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教学设计方案 |
范文 |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10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学重点】 1、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 2、体会语言的简洁、洗炼。 【教学难点】 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即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段作者的思想观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文导人,简介作者,解释文题 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呢?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这样-个人。 简介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叙述是基础,阐明道理是核心。文题含义:为仲永的经历遭遇而感伤。 二、学生自读课文,掌握以下内容 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隶 泯 扳 称 2、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 之 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 下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 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 于 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爱于人者不至:从,介词。 3、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⑴ 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 ⑵ 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⑶ 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⑷ 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三、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1、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⑴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⑵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⑶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⑷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⑸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⑹ 余闻之也|久 2、理解课文结构层次: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简叙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二部分:第3段,作者阐明观点看法。 说明:第一部分以叙事为主,第二部分以议论为主。 四、请一位同学复述第1、2段的内容 1、思考:课文写丁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有哪几个阶段? 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和天赋。“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 第二阶段,写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写方仲永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泯然众人矣”。 2、思考: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好处? 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见”的形式,写方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见”和“闻”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信,课文详写第一个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的贪利之举却导致他的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入深思。这种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鲜明地体现了“伤”的含义。 五、齐读第3段,思考下列问题 1、这一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 采用了议论的形式。 2、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 “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3、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讲了两层意思:从“王子曰”到“不至也”,揭示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至也”。从“彼其……”至文末是第二层,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局更加可悲。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六、领悟课文语言表达简洁、洗炼的特点 1、文中“忽啼求人”、“即书诗,四句”、“自是指物作诗字就”三句中的几个副词对表达文意有什么作用? 使真切、形象,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2、理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句的语言特色。 这一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退、天资尽丧的原因。一个“利”字,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不使学”更是一语中的,批判其父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泯然于众”的必然结果。这些词语用得既传神又贴切,寥寥数语便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 七、齐读全文,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八、语言表达训练 以“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感受。 要求: 1、声音洪亮,用普通话发言。 2、中心鲜明,讲话的层次清楚。 3、时间在2分钟左右。 九、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三。 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 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小木偶的不幸遭遇,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3、理解“老木匠说得没错,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这一句话的含义。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木偶不幸的遭遇。 2、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动画片、了解关于木偶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动画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见过木偶吗?是什么样子的? 2、瞧,小木偶变“活”了,会说话,会走路,还会笑呢?播放动画片《小木偶的故事》 3、你从动画片中知道了什么? 二、创设情境,品读感悟。 1、出示“海报”:我校红领巾电视台招收动画片《小木偶的故事》的配音演员,欢迎同学们踊跃参加。 2、明确配音要求:台词熟练、解说动听、能打动和感染听众 3、体验角色,感悟朗读。 (1)划分角色:演出之前,同学们先想想你最想扮演哪个角色?用笔将你最想扮演的角色所说的话-“台词”划出来,再读一读。 (2)师生共同进行角色体验。(体会老木匠的慈祥、善良;小木偶的天真;小红狐的狡猾;熊警察的暴躁) 指名读――范读――练读 (3)为动画配音 小组练习 选代表上台表演(配音朗读) 三、放飞想象,续编拓展。 1、假如小木偶来到你身边,你想对他说点什么?