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熊住山洞》一年级教学设计 |
范文 | 《小熊住山洞》一年级教学设计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熊住山洞》一年级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熊住山洞》一年级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 《小熊住山洞》是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讲的是住在山洞里的小熊一家想造一间木房子,可走进森林,他们始终舍不得砍树,多少年过去了,他们仍然住着山洞。森林里的动物们很感激小熊一家,给他们送来一束束美丽的鲜花。这是一个意在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故事,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连环画形式出现,语言浅显,符合儿童特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年段特点,本文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年、左、右”3个字,认识“石”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三、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四、设计思路: 1、由于本课语言浅显,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出现,虽然全文不注音,但可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学习课文。故在设计上应注重教材的`整合。主要通过看一看、读一读、演一演、想一想的方法来学习课文。通过读感悟林中环境之美,小熊一家行为之美。从而欣赏美、感悟美、表达美。 2、注重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在3—6自然段的学习中学生喜欢哪个季节的美景就说哪幅图,并把相应的段落读好。不必按部就班的按课文内容进行,给他们自主选择的空间。 3、注重从一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渠道。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欣赏美。 1、小朋友们,老师带你们去美丽的大森林里看一看,好不好?(课件展示森林的美丽画面,激发学生对森林的向往,初步感受林中环境之美。) 2、今天,小熊还邀请小朋友们到他们家做客,小熊家住在哪里呢?(住在山洞里,生说师板书课题)让我们一块去他们家看一看吧! (二)品读课文,感悟美。 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①看图:(课件展示插图一)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②朗读:生找出与图相对应的第一、二自然段朗读。(采用自读---指名读---生评价---齐读的方式进行) 2、学习第七自然段 同学们,小熊家周围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造一间房子太容易了,那小熊一家的愿望实现了吗?(没有)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第七自然段)你能读好第七自然段吗?(采用生练读----小组比赛读的方式进行) 3、图文对照学习第3—6自然段,感悟美。 (此环节是从看图感受美到通过美读来抒发情感,学生融入其中,把对环境美的感受,对小熊一家行为美的认同、赞扬都包含在其中。) ①看一看,说一说。 课件展示林中一年四季的4幅插图,学生说图意,感受森林景色的美丽,学生喜欢哪一幅就说哪一幅。(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②读一读。 读出与图画相对应的自然段。教师相应点拨指导,读出景色之美。“舍不得”三个字应请轻地读出爱惜之情。(采用灵活的形式朗读,如指名读,小组读,比赛读,愿意读的站起来等) ③演一演(表演读) 配乐连续读3—6自然段,边读边加上适当的动作。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表达美。 ④想一想:小熊一家不砍树的原因,假如砍了树会有怎样的后果? 4、学习第八自然段 ①看图:小熊一家宁愿住山洞也不砍树造房子。他们这种做法受到小动物们的赞扬,你瞧,他们在干什么?(课件展示插图5)生观察后说图意。 ②朗读:指名读第八自然段,重点指导长句子的朗读。 ③练习:在读完“一束束美丽的鲜花后”,练习课后的读读说说。 ④思维拓展:小动物在给小熊送鲜花时会说些什么?(你喜欢哪个小动物就选哪个说) (三)情境模拟,运用语言。 记者采访小熊一家(小组合作模拟练习、表演) (四)联系生活,深化主题。 1、学生汇报交流课前收集的环保资料,并询问学生从哪里了解的这些信息。 2、小熊一家为了保护森林一直住山洞,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小熊住山洞》一年级教学设计2一、教学要求 1.自读生字和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独立识字,自主识字。能独立识记本课10个生字中的5~6个。 3.初步感受森林四季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小熊一家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认清部分生字字形;初步体验阅读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 区分平翘舌音,掌握(或了解)部分识字方法。 四、教具准备 1.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CAI)。 2.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用课件配合进行) (二)听讲故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朗读课文(配合正音) 要求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形式有:自由读、比赛读、评读(相机正音)、全班齐读。 (四)识记部分生字字形(展示方法) 1.