了工作,读书一直陪伴着我,特别是名人自传,家训家书之类。期间,我阅读了《诫子书》《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有关家风的书,字字箴言,这些优秀的家庭文化多是相同的,也是相通的。母亲的言行,岂不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写照吗。

前几年,母亲被推为村里寺庙的领头人,她每逢什么节日,都要去烧香拜佛,祈福平安,之前常常唠叨的话,也慢慢成了她“信仰”的一部分。有一次我和她聊天,她说:“你们共产党人有信仰,群众也应该有个信仰,我信我的,你也要信你的!”

廉洁家风征文 15

爸爸离开我们已经17个年头了。岁月流逝,有些事已经淡忘,但他为人正直的品行却至今影响着我。

爸爸没什么文化,只念了两年书,后来通过自学认识了一些常用字。起初,爸爸在汽车配件厂当工人,为汽车补胎打气、修理配件。由于爸爸能吃苦、爱钻研,经过多年积累,修车技术日益精湛,厂里领导和工人都很佩服、敬重他,后来还推举他当车间主任。可他却推辞说:“还是让文化水平高的同志当吧,这样更有利于厂子的长远发展。”他回家把这事一说,气得妈妈直说他“傻”。爸爸干的“傻事儿”还有很多。

有一次,上级要把他们单位的部分厂房划给别的部门。因为这样做会损害车间和工人们的利益,大家想选派代表去和上级部门沟通,却又怕得罪领导,都往后躲。这时,爸爸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与上级领导据理力争,最终保住了厂房和集体的利益,但也因此得罪了一些领导。

不久,三姐在办理工作调转时受到了一个领导的刁难。对方挖苦说:“你爸能耐不挺大吗?都能改变领导决定,还是让他去给你办吧!”

三姐气得回家大哭一场,埋怨爸爸:“你又不是领导,出什么头啊?别人咋不去呢?得罪人的事全让你干了!”爸爸低着头没说什么。等三姐情绪平复后,他才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做事要以大局为重,要从大家的`利益出发,不能光考虑自己。”

还有一回,大哥去厂里接爸爸回家吃饭,当时,工人们已经下班,只剩爸爸一个人在等更夫来接班。看到厂院中有一大堆废弃的汽车零件,其中有一块小铁板很适合做他的摩托车脚蹬,大哥就弯腰去拿那块小铁板。

没想到,爸爸猛地一声喝道:“给我放下!”

大哥被吓得愣住了,委屈地说:“不就一块破铁吗,至于吗?”爸爸说:“东西不分大小,只要是公家的,就不能拿!”因为这件事,哥哥好几天没和爸爸说话。

我从小受爸爸的熏陶影响,参加工作后,无论是当普通教师还是作为一名机关干部,在一些问题上也总带着一股“傻劲儿”。

有一次,学校要推荐一名市级优秀教师,一位校领导找到我,暗示我推荐某领导的亲属,但我不愿违背本心,坚持推荐了另一位大家公认的优秀老师。“委婉拉票”不成,那位领导的亲属又“亲自登门”找我谈,但我还是坚持原则,并明确告诉他我的推荐理由。虽然我得罪了领导和当事人,但我守住了心中那份正义。

此后的工作中,每当遇到是非问题,常想起爸爸的言传身教,我都坚持原则,不受他人左右,不为利益所惑。

廉洁家风征文 16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爷爷已经离开我们有十余载。但他的音容笑貌和谆谆教诲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良好的家风家训是家庭和睦的基础,从小到大,爷爷从很多方面影响着我,让我一生收益。

爷爷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自小吃苦。虽然家里贫苦,但他从不会吝啬对子女的教育。为了供养三个子女读书,他做过许多工作,给人搬砖做瓦工、在工厂当搬运工等,这些都是日晒雨淋、最重最累的活。他夏顶三伏烈日,一身黝黑;冬披三九酷寒,严重冻伤,任何困难都没有把爷爷难倒,只要子女想读书,他都会全力以赴为他们提供机会。因为爷爷一直强调,只有读书才是农村人的出路,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这也是爷爷一直对我们的教诲。

爷爷待人善良,且从不图回报。我从小在爷爷身边长大,爷爷一有时间就会牵着我的小手带我去街头逛逛,一路耐心跟我讲着关于这条街的变迁,并感叹着时代的发展之快。每次走到街尾的转角处,看见有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蜷缩在角落里,爷爷就先停下脚步,从上衣的口袋里摸索出一张五角钱的纸币,然后递给我说:“你饿了吗?要不要去旁边的`包子店买包子吃啊?”我兴高采烈地买来两个包子,递给爷爷一个。但是爷爷没吃,他牵着我径直向角落走去,轻轻地放下包子,没说一句话就牵着我继续向前走。后来,我问爷爷:“为什么每次都要放下一个包子,那个老爷爷也没有跟你说谢谢啊?”爷爷只是笑笑说:“那个老爷爷年纪大,更需要这个包子。”爷爷的教育让我对每一个遭遇不幸的人都心怀善良。