谈谈对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2、在小木偶的身上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续编故事 ) 板书设计: 12 小木偶的故事 小红狐抢红背包 小木偶只会笑 被 熊警察扔出好远 学会多种表情 小白兔说装头疼 老婆婆说学撒谎 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的生字词,会读会写。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质。 3、 学习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以及爱国情谊。 教学重难点: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以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新课导入 同学们,认识图片中的花吗?(PPT出示梅花) 你们学过哪些关于梅花的诗句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字苦寒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看了图和古人关于梅花的诗句,你们有没有发现梅花有什么特点呢?(不畏严寒,不怕风雪欺压) 大部分的花都是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绽放自己的美丽,而梅花却是顶着严寒,在冰天雪地中傲然独立。可见它具有非常不屈的品质。梅花不仅是花中的君子,梅花精神也正是炎黄子孙的品格。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第六课《梅花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你们已经预习过这篇文章了,谁能来解释一下“魂”这个字的意思。(灵魂,精神) 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梅花有魂吗?梅花魂指的是什么?)是什么呢?我们先保留着这个问题,带着这个疑问共同走进课文。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翻开书本,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想一想,本文作者围绕梅花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首先进行生字词的检查(PPT出示词语) 灵魂 腮边 训斥 玷污 呜咽 欺凌 秉性 蒙眬 梳理 衰老 手绢 华侨 白杭绸 抹干净 凉飕飕 不甚在意 颇负盛名 风欺雪压 眷恋 缕缕幽芳 葬身异国 漂泊他乡 (注意蒙眬、曚昽和朦胧的用法,蒙眬、朦胧:指模糊不清;曚昽:指日光不清) 3、你能用最后一排中的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本文围绕着梅花讲了漂泊他乡的外祖父珍爱梅花、眷恋祖国的事。 4、本文是围绕着梅花发展的,可见外祖父和梅花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每当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一起来念一下) 5、看到这里,你们的心里有没有一点悲凉呢?都说“叶落归根”,可是外祖父却葬身在了异国他乡,再也回不到他眷恋着的祖国了。故乡的梅花每年都会再开,可外祖父却再也回不来了。看着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者“我”呢,不禁想起了和外祖父之间的许多往事。在“我”很小的时候,只要一谈论到和祖国有关的事,这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就会落泪。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找出外公落泪的句子。想一想外公落泪的原因。 共有三处: 1、 2、 3、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三 探究三苦:体会外公思乡之情 1.我们先来看第一处,谁来把它读一读。 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从这些词句可以体会到外祖父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外祖父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 当时的我能不能理解? 经过几十年,当作者已成为了大作家的时候,“我”懂得了什么? 让我们带着对祖国怀念的情思再来读一读。 (思乡的泪) 2、探究外祖父的“二哭”,体会他无法回归家乡的情感。 第二次落泪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教师读这部分内容,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看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同桌之间交流。(在我眼前出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竟不顾自己的形象在自己的外孙女面前“呜呜呜”地哭着,他哭得是那样伤心。) 当得知自己无法回国时,外祖父哭了,是怎么样哭的?(像小孩一样哭了)外祖父和小孩子年龄差这么多,为什么这么形容。(外祖父得知自己不能回国了,感到非常无奈,就像小孩子一样无奈,情不自禁地哭了。) 你能理解老人此刻的心情吗?(自己的孙儿就要回到日夜思念的家乡,可是因为自己年纪太大,无法和他们一起回到家乡,无法实现自己心中由来已久的心愿。同时,因为年纪太大,自己将永远不可能回到家乡,心里当然十分悲切。) 让我们带着这种无奈的感情再来读一读。 (悲痛的泪) 3、再来看一看外公的“三”哭 第三次外祖父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哭了? “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 哪个词使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的“哭”?(泪眼蒙眬) 你如何理解外祖父的这一举动,难道带回去的仅仅是手绢吗?(他借“我之手”把他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带回祖国,让他也能“魂”回祖国。) 外祖父心爱的孙女就要回国了,可是外祖父却因为年事已高,无法和他们一起回国,他是多么得伤心啊。在第“三”哭中,还有一个句子能够体现出外祖父的难过,你们找出来了吗? “赤道吹来的风缭乱了老人平时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外祖父的衰老是因为风缭乱了头发吗? 外祖父想到自己再也无法回到祖国,抑制不住心中的悲伤,体会到思乡的深情,孤独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 久居异乡的外祖父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家乡,他将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了梅花上,还将最珍贵的梅花手绢送给了外孙女带回祖国。至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我们留到下堂课继续学习。 板书: 梅花魂 一哭: 教“我”读诗词时 思乡的泪 二哭: 得知不能回国时 悲痛的泪 三哭: 送“我们”上船时 不舍的泪 教学设计方案 篇4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非常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狐狸用“精神胜利法”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如果不是小猴子敢尝试,他们都将错过一顿美餐。它告诉我们做事要亲自尝试,不能光听别人的话。 二、学生分析: 学生的学习起点并不为零,他们的智慧口袋里装满了东西。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独特感受。 三、设计思路: 1.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乐学,积极投入其中。 2.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在朗读指导、以读为本中,让学生感悟道理,积累语言。 四、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酸”等九个字,会认会写“狐”等八个字,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游戏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通过自读、挑战读、评价读等方法,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读书,从而悟出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五、学习重点分析: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和有感情。 2.识字 六、学习难点分析:读中感悟,明白道理。 七、课前准备:课件、头饰猴子图、狐狸图、写字卡。 教学设计方案 篇5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江苏教育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课《七颗钻石》,较之传统教材有更多可供师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这则童话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个善良的小女孩因为充满了爱心而得到了生活对她的巨大回报的故事。