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美术教学设计 |
范文 | 美术教学设计(通用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术教学设计1随着21世纪我国中学美术教育探索的日益深入,传统的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传授的美术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当中学美术教师面对诸多要求而尝试新教学方式时,如何转变传统思维方式,进而找到设计教学的合理突破口,掌握实施新教学方式的策略,是我们急需共同探讨解决的现实问题。下面,我从初中美术七年级上《面具的设计与制作》一课入手,就自己在该课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一谈我对美术教学设计原则的认识。 一、《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 《面具的设计与制作》一课是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上的学习内容,课程目标要求利用简便易找、便于制作的材料,设计制作面具,将造型技法与色彩技法运用到面具的制作当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材料和创作的关系,通过制作面具发现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捕捉和发现材料美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灵感、艺术感受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能从多元(历史的、文化的)角度认识面具,尊重和保护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品德修养。 (二)教学重点: 1.发现材料、认识材料、运用材料;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四)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PPT演示;板书辅助教学;大量图片及文字资料;学生收集的照片(自拍)及实物展示品;音乐素材若干等。 (五)教学设计过程 1.导入: (1)师:我现在给大家看一样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生答:面具) (2)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做的么?(学生思考) 设计意图:以兴趣做先导,运用提问法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材料的发现与利用 师:再来看一些面具,能看出这些面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么?(欣赏中外面具作品,在欣赏中,同学们发现面具的制作材料是多种多样的) 设计意图:开阔视野、了解有关面具的更多信息、拓宽创作思路。 3.面具的造型(板书) (1)师:戴着面具表演是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呢?你愿不愿跟我们一起来做一个面具呢?(这时候我就告诉他们要作面具首先要了解人物特征:设计典型的面具形象。) (2)欣赏影片《马兰花》(看完后,同学们分组讨论剧中人物,了解人物性格、特征,考虑采用什么样的造型更适合这个人物,比如说小兰,美丽善良,造型上是圆形的?尖形的?还是方形的?) 设计意图:了解剧情,让同学们脑海有很多的人物造型。 3.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板书) (1)设计造型 引发学生思考:设计什么风格的面具?(粗犷、奔放或细腻;写实或抽象) (2)选择材料 面具所用的材料,在古时候以青铜、玉、陶为主,现代面具多用木头,还有布、瓷、皮、铜、纸、棕、竹、瓢、泥、石膏,甚至塑料和玻璃钢等。材料不同, 装饰方法也不同。根据材质可雕刻,可绘画,也可用纸浮雕的方法制作。 (3)设计色彩 用什么样的色彩表现人物的个性?(色调统一、色彩对比强烈) 面具色彩丰富,不同的色彩象征不同的角色特征,下面我们欣赏一些典型的藏面具吧,让我们测试,看看你对色彩与人物的特点把握如何! (4)动手制作 制作方法:选、剪、折、弯、叠、挖、扣、贴、粘等等很多的手段。 制作过程:①确定主题;②画出草图;③选材制作;④加工装饰。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了解制作过程,设计出富有个性的面具,体现出同学们的创新精神,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4.体验、展示、交流 (1)每组同学依次上台表演本组节目 (2)师: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设计的面具?为什么?或者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表演的节目?为什么?(学生交流体会,赞美他人的优点,欣赏他人的成功)。 设计意图:通过节目的表演活动,体验所扮演角色的性格,展示所制作的面具。表演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情感,感受面具表演带来的乐趣。从活动中了解了他人,了解自己。 5.课堂小结 (1)我们所做的面具是对环境的保护—废物利用; (2)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美的感受,并且可以装点我们的生活; (3)欢歌劲舞、交流情感。 (六)教学评价: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表述出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各种观点加以正确的引导。 对教学设计原则的反思 第一,应该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在传统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方法太单一,只是一味地灌输,说教或强制,这样只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心理,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例如可以采用电影,录像 范画,甚至故事,游戏或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 第二,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蒋梦麟在谈到教育的终极目标时曾说:“教育当因个人之特性而发展之。且进而至其极”。