小时候,爷爷总是带我一起去空旷草地上放风筝。他喜欢自己做风筝,一张报纸、几只竹签、自制的浆糊,在爷爷的手里几下就变成简易的风筝,而不懂事的我那时候还老是嫌爷爷做的风筝没有其他小朋友买来的好看。爷爷边跑边有节奏地拉扯着,风筝迎着风慢慢越飞越高,我也一路跟在爷爷身后小跑着欢呼雀跃。待风筝在天上稍微稳定后,爷爷就把线轴交给我,让我掌控着风筝。记得有一次,由于风速有点快,风把线轴的线迅速拉出去了。我为了风筝能飞得更高,加速放线,却没想到线在空中打结拉断了,风筝带着断了的线缓缓飘远。幸亏爷爷眼疾手快,纵身一跃,一把将线头紧紧抓住,才没让风筝飞走。后来细想爷爷可真是老当益壮啊。爷爷在回去的路上跟我说:“要掌握线,才能控制风筝。我们做人,要像放风筝一样,懂得观察风向,把风筝的中线立正立稳,才能使风筝飞得高远和稳当。”

爷爷带给我的不仅是生活中衣食住行的照顾,他留给我的教诲更是我一生的“传家宝”。

廉洁家风征文 17

“规矩诚设矣,则不可欺以方圆。”说的就是尺度。尺度很大,大到国家制度;尺度很小,小到家庭家规。尺度刻在哪里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守住分寸。

爷爷生于1936年,抗战时期家里穷,爷爷在动荡年代只上过几年学堂,后来自己勤于学习,又写得了一手好字,在六十年代成为了供销社的一名会计,是一个严谨且极具责任心的人。

爷爷身边没有很多物件,穿的衣服更是破了再补、补了再补,但是一把黄连木质黄色木尺,爷爷一直视若“宝物”。木尺尺体光滑,原本微白的尺身被汗水浸染成了黄褐色,总是放在爷爷的案桌上。身为会计,爷爷的帐目一清二楚,像这把木尺:懂得规矩,讲究尺度,守住分寸。爷爷心中有“尺”,从没贪过公家的一点便宜,不属于自己东西不能要,才能做一个清廉的人。

小时候我贪玩,在跟邻居家小朋友玩游戏过程中偷过小卖铺的零食,被发现后送回爷爷跟前。爷爷十分严肃地用木尺教育了我一顿,并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以前有个大户人家的独生子,宝贝得不得了。一天,摇拨浪鼓子的货郎在他家屋后吆喝卖丝线绣花针,趁卖货郎担的人不注意他顺手拿了一根绣花针,大人没有责怪;第二回,他把人家鸡窝里的鸡蛋拿回来,大人还是没管;第三回,他又把隔壁的老母鸡偷了……等这孩子慢慢长大了,便拉人家马,偷人家牛,最后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最终被官府杀了。事后,爷爷说:“你今天也许只是因为贪吃偷人家一袋零食,明天就有可能偷拿别人家钱。人心中没把尺,就容易走上歪门邪路!”爷爷的话,让我明白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要的道理。

蔡元培曾在《中国人的修养》里写,“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行,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中”。后来爷爷去世,临终前,拿着陪伴他一生的木尺郑重地告诫我:“做人要像这把木尺,心怀正直,懂得规矩,讲究尺度,守住分寸。”家风是一种传承,厚重渊源,可润人性于无声。爷爷用他亲手制作的这把木尺丈量和规制了自己的处世态度,也将被代代传承。

长大后的我进入了审计部门,成为一名审计人员,跟账簿打交道,传承了爷爷的“职业”。如今,我已工作两年多了,感谢爷爷对我的言传身教,让我成为了一个有素质、有道德的人。我把爷爷一生的“态度”融入到审计工作中来,时常提醒自己:守规矩,守清廉。

守规矩即保持向上的态度。不能说因为守规矩就什么都不做了,相反要多做事,勤学习。从进入审计部门开始,我就把审计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想把这份事业做好。我开始不断的学习,从最初的.账本查账、审计收支到后来的参与省厅和市局的大型审计项目、学习计算机审计。作为新人,在这段求知路程中会觉得很累,但却感觉自己很踏实,因为通过勤学、多做事,能够积累经验,自己懂得越来越多了,越来越理解审计的职责与意义。

守清廉即保持清净的心。摆正心态是第一步,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一是作为审计干部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在紧张和忙碌的工作生活中,要有敬畏之心,审计人员履行监督职责,必须用严于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打铁先要自身硬,要有“自身净”的持久耐心和耐力,面对各种诱惑时,要保持高度自信、自警和自省;二是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绝不触碰各种红线,要对人民敬,对贪欲畏,坚守“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核心价值观,树立“实、高、新、严、细”的工作作风,力戒“庸懒散”、“骄娇暮”。

爷爷的木尺是一种传承,更是我的家风“见证者”。它让我懂得守规矩、守清廉,它也会伴随我的一生……

廉洁家风征文 18

家风,何为家风?