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童话文字浅显易懂,学生非常喜欢。 二、教学对象及教学目标分析: 鉴于初一学生对童话有浓厚兴趣的特点,教学目标设计为通过学习童话,培养大胆想象的能力,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由于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对知识的把握需要教师的良好引导和正确指引,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虽容易把握,但对情感的体验不是很深,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方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 三、教学重点分析: 明白童话的教育意义,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明白童话的教育意义,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旨在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爱心可以创造奇迹,爱,可以改变一切。希望学生能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四、教学难点分析: 启发学生的想像力,感悟爱的博大。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童话的故事情节是曲折离奇的,是作者通过想象加工而成的。因此教学难点的设计便着重在动手写一写这一环节,让学生写梦中场景,意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从中悟出爱的博大。 五、教学方法的分析: 听想议写说 语文课侧重于学生在读中感、读中悟。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个别读这几个环节,让学生在对课文充分理解后,根据教者出示的问题去分析、理解课文,教者在此时起的是引导作用,带动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有感而发、有感而写。 六、教学媒体的选择: 在新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已是必然趋势,为了让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辅助作用,我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教学手段的使用,设计了适用面较广、实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件。如利用多媒体良好的音响效果为学生创设梦幻般的情景,让学生融情于景,写作起来也更流畅。还可以节约时间,增大课堂容量。 七、教学过程: 课前音乐,舒缓情绪。 课前音乐选的是舒缓的钢琴曲《秋日私语》,对于初一学生而言,适当的课前放松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便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有效地调动学生情绪,以便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一)、导入、激趣、揭题。 1、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童话呢? 引导学生从记忆的仓库里回忆小时读过的童话,让学生进行充分阐述。如《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白雪公主》等。 (2)、它们有哪些共同之处呢? 主要从童话的构思、情节、语言方面来说,如情节曲折、离奇,语言口语化、适合儿童阅读等。问题难度较大,可让学生小组讨论后作答。 2、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1)、教师出示投影,展示课题,明确作者。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童话《七颗钻石》。 (2)、你们读过列夫·托尔斯泰的哪些作品呢? 这一问题的设置主要是考察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作品。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投影,简要介绍列夫·托尔斯泰,学生齐读。 3、出示学习目标。 针对初一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目标应简洁明了,即通过童话的学习,明白童话的教育意义,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让学生能从学习目标的确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教师出示目标,学生齐读,明确学习要求。 (二)、欣赏童话,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七颗钻石》。 初一学生对童话有着浓厚的兴趣,基于这种情形,我便设计了听老师讲故事这个环节,在教师的语言诱导下,学生进入情境,自然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 2、学生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绊(bàn)倒,干涸(hé) 这篇童话内容浅显易懂,学生阅读时难度不大,个别字词学生在预习时已掌握,课堂朗读侧重于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4、学生表演朗读。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从学生的个体出发,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篇文章有不同的感悟,通过个别学生有感情的范读,加深学生对童话内容的感知。 (三)、理解课文,讨论交流。 议一议:小姑娘的水罐是怎样变化的?是什么原因使水罐发生这些变化的呢? 教者可从小问题着手提问:七颗钻石是从哪里变出来的?学生很快能从书中找出答案,即七颗钻石是从水罐里变出来的,顺水推舟问:水罐是个怎样的水罐呢?学生的回答可能是会变,也可能是神奇,教者均应予以肯定。(学生针对投影上的问题思考、讨论,学生只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即可)。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是学生在课堂上应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所有环节都应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参与中进行。 从教材内容分析,《七颗钻石》一文的重点就是随着爱心的不断深化,水罐也不断出现变化,水罐的珍贵也就寓意着爱心的崇高。我便在议一议环节中调动学生参与并使其融入童话的气氛中,教者适当的引导和强调对还处于发展阶段的学生身心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疑问作出及时解答。如有的学生会问:小姑娘凑上水罐想喝水的时候,这时如果过路人没有出现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如果小姑娘不愿把水给过路人怎么办?此时教者要联系童话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从水罐不断的变化中明白童话的情节是曲折、离奇的,它从现实生活中来,又经过作者的想象用夸张的手法将作者的美好愿望表达出来。 (四)、拓展想象,写梦中场景。 由于初一学生正处于小学向中学的过度和适应期,心理上对这些情节精彩、感情丰富的童话是很喜爱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学习也就容易得多了。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在本环节中,设计了写梦中场景这一片断的训练。教者在简单小结学生对课文的分析后,立即提出新的要求,根据童话的特点,将童话《七颗钻石》的梦中场景补充完整。 1、教者出示投影,指名个别学生朗读习作要求。 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梦中的情景。 为了创设良好的写作氛围,在设计课件时,配设了相应的背景音乐《水边的阿迪丽娜》,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投入写作。教者在学生写作时,巡视并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及时点拔、指导。 2、学生朗读习作片断。 学生朗读时教师或学生作旁白,可依时间的长短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习作进行赏析。教者对好的习作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五)、体会作者写作用意,联系生活谈感受。 1、体会句子的含义: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教者可先提问学生:作者为何要以七颗钻石为题?可从钻石的价值来说,也可从作者的用意去阐述,明确作者以七颗钻石为题,是因为钻石的价值是贵重的,小姑娘的爱心不也正是那七颗钻石一样在空中闪现着耀眼光辉吗?