课件出示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 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方法; 4.全班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5.教师小结。 (五)课中操 师生一起唱唱、跳跳《小熊住山洞》。 (六)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以课件展示森林四季之美,让学生感受森林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 1.播放课件;(看一看、想一想。) 2.组织讨论、交流: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从哪里看出它很美?(说一说。) 3.小结过渡。 (七)播放课文谱成的歌曲,师生一起唱唱、跳跳,表达对小熊一家的喜爱之情 (下课) 教学意图说明 福建省厦门市开元区教育局教研室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当学生有兴趣时,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当教学内容能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设计《小熊住山洞》一课时的指导思想就定位在“快快乐乐学语文”上。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从以下方面做了努力。 一、导入课题,引起兴趣 课题的导入从《小熊住山洞》这个童话故事的背景“森林”切入,这样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森林”,然后再以讲故事的形式由执教老师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通读课文,激发兴趣 让学生将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是这节课的`重点之一。这了激起学生读课文的兴趣,我们用“比赛”的形式,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读书”这一环节。其过程体现为:自由读——赛读——评读。这一环节我们还注意了全员的参与,不仅关注参赛者,也关注没有参加比赛的“评委”。 三、自主识字,感受乐趣 学生识记生字是这堂课的另一个重点。为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我们采用放手让学生自主识记字形的做法,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愿意识记的字,自主地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记住字形,而在此处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及时地恰到好处地点拨上。 四、歌曲演唱,体验情趣 为了让学生能在40分钟里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特别是在课的后20分钟,学生开始感到疲劳时,我们播放了歌曲(课文),让学生唱一唱、动一动。这样既使学生再一次熟悉了课文,又让学生得到了一次美的旋律的熏陶。这一旋律还贯穿于课的始终,为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五、课件演示,陶冶情趣 为促使学生、教师、作者三方面的情感产生共鸣,我们借助课件展现森林一年四季的美景,并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说一┧怠保由衷地感受到森林之美以及动植物对于森林的依恋。从而自然而然地体会出小熊一家得到大家的尊敬是一种必然。并不由自主地加入到小动物们献花的行列中,这时课文的曲子适时地再度响起,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一次震撼,为第二、三课时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想像“动物们给小熊送鲜花时会说些什么?”做了厚实的铺垫。 《小熊住山洞》一年级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能理解小熊一家宁可自己住得艰苦,始终舍不得砍树造房子的护林之心,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2、在原有识字基础上,能独立朗读全文,做到正确、流利。 3、认识10个生字,会写"年、左、右"3个字,认识"石字旁"。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2、体会小熊一家的爱林之心。 教学准备: 课件、头饰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老师带你们去美丽的大森林里看一看,好不好(播放课件)?你们看,这就是大森林,这里有高高的松树、绿茸茸的小草,还有喳喳叫的小鸟、蹦蹦跳跳的小鹿,他们都生活在这里。今天,老师事先和小熊家打好了招呼,说要领着小朋友去他家做客呢,你们想认识他吗?(板书课题,读一读) 二、自主识字,整体感知 1、请你们打开语文书,自由地读第20课;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圈 出来;同时标好自然段。 2、课文没注拼音,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学生想办法:查课后生字表,问老师,问学习伙伴,根据上下文猜读都可以。 3、检查:听读课文,识字。 (1)指名分段读课文,播放课件,其中生字用另一种颜色标出,要求读通顺。 (2)齐读全部生字(带拼音)。 (3)小组合作读课文,读中巩固识字。 (4)识记生字。再次齐读全部生字(不带拼音),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5)师问: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哪个字你可以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4、学写生字。 (1)学写“年”。学生独立看书,了解“年”的笔顺;教师范写,强调在田字格内的位置。请学生书空、练写。 (2)学写“左”、“右”两个字。让学生观察字形,教师问: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练写。 三、入情入境,读懂课文。 