“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 “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家风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这些都是死板的概念。

或许曾经年幼,不懂得家风是什么。还记得问过只有3岁的弟弟,什么是家风,他圆溜溜的眼睛悄咪咪地滚了一圈,然后咧起嘴角说:“是风吗?”我楞了一下,风?我也不知道。若你之前问起我家的家风,我会特别笃定地告知你:“没有!”因为年幼的我根本感觉不到有任何东西一直祖传般的影响着我。到了后来,随着年纪增长,我才领悟到什么是“家风”。它似远似近,飘渺虚幻,可是又真实存在,悄无声息。实话实说,我们都受到它潜移默化地影响。

邻里互助,是我收到最大的感受。无功不受禄。从只有几岁,能蹒跚学步的时候,当我开头蹲在菜地时,就一直在熟悉它。或许很平凡,或许很平凡,或许司空见惯,但是,不得不说,有些东西真的深深地刻在骨子里了。蹲在树荫下,一大片菜地被四周的退休伯伯瓜分,烈日当空,一顶顶草帽在玉米丛中穿梭,一滴滴汗水低落在泥土上,一双双布满裂痕,指甲缝里藏着泥土的手在一片片青葱绿叶上摩挲着大自然的恩惠,一阵阵笑声洋溢在这几十亩大的田地上。“老苏!来!看看我家的玉米怎样?还行吗?”“苏兄,咱家的香蕉,一大串哎!分你一束!拿回去放几天就成!”“苏爷爷!我爷叫我拿给你咧!咱家的番茄,大个多汁,今早摘的,你不在,所以这才下午再给你了啊!呀,妹妹也在,来擦擦就尝尝,可好吃了!”爷爷欣然地接收这些好意,一一谢过,叮嘱我拿回家后,便转身走向他们的田里,投身进帮忙松土、除草、浇水的行列里。等到我回到地里,我也很不解,自家的田还没弄好,怎么跑去弄别人家的了?等到爷爷归来,挺着腰板,拿起毛巾,擦着满身的.汗水时,我便提出我的疑问。爷爷愣了愣,然后哈哈大笑,弯下腰,摸了摸我的脑袋,说:“虽然我们是邻居,是好友,可是关系再好也不能白拿别人的东西。我们地里的东西要么没熟要么前几天摘了,没什么好给人家,那就帮别人干干活,也不碍多少时间。记得啊,以后可不能白拿别人廉价啊!要是给爷爷知道了你敢这么做,爷爷可就再也不给你种你爱吃的小番茄啦!”那时的我好像才五六岁,只知懵懵懂懂地点个头,爷爷也没有再怎么讲,只是往后每次收到邻里的好意都会回馈一些瓜果蔬菜或者去帮忙干活。后来,田地随着征收,面积越来越小,大部分伯伯都失去了那一亩桃源,可是深厚的情意未曾转变。盛夏,黄皮、龙眼、荔枝纷纷成熟,哪怕不再一起劳作,谁也不忘各家各户互送新奇摘取的水果,路途再遥远,心愿永不迟到。

后来,现在的我十几岁人了,慢慢迈向成年,也不得不说这类的事情还在影响着我。互联网发达,我们家也迷上网购,可是父母上班,我要上课,快递到家无人签收。对面屋的阿婆平常无事,打理着屋边的一小块田地,边上有个用木头搭的小木棚,里面放着她平常收起的可回收品。母亲嘱托阿婆帮忙收一下快递,阿婆很愿意地帮忙起来,买东西多的时候,她甚至一天断断续续收三四回快递。阿婆不情愿收钱,邻里谈钱伤感情,可是骨子里也不允许白白让自己得到这样的好处,于是母亲叮嘱我们把废弃的书、纸张、纸皮、易拉罐、塑料瓶收好,每次趁阿婆在屋内忙的时候,悄咪咪把这些东西悄无声息地放在她的木棚里,这也是一份心愿、一份回报。这些年,同样的,阿婆也经常共享她菜地上的各种蔬菜和草药,我们周末买菜的时候也会帮她买活禽。妈妈说,邻里之间,这些不算什么。但是,我总觉得,哪怕只是这些小事,也很重要,我说不出它哪里伟大,可是每次,心里都流淌着一股暖流。

这些事情很平凡,真的很平常,但不得不说,这些教会了我许多。邻里和谐、互帮互助、将心比心、为人着想、节俭朴实、尊老爱幼、家庭和谐、勤俭持家、努力学习回报国家,这份无形的精神,这份无形的力气,跨越时空,跨越江海,跨过山河。 或许,这不算家风,或许,这就是家风。或许,我那天真年幼的弟弟说的没有错,家风就是“风”。它像风,悄然滋养万物细无声;它像风,随着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它像风,一阵又一阵地吹进千家万户;它像风,又可细水长流又可波涛汹涌……

这就是家风,从祖辈一直传下来;从一件件小事中表露出来;从邻居邻里间一位传一位,一家传一家,一户传一户;或许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或许是客厅里被框裱起来的“自强不息”“学无止境”,或许是在睡梦中呢喃的叮嘱,或许是爷爷深沉又活泼的吩咐……

这,就是家风!