学生只要能回答出大概便可。然后打出投影,出示题目,从文中最后一节来展开,作者希望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在天空永远放射光芒,向人间遍洒爱的光辉。 读完这篇童话,学生对童话的主题已有了全面的了解,此时要让学生学以致用。教者出示投影,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看到的、想到的,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同桌或小组交流。教者对学生的发言要予以鼓励和表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教师总结。 1、投影展示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2、教者总结(在爱的奉献的乐曲声中)。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小姑娘的爱心,就像天空中的七颗钻石,闪闪发亮,照亮每个人的心灵。我们的爱心不也正是那一颗颗钻石吗?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父母、家人,也要爱周围的人,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和动物,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美好。 (七)、布置作业。(二者选一,出示投影。) 1、排演《七颗钻石》课本剧; 2、给童话故事画插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未来社会的人没有合作的态度是不行的,在这一环节上,教者放到了课外,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去充实和完整课堂内容,学生通过排课本剧、画插图等形式对童话内容作补充,演课本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没有合作的精神是不可能完成的,这里有导演、演员的分工、道具的使用,这个过程不单单让学生记住了故事的情节,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八、板书设计: 这节课的板书以爱心为中心,辅以小姑娘水罐的变化,充分体现爱的主体。 九、设计感想: 实际教学的收效在教学活动中就可以彰显,但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讲了多少,而是学生从中掌握了多少,他们的能力是否有所展示、有所发挥,是否得到了培养和提高,都是教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学习实践,既学到知识,又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充分地体现大语文教学观念,从而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七颗钻石》教学流程图 教学设计方案 篇6教学目的 一、理解五首诗词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二、体味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 三、学习一点诗词的韵律知识。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味各首诗词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难点是作品中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的领会。 二、以多种形式加强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适当分析、点拨,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天,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二、学习课文。 观沧海 1.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 明确:沧,是暗绿色。“沧海”有色彩,比“大海”形象,所以不能换。 2.教师范读后学生诵读。 3.理解内容。 提问: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情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解释? 明确:交代了作者所处的地方和来此的目的。“临”作“登临”讲。 提问:根据这个开头我们可以判断,下文将要写什么内容了? 回答:写观海所见的情景。 提问: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 回答:到“洪波涌起”为止。(如有同学答到“若出其里”为止,就要引导学生明白:以下四句并非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 提问: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写山岛巍然耸立。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洪”,大的意思。很明显,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提问:“日月之行”等4句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作者是写什么内容? 明确:这4句的意思是: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沧海中运行;夜空中灿烂的银河,好像是沧海里映上去的。很明显,这不是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而是他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所产生的奇特想象。 启发:作者写观海的内容到这里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来回味一下: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再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通过想象,我们不难体会,作者笔下的沧海气势雄伟,胸襟开阔。根据“阅读提示”我们知道,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平定乌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着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解释:最后两句是一般的结束句。 4.分析韵律。 本诗为四言乐府诗,韵脚为“峙”“起”“里”“志”等字,可见押的是“i”韵。 5.齐读、背诵。 春夜喜雨 1.解题。 提问:我们从题目中可以了解到有关本诗的哪些情况? 明确:季节棗春,时间棗夜,表现的对象棗雨,诗人的心情棗喜。 提示:诗歌就是扣住这几点来写的,我们阅读的时候要注意。 2.朗读。指导学生掌握节奏。 节奏划分参考: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理解内容。 提问:一、二两句写什么内容?其中有没有诗人的感情?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一、二句是赞美春雨来得及时,开篇就扣住了题目。一个“好”字,既是对春雨的赞誉,也流露了作者欣喜的心情。一个“知”字说明运用了拟人手法。 提问:三、四两句是正面写雨,写出了春雨怎样的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写出了春雨轻、细的特点,这从“潜”“润”“细无声”等词语中可以看出。 启发:我们学过朱自清的散文《春》,其中也有写春雨的句子,想一想,是怎样写的? 明确:“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同样也是写出了春雨细、轻的特点,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提问:五、六两句写什么情景?跟春雨有什么关系?两个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两句写的是雨中的自然景色:因为下雨,天低云暗,野外是黑沉沉的,可是江中的渔火却闪着点点光亮。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出春雨,但诗人描绘了一幅意境幽美的雨夜图,显得春意盎然,从侧面表现了春雨的可爱。 这两句在结构上互相对应:“野径”对“江船”,都是偏正短语;“云俱黑”对“火独明”,都是主谓短语。两个句子的词性完全相同。因此,对仗非常精工。 提问:最后两句写的是实景还是想象之景?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这两句写的是第二天早上雨后的景象,根据题目来看,应该是想象之景。 点拨:诗题为“春夜喜雨”,诗人为什么要写第二天的情景呢?这是因为诗人一生饱经战患流离之苦,当时定居在成都郊外,生活得到了安定,面对绵绵春雨,欣喜之情油然而生,在描绘了雨夜的景象之后,又展开想象,写出了雨后天晴,成都城里百花盛开的美好春景。 小结:读完全诗,我们不难领会,诗中尽管没有出现一个“喜”字,可是字里行间无处不洋溢着作者的欣喜。正因如此,这首诗成了吟咏春雨的名篇。值得指出的是,诗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两句,不仅用字精工,体物入微,还蕴涵着耐人寻味的哲理(现在常被用来形容对人做细致的思想工作),成了千古名句。 