1、引入:刚才读了课文,你们知道小熊一家后来住到房子了吗?它们住在哪儿?你们是从课文哪一段知道的? 2、学习第7自然段。 (1)指名读。 (2)理解“一直”这个词的意思。 (3)指导有感情朗读。 3、小熊一直住在山洞里,难道它没有想过要住进房子里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一路坐着火车终于来到小熊家了,他们家住在大森林里。你们看,小熊和熊爸爸在门口欢迎我们呢(播放课件)我们一起走进山洞看一看,哟,这里还有一些汉字呢,原来小熊也爱学习呀,我们来读读字,和它比一比。 二、入情入境,读中感悟 1、看图学习第1-2自然段。 小熊家一直住在山洞里,难道它们不想住房子吗?从课文哪里得知? (1)指名读。 (2)指导读出熊爸爸的语气。小熊听爸爸说要造房子,高兴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2、通过看图说、动情读理解小熊舍不得砍树造房的原因。学习3-6自然段。 (1)“舍不得”是什么意思?你有过这种心情吗?(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畅所欲言。) (2)课件播放,小熊边走边说:“小朋友们,我们一直没有砍树造房子,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先跟我一起走进大森林看看吧!”(课件播放 森林四季的美景)。 森林里的环境美吗?你有什么想法愿意和大家交流?看图说话,自由发表意见。 (3)练习读: 春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长满了绿叶,小熊舍不得砍。(“舍不得”要轻轻地读,还要读出景色之美。) 用同样的方法,读读下面的`三句话: 夏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开满了花儿,小熊舍不得砍。 秋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结满了果子,小熊舍不得砍。 冬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有许多鸟儿,小熊舍不得砍。 (4)指名读,同桌评读,竞赛读。 (5)配乐读3-6自然段,评议。 (6)看四个季节的图片,展开想象,深入思考:当小熊舍不得砍树的时候,小熊和爸爸会说些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看谁说得和别人不一样。 春天,如果砍掉了小树。 夏天,如果砍掉了小树。 秋天,如果砍掉了小树。 冬天,如果砍掉了小树。 教师小结:正是因为森林里的景色太美了,为了小动物,为了大森林,所以多少年后,小熊一家仍然住在山洞里。 3、学习第8自然段。 (1)这段中有两个生字我们没学过——“感激”,有人认识吗?你是怎么认识的?你知道“感激”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吗? (2)动物们是怎么感激小熊一家的? (3)把“一束束”换成“一束”行吗?为什么? (4)指导朗读。(重点是长句的朗读指导) (5)变一变,说一说:假如现在你就是这些动物中的一员,那么,你在送花时,会对小熊一家说什么呢? (6)学生想像小动物的表现,播放音乐,戴上头饰,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表演。 四、以情激情,升华主题。 1、课件播放:小熊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小朋友,我家一直住在山洞里,所以没有邀请你们,你们会怪我吗?” 2、你们有什么话要对小熊说呢? 3、最后,再播放课件:小熊说:“小朋友们,森林是我们大家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我们都来爱护树木,保护环境吧!” 五、拓展延伸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采访了小熊一家,了解到他们为了动物们都有一个美丽的家园,宁愿自己住山洞,也不愿意砍树造房子。这种心中有他人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可是小熊家的房子阴暗潮湿,不利于小熊的身体健康,怎么办呢? 师:请你赶快拿出画笔来,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究出建造新房子的材料,为小熊一家设计一个既漂亮又温暖的大房子吧。学生设计,成果展示。 2、为保护环境设计一些牌子,并想想可以放在哪里。 3、我可以为环保做些什么?收集环保金点子,搞一次班队活动。 《小熊住山洞》一年级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读课文,美读课文,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小熊一家的爱林之心。 教法学法: 情境演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花、动物头饰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到一片美丽的森林里(播放课件),在这片森林里住着小熊一家,我们看看小熊和熊爸爸在森林里到底做了什么?(出示课题《小熊住山洞》)在学习之前我们先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课件展示) 生:…… 师:生字我们已经掌握的非常熟练了。接下来我们共同学习一下这篇课文。(展示课件)看到这四幅图你想到了什么? 二、学习1-2自然段 师:这四幅图分别代表哪个季节?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 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接下来听老师朗读以下课文……课文读完了,我们首先看一下前两个自然段。我们齐读一遍。 生:…… 师:前两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生:讲了小熊和熊爸爸想去森林里砍树造木头房子。 三、学习3-6自然段 先熟读课文,再分析小熊一家舍不得砍树的原因,感悟四季的美丽。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 “春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长满了绿叶,小熊舍不得砍。” “夏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开满了花儿,小熊舍不得砍。” “秋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结满了果子,小熊舍不得砍。” “冬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有许多鸟儿,小熊舍不得砍。” 