廉洁家风征文 19

古语云,“天下之本在家”。

家风之美代代相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良好家风的构建与传承不是小事私事,好的家风利家利民利国。良好的家风是优良品质在家庭中的积淀和传承,是家庭留给每个成员的宝贵精神财富,古有仁智礼义信,今有勤孝谦和思,良好家风因背景各异,也各有千秋:或仁爱宽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邻里友爱;或克勤克俭,常怀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之念,靠勤奋兴家聚业,讲节约精打细算;或本分做人,不为富动,尽职敬事,诚信待人。以上种种,在无形中影响着家人,让子女终身受益,其价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从小听父母讲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在我的成长的记忆中,父母一辈子没和人发生过争执,他们一向把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看得很重。我的母亲是一位老实本分、任劳任怨的农民。在村里,她是出了名的老实人,哺育子女,她把最好的东西给我们;赡养老人,出工干活,她从不挑三拣四,她认为啥活都要有人干,做好就行;她很乐于助人,有好东西除了留一部分给我们三兄妹,大部分都会分给邻里乡亲。从小到大,我家就像专门聚会的地方,一闲下来大家都跑我家来聊天。在我眼里,父亲是全能的,不仅仅会治病,还会干各种活。在我小时,家里比较贫困,父母的`勤劳保障了我们一家老小基本的生活。在父母亲的影响下,耳濡目染使我们及下代孩子们都传承着父辈的优良传统——做事踏实、与人友善、家庭和睦。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这是我在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在父母的年代,家里的兄弟姐妹很多,家里条件一向不太好,父亲是家里的老大,整个家里的重担就落在父母亲身上。繁重的劳动是父母青春的全部,家里的兄弟姐妹结婚都是父母亲操办的,爷爷奶奶的重担就少了。最后在爷爷腿摔断了的时候,父辈们就轮流照顾着,这段时间父辈们就更忙了,白天奶奶照顾着爷爷,我们有时间就过去帮忙照看,父辈们白天工作回来,做完饭第一时间送到爷爷奶奶房间里,晚上又轮流照顾着。邻居都很羡慕爷爷奶奶,都说我们家的孩子都很孝顺懂事,爷爷奶奶也觉得很欣慰慰,父辈们用无言的行动感染着我们,此刻我也有自己的家庭,在家侍奉公婆、赡养父母我都很用心。因此,即便此刻外地上班,对在家的公公婆婆,我经常打电话问候,平时回家尽量多干点家务活,让公公婆婆放松。我们的一点点孝心都会激发老人无限的满足感,跟人炫耀儿女儿媳对自己的好。看到老人开开心心的生活着,那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其教育的方式就渗透在方方面面的密切接触里,谆谆诱导,亲切教诲,热情鼓励,严格要求,无不影响着家庭的每个成员,并且影响到邻里和社会。良好家风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就应加强教育,反复训练,注重养成,成为每个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一则要有意识的去培育养成。要明白,真能能代代相传的不是家财和地位,而是内涵和精神,是家风。把老一辈留下的完美品德和作风接续下来、传递下去,是造福当代、惠及后人的大事,接力棒在手,我自有职责,让良好家风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二则要在家庭中营造崇尚学习的气氛。古人讲,“非学无以明志,非学无以广才”,知书才能明礼,学习就能升华。要让家里多一分书香气,茶余饭后,看看书,读读报,谈天论事,让家人从中得到更多的教化和启迪,使人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三则长者要做好传与带。家长是塑造孩子的无形力量,耳濡目染影响着孩子世界观的构成,你的穿戴、举止、观点、接人待物等,无不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上行下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的道德应当人人都明白。

四则要创造和谐礼貌的家庭环境。居家里外,干净、明亮、整洁、有序。去朋友家串门,有的家庭还很注意家风家教文化,悬挂着激励感人的家训格言,如“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宽天宽地莫若宽以待人”、“敦行致远,吃亏是福”、“家和万事兴”等等,让人置身其中,产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一种清新雅致的感受油然而生。

廉洁家风征文 20

俗话说的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你是一个怎样的人那就要看你的家训家风了。

我家的家训并不伟大,但是却能教给我许多道理。我家的家训就是——忠贞爱国,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勇毅力行,笃实宽厚,仁爱孝悌。我们家最重视的就是孝了。每天爸爸妈妈都会为爷爷奶奶捶背,而我和弟弟则是给爸爸妈妈捶背、倒水……

