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夜雨寄北》“虚实”手法 |
范文 | 《夜雨寄北》“虚实”手法 一般而言,诗歌创作是化虚为实,而诗歌欣赏则是借实显虚。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全诗叙事写景,寓情于事,情景交融,朴实无华,却令人回味无穷。原因何在?这与其巧妙运用虚实手法有很大的关系。首句起笔以自己所处时空为触发点,以君”直呼对方,借对方来信之实,想象君”对我”的询问归期”。问归期”三个字,以独特的视角描绘出妻子对丈夫的牵挂与期盼,其实也是丈夫对妻子的思念。接下来是我”的回答:未有期。看似生硬的三个字,却饱含深情:我又何尝不想早点回家?但如此天气,如此艰难的旅途,如此繁杂的事务,能早得了么?妻子看到我不能回家,又会生出多少的担心呀!然而对此我”只有满脸的无奈。可以说这句诗诗人以换位思考写相思之情,君”未必真有来信,可能是诗人设想妻子思念、询问归期。这种不直接写自己思念对方,而是写对方思念自己的手法在古诗词中被大量运用,以委婉形式传达出诗人的思念之情。君”问为虚,我”答为实,对方思我”为虚,我”思对方为实。此为一。 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承前直写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既写景寓情,又承未有期”作出解释。巴山”点明自己所处的位置,秋”点明时令,夜”点明时间。雨”与涨”点明下雨”的程度,而究竟是下得时间长还是下得急或是又急又长则不得而知,但一个涨”字足令诗人苦闷。此句通过实景,使人仿佛感受到了我”的无助与压抑:周围黑夜茫茫,大雨滂沱,池水涨满,身边无一亲友,使人倍感孤独与凄凉。这涨秋池”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饱含了诗人漫漫长夜对妻子的无限思念。此为二。 第三句以何当”一转,直点以下为虚”境。接下来,两句分别写了两个虚”景:一个是共剪西窗烛”,另一个是话巴山夜雨时”。而这两个景都是未来之情形。这两个虚”景,就未来的时间点而言,一为未来现时之景”,一为未来过去之景”。第三句中共剪西窗烛”,一个共”字,把夫妻的团聚与幸福全都写了出来。而一个剪”字,更是突出了我”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亲昵缠绵窃窃私语,夜深却毫无睡意。而共剪”二字,把夫妻的那份恩爱与团聚的幸福都刻进了这一动作,细腻而又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的温暖图画。 第四句是承第三句西窗烛”之话语。却话巴山夜雨时”,一个却”字,点明剪烛”之后,接下来一同谈起了巴山夜雨”的那个不寻常的夜。却话”是追忆,那么话”了些什么呢?那夜,是妻子想念丈夫是否已经接到了信,还是回信了或人已在回家的路上?是丈夫接到妻子来信时的'兴奋,还是未有期”的惆怅,或是夜雨时的孤寂,抑或对团聚的企盼与憧憬? 然而,一个何当”挡在前面,点明这两个画面只不过是诗人的一种幻想罢了。本诗两次写到巴山夜雨”,前一次实写,是看信的时刻,后一次虚写,只是想象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各自的巴山夜雨”的情景。全诗如果说前两句是实写当前景的话,那么后两句则是虚写未来之景,即何当”发问的时间点是实,但共剪”与却话”的画面则为虚。此为三。 单就后两句虚景而言,如果把后两句看成是完整的一件事,以未来的时间点来看,共剪”的为未来之实景,那么却话”的就是未来之时的过去之虚景了。此为四。 如果再回到全诗,两个巴山夜雨”,就其实指,内容没有很大区别,但由于所处时空背景一个在当前,一个是在未来的过去时的时态中,因而在传达情感上是有差异的。只不过,诗最终还是回归到了诗人写诗时的现实时空里来,从而产生那种荡气回肠的效果。而单就巴山夜雨”而言,此诗歌在手法上则实现了一个大的回环:由实而虚,再由虚而实。而全诗在时空上也实现了两个大轮回:时间上的此宵――彼夜――此宵,空间上的巴山(此地)”――西窗(彼地)――巴山(此地)”。此为五。 再就全诗情感表达而言,诗人能把此时”的直面现实的痛苦与迷茫,和将来”的共剪”却话”的喜悦与幸福交织一起,并且实现了一次时空大转换,痛苦与思念中萌生幸福与快乐,而快乐的梦幻觉醒时分应是更深厚的离愁别绪。表达痛苦与思念为实,表达团聚的幸福与快乐为虚。此为六。 拓展: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男,汉族,字义山,故又称李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于唐文宗开成三年(公元838年)进士及第。曾任弘农尉、佐幕 府、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早期,李商隐因文才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因李党的王茂元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他,他因此而遭到牛党的排斥。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僚当幕僚,郁郁而不得志,后潦倒终身。晚唐唐诗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有着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次高峰,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杜牧与他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有《李义山诗集》。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最后抑郁寡欢而死,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家世】 李商隐曾自称与唐朝的皇族同宗。经张采田考证,确认他是唐代皇族的远房宗室。但是没有官方的属籍文件证明此事,因而可以认为李商隐和唐朝皇室的这种血缘关系已经相当遥远了。李商隐数次在诗歌和文章中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实际的利益。 李商隐的家世,有记载的可以追溯到他的高祖李涉。李涉曾担任过最高级的行政职位是美原县令;曾祖李叔恒(一作叔洪),曾任安阳县尉;祖父李俌,曾任邢州录事参军;父亲李嗣,曾任殿中侍御史,在李商隐出生的时候,李嗣任获嘉县令。(今河南获嘉县) 【生卒年考】 商隐生年,冯浩主元和八年(813)说,张采田主元和七年(812)说。这是当今学者通常采用的说法。大部分学者赞成的是冯浩说,其最主要的是文选《上崔华州书》所云:中丞阁下:余生二十五年矣。”冯浩题注曰:开成元年十二月,《纪》以中书舍人崔龟从为华州防御使,例兼御史中丞宪衔,固有中丞阁下之称。”书上于开成二年(837)春初,诗人二十五岁。以此上推商隐生于元和八年。至于卒年,关涉诗人晚年行踪和创作,尤须一辨。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