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
范文 |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1[设计思想] 本文是一篇小品文,仅84字,但言简意丰。初二的学生理解字面含义并不太困难,但要读懂苏轼的内心世界并不容易。本设计拟通过带领学生反复地诵读课文,以读带讲,循序渐进,层层深入,通过品味写景的意境之美和探究“闲人”的意蕴引导学生认识苏轼高洁、澄澈的心境和处逆境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引入相关的资料,达成浅文深教的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诵读文章,熟读成诵; 2、积累文言词语,正确理解文意; 3、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画面、资料引入等突破重难点。 2、抓住关键词句,引用相关资料,深入解读文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有这样一个古人,他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这个人去世很久很久以后,有一个作家仔细地研究了这个人的一生,然后为他写了一本传记,在传记中,这个作家给这个人下了如下结论: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的。这个人就是苏轼。今天我们来学习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 二、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1、学生自读2分钟,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2、点名朗读,纠错、指导。 3、齐读,读出韵味。 三、借助注释,合作疏通文意。 四、吟咏美文,理解意蕴,感悟作者情怀。 (一)觅东坡知音。 1、生齐读开头到“相与步于中庭”,问:东坡为何在冬夜起行? 2、哪个词能表现出东坡夜游的兴致很高? 3、还有一些词能体现苏轼的心理活动,请你找出来并分析一下。 4、他有很多朋友,为何独寻张怀民?(介绍张怀民:1083年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决不挂坏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二)与东坡赏月: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一对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人看到的是怎样的一幅月夜景色吧! 1、齐读写景句,问:有人说,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那么,请大家仔细地品读这句话,看看月亮藏在哪里? 2、再读,想象此句描绘的空明澄澈的意境,品味“盖”字所逗露的作者的心理状态,感悟作者迷醉于眼前美景的.情态。 3、“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时的苏轼,又有着怎样的心境呢?你能否从中窥探到他的内心世界? 4、再读,读出月色的朦胧美和作者内心的宁静、喜悦、空明、澄澈。 (三)听东坡抒怀 1、承天寺的这幅月夜小景的确美妙绝伦。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像承天寺这样的美景到处都有,为何只有苏轼才能领略到呢? 2、闲人为何意?(出示资料:“乌台诗案”及被贬黄州的处境。) 3、是否清闲的人就都能欣赏到这样的美景呢?那么“闲人”还应该怎样理解呢?(苏轼以犯人身份贬黄州,无俸薪,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曰:“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又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句。感受东坡的艰难境遇,从而理解他的闲情逸致。) 4、的确,苏轼的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难得的是他始终随缘自适、自得其乐。贬官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贬官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贬官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你从中看到了有着怎样心境的苏轼? 5、再次齐读,感受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与苏轼同行。出示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论苏轼的文字后,师生共读课文,根据屏幕上出示的思路一起背诵课文。 四、生展示背诵成果。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也来写一段景色描写。 2、推荐阅读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背诵全文,读出文章的韵味,理解文章的意境。 2、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理解作者的特殊心境。 3、学习记事、写景、抒情的融合感悟作者简洁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1、重点: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 2、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预习准备】 1、解决生字词注音; 2、看注释、查工具书试翻译课文; 3、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作品; 4、找古今中外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刘禹锡西江月[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长相思[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交流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句。 2、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寻味。 3、有关背景: 本文是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2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是团练副使却有职无权,无事可做。写本文之时,他在黄州贬所已近四年,但苏轼的心胸却很坦然。累遭贬谪,仍然乐观,旷达。并不悲伤憔悴。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并不甘愿做闲人。因贬得闲,便自放于山水之间,虽在赏明月,观竹柏,自乐其乐,但并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适也包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 二、初读感知内容 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停顿。 如: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庭下/如积水空明 念/无与为乐者水中/藻荇交横再次朗读。 2、听录音确定朗读的节奏,请一位同学范读,大家评价。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合作翻译全文。学生质疑,讨论解疑,理解课文内容。 三、思读探究感情 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2、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3、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文章的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四、赏读品味语言 1、创造情境,请大家一起吟诵描绘月下美景的语句,并思考作者如何描绘月景的?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2、探究:在作者写景的基础上,我们来续写一句,大家看哪句合适? ⑴丛中蛙鸣不断。 ⑵村中狗吠鸡鸣。 ⑶几处纳凉人笑语阵阵。)为什么? 五、延读拓展积累 1、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与作者对话:当你面对如诗似画的月色,难道不想对苏轼说点什么吗? 2、看图写景抒情 六、板书设计 描绘──庭中月色 贬官谪居 追求──美好事物 人生观 热爱生活、旷达处世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