一开始,我并不是会帮爸爸妈妈捶背倒水,但是自从爸爸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之后我就决心要向故事的主人公学习。

故事是这样的:西晋时,有一个著名的`孝子,名叫王祥。王祥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继母嫌弃王祥,经常打骂他,还时常在父亲面前搬弄是非。渐渐地,父亲对王祥也很冷淡。对此,王祥毫无怨言,一如既往的孝敬父亲和继母。

一年冬天,继母生病了,在床上一躺就是半个月,父亲又不在,王祥便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忙里忙外,还为继母熬药、煎药,将继母照顾得无微不至。生病的人胃口差,继母吃不下东西,王祥很着急。有一天,继母说想吃鲤鱼,王祥连忙跑到河边去捉鱼。可是,河水都结冰了,捉不到鱼。

王祥用木棒使劲敲打冰层。可冰层实在太厚了,王祥敲了很久,也没有敲开。王祥急得团团转。突然,他想到冰遇热就会融化,欣喜地说:“也许我的体温会使冰快融化。”于是,他脱下衣服,光着上身,躺在冰上。王祥冻得瑟瑟发抖,当他背部冻得发麻时,他就转过身趴在冰上,用肚皮融化冰层。功夫不负有心人,冰终于裂开了。他顾不上穿衣服,迅速在裂口处凿开了一个洞,终于捕获了两条鲤鱼。继母吃到了鱼肉,而王祥却因此病倒了。继母被王祥的孝心感动了,惭愧地说:“以前都是我不好,以后我一定好好待你!”

后来人们就说王祥是世上少有的孝子。

我听完爸爸讲完这个故事事后心想:王祥的继母那样待他,他都那么孝敬他的继母,何况我呢?我要向他学习!从此我便每天帮爸爸妈妈捶背、倒水……

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只有严格、廉洁的家风家训,才能让我们成为一个可以帮助国家的人,让廉洁家风进入每家每户吧!

廉洁家风征文 21

庚子年生日后,我恰满16岁。那天依然陷在网课的忙碌旋涡里脱不开身,不曾想午睡醒来时在床头发现了爸妈的一封书信。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生活里的琐碎话语必不会选择以这样一种方式诉说,怀着好奇与揣度,我展开了信纸。 “近夏日炎长,正是读书好时节”

我家既不是诗书之家,也非繁盛望族,甚至只是上几代都是庄稼人的寻常百姓,自然不会有像题挂在客厅的书法大字、小时便被要求的背诵的家训那样化形的家风,他们更偏向字面意思,化为无形的清风,散在生活中,浸润着从懵懂到成熟的我,潜移默化间,蓦然回首,发现家风已悄然润泽了每一寸心田。父亲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但他爱书。小时候我字还未认熟,每夜倚在床头等爸爸熄灯,只见他捧着一本老旧装订的厚书,凑在灯下,暖黄的光亮萦在他的镜框上,绕着他翻页的带着粗茧的手指,最后落在页面有些斑驳的书面上,上面缀着无数个我还认不清的字。有时我会凑过去问这是什么书,父亲没有转头,只一字一顿地回答我:《三国演义》。尾音上扬,浸着欢喜。于是我有样学样,也开始读书。后来,我也爱上了读书且一发不可收拾,那时我还不懂,长大后等自己拿到梦寐以求的书向友人介绍时,开口后才惊觉语气同那时的父亲像了个七分。家里有一个很大的书柜,小时候的书大多是父亲的,但因为他工作忙,数量不多,只占了柜子小小的一隅,剩下摆满了杂物。渐渐地,杂物被撤下来,我的书登上了厅堂。随着年纪增长,书的数量逐渐增多,很快超过了父亲的那方小小,在升上高中之前已经把那个大柜子放满。每次提出买书,父亲也不拦,反倒乐呵呵的,甚至会找我借书看。

父亲在信中再三提及了读书的益处,我一一看下来,用心记住。时至今日,文学已经成为了我缀在不长的人生之路前方的长庚星,甚至是一个习惯,闲时阅读是消遣,忙里阅读是激励,得意时静读,失意时抄书......这样浸在文字里时,我恍然想起,是少时的那阵家风,把我这颗小小的种子刮到了这片文学的土壤,我才能在此生根发芽。

龙应台曾言:“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心中渐渐有一分明白,如月光泄地。”对我而言,由父亲教给我的这样一种不成文的家风,告诉我从哪里来;而书籍同文学铺开的这条道路,告诉我要到哪去。

“进退有度,以礼待人”