4.分析韵律。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共八句,可分为四联,每两句为一联。押韵的字是“生”“声”“明”“城”。古代韵母ing和eng相通,现代各地方言还保留着这种读法。 5.齐读,背诵。 书湖阴先生壁 1.解题:书,写、题写。壁,墙壁。这是题写在邻居湖阴先生家墙壁上的诗。 2.指名试读,集体朗读。 3.理解内容。 提问:这首诗通篇写景,仔细阅读诗句,看作者写了哪些景物?写景的顺序是怎么安排的? 明确:第1句,写邻居茅屋的檐下经常打扫,非常洁静。第2句,写湖阴先生在庭院里亲手栽了许多花。第3句,写邻居家门前有条小河环绕着绿油油的田地。第4句,写远处两座大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进了满目青翠的山色。整首诗就是这样从近到远,层次分明地写出了一片优美的田园风光。其中3、4两句,上句写水,下句写山,而且结构相对,词性相同,是很工整的对仗句。 提问:全诗虽然全是写景,我们仔细品味一下,其中有没有作者感情的抒发? 明确:作者笔下的田园风光写得清新、幽静,可见作者很喜爱这种恬静、闲适的生活。 4.分析韵律。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韵脚是“苔”“栽”“来”等三字,通押“āi”韵。 5.齐读,背诵。 如 梦 令 1.参阅注释①,掌握有关内容。 2.范读,朗读。 3.理解内容。 简介:这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追叙了一次作者跟友人们郊游的欢乐情景。词作虽然短小,可写得富有情趣。 提问:根据句号,可见词作分为三层意思。请仔细阅读课文,看它们分别写了什么意思? 明确:开头,“常记”二字说明这是回忆往事。“溪亭”“日暮”分别交代了那次郊游后与友人欢宴的地点和时间。“沈醉”即“沉醉”,说明大家兴致很高,喝了不少酒,结果连回家的路也辨不清了。第二层,写大家游宴尽兴后驾船回家,结果走错了路,“误入”了“藕花深处”。到这时,朋友们才醒悟过来,就争着把船划出去,一时桨声、水声齐作,把栖息在岸滩上的小鸟都惊醒了。 小结:词作没有具体写郊游的过程,只是写了它的尾声,归途中迷路后“争渡”的情景,构思非常巧妙,充满了生活的情趣,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 齐读课文,体会意境。 4.分析韵律。 跟前面几首诗比较,可以看出词的句子有长短是由各种词牌的词谱规定的。这首词作中的“暮”“路”“处”“渡”“鹭”等字押韵。 5.齐读,背诵。 附:《如梦令》难句解析 常记A溪亭日暮,│B沈醉不知归路。 1)包孕句,主语是作者,因自述又因格律而省。宾语是时间修饰复句,B分句的谓语是并列式,“沈醉”跟“不知归路”分别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主语。“溪亭”说明“日暮”的处所。 2)“常”,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常”或“常常”,音义同于“尝”,也就是“曾经”,这里是作者追念往事,否则下文“惊起一滩鸥鹭”便讲不通了。“常”作“尝”讲,又如《汉书·陈涉、项籍传赞》“常以十倍之地”,《史记·陈涉世家》作“尝以十倍之地”;《墨子·兼爱下》:“常使若二君者……,”孙诒让《墨子间诂》:“‘常’与‘尝’同。”“归”,回到原地。 译文:“曾经记得在溪亭日暮的时候,沉醉着不知回家的路了。”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课本》注“争渡”为“抢着把船划出去”,“争渡”后面加了逗号。其实,“争”音义同“怎”,疑问代词。上文有“误入藕花深处”,下文有“惊起一滩鸥鹭”,“怎渡”就是“不能渡”,地处偏僻,因而“惊起”。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争”字条:“自来谓宋人用‘怎’字,唐人只有‘争’字。”唐诗“争”作“怎”的,如:“诚知老去风情少,见此争无一句诗?”(白居易《题峡中石上》)宋诗如:“……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柳永《八声甘州》)又,梁庾丹《夜梦还家》:“离人不相见,争忍对春光?”唐圭璋等《唐宋词选注》319页:“争,通怎,怎么。” 译文:“怎么渡?怎么渡?惊起了一滩的鸥鹭。” 西 江 月 1.参阅注释⑥,掌握有关内容。 2.范读,朗读。 3.理解内容。 提示:这首词是辛弃疾罢职闲居时写的。原来词牌下有标题:“夜行黄沙道中”。“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上饶西部。词作写的是作者在夜行路上的情景。这首词分上、下阕,我们分别理解。 提问:上阕写到了哪些景物?作者向我们展示怎样的景象? 明确:上阕写的是作者在月光中夜行所见的一片美丽景象:一轮明月高悬天边,明朗的月光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惊醒了栖息在枝头的鸟鹊。清风徐徐,送来了蝉的鸣声。走在路上,蛙声阵阵,不绝于耳;稻花香飘,沁人心脾,这一切都预示着丰收的前景。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笔下的农村夏夜充满了欢跃的气氛。 齐读上阕,体会。 提问:下阕写什么内容? 明确:下阕写骤雨将至时的景象:正赶着路,忽然乌云笼罩,空中只剩下稀疏的星星点点,紧接着就噼里啪啦地掉下了雨点。加紧脚步,赶快找个避雨的地方,哎,真巧,道路转过溪头,忽然出现了社林旁边旧时住过的茅店,因而内心充满了欣慰的感情。 齐读下阕,体会。 小结:这首词描写了作者夜行途中所见的农村夏夜的美丽景象。尽管作者当时正罢职闲居,可是由于对生活的热爱,他即景生情,借词作表达了闲适愉快的心情。词作语言质朴,格调清新,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齐读,体味意境。 4.分析韵律。 押韵的字是“蝉”“年”“片”“前”“边”“见”等。 5.齐读,背诵课文。 三、布置作业 。 1.课堂讨论完成“练习”二、五题。 2.课后书面完成“练习”一、三题。 (沈维生) 附:《西江月》难句解析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1)这句是写夏天晴夜的情景。词跟诗一样由于格律规定了字数,要在很少的字里面蕴藏更多的意思,就必须省略一些供人们想象的词语。“明月”指明月的影子,“别”,区分出,这里是“另一枝”的意思,即树的高枝,成语有“鹊占高枝”。“惊”,不及物动词增加使动用法,“惊鹊”,鸟鹊惊心飞翔。明月照在树枝上,移动着,使鸟鹊惊心而起飞。曹操有“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的诗句,王维《鸟鸣涧》有“月出惊山鸟”的诗句,是类似的意境。 2)通常的写法,第二部分是“半夜清风鸣蝉”,“半夜”在前面点出时间。这里先写“清风”后说“半夜”,为的顺乎“平平仄仄”的音律,以便跟“明月别枝”这种“仄仄平平”相谐和。“鸣蝉”典型地写出非常炎热的夏夜。或说把“半夜”直接置于“鸣蝉”前面,可以有力地烘托夏夜极热。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这是个倒装句,通常的说法是“听取蛙声一片,稻花香里说丰年”,因为“蛙声一片”是“说丰年”的声音,是赞丰年的清歌,现在把结果放在前面,就具有先描写再烘托的妙处,使读者体味此情。“香”字照应上句的清风,愉悦的夏夜,有声(惊鹊,鸣蝉、蛙声),有色(明月,别枝),也有香(稻花),“蛙声一片”“说丰年”,是把“蛙”人格化,感情化了,是“拟人”手法;又是一种侧面的渲染,比正面描写丰收经济得多,又生动得多了。“听取”是递进结构的复合词。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1)语法上,通常是“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但格律不合,音律要求“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而且“雨”不能跟下句“路转溪头忽见”的“见”押韵,只能把语法结构颠倒一下。 2)修辞上,两个分句除了对偶之外,又是侧面烘托的写法,“七八个星天外”是说“天空中”或“天空上”早已布满了云雨,只是山的一角还有“两三点雨”罢了。五代卢延让《松门寺》诗句有“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两三条电欲为雨”是正面描述。“两三点雨山前”,侧写大雨骤临,这一句很有供人想象的.魅力。 3)“外”是“上”或者“中”;又如:“空外一鸷鸟,河上双白鹄。”(杜甫《独立》)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单句,由于格律,把“见”的宾语“旧时茅店社林边”提到前面去;一提前就显得着重,显得有着突如其来的喜悦。“旧时茅店社林边”,结构上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旧时茅店在社林边”;二,“社林边的旧时茅店”。 2)“茅店”,茅舍,这里指村落里的旅馆,客栈,元稹《连昌宫词》有“店舍无烟宫树绿”,岑参《汉川山行呈成少尹》诗有“山店云迎客”。“社”,乡村祭祀土地神的“庙”,“社林”,土地庙周围的树木。 译文:“那住过的社林旁边村落的旅馆,在道路转过溪水一头忽然出现。” 教学设计方案 篇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课设计侧重从搜集整理资料、潜心品析吟诵、对比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中悟美,读中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诵读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题意 1.播放《送别》名曲,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力求在上课伊始就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较快进入到“送别”的氛围中,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2.