四、学习7、8自然段,完成课后练习“读读想想”。 1、指名读第7、8自然段,教师重点指导长句子的朗读。 2、“小熊一家不砍树对大家有什么好处呢?” 3、“动物们是怎么感激小熊一家的?” 4、“把‘一束束’换成‘一束’行吗?为什么?”(齐读:一束束美丽的鲜花) 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5、完成课后练习“读读想想”。 “朗读课文。想一想,动物给小熊送鲜花时会说些什么?找同学进行情境再现。 6、“学习了整篇课文,要向小熊一家学习什么?” 7、教师小结:“正是因为森林里的景色太美了,为了保护大森林、为了大森林里的动物们,所以小熊一家一直住在山洞里。 五、生字 “年”、“左”、“右” 六、课堂小结。 1、“小朋友,请你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教师小结:“同学们,森林是我们大家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我们一起行动,都来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小熊住山洞》一年级教学设计5【教材分析】 《小熊住山洞》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20课。课文用流畅简洁的笔触把我们带进了大森林美丽的景色之中,通过小熊一家始终舍不得砍树造房子的行为,表达了人类保护大自然的愿望,最后以动物献上手捧的鲜花来赞扬小熊一家高尚的情操。本文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是一篇行文优美、图文并茂、适合儿童阅读和学习的课文。 【学生分析】 学生已接触过无拼音标注的课文,文中部分内容结构相似,用字重复出现,因此,课文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此外,一些学生在学之前已读过文章。所以课上大部分学生能在读过四遍左右即达到通顺。在认读生字和读课文上,学生的学可以采取互相帮助、以会带不会的方法进行。 【设计思路】 依据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指导,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根据学生的需求兴趣安排教学,尽可能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领进一个触目可及的童话世界中。 2、考虑学生已会的字,先由学生自主认字,自己想办法记字,再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识记情况进行指导。 3、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认同小熊一家的环保行为,注重情感的渗透。 4、在美读课文中,培养学生语感。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年、左、右”3个字,认识‘石”字旁。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美读课文,培养口头表达的能力。 2、初步了解边读边勾画的阅读方法。 3、在学习中体会到要保护大自然,认识到小熊一家的行为是一种美德。 【课前准备】 1、教师: 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麦克风。 2、学生: 收集环境保护的资料。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情境 师:小朋友们,老师带你们去美丽的大森林里看一看,好不好?(播放课讲)你们看,这就是大森林,这里有高高的松树、绿茸茸的小草,还有喳喳叫的小鸟、蹦蹦跳跳的小鹿,他们都生活在这里。今天,老师事先和小熊家打好了招呼,说要领着小朋友去他家做客呢,你们想认识他们吗?请你们打开语文书,自由地读第20课: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同时标好自然段。 通过课件中的图画、音乐、教师有感染力的话外音,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与大自然、动物的距离,开始了与小熊一家的交流。让学生圈点,主要引导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二、读课文,识生字 1、再次自读课文,识字: 猜猜生字小淘气的读音,也可以问老师和同学。如果还有不会的`,就先放放。 2、听读课文,识字: ⑴ 指名分段读课文。播放课件,其中生字用另一种颜色标出,要求读通顺。 ⑵ 齐读生字。 3、出现全部生字(带拼音): 师:同学们,现在先把你认识的字读一读,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男女生分行读。) 4、小组合作读课文,读中巩固识字。 5、识记生字: 再次出现全部生字(无拼音),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师: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哪个字你有好办法记往它?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通过多读、听别人读等方法,与生字常见面。全部生字的识记体现梯度。最后一问增强学生课外识字、自主识字的意识。 三、读后悟、读后思 1、师:我们要去小熊家做客了,没看到小熊之前,你知道了什么呢? 2、师:要是到了小熊家,你想问它什么问题呢?在课文里,你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课堂是学生的,就该让他们把所思、所想、所知的说出来。创设情境,可使学生自然地抒发。 四、学习1~2自然段 1、了解山洞的特点: ⑴ 读第一自然段。 ⑵ 说说住在山洞里是什么感觉? 2、观察图,感受小熊高兴的心清,小熊好像在说什么? 了解山洞特点,体会到小熊对木房子的向往,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五、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收获真不少,认识了生字,还结识了小熊一家,下节课我们就去小熊家做客。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