接下来的字迹是母亲的。

母亲是个朴实且热情的人,小时候放学遇到暴雨,她会送缩在路边挡雨的小孩回家;路边捡到钱包,她会一遍又一遍地拨打电话,直到对方得知并来领回;好几次她为外出务工还没找到住处的亲戚朋友提供暂时的居所。

这样一个热情的人,她从小教导我时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却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因为父母工作很忙,我很小便被教导独立,也因此早早地拥有了自己的房间。“有眼不见,有耳不闻,有口不言”,这是最早被母亲漆在房间墙上的话,我记得清楚。

她在信里写道:“尊重,是人际交往第一要领。”除却言传,这在母亲平日的举动里也能找到身教。母亲在很早的时候就能尊重我的意见,尽管那时我还是一个无知的小孩,她从未看过我的日记,进我的房间会事先敲门......渐渐的,更懂事一些,我也学会尊重她的观点,尊重她的生活和私人空间。我知道,比起母女,她也希望和我成为朋友,我亦然。后来,带着这样的教导,我走过了小学,走过了初中,如今走到了高中。期间遇到过和朋友们的'友谊的开始与逝去,也经历过争吵和分歧,每次沮丧时,想到母亲的话:尊重对方,和而不同。便渐渐地从面红耳赤中恢复冷静。

实践赋予理论力量。每一次的挫折,都会加深对过往知识的理解。

母亲也曾回答过我:“善意和热情是我能回馈给过去帮助过我的人唯二两样东西,而尊重和礼貌,是我送给你,在你那段没有我的未来里,能帮助你走下去的登山杖。”是了,这样的家风潜移默化着我,让我变得更谦卑,能以一个舒适的姿态去探索未知。

“祝夏安”

父亲母亲的谆谆诫言如在目前,结尾收笔的弧度好像也带着真切的期盼,我一时不想再用清风一词形容它,家风,家风,更像是过去的人们凝了半辈子的心血,给予后来者的礼物。你切实抓住它了,便不再是风,而是护佑你向前的旗帜;反之它便是风,一直拂动你的心帆。

廉洁家风征文 22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讲究的便是“礼仪”二字。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曾子杀猪………无一不表现出了中华民族良好的家风传统。

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动。”爸爸也经常教我:“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因此,我家养成了良好,清廉的家风。

去年一个冬天的早晨,我独自一坐公共汽车去图书馆看书。那一天的天气很恶劣,虽然这里是南方,没有北的冰天雪地,但是寒风刺骨,即使穿着厚厚的羽绒绒服也能感受到一丝丝寒意钻进了衣服中。等了好久,公共汽车终于来了,我连忙跑上车,投了两元硬币,找座位坐下。

可是,因为春节快到了,有很多人外出购买东西,所以已经没有座位了,我只好站在一旁。就在这时,一个抱着孩子的阿姨下车了,那个阿姨坐的是爱心座位。可是因为没有位置了,所以我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坐了下去。

公共汽车过了几个站,上来了一位老奶奶,看起来约有六七十岁了。那位老奶奶身上只穿了一件单薄的外套,苍白的头发被寒风吹得凌乱不堪,脚上的鞋子也是三四个补丁,站在了我的座位旁边。我心想:到底要不要让座呢?应该会有人让座的吧。我望了望车窗外,发现图书馆快到了,又想起了父亲常对我说的那句话:“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于是马上站起来,对那位老奶奶说:“老奶奶,您坐下吧,我快到站了,马上就要下车了。”老奶奶听了之后,颤颤巍巍地说:“谢谢你啦,小姑娘!”

听了这话,我的心暖暖的,仿佛一切的寒冬都消失了。

在小的时候,妈妈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叫孙元觉的少年。他小时候就十分懂事,也很孝顺父母,但他的父母却很不孝顺。在孙元觉爷爷年老体弱多病时,他的父亲就用一个竹筐,把病弱的爷爷装起来,打算扔到荒野,不再照料。

孙元觉跪着大哭,祈父亲不要那样做,可是父亲根本不听他的话,还骗说:"人老了,不死会变成妖怪的,爷爷老了不死也会变成妖怪的`。"孙元觉只好随同父亲来到荒野,父亲放下父爷爷就离开。这时,孙元觉突然父亲说:"我们把爷爷扔了然后把筐子拿回去吧。"父亲不解,孙元觉说:"等到父亲老了,如果不死,我也用竹装好父亲,把父亲扔到荒野啊。"父亲一听,大吃一惊,最终改变主意,又把爷爷接回了家。

我听了这个故事之后,我很难能想像得到,孙元觉的父亲是有多么的狠心,将养大的自己的父亲丢到荒野去虽然时代变迁,很少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可现在越来越多被家人抛弃的留守老人或是养老院的老人不就是孙元觉爷爷及其它被那个时代其它被抛弃的老人的缩影吗?