通过《赠汪伦》《别董大》等耳熟能详的送别诗,初步感知古人的送别深情。 3.介绍时代背景: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见难,所以送行就成了人们表达深情厚谊的一种形式,也成了诗人们争相歌咏的题材。 4.初读两首古诗,大致了解其异同。 5.引导学生先学第一首诗,板书诗题。(注意“鹤”的笔顺,“孟”的起笔,“陵”的读音。) 6.读题了解有关“送”的内容。 (1)师生交流有关黄鹤楼的资料。 (2)课件展示黄鹤楼风采,加深对这座江南名楼的认识。 (3)师生交流了解“广陵”与“扬州”的关系。 (4)教师相机板画长江简图,帮助学生明确诗中涉及到的地名的地理位置。教师边画边与学生交谈:“黄鹤楼也好,广陵也罢,都位于我们祖国第一大河──长江流域。长江西起唐古拉山脉,婉蜒6 300多公里后汇入东海。黄鹤楼所在的武汉就在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板书:武汉),广陵在武汉的东边。”版书:广陵) (5)师生交流了解李白与孟浩然的基本情况。(让学生明确,李白虽被后世称为“诗仙”,名气颇大,但孟浩然比他大十几岁,当时已诗名天下,而李白还只是二十四五岁的诗坛新秀。) (6)请学生完整表达诗题的意思。 (7)提示学法:搜集资料是理解诗题,学习古诗的一个好办法。 二、初知诗意,质疑解疑 1.自由练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指读正音。 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或注释等多种方式了解诗的大意,并鼓励学生质疑。 4.集体交流。 (1)指名概述诗意。 (2)质疑。 (3)结合板画弄懂“西辞”等较简单的问题。 (4)师生交流,确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三、故事导引,入境悟惰 1.师讲述李、孟真挚友谊的故事。据说李白常在黄鹤楼上与人饮酒赋诗。有一天,他听说仰慕已久的孟浩然就隐居在附近的襄阳,便立刻前往拜见。孟浩然听说李白来了,顾不得整理衣冠,赶忙来到堂前。李白一见孟浩然,抢上一步说:“孟兄,李白早知道您诗名天下,特来求教啊!”“哪里哪里,贤弟过奖了,过奖了!你才华横溢,我也久仰了呀!”两人一见如故,从此一起游山赏月,饮酒赋诗,谈人生,谈抱负……就这样,好几个月形影不离。不久,孟浩然要到江浙一带远游,李白有事不能同往,特地选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送行。望着帆船远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于是一首千古名诗诞生了……(此处讲述李、孟之间交往的生动故事,意在为学生理解后两句埋下伏笔,奠定基础。) 2.赏析“烟花三月”。 (1)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想象、感受身边鲜花盛开的春天是怎样一幅美景。 (2)师生共议“烟”的丰富内涵,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如江边水气缭绕在繁花似锦花丛中,具有一种诗意的美感;雾气时聚时散,缭绕花间,也使人产生无限还想。 (3)师生共同在音乐中想象“烟花三月月令人神往的美景。(抓住“烟花三月”的“烟”,引发学生对春天美景的想象,联想长江两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远”。教师先让学生感受、理解,然后再表达,这样,理解和运用就融为一体了。) (4)拓展理解“烟花三月”。“烟花三月”不仅仅指黄鹤楼所在的武汉,还有扬州,乃至整个长江两岸都是春意浓浓、一派千里鸟啼绿映红的美好春景。当时乃盛唐时期,整个时代也如“烟花三月”般美好,更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境。 (5)指导朗读前两句。自由读、指读、评读、想象画面读等。 (6)小结:名楼美景遥相送,诗情画意在其中。 3.品析“碧空尽”“唯”等词语。 (1)品析第三句,各抒己见谈谈对“碧空尽”的理解。 (2)抓住“远影”,体会李白目送帆船远去时间之长,对友人的情感之深。 (3)带着自己的体会试读第三、四句。 (4)指名读,师生评读,学生再读。 (5)师激情引读。 (6)从最后一句中,换词理解品析“唯”。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挚友的一片深情,寄情于浩荡的一江春水。体味作者伫立江边时间之长,帆影“尽”而情“不尽”,“过尽千帆皆不是,一心只送孟浩然”的深情。 (7)指导朗读后两句。及时板书:情深意长。 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自由组合练习读。 2.展示个性指名读。 3.师生互动背诵读。(自由组合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读中悟情;教师引读,点拨学生如何读,使学生深入体会诗意;展示个性读,可引发学生展示自身独特体会。) 五、学习第二首诗 1.讨论交流学习第一首诗的成功经验:解诗题,明背景;品词句,悟诗境;作对比,感诗情等。 2.小组合作学习第二首诗。 3.各组汇报交流。 4.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了解安西、阳关等诗中所涉及地名的方位及相关知识;了解由于交通不便,从偏远的安西到阳关的送别这其中的艰难;各抒己见体味“更进一杯酒”的深刻内涵。 5.比较两首诗的异同,诵读悟情。 6.交流这两首送别诗共同的地方,试着思考其规律性。 六、总体回顾,归纳升华 1.学生交流本节课感受。 2.教师归纳总结:人分千里外,情在送别中!一样的深情,别样的故事。下节课让我们继续领略古代诗人的送别深情。 3.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交流课下收集到的送别诗(略) 三、小组合作,读诗悟情 引导学生自主体会送别诗的异同,着重让学生领悟这些诗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品味“人间最美是真情”这一真谛。 四、诵读交流,畅谈感受(略) 五、迁移学法,进行练笔 1.人间最美是真情,同学们,我们也曾有过与亲人、朋友分别的难舍时刻,你有怎样的感受呢?能否用抒情的话甚至是诗的语言写一写? 2.练笔。 3.交流。 六、拓展思路,布置作业 1.除了送别诗,你还了解什么类别的诗?(如思乡诗、边塞诗、咏春诗等等。引导学生课外读诗时要留意诗歌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上到一个新的高度。) 2.布置自选作业。 (1)搜集李白、孟浩然、王维的其他诗作,朗读、欣赏、摘抄。 (2)自主选择文中一首诗改写成记叙文。 (3)结合自己的感受创作古体诗或现代诗。 (4)搜集某一类诗歌如边塞诗,比较、赏读、摘抄或写体会。 教学设计方案 篇8【教学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 【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1、教师: 搜集黄河的影视材料和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抗日战争时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事迹,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了解黄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搜集一些与黄河相关的歌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培养兴趣,增加积累。 【教学设计】 一、导语 (多媒体播放一段黄河录象,以《黄河颂》的旋律作为背景音乐,老师激情导入)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以雄浑的气魄、高远的形象在艺术作品当中广泛出现。人们歌咏它,因为它古老,它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因为它厚重,它本身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还因为它苍桑,它与它的人们一起经历过抗争与苦难。今天我们体会吟诵的就是一篇赞颂黄河英雄气概的诗篇──《黄河颂》 设计意图:黄河气势磅礴,《黄河颂》的旋律激昂,,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教学时充分利用了CAI辅助教学的优势,通过直接诉诸视觉、听觉的画面和音乐来激发学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打动学生的心灵。渲染课堂气氛,奠定本课情感基础。 二、 话说黄河历史 1、课前已要求大家通过各种方式查阅有关黄河的知识,现在,请同学们尽展才华,让我们“话说黄河”,说一说你对黄河知多少: (学生自由畅谈,教师有意识地把学生介绍有关黄河的知识带人课本,与课本内容相链接) 如: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有名的大河之一。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现在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城市──咸阳、西安、洛阳、郑州、安阳、开封、商丘等都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互相交流,既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自主学习的习惯,又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而把学生准备的资料和课文相联系,既完成初步感知课文又读厚文本,拓展学生视野,调动学生的知识储藏和激发学生朴素的爱国情感,此所谓“出乎其中,入乎其内”。 