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教学设计方案 |
范文 |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6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学目标 1、认识汉字十六个,会写九个生字并积累常用词语。 2、结合上下文和查找资料理解文中的专门术语,培养学生惧信息的能力。 3、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理解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了解交通工具发展史,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兴趣。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惧有关交通工具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你知道很早以前人们远行靠什么吗,你还了解火车、汽车、飞机、轮船吗,科学技术的发情,交通工具越发先进,人类将会走得更快更远,今天我们学习《远行靠什么》 二、新课 (一)自学 1、轻声自读课文。选择喜欢的方式读文。把不认识的字圈起来。 2、用你学过的方法进行识字。 3、小组或同桌用识字卡检查生字,并相互交流。 4、按自然节小组内读课文,检查字音。 (二)识字 1、读卡片。学生读一个,老师将卡片贴到黑板上。 2、说说自己最得意的识字方法。 3、游戏识字。同桌你读我找,我找你读,练习组词语。 (三)交流 1、学习1-3自然段,读文思考,在不同的时期人们远行用什么流通工具。 学生读文很快就能找到最初,人们远行时靠步行,骑马,后来是马车和帆船,二百多年前有蒸汽机,就有了火车和轮船。 2、让学生知道独木舟、蒸汽机词语的意思,理解奔驰、天涯海角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应用。 (四)诵读 火车满载着乘客在大地上奔驰,轮船把人们送到天涯海角读出自豪的语气。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交通工具由古代骑马、乘独木舟发展到使用马车、帆船及火车和轮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明内燃机等,交通工具有哪些新的变化呢,接着学习以下课文的内容。 二、新课 (一)交流 1、读第4、5、6自然段,思考:人类远行靠什么? 第四段首先理解内燃机的意思,然后从汽车在公路上川流不息,军舰在大海上巡逻,快艇疾驶而过看出或体会到什么?一是说有了汽车、军舰和快艇,二是说车多、军舰、快艇的作用。让学生理解川流不息、疾驶的意思。 第5、6自然段让学生理解了飞机,人们自由地飞到世界各地。现在又有了电力机车,核潜艇,还有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让学生把现在和最初比较一下,现在和二百年前比较,说明了什么? 2、学习最后一段,齐读。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是全文的中心句,从交通工具的角度印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要想走得快走得远,就要发展科学技术。 (二)诵读 1、学生自由练读。认为自己读得好就奖励自己一朵小红花。 2、小组赛读,读出骄傲、自豪的情感来。 3、指名朗读。 (三)评价 结合学生诵读的情况,师生共同评价。从情感的投入朗读的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 (四)写字 1、复习巩固字形,认读生字卡。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你认为最难写的字。 3、老师指导。内、艇、界。 (五)练习 1、说一说。 军舰在海面上巡逻。 在天空中_______。 在海底_______。 在轨道上________。 在宇宙里_________。 2、你认为未来的交通工具什么样?画出来向同学介绍。 教学设计方案 篇2【学习目标】 1、会认凤等12个生字,会写龙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1、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写字。 2、感受傣族人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设计思路 自主识字,在朗读课文,理解感悟的基础上体会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认识到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 读前要求: ⑴ 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⑵ 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字音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情况: ⑴ 出示加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读自己喜欢的读得好听。 ⑵ 去拼音读生字词,开火车读。 ⑶ 全班齐读。 ⑷ 学生分段抽读,互相评议。 三、再读,学习新知 1、再次自读课文并想: 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 2、学生讨论交流。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带着问题(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读第三自然段。 4、看图理解第四自然段: ⑴ 画出描写总理衣着和表情的词句。 ⑵ 看图上除了周总理,还有谁也是笑容满面? 5、体会第五自然段: ⑴ 老师做动作扮演总理。 ⑵ 启发想象进行说话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开火车读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 二、读中感悟 1、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 2、读一读,再口头填空: 鲜红的( ) 敬爱的( ) 难忘的( ) 一条条( ) 一串串( ) 一座的( ) 3、词语积累: 敬爱 鲜红 大红 欢乐 欢呼 开心 幸福 难忘 水红色 咖啡色 四面八方 4、照样子写句子: ⑴ 周总理一手盛满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民泼洒,为人民祝福。 