家风,如同一盏灯,照亮我们的未来;家风,如同滴滴露水,滋润着我们成长………

廉洁家风征文 23

《祖孙四代,传承勤劳朴素家风》

孔子有过这样一句“过庭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缩影,反映着整个社会文明的程度。漫漫光阴长河中淌过无数有血有肉的鲜活个体,沿溯血脉而上是家风串联传承着这个个体,乃至整个家族的灵魂。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今天就让我用文字将我们家族的故事娓娓道来。

“老麻,您的衣服已经这么破了为什么还不换?”(老麻在潮汕话中指曾祖母)。当时老麻已步入耄耋,仍神采奕奕面带吉祥瑞光,她得知我们要来把针线活往桌子上一放,急匆匆跺拉着拖鞋出来迎接我们。她依旧如我小时记忆那般手脚伶俐不需要别人搀扶,只是我注意到了老麻衣服上四处散乱地打上了一个又一个蓝灰的补丁。“衣服啊,缝缝补补又三年就过去了。”老麻慈祥地笑着对我说,脸上福气的皱纹随着脸部动作而牵扯。

饭过三晌,一家子人围在饭桌上轻声细语地回忆往事,夹杂着头顶吊着的风扇慢悠悠的“嗡嗡”声。在安静祥和的氛围下老麻拾起手上的`针线活一遍缝着一边讲话,从零星的言语片段中我终于知晓了补丁背后的秘密:老麻自小家里穷,嫁了人后时运不好又守了活寡,一个人把三个儿子拉扯大。为了补贴生计,老麻压榨每一分一秒闲暇时光,平日还会为村子里的红白喜事缝纫服饰。从前养成的勤俭朴素的好习惯还一直延续,耳濡目染地传给了孙子们、曾孙子们:我祖父那一辈都是种庄稼的老实人。

只有老叔走出东巷村到镇子上数十年如一日地刻苦钻研学画、镶瓷工艺,成为潮汕地区有名工艺人,现在还可以在广东博物馆潮州馆看到老叔画的壁画。我父亲那一辈也是在节俭朴素的家风中长大的,爷爷奶奶都没有什么文化,只能拼命耕田种瓜,父亲作为家里最小的儿子也会一起帮忙动手做工。四个懂事孝顺的儿子刻苦读书不让父母操心,最终都能以优秀的成绩考上大学。

这次我作为林家的第四代人回到家乡走访,前辈无数朴素的生活作风给予了我极大的启发。我频繁地往长辈那边跑,脚踏实地收集了许多第一手资料,这才明白在我收集实地资料在键盘上码字的过程,也正是新时代坚韧不拔家风的新体现。在物欲泛滥的当今社会,静下心来去重新描绘从前的故事,去讲述过往那些家风古训,更是坚韧不拔好家风不忘初心的新传承。

只可惜,老麻过世四年了,她以九十九岁的高龄结束了朴实艰苦的一生。遗憾也是有的,在科技信息高速膨胀发展的二十一世纪,老麻临终前仍然没有选择换上面料舒适的新衣裳,而是坚持穿着自己一针一线缝制的“补丁”老头衫。她贯彻着自己过了几十年朴素的生活习惯,虽然再也没有下一个缝补衣服的三年,可这节俭耐苦耐劳的家规祖训将继续延续给后辈。

好家风是祖辈经历沧桑岁月,用智慧结晶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他们从城市的尽头,破旧的棚户区,广袤的农田中走来,一个个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传递了这份执着。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他们的家风家训,也会由我们这一辈继续传承。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继承并发扬光大,迎接第二天的太阳!

廉洁家风征文 24

在我们的国家,每个人的家庭里面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家风家训,我家或多或少也会有一些。

做事情,做任何事都要用心去做,做的彻底,这句话是我妈妈经常说的话,每次我写完作业拿给我妈检查,要是我粗心做错的题,妈妈就会七嘴八舌的说起来,把我快说哭了才肯停下来。

星期天,我的'同学来找我玩,妈妈让我把家里整理一遍,说:一会儿我来检查,我好不在意的答应了,我胡乱打扫了一下,心里想应该没事吧!管它呢,我就在那写作业,过了一会儿妈妈来检查说:你给我过来,看你怎么扫的地,妈妈怒气冲天的说了起来:看你怎么做事这么马虎,做事情就要有做事情的样子,更要用心去做。这句话又出来了,救命啊!不要再说了,可怜我的耳朵啊!

