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龙应台散文集的读后感 |
范文 | 龙应台散文集的读后感 【篇一:读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有感】 最近,我阅读了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的散文随笔集《目送》,这是一本适合情感细腻的人阅读的一本好书。 《目送》收录了七十三篇散文,写了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老去,儿子的成长单飞,朋友亲人的离散牵挂,兄弟的重逢携手等等,在刚读完第一篇的时候,我就不忍释手,深深为之吸引,为之感动。 龙应台先生的文字,时而锋利,时而温婉,时而脆弱,时而感伤,时而朴实,时而华丽,却总是,如此的动人。读她的文字,如冬日晨曦中沾满露珠的青草,带着轻微的潮气和清新,扑面而来。亦如黑暗海面上绽放微光的灯塔,散发温暖的光茫和明亮,照进心房。 《目送》是《目送》的开篇点题之作。阅读它,让我的内心无比的酸楚,眼泪差点决堤。文章分为两个段落,第一段龙应台从一个母亲的角度,叙述了儿子从第一天上小学起到中学、直至出国上大学十几年的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背影的离去,一次次目送孩子的成长。第二段龙应台从一个女儿的角度,追忆自己成长的岁月,与父亲的一次次别离,总是目送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有一天,在殡仪馆熊熊炉火里永远的消逝。所以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最犀利的一支笔,也有最柔软的时刻。当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她的忧伤却与日俱增。昔日为了孩子,她辞去文化局长的官职,抛开博士高官的美丽光环,毅然离开,重归学者作家的生活,仅仅是因为她突然之间的反思:“会不会你赢得了全世界,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 龙应台是一位优秀并且清醒的女人,明确地知道自己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有着怎样的责任,知道生命的意义,不仅仅是事业的成功和虚浮的掌声,所有的精彩,在繁华落尽时,也许留下的不过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一份遗憾。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她这样清楚地获知生命的本象。 阅读总是伴随着无数的感同身受,当阅读《雨儿》一文时,我不禁被作者所记录的一点一滴所感动,每天,作者都给妈妈打一通电话,电话那头,年迈的母亲已经糊涂的像一个可爱的孩子,思维不够清晰地说着“雨儿,我只有一个雨儿。”……当作者来到妈妈的身边,妈妈怀疑地说着“你好像我的雨儿!”,而作者像哄孩子一样地确定着:“妈,千真万确,我就是你的女儿”,“你的女儿要看见你笑。”。作者伴妈妈睡、陪妈妈聊天、带妈妈洗温泉、坐公交车,让妈妈享受着有女儿陪伴的分分秒秒,这应该是人世间最朴实的幸福吧。所以,为人父母以后,不管工作多么忙碌,都应该抽出时间带着孩子来到父母亲的家中,做一顿母亲爱吃的饭菜,听一听父母家长里短的唠叨,然后不住地点头应和。 忽然联想到她写的另一篇文章《寒色》,作者自认为是对“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早有体会的人,可是当别人问她“家,是什么?”的时候,她却突然支吾,不知所云。接着,作者又帮我们历数了一个个叫做“家”的地方: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和人做终身的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在作者清新细腻的文字里穿梭,我读懂了太多关于爱的信息。《散步》一文中,她们为母亲发明的“大字报”;《为谁》一文中安德烈让妈妈学做的“西餐”无不浸透着真挚浓郁的爱。在《寻找》、《忧郁》的文字里,我也读懂了作者伤春悲秋的情怀,就像秦观的《踏莎行》里的句子“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在《我村》、《火警》、《手镯》等文章里,我还读出了世间的人生百态。所以说,读散文,是需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的,更需要有一种对散文情有独钟的心境。这样的文字,才会触动我们的心灵,震颤我们的神经。阅读,才能变成一次快乐的旅行,实现一种深刻的人生体味。 也许是岁月增长,人的心也越来越容易忧伤。曾经视若无睹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迹。开始在乎起父母越来越多的皱纹,也开始担忧起孩子越走越远的脚步。 所以,这样的文字,才这样的令人心痛起来。