2、小结时自然介入背景:(多媒体显示) 介绍背景:《黄河颂》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当时,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着中华大地。光未然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雄奇的山川,伟大的人民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冼星海在除夕晚会上听了该诗的朗诵异常兴奋,连续写作六天,于1939年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这部史诗性杰作。这部大型声乐作品共八个乐章,其中尤以《黄河颂》、《黄水谣》、《保卫黄河》等为人们所传唱。 设计意图:初一学生对这首歌词产生的时代背景的认知比较浅显,在小结时介入时代背景,使学生更易领悟诗歌的内容,积淀情绪,为第二板块的“吟诵黄河颂歌”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 吟诵黄河颂歌 (师配乐范读,生作批注)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一节,说一说应怎样读。 1、学生自由畅谈,可不按文本的先后顺序,按照学生喜欢的句或节指导朗读: 以下几点朗读技巧的指导供参考: 如;以歌词第一节为例指导朗读时应注意情感、语气、节奏。 从需要重读的词语(动词)“望、奔、掀、澎湃、劈”;和(形容词)“高山、滚滚、万丈”,可以体会出黄河的一往无前、锐不可当的英雄气魄。所以,读的时候一定要读出磅礴之势、豪迈之情。当然也要读出变化“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没有磅礴之势,此时的黄河已进入一个相对平缓的地势,所以读的时候要舒缓一些。教师适当师范朗读,学生个别朗读或齐读。 又如:朗诵“颂黄河”的部分,要注意感情的变化。 第一个“啊,黄河”一节由于在赞颂黄河作为母亲对中华民族的养育,所以要读的舒缓。 第二个“啊,黄河”一节由于在赞颂黄河作为屏障对中华民族的保护作用,显示她的伟大和坚强,所以读的要高亢、激昂些。 第三个“啊,黄河”一节是借用黄河的伟大和坚强来激励中华儿女保卫黄河,保卫祖国,感情达到高潮。所以,读的更要高亢、激昂,感情应完全迸发。两个“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不仅要读的铿锵有力,而且,要读出变化,后一个要比前一个感情更要强烈,“你一样的”和“伟大坚强”都要比前一个语气重,“伟大”的“大”和“坚”的“强”都要采用拖音, 三个“啊”要读的深沉,声音稍长,“黄河”要读的高昂,表明在赞颂。朗读形式可以有教师范读,学生分角色朗读。 2、分小组朗读、学生评价。 3、师生联读。(配乐) 设计意图:感情朗读是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新课标中对学生的朗读能力非常重视,诗歌是训练朗读水平最好的题材,况且这首诗歌感情澎湃激越,尤其值得朗读。相信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已初步具备了美读的能力,再加上前面的情感铺垫,先给一点时间在小组中交流,在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交流中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提出朗读的看法。效果一定要比老师要你怎么读好得多。 四、 探究黄河精神 1、课堂讨论:(多媒体显示) ⑴ 黄河有怎样的气势和精神,你是怎样体会的? ⑵ 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作者描写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歌颂它伟大坚强的精神,是为了表达什么感情? ⑶ 你能仿写一节诗歌替代本诗的结尾部分,来发出你自己的誓言吗?(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2、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发展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的语言智能。它既是文学的,又是理性的;既是语言的,又是人文的。同时显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五、 咏唱黄河歌曲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黄河。学生交流所查阅资料补充写黄河的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九曲黄河万里沙。 ──刘禹锡《浪淘沙》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小结:这节课让我领略了你们的精神和风采,黄河的精神在你们的心里扎下了深根,黄河的精神在你们的身上得到了延续,你们是希望的一代、发展的一代、成功的一代,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咏唱黄河歌曲。 (多媒体播放《黄河大合唱》,师生齐唱) 设计意图:配乐朗诵、理解性欣赏朗诵,增进了学生对诗歌的体验和感受,引入古代文人颂黄河诗句是横向拓宽视野,“咏唱黄河歌曲”是活动形式的变换,也是对课首的呼应,同时让全课的教学余味犹存。 结束语: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伟大的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英雄的中华儿女,维护的祖国的尊严。我们为民族自豪,为祖国歌唱。让我们以黄河为榜样,团结奋斗,为我们的民族挤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六、课外作业 1、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2、 收集有关黄河文化和治理黄河的资料,写成专题文章,为这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母亲河,黄河》做准备。 设计意图:作业1美都是相通的不管是文学还是音乐。作业2学习语文在课外,课外知识的积累与拓展是新课标的理念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人文关注。 【板书设计】 序曲 主体 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 望黄河 学习黄河精神 颂黄河 教学设计方案 篇9教学目标 1.认真看图,认识图上的动物,了解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2.独立认读音节,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3.学习6个词语,学会7个生字,认识4个部首。 4.认识问句、问号。学习朗读问句,懂得回答问题要完整,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朗读问句答句,理解长、短、弯、扁等字。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教学准备 录像带、录像机、两个盒子(一个稍扁,一个稍长)、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自然界中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小朋友看看(放录像),这幅画面上有些什么动物?看清楚说。(这幅画面上有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和孔雀) wěi ba bǐ 仔细看看它们的尾巴一样吗?(板书:尾 巴)这节课我们就来比比它们的尾巴。(板书:比) 领读课题,齐读课题:6.比尾巴。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 提出自学要求:看图轻声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想想这首儿歌告诉我们什么。 2. 各自轻声读儿歌。 3. 检查生字的读音。 shuí de cháng hǎo xiàng hóu zi sōng shǔ biǎn 谁 的 长 好 像 猴子 松 鼠 扁 4. 指名四位小朋友分节读儿歌。(正音) 5. 讨论:这首儿歌告诉我们什么? 过渡: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这节课先来学习第一、二两节。 三、细读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句。出示黑板;谁的尾巴长? 师述:这首儿歌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谁的尾巴长?问题后面的标点符号就叫问号。(齐说)读问句要注意声调向上扬。 (领读两遍) 理解:谁的,谁的还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哪一个)读这句话时要强调谁的。(圈出重音谁)还要强调谁的尾巴要连起来读。(划连线谁的尾巴) 领读,指名读,齐读。 2.指名读第二句。出示黑板:谁的尾巴短? 提问:读时强调哪一个词?(圈出重音谁)哪几个词要连读?(划连线谁的尾巴)这句话还可以怎么问呢? 3.指名读三句。出示黑板;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评议。 强调注意谁的尾巴要连读,(划连线)谁的要强调。