做人要有诚信,知错就改,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诚信,这是我爸爸经常说的话,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要及时改正,不能对别人说谎。星期五放学回家的我,拿出作业就开始写,心里想赶紧写完下去玩,可是烦躁不安的我坐不下去了,心里想着,反正才星期五,还有两天呢!明天再写吧。于是我就玩起了游戏,妈妈下班回来看到我,上来就问:“作业写完了吗?拿来给我看,还没写完不还有两天的吗?今天的事今天做,明天还有别的事要做,你这样做对吗?”妈妈愤怒地说着,我不敢怠慢立马去写作业。

严格是大人从小对孩子要求的,每次我们做错事父母说我们的时候,那都是对我们好,我们应记住每次的教训。

以前我的作文写的不够好,爸爸经常给我拿各种类型的作文给我看,我写的作文必须经过他的检查才行,有的时候,我不想让我爸看作文的时候,我就撒谎说:老师看过了,不用了,谁知道爸爸后来翻开一看,说你怎么能撒慌。看,我爸爸也开始说起来了,爸爸妈妈给我说的话,我都牢记在心,时间长了,也就成了习惯。

这就是我的家风,让我受到严格的管教,受到爱的呵护,慢慢地,让我懂得了很多对我有帮助的道理。

廉洁家风征文 25

家风崇廉,顾名思义,正义、崇尚廉洁。我家的家风家训很普通,但让我受益匪浅。吾家王氏,首重孝悌,谨信亲睦,诚实做人,读书明理,自强不息。就是这样简简单单。

我家最注重的便是孝了,每天我的爸爸就会主动的去为爷爷洗脚,为奶奶捶背,我也慢慢的受到了爸爸的影响,便天天帮奶奶做饭,洗碗,奶奶的脸上时不时就会朝我笑笑,那时的我也最开心,最快乐。

老师经常对我们说,做人要诚实,不可以撒谎骗人,但我也有时会撒谎骗人,如,我在家里,妈妈出去上班了,妈妈在出门前叮嘱我,要做完作业才可以看电视,这不,妈妈一走我便开始看电视了,我打开电视,换到我最喜欢的频道湖南卫视,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便忘了时间,时间过得真快啊,妈妈下班了,我一听见妈妈的脚步声,急匆匆的关掉电视,开始装模作样的认真做起作业来,妈妈问我:“你做过作业了吗?”我说:“做……做过了。”妈妈半信半疑的问:“真的吗?”我吞吞吐吐地说:“是……是真的。”我的这个谎言,就这样把妈妈骗过去了。之后我听了一句名言叫“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便不再撒谎。

有这么一件事让我明白了读书明理有多么重要,那天,正好是我阿太的'葬礼,我们这里有一个习俗,人死后晚上必要有家属的陪伴,有很多人都来陪夜了,有外人,有家人,我们意外察觉到有一位家人没有来,那就是我爷爷的弟弟。我的妈妈、爸爸、我、奶奶、大伯,一起去他家找他问个清楚,可他给我们的解答却是: “人都死了,还陪个屁啊。”我们听了,开始与他有了争执,便大吵起来,而我们家又没有懂理的人,有理说不清,便被说回去了,从那时起我们家与他们家断绝了来往。那时,我被家人赋予了希望,一定要有出息,要好好读书,考上大学,让别人不再小看我们。

有句话说的好:“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我爱家风,我崇拜家风。

廉洁家风征文 26

孟子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我要说:“吾辈当养吾家风正气,撑国精神脊梁。”家风是的老人对孩子的声声叮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食不言,寝不语”,餐间的庄重,是一家人的虔诚娴静;饭后的闲话,是亲朋的和睦融洽。“目不斜视,耳不妄听”是对礼仪的遵守,也对他人的尊重。“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是对粮食的爱惜,对劳动的重视。岁月滚滚,围炉夜话的场景也许不复,门风家训却早已内化为我们践行着的为人之礼。

家风是经商致仕的父辈的迷途指津,闪耀着哲思光芒。

梁启超秉承历代家风,“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创造“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之佳话。吴越钱氏承继先祖严谨宽厚之家训,终成“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之罕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是刘备临终教子真言;“盛时常做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难”,是曾国藩半世宦海沉浮后对子孙的教诲。古往今来,代代传承的懿行嘉言,是凝练的处世之道,融入泱泱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之河。

祖辈躬行开创家风,父辈勤俭力行家训,而吾辈当光大家风。重新审视,你会发现简洁的短句里蕴含着奥秘。社交之礼,是温文尔雅的教导;崇儒重教,是先祖对后人文商交融的希冀;盛衰之思,不仅为保一时的荣华,更为浸润勤勉的品性,厚植一颗不止思索永远年轻的心。

在新时代,家风的.范围不局限于一家一氏,可以扩展到一个群体,作为鞭策自己和他人的规范。初来南菁求学,便感受到积淀了138年的书院文化。有沈鹏、顾明远先生的谆谆教诲,有历代南菁人坚守的如兰如菊的高雅气质。“忠恕勤俭”是我们的校训,是我们南菁学子共同的“家风”。

《大学》有言:“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国家之风体现在每个普通而不平凡的个体身上,外显为时代气质,内化为个人素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仁爱家风,八礼四仪是礼仪家风。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当代青年当挥起家风国风大旗,不断奔跑。

我们当铭记初心,长鸣号角,养吾家风正气,撑起国家精神脊梁。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