放下书,闭上眼睛,在苦涩的眼泪中,更多的领悟到生与死那一瞬间的界限。无法忍受,却需要面对的是:到底什么才是最宝贵的? 这是关于光阴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长大,我们眼前的背影从高大到佝偻,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别人眼里的背影。当我们再不能为过往的遗憾一一买单的时候,彼时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凉。 【篇二:读龙应台散文集有感】 闷热的暑假让人喘不过气来,为了让这个暑假不至于太过无聊,我没有选择上网玩游戏,而是选择了阅读。臧克家说过:读一本好书,象交了一个益友。我的这位益友便是龙应台散文集。 龙应台出生在台湾,她的这本散文集被誉为“港台文学的龙卷风”。她曾被邀请到北大做有关“中国梦”的演讲。 本书第一辑的标题便是“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里面的语言十分犀利,甚至是在骂人,骂一些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但她没有用到任何不雅词汇。她的语言深度与力度将我征服。其中辛辣讽刺的文笔虽遭人反对、谩骂、或密投书至zf单位,但她仍秉著客观批判的精神,持续而正中要害的不断写出她的社会观察,龙应台无所畏惧,因为她笔下台湾的丑恶和腐化,是源自于她爱台湾的不舍与心疼。 作品既有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又有对家庭生活的描述。 “孩子,你慢慢来”这一辑则充分显示了她是位好妈妈。她的前夫是位德国人,他们在大学中相爱,他们的生活虽然不是很好,但她爱着自己的孩子。她的孩子或许是个语言小天才,龙应台本人毕业于外文系,会多种语言,他的丈夫又是位外国人,并且她到过各种国家。他们的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候说出来的话让父母都很惊讶。甚至龙应台不敢在她孩子面前说一些辱骂人的话。 文章的最后一辑是“银色仙人掌”。她自己透露了自己离婚的消息。离婚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她或许十分消极,于是她以小说的形式写了这篇文章。她去沙漠旅游,在岔路时被一株银色仙人掌所吸引。于是走上了一条不可挽回的路,迷失在茫茫大漠。她的食物与水很快消失殆尽。她最终陷入了绝望······ 暑假因为有了她,我的生活变得充实,她的字里行间让我感到阵阵清凉。 【篇三:龙应台散文读后感】 网络时代真的伟大,龙应台八月在台湾出的书,我也能在-十-月中旬看到。繁体竖排的电子版,很吃力,完全没有阅读的享受。还是一气看完了,翻过最后一页时,居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终于结束了。 起笔前,本想再细读一遍。却发现已没有重新打开那本书的勇气了。重负原来在这里。 一个早已愈合的伤口,被重新撕开。过往的痛楚,随无声的撕裂,一一重现。 据龙氏的夫子自道,这本书是“下历史的功夫进去,乘着文学的翅膀出来”,所以这本书不是历史,只是被重新撕开的历史伤口。 龙氏用十年的时间酝酿,一年闭关修炼。最终将这一切化成一滴十五万字的泪。背后的东西,恐怕真的无法从这滴泪折射出来。她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引用昆德拉的一句话说,第一滴泪是感动,第二滴泪就是媚俗。无论是感动还是媚俗,都不是历史,历史是冷冰冰的,没有感情的真-相。这样的真-相往往被人用利益掩盖,用感情装饰,而渐渐模糊。 溃逃(撤离)的国-军,无助的妇幼,被历史洪流裹协的学生,海港边象开锅的饺子一样沉浮着的人头,还有那沉入千岛湖的淳安古城;四五年台湾原住民老辈心中的解放,少年心中的沦陷。是这本书呈现给我们的画卷。 全书以淳安古城为起点,应该不是偶然,而是一种用心的编排。有什么比陆沉的故乡更让人伤感的呢?渐渐被历史淹没的,并不只是淳安。第一次付印之前,龙氏用了一天半的时间重新编排,现在的第一章,原为第五章。 水底的淳安,还在。那些失败者心中的家园又在哪儿呢? 现在,我们是不是有人,象龙应台一样,努力回到过去,寻找水底的淳安,过去的家园? 将来,会不会还有人,象龙应台一样,重走父辈的路,去拾起先人失落的记忆? 将来的将来,有没有人,能够用另一种方法,超越时空的分隔,重新凝聚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 将来的将来的将来……,这样的伤口以及无数其他大小小的伤口,是不是都能被熨平?无数的生者,是不是都能幸福?无数的亡灵,是不是都能被超渡? 【篇四:龙应台《如果》有感】 这篇演讲是在我看了龙应台的一篇散文后的感触。龙应台,台湾著名文化人及公共知识份子,台湾地区著名作家,作品针砭时事,鞭辟入里。在欧洲、大陆、台湾三个文化圈中,龙应台的文章成为一个罕见的档案。今天我讲的,就是她笔下《目送》中的《如果》。 文章中有这样一段: “我不敢看他,因为即使是眼角余光瞥见他颓然的背影,我都无法遏制地想起自己的父亲。父亲离开三年了,我在想,如果,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仅仅是一次机会,让我再度陪他返乡——我会做什么? 