(圈出重音谁) 引说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就是 4.小结过渡。第一小节提了三个问题,第二小节回答了这三个问题。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这两个问题怎样回答呢?要比一比才知道,大家比比看。 四、细读课文第二节。 1. 放录像,教师比划。提问,猴子的尾巴,兔子的尾巴哪一个长,哪一个短呢?(对,长和短,比较就能看出来了) 2. 第二节里哪两句话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出示黑板) 3. 指导朗读理解o。 ①猴子的尾巴长回答了第几个问题?老师问的时候强调谁,答的时候要强调哪一个词?(圈出重音猴子)老师问,学生答。还要注意哪几个词要连读?(划连线:猴子的尾巴) ②现在小朋友问,老师来回答,看老师回答得好不好?为什么? 生:谁的尾巴长?师:猴子 师述:对,我们回答问题一定要语句完整。(领说两遍:回答问题要完整)现在老师再来问,大家一齐回答。 ③兔子的尾巴短回答了第几个问题?读这句话时要强调哪个词?(圈出重音兔子) 教师问,学生答,注意兔子的尾巴要连读。(划连线)女生问,男生答。 第一小节先问了谁的尾巴长,后问了谁的尾巴短,第二小节就先答了(引读),后答了(引读)。 师述:这就告诉我们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领说两遍: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 ④看录像,如果老师把问的次序颠倒一下,怎样回答呢?老师问,指名学生答。 ⑤放出牛、羊的录像,学习提问题,回答问题。注意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回答问题要完整。 ⑥第一小节里的第三个问题: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好像一把伞,是不是一把伞?书中怎么回答的?(出示黑板3)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是不是好像一把伞?大家看录像。 ⑦放出录像,问:松鼠的尾巴什么样子? ⑧指导朗读第三句,圈出重音,划出连线。 ⑨放出燕子的录像,提问:燕子的尾巴好像什么?用好像说话。 ⑩分角色朗读第一、二节。 五、学习三问、三答的方法,比比水牛、山羊、燕子的尾巴。 1.放录像,同桌的学生练习提问并回答。 2.指名同学回答。 六、识记部分生字字形。 1.划出生字,各自读读,记记字形。 2.出示卡片学习生字。 的:分析结构,教学白字旁,书空左半部分。读词;谁的、猴子的。 巴:有几笔写成?范写巴。读词;尾巴、嘴巴。 把:把比巴多一个偏旁,教学提手旁。读词:一把伞、一把剪刀。 长:范写,长有几笔写成?指名分解笔画。 七、复习巩固。 1.自由读读,记记字音、字形。 2.抽读生字。 3.做找朋友的游戏。(四个字、四个音节)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卡片:长、的、巴、把。 2.指名读课文第一、二节。 二、细读课文第三节。 1.出示黑板:(第三节)看看第三小节,注意读时也要和第一小节问句一样,要强调哪些词。指名说,教师圈重音谁,划出连线谁的尾巴。 2.指名读,领读,齐读。 三、细读课文第四节。 1. 第三小节先问了谁的尾巴弯,我们来看看;(放录像)公鸡、鸭子、孔雀,谁的尾巴弯呢?-指名学生指出来,用手画画公鸡的尾巴。(放特写镜头)大家一齐画。 2.第四小节怎样回答的?(出示黑板)指导朗读。圈出重音公鸡,划出连线。 3.谁的尾巴扁呢?(看实物;两个盒子)先看看老师手上的两个盒子哪一个是扁的?用手比划扁盒子。 4.放录像,看看谁的尾巴扁?放特写镜头,看看鸭子的扁尾巴。 5.课文怎么回答的?(出示黑板)指导朗读。指名读,评议,师问,学生齐答。(圈出重音鸭子,划出连线) 6.放录像,鸭子的尾巴扁,还有哪一部分也是扁的(指嘴)鸭子的尾巴和嘴巴都是扁扁的,这就叫扁。 7.放录像,看看这六种动物,比比谁的尾巴最好看。(放孔雀的特写镜头),孔雀的尾巴上有很多花纹,这些花纹像什么?(眼睛)对,我们叫它大眼状花纹。看看大眼状花纹有哪些颜色。 出示黑板:大眼状花纹的颜色有_______、有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 指名说句话,谁在后面再加上一句话? 师述:孔雀的尾巴好看极了,没有哪一种动物的尾巴比得上它,所以说孔雀的尾巴最好看,在好看前面加上一个最。 指导朗读,老师问,学生答,评议,圈出重音孔雀,划出连线。 8.分男生、女生朗读第三、四节。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总结: 这首儿歌的题目叫《比尾巴》,通过比较告诉我们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六、看录像,学编儿歌《此嘴巴》。 过渡,动物的尾巴不一样,也有许多动物的嘴巴不一样,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比比几种动物的嘴巴,编一首比嘴巴的儿歌。 1.放录像,仔细观察公鸡、鸭子、老鹰三种动物的嘴巴。 2.提出要求:①三问三答,②回答问题语句要完整;③注意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 3.同桌讨论。 4.指名学生编儿歌《比嘴巴》。 七、识记部分生字。 1.划出生字,自学,巧记字形。 2.出示卡片,检查自学情况。 公:教学八字头,下面有几笔? 鸡:左边有几笔?教学右边的鸟字旁。 鸭:把鸡的左边又换成甲就是鸭,一齐书空左边的甲。 八、巩固复习。 1.看黑板,记字音和字形。 2.抽读生字。 3.猜字游戏. 九、指导书写:公 鸡 鸭 日 把 的 长 [教案述评] 薛亚莉老师是扬州市(地区)小语骨干教师,她所上的《比尾巴》一课获1996年扬州市(地区)优秀录像课等奖。现将此课的教学特点作简要评述。 一、指导方法练朗读。 1.具体指导,教给朗读方法。 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问句的语调,圈出朗读的重音,划出连读的词语。如谁的尾巴长重音是谁,连读谁的尾巴,读出问句的语调。同时要求学生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答题要完整。 2.由扶到放,运用朗读方法。 在学习3、4节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圈重音、划连线、读语调,然后师问,生答,要求做到答题完整。 3.形式多样,强化朗读训练。 在朗读中,教师不但运用了领读、引读、指名读、自由读、齐读等方式,而且让学生评议,评后再读,强化了朗读训练,培养了朗读能力。 二、凭借录像学词句。 本课是看图学词学句,教者精心绘制了动物图片,并摄成录像,在教学环节中巧妙运用。 1.凭借录像,掌握尾巴特点。 ①观察比较抓特点。教者让学生看录像,细比较,直观地理解了长、短两词。理解弯一词时,让学生看录像后用手比划了一下。 ②创设情境抓联系。为理解扁一词,教者让学生比较两个盒子,再看录像,观察鸭子的扁尾巴,进而观察它的扁嘴巴。 2.凭借录像,运用句式说话。 教者凭借录像,不但帮助学生理解词句,而且指导学生运用词句。如理解了长、短、好像一把伞之后,教者让学生观察牛、羊学提问题;观察燕子的尾巴,用好像造句;观察孔雀的尾巴,用有的有还有的句式造句。这样既理解了词句,又掌握了句式,培养了说话能力。 总之,本课的教学,能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形象直观,训练扎实,效果显著。 教学设计方案 篇10教学目标 1学习、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再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 2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无限同情和共鸣。 教学重点 学习用文字表现音乐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感受“声中之情” 教学步骤 一、听“曲”(导入,播放音乐) 听一段琶琶曲《十面埋伏》对琶琶声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二、赏“声” 1学生谈听后之感 2白居易在听到一曲琵琶后是如何写下他的感受的?(直接进入第二段的琵琶声部分) 3诗人是如何用文字来描述音乐形象的?(师生同分析) 三、品“情” 提问设计:音乐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流露,那我们一起去体会琵琶女的琵琶声中的“情”。 1勾划出文中能体现“声中之情”的诗句 明确: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主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 2如何理解“无限事”、“平生不得志”、“幽愁恨生”?(过渡到琵琶女的身世) 3根据课文,学生先朗读,后讨论,理解“声中之情” 明确:琵琶女是一卖艺之女,年轻时因美貌和超群的音乐才华受众人瞩目。然年长色衰,才华无人赏识,下嫁商妇,独守空船,故“平生不得志”、“恨生”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惆怅”,“幽愁”是一种落漠和孤独。 四、识“知音” 设计提问:我们通过了解琵琶女的身世,才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可是诗人却在知她遭遇之前就已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为什么?(过渡到诗人的处境) 1学生讨论 2明确:白居易是贬官,政治抱负不得施展,与琵琶女有相同的“不得志” 贬谪将辞行“醉不成欢惨将别”心情与琵琶女一样“幽愁” 3总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五、比较欣赏刘鹗的《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