而传统的美术教育较少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倾向和心理水平,违背了教育心理学规律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宗旨,造成了揠苗助长与停滞不前的后果。因此,美术教育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参与表现与鉴赏活动欲望的思想,这一角色的转变,充分发挥了学生在美术课程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创造了发现自己个性和创造能力的空间。 第三,应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过去由于教育观念的落后性和教材的局限性等因素,美术教育存在着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现象。要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应该将美术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机会,去体验美术、工艺和设计的不同方法,参加各种小组、班级的艺术活动,并运用创造力、想象力和实践技能创造出各种艺术作品。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真善美的人格。 第四,应该由重“教”向重“学”转变。传统教学可以说是教师的事,新课程教学则是双方的事,它更注重双方的互动和沟通。传统美术教学技能也强调语言的应用与提问技能,但在课堂上常常缺乏互动与回应。因此,开展一些比赛性质的美术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丰富他们的课余活动,也锻炼他们的创作能力,培养他们对美术的感悟、对美术的热爱。 第五,应该实现评价的多样化。要打破以绘画测试一统天下的评价格局,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绘画基础能力的测量,也要评价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另一方面,还要提倡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当然,各位老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地创造出更多、更有效的评价方法。 以上是我对美术教学的一些反思。总而言之,革新美术教学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应该在教学实践中认真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反思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不断探求和创新教学方法,以求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美术课的教学反思 经常有不同学科的教师羡慕地跟我说,“你们的美术课最好上啦,学生上课积极性很高,上课轻松。”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就好了。那真可以说明这位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很强。 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例如我在上《校园的春天》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找有关标志设计的资料,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并结合2008年中国奥运会,展开学生们的兴趣被大大激发。 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增加文化内涵,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脱离学生日常生活,这种学习观念不仅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新课改下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 ,我总结了自己在上课时的一些优缺点。 1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造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在上《画飞鸟》一课时候我没有单单教他们国画的画法,而是讲有关国画的知识基名家名作以及他们的历史背景,学生像听故事一样,慢慢吸收我说讲的故事。让他们了解文化了解国粹是我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所以光有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 2做为教师的我,没有能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知识没能做太多的延展,只是在自己的美术领域里传输知识,所以以后我要增加自己的各方面知识, 3 我在上课的时候 比较重视教学手段,如电影,录像 范画,甚至故事,游戏或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 4在课堂上我 注重角色互换,拉近师生距离,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 5做合理的评价,获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总是希望得到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并做出合理的评价。 最后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以上都是我要努力去做。为我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打基础!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即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相联系,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受到较好的效果 众所周知,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提出,学习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堂设计应由“给予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得到“经历、体验”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 美术教学设计2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变化图形组合的方法表现长颈鹿的外部特征。 