我会陪着他坐飞机,一路牵着他瘦弱的手。 我会一路听他说话,不厌烦。我会固执地请他把他当年做宪兵队长 的英勇事迹完整地讲完,会敲问每一个细节——哪年???” 的确,人生有太多的十字路口等待着我们去选择。时间转瞬即逝,也因此不会倒流,可往往,我们总怀揣着些许后悔,心里便总萌发这样一个词“如果”。 活在当下,每个人的人生因这一刻的存在而拥有意义。但,我们应该学会的,是不为逝去的一分一秒惋惜,不为将来的一分一秒幻想,要对眼前的每分每秒珍惜,把握着,追赶着。很多事情,是我们曾经留下的错误,也是我们总无法抑制住的思想。例如,每当看到一张有红叉的考试卷的时候,心里总会想“如果这道题不粗心”“如果考试前再好好看看书”“如果平时再多做点练习”??是的,也许这样,会考得更好,可是有没有想过,这一切,都只是如果。作为高中生的我们,想必这种思想是难以避免的。为什么要是“如果”?为什么要在发生了以后再来谈“如果”?这往往只是我们自己为自己找的借口,对自己的安慰。可是,眼前这些残酷的现实,又怎能诠释这一切? 活在当下,就只存在于眼前的这一刻。现在的我们,回首往事,抽几分钟仔细想想,又是怎样的一番心境?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长大了,以为自己懂得那所谓的“三思而后行”,可在我们做完一件事之后,又总会觉得这样不足那样不满。也许,这就是人生。 活在当下,就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有时候,自己谈起人生,觉得这个话题太大,觉得自己是在泛泛而谈,不要以为自己伟大。但有时候,坐下来好好想想,又何来不值得呢?事过变迁,这个世间的万事万物时刻都在变化。永远没有绝对的静止,那些所谓的静止都只是相对的。所以,时刻都不要留有挽回的想法,这是我们无权也无力的事。我们做的,只是珍惜我们手中握着的此分此秒。就这样,学会舍,舍得分;学会放,放得下。 【篇五:龙应台散文《野火集》读后感】 在龙应台的散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恐怕要属《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了。它点出了八十年代中国人的弱点——懦弱,对于那些自私霸道之人的一些可恶行为不敢指出,所以造成当时台湾的一阵混乱。 龙应台虽说性别为女,但她理性的思维尖锐地指出了中国人的通病。的确,中国人一向讲究忍耐,但是忍耐是分状况的,有时你的忍耐往往会让那些自私霸道的人变本加厉,甚至可能触犯法律,后果不堪设想……也就是说,有时我们对这些人的忍耐会间接地害了他们。 当然,许多人会提出异议,就如《生气,没有用吗?》中提到的,有些人对作者说,生气是没有用的。作者也提到自己很多“生气”失败的经历。许多人看到这里也许会决定以后不再“生气”,因为这都无济于事。那么,我们来看一个实际例子。 众所周知,在上海7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办理老人卡,以便乘公交车时可以免费。这本来是为老年人带来福利的,但没想到却让一些人有了可乘之机。 前天,我回家时乘了一辆819路公交车,这车上是有售票员的。车到了一站,上来一位看似50岁的女士。 售票员开始收费,当来到她跟前时,她从包里掏出一张老人卡,递给了售票员。售票员把卡刷好之后看了一眼,可就是这一看,看出了问题,她发现卡上的照片与本人不符。 “这是你的卡吗?”她试探性地问到“嗯,是的呀。”女士的神情显得有些慌张。“不太像吧,你跟我说实话,这到底是不是你的卡?”“哦,拿错掉了。”女士撑不住了,从包里又拿出了一张交通卡,企图把老人卡换回,售票员有些生气了:“我就说嘛,这上面的人明显比你老,你当我们卖票员都是瞎子啊?”然后对女士进行了一番训斥。之后对她说:“本来你这张卡是要没收的,上面有规定的知道伐?”司机大叔也对女士说:“下次不要这样了!”后来又有一位要下车的老伯对她说:“我老太婆69岁,我叫她用我的老年卡,她都不肯,她说不可以这样的。” 你看看,这位已活了半个多世纪的女士居然违反了连小学生都知道的基本做人准则——诚实。 这件事是怎么解决的已经不重要了,重点是售票员发现并指出了这位女士的错误,她生气了!或许她一个人生气还不够,司机大叔也生气了!老伯也生气了!如果这辆车上没有售票员,如果售票员没有指出女士的错误,如果司机、老伯没有生气,那么这位女士一定会为自己的侥幸而庆幸,她下次还会犯错。可是今天有人生气了,女士受到了斥责,她或许会记住这次的教训,但假设她下次还犯同样的错误,如果她碰到的又是一个负责的售票员呢?如果全市的售票员都行动起来,我就不行她一辈子改不了这个错误。 但如果你说,也没有用的,现在许多车上都没有售票员了,这些人还是会继续的。那么,上海市民,这就是我们大家的责任了,如果我们行动起来,相互督促,所谓“生气”失败的事情还会发生吗? 记得曾在网上看到某个论坛上说,上海再发达有什么用,人民素质却是最差的。人民素质差,就说明那些自私霸道的人太多,而那些受到他们欺负的人又太弱,才会形成这样的恶势循环。那么大家为什么不行动起来,做个敢气的人,一起反抗这座城市的败类呢? 这时候你还能说生气无用吗?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