一手一手 ⑵ 傣族人民一边呼唤,一边向周总理泼水。 一边一边 三、写字指导 凤凰二字比较难写,可用重点指导: 1、都是半包围结构。 2、第一笔是竖撇,第二笔是横折弯构。 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学目标】 1、借助图画自主认识“酸、葡”等9个生字。会写“串、兔”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3、懂得做事要敢于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这篇童话故事原自于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是以连环画形式编排的。针对孩子们喜欢故事的特点,要充分利用起班内的插图,把插图做成多媒体课件,仔细观察图中动物们的神态、动作,想像它们的语言,猜猜它们的心理,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趣的文章孩子们都喜欢读,要充分利用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孩子在尊诶分角色、比塞读等方式多读。在仔细的观察、有感情的朗读感悟中理解“为什么有的人说葡萄是酸的,有的人说葡萄是甜的?”最后,模仿小狐狸的样子演一演,读一读它说的话,把故事演一演,在学生朗读、表演的基础上,让学生看图复述故事,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葡萄”,学生认读。 2、说说葡萄的味道。 3、揭示课题,齐读。 结合课题认识“酸”。 二、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连环画认读生字,不会的可以找同学一起商量、交流,可以借助文下的“树叶”中的拼音读准字音。 2、小组内互读、互查。 3、我会讲: 借助连环画讲讲课文中的故事。可以照课文讲,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讲。 4、我会读: 课件出示生词: 酸葡萄 狐狸 一串 硬币 迫不及待 ⑴ 自己读读,不认识的问同桌; ⑵ 同桌检查; ⑶ 小老师教; ⑷ 齐读。 过渡:我们把生字朋友送到课文中,你的课文是不是读得更好了? 三、朗读感悟 1、自己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汇报: 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帮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3、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呢? 4、讨论:为什么狐狸、小松鼠、小兔子都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5、分角色朗读全文。 6、重点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通过表演、反复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迫不及待”,并读好带有“迫不及待”的句子。 四、精读课文 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2、告诉大家你最喜欢那个小动物,为什么? 3、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4、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五、拓展练习 续编故事:小松鼠、小兔子和小猴子商量去找狐狸……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生字: 在小组内复习巩固生字,组长检查。 2、老师抽查,遇有较难读对的字,请小老师来教一教。 3、扩词。 二、演故事 1、朗读课文。 2、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3、编演课本剧: 以小组为单位,分出各种角色练习表演。 指名一组表演出来,全班同学当“导演”。 三、讲故事 讲讲自己续编的故事: 1、在小组内讲; 2、讲给全班同学听。 四、书写生字 课件出示“串、兔、告、诉、狐、狸、猴、颗”: 1、练读,扩词练习。 2、同位互说那个字最难写,你想提醒你的同桌注意些什么?需要注意哪一笔? 3、集体交流。师范写。 4、生练写,师巡视。 五、扩展活动 1、生活中,你犯过像小松鼠、小兔子这样的错误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2、把这个寓言故事说给你的家人听一听。 【板书设计】 酸的' 和 甜的 狐狸 松鼠 小兔 小猴 吃不着 听人说 自己尝 就说是酸的 【教学后记】 学生对这个故事非常感兴趣,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插图,学生理解起这个小故事很容易。抓住了重点问题“为什么同样的葡萄,有的人说甜,有的人说酸?”让学生带问题读课文,学生说得也不错,我让学生学完课文后,自己找伙伴演一演,可以加上动作或加入自己的话,学生的兴趣相当高,在教学生字时,对容易出错的“猴、狐”等字,请学生想自己有趣的办法来解决,出错较少。 教学设计方案 篇4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6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抄写词语。 (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朗读课文,分组分段读。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二)学会6个生字。 1.虫,chóng,拼读音节,读词语:虫子。 (1)识记字形。自学后讨论发言。(虫,ch4ng,独体字,按部件加笔画记字形,“”加第4笔竖“中”,第5笔提“”,第6笔点,“虫”。一共6笔,虫子的“虫”) (2)指导书写。 ①看准位置:扁口“”,压在横中线上,第四笔竖,压竖中线。第五笔提和第六笔点在下半格的上半格里。 ②教师写范字,学生仿写字头。 2.河,hé,拼读音节,读词语:河水。 (1)识记字形,自学讨论发言。(河,h6,左右结构,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左边三点水,右边“灯”字去掉火字旁,在横下加个“口”字,(可),组成“河”。一共8笔。河水的“河”) (2)指导书写。 ①整体位置,左窄右宽。 ②部件位置:三点水,第一笔靠右,二、三笔对齐,“口”压竖中线上下压横中线。 ③教师示范,学生仿写,重点指导三点水的写法。 3.弟,dì,拼读音节。 (1)识记字形,教师边板书边口述笔顺笔画,一笔点“丶”,二笔小撇“”,三笔横折“”,四笔横“”,五笔竖折折钩“”,六笔竖“”,七笔斜撇“弟”。 (2)书空练习,口述笔顺笔画。 (3)指导书写。 ①找准笔画位置。“弓”中“”横压横中线,几横之间距离相等。第六笔竖压竖中线。第七笔撇,斜分左下格。 ②教师一笔一笔带写,学生仿写字头。 4.面,miàn,拼读音节,读词语:后面。 (1)识记字形,独体字,按部件加笔画的方法记。笔顺是。一共9笔。 (2)书空练习,口述笔顺笔画。 (3)口头组词语。 后面 面前 脸面 河面 面条 (4)指导书写。让学生自己看准笔画位置,写字头,教师巡视,辅导订正。 5.正,zhèng,拼读音节,读词语:正在。 (1)识记字形,教师范写,学生口述笔顺笔画,笔顺是:一丅。一共5笔。 (2)口头组词语。正在正好端正正午正方形 6.哥,gē,拼读音节,读词语:哥哥。 (1)识记字形:自学,同桌互相讨论。(用熟字去偏旁,改笔画方法记字形,去掉“河”字三点水,把竖钩改成竖,是“哥”字的上半部,下半部去掉三点水) (2)指导书写。上下各一半,第六笔大横压横中线。上下两个“口”字右边压竖中线。教师范写,学生仿写字头。 (三)巩固练习。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虫子 正在 哥哥 河边 后面 弟弟 教学设计方案 篇5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西班牙民歌,作者以简洁自然纯朴真实的语言,字里行间,意蕴幽长。通过生活中最简单的一个表情微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整个社会大家庭更加和谐。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性的呼唤。 教学目标 1、学会本文,了解生字,正确读逝、隆、顿、转瞬即逝、善良淳厚这几个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 3、使学生知道微笑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知道人与人之间应当和谐相处。 课前准备 多媒体、录音带 课时 2课时 板书设计 微笑 花费很少,价值却很高 时间很短,留下美好回忆 无论穷富,都需要微笑 巨大的作用 请别人用微笑表示宽厚 发出倡议永远微笑吧 教学活动设计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播放录音带《歌声与微笑》。 2、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 1、教师播放录音,提要求: (1)本文为什么以《微笑》为主题? (2)课文中几次提到微笑? 2、检查课后生字、词语 特别提示形近字:逝与浙隆与窿顿与吨 (二)再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诗人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证?你是怎样理解?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谈谈自己的看法。 3、教师指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相似的关键语句,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谈对文中诗人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证的理解? 4、文章前五个自然段,都是提到微笑给我们生活中带来的美好与幸福,让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有时一个微笑就以足矣!第六自然段作者笔锋一转,提示我们我忘记对你微笑,你能否给我一个微笑?这应该是本文中的经典,告诫我们彼此之间要相互理解,和谐相处。 三、拓展延伸,畅所欲言 1、你经常把微笑送给别人吗?你曾感激的接受过别人的微笑吗? 2、学生联系实际谈经历。 3、学生把谈到的实际生活中的感受写下来。 作业设计 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在实际生活中体会感受微笑的重要意义,并随时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微笑 花费很少,价值却很高 时间很短,留下美好回忆 无论穷富,都需要微笑 巨大的作用 请别人用微笑表示宽厚 发出倡议永远微笑吧 教学设计方案 篇6教学目标: 1、能发现相同的两个字变换顺序之后组成的词,所表达的意思不同。 2、会运用规律认识8个字,并学习词语;能准确地运用词语。 3、能自己读懂《鲁班造伞》这则故事。 4、以我们的小制作为主题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展示的能力与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认字、口语交际、积累词语 难点:进义词词义的区分,口语交际。 一、我的发现 1、自己读一读这六组词语,读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的伙伴。 2、用各种形式认读、正音。 3、拓展练习: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再说几组这样有趣的词语。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1、自读,并想想两个熟字与新字的联系。 2、认记生字,同桌检查。 3、开双轨火车,读生字组词。 (二)我会填 1、读一读两组意思相近的词。 2、小组讨论:说说每组两个词的意思。 (发明:创造。发现:发觉。优美:美好。美丽:好看。) 3、指导:把每组的两个词都放到句子里读一读,看看哪一个词能使哪句话的意思表达清楚。 4、学生选词填空。 5、交流、订正,读句子。 (三)我会读 1、在小组里读一读这个小故事,互相正音。 2、讨论交流:鲁班是怎样造伞的?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 读一读。 4、查一查资料:鲁班还发明了哪些东西? 三、口语交际 展示作品,互相交流。 1、四人小组介绍自己的作品,先说作品名称,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小组成员注意倾听,互相提问。 2、推选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可以是优秀作品的作者也可以是介绍的比较出色的同学。)同样,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和提问。 四、展示台 1、展示自己收集的邮票、名言、谚语等。 2、鼓励学生拓宽展示内容,从多方面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