2、在想象创造各种图像中体验有礼貌地招呼同伴的快乐。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记号笔、蜡笔、绘画纸。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在草地上,住着一只大蛋,离大蛋很远的地方,住着一只小蛋,它们离得很远很远。大蛋非常想念小蛋,就接了一根电话线打电话给小蛋:“小蛋,你好!”小蛋也非常想念大蛋,也接一根电话线打电话给大蛋,“大蛋,你好!”大蛋和小蛋用电话线连接起来以后,小朋友们看一看它像什么动物呢?为什么?(脖子细长)你觉得那个是长颈鹿的头?哪个是长颈鹿的身体呢? 二、讨论演示 1、请小朋友们想一想,长颈鹿的头上有什么?(眼、嘴、耳朵、犄角等) 2、长颈鹿的身体下面是什么?几条腿?是什么样的?(四条腿,也是细长的) 3、小朋友们真棒!那我们来看一看,长颈鹿的身体后面有什么?(细细的尾巴) 4、长颈鹿身上还有什么?(花纹)花纹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 总结:一个大蛋宝宝和一个小蛋宝宝用线连起来,再添上眼睛、嘴、角、耳朵、长长的腿、漂亮的花纹等,就变成了一只可爱的长颈鹿了。 三、教师示范长颈鹿的绘画方法。 1、下面请小朋友们伸出食指和我一起来画一画长颈鹿,好吗? 2、草地上住着一只大蛋是长颈鹿的身体,从左往右画,离大蛋很远的地方住着一只小蛋是长颈鹿的头,也是从左往右画。注意咯,长颈鹿身体的位置不能画得太低,因为身体下面要画长颈鹿的长腿的。同样的,长颈鹿的头的位置也不能画的太高,因为头上要画什么啊?用两根电话线把大蛋和小蛋连起来就变成长颈鹿的头、脖子和身体啦。接下来在头上画上圆圆的`眼睛、弯弯的嘴巴、三角形的耳朵还有长方形的犄角。画完了长颈鹿头的部分,我们来画长颈鹿的腿,有几条腿?什么形状的?长在哪个部位的呢?看看还有什么没画?细细的尾巴,长颈鹿画好了吗?还差什么?长颈鹿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这下终于完工啦!真漂亮,你们会不会画了? 四、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想象 1、长颈鹿一个人很孤单,于是想去森林里散散步,走着走着,看到了很多小花,就对小花轻轻地说:“小花,你早!”小花听了高兴极了,快乐地开放了,开得更加美丽了。长颈鹿继续往前走,又看见了一棵苹果树,就对苹果树轻轻地说:“苹果树,你好!”苹果树马上长出了红红的苹果。小朋友,你觉得长颈鹿是一只怎样的动物呢?(有礼貌) 2、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用大蛋和小蛋的方法来画长颈鹿呢?请你回忆一下长颈鹿在森林里看到了什么,请你们把长颈鹿看到的一起画出来。好吗?记住哦,画好以后要给自己的作品涂上漂亮的颜色哦! 五、幼儿边创作,教师边提示 1、大蛋和小蛋离得很远,蛋宝宝们的大小是多大,位置在哪里才最合适呢?请小朋友们画的时候要仔细想想哦! 2、涂颜色时,要给长颈鹿以及它看到的景物涂上漂亮的颜色,颜色涂的均匀。 六、教师讲评,结束活动 1、全体幼儿向家长朋友介绍作品内容,体验成功的喜悦。 2、教师表扬画的好的小朋友的画。 美术教学设计3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戏曲的艺术特色、品貌及剧种。认识其作为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的发展历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故事及视频再现等手段,制作戏曲系列宣传小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邻近色的美感,提高对色彩的感知度,学会运用邻近色表现生活的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戏曲的艺术特点,掌握戏曲与美术的关联性。 【难点】 创作特色鲜明的戏曲题材美术作品,体味戏曲与美术的艺术衔接。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戏剧的相关资料、京剧脸谱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直观感知,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清代的云南四登古镇戏楼,面对翘角飞檐,建筑结构、造型别致的古戏楼,你能想到怎样的情景? 学生交流回答,揭示课题:《戏曲与美术》。 活动二:赏析作品,打开视野 1、播放《戏曲的历程》纪录片,提出问题:什么是戏曲?说说你知道哪些戏曲艺术形式?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 2、欣赏京剧《贵妃醉酒》视频,你认为主人公想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通过怎样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主人公的感情? 作品主要描写杨玉环醉后自赏怀春的心态,凸显杨玉环对皇帝的柔情。以外形动作的变化来表现这个失宠贵妃从内心苦闷、强自作态到不能自制、沉醉失态的.心理变化过程。 3、展示各异艺术形式的戏曲艺术,《梁山伯与祝英台》(剪纸)、《三国演义》(年画)、霸王别姬(泥塑)。欣赏不同形式作品,你认为这些艺术作品的共同点是什么?试说戏曲与美术有什么联系?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展现内容均为戏曲桥段。突出了戏曲与美术密不可分的联系,作品运用不同的美术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戏曲人物形象,可见美术是戏曲艺术的承载手段。 教师追问:根据课前搜集及学习的内容,说说戏曲表演需要哪些“装备”?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脸谱: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戏服:制作精良、凸显人物特征。舞台设计。空间、色彩。 活动三:实践练习,巩固提高 1、说说你家乡有什么戏曲?结合它的艺术价值说说为什么会受到人们广泛的喜爱?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我的家乡是安徽,流行黄梅戏。黄梅戏载歌载舞,唱腔委婉动听,表演朴实优美,生活气息浓厚,受到了人们普遍的欢迎。具有很重要的精神价值,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质。 教师追问:美术家创作的戏曲题材的美术作品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戏曲剪纸的常见颜色是红色,其色彩鲜明,人物神态、动作、服饰通过剪纸形式刻画的淋漓尽致,突出了剪纸艺术的趣味感,同时又是戏曲艺术传承的形式之一。 2、思考与练习 题目:你喜欢什么戏曲?能否在小组中学唱一小段?喜欢戏曲题材的美术作品吗? 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了解、研究家乡戏曲或大家喜爱的戏曲;收集相关的图片和美术作品,拍照片,创作戏曲题材的绘画作品,写戏曲介绍、观后感、评论等;制作宣传小报,举办文化宣传活动。 3、展出学生作品内容,开展宣传评议活动。师生共同分享心得。 五、板书设计 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美术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 1、想象一下独特的虾和蟹的形象,编一个小童话并把它画出来。 2、可以画得可爱,也可以画得可怕、富有想象力才是最重要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画出来的作品应该有故事情节画面有背景。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范作等绘画工具。 2、学生准备彩笔、蜡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上一节课中你是怎样画和做虾和蟹的。 2、你有没有尝试想象一下形象独特的虾和蟹的形象。 3、试试看编一个关于虾和蟹的.故事,它们的形象会是怎样的。 二、欣赏范作 1、科幻电影中的龙虾和螃蟹显得那么可笑又可怕。 2、螃蟹理发师利用了它的什么特点?利用螃蟹壳做成酒店屋顶的外形,多么吸引人啊。 3、一些利用虾或螃蟹的外形做成的小装饰品。 4、这些虾兵蟹将多滑稽:古怪的身体、穿着坚硬的盔甲、瞪着突出的眼睛、挥舞着吓人的大钳子,好象来自《西游记》。你用想象力和画笔编出了什么离奇的故事。 三、大家一起来想象 1、先来编个故事故事里的虾和螃蟹是什么样儿的。 2、你可以把他们画得很可爱也可以画得有点可怕。 3、构图新颖想象力丰富。 四、总结 美术教学设计5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具有悠久历史和高度成就的玉器、青铜器和漆器,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欣赏古代工艺美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 从工艺美术的种类来讲,教学重点应该放在青铜器方面,因为他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继彩陶之后的又一个最灿烂的篇章。从掌握知识和掌握欣赏方法来讲,重点应放在欣赏方法上。 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专业名词的理解和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除陶器工艺外,成就最突出、且最富民族特色的就是玉器、青铜器和漆器工艺。它们各有特色,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 讲授新课 一、玉器 玉器在中国光辉的历史文化中,是一颗灿烂的明星,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我国的玉器自公元前五千年左右河姆渡文化出现始,一直不间断地绵延发展了七千余年。玉器在中国的历史上流传之所以久远,除因玉材丰富、质地优良、品种繁多、制作技术先进、造型美观外,最主要的是由于玉在中国一直被奉若神明,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的象征,象玉如意就是一件典型的工艺品,还有头饰、玉坠、玉手镯等等,深得人们的钟爱,使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充当着特殊的角色,发挥其它工艺美术品所不能取代的作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玉,石之美有五德者",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文人对玉的特征和内涵的典型概括。象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其实就是一个玉的传说,贾宝玉的前身就是一块玉石,而林黛玉是玉石下的一棵仙草,而贾宝玉转世为人时口里还含着一块玉。 我国的玉器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初期,当时我国先民们就以石头作为生活、生产工具的材料,在选择、打制、琢磨石器的劳动过程中,逐步认识了比石材美丽的彩石,这些比较美观的被用作装饰品,到后来人们知道了打磨、穿孔、镂雕等加工手段,玉器的使用就更加广泛了。所以起初的玉,其实就是指美丽、有光泽、有花纹的石头。新石器时代后期,癫糯邮中分离出来成为工艺品I讨苁贝,作为玉器,有用于祭祀和礼仪"礼玉",有用于服装佩饰的"佩玉"或称"饰玉"。周代更以"佩玉为尚",人们将玉当作修身的标准和衡量个人品德的尺度,成为一种具有社会道德含义的特殊物品,这种观念一直流传几千年。甚至在经济高度发展的现代,玉器还是非常流行,可能许多同学就有。 商周玉器的美表现在材质、色彩、造型、串缀组合方面,琢玉的技术很高。这是我国玉器的成长期,玉器艺术有象征性和装饰性的特点,我国玉器由原始社会彩石玉器进入了真玉为主的时期。春秋战国时向华丽、琢雕、镂空方面发展,到了汉代由于出产玉石的西域通道畅通,玉料来源增多,玉品的琢制与使用更为普遍。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玉器发展的强盛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这时期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玉器工艺的发展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许多玉器近似石雕风格,制作非常精致。人物、动物形玉器,重在揭示对象的精神世界,对其形体采取夸张手法以突出关键部位,使用较密集的阴线装饰细部,类似绘画上的铁线描,注重起伏,使玉器浑厚自然,气韵生动。在这基础上,宋、辽、金玉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琢磨技艺上着重与现实主义方面相适应,镂雕技艺更加高超,把绘画用于玉器雕刻之中,富于一种浓厚的生活气息。这时期的玉器已达到?"形神兼备",真实自然。元、明、清时期,这时期的玉器艺术是鼎盛时期,制玉业高度发展,已形成了几个生产地。其中最重要的产地是苏州专诸巷,这里名工荟萃,技艺精绝,对当时的玉器艺术的提高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时期制玉业众多,规模之大、产量也都是空前的,所用的玉质较好,品种繁多。在玉器中描写山水、花卉、人物等题材,追求神韵与笔墨情趣,把制玉的技艺提高到了新水平。 玉器的设计创作方法,是因材施艺,剜(wan)脏去绺(liu)(是玉器加工过程中常用的一种专业用语,"脏"是指玉器中的杂色,不能背利用的颜色,这些颜色对造型有坏的影响,所以要除掉,所谓美玉无暇,不仅是玉石中没有杂质,而且无脏色,绺原来是指线、头发、胡须等细丝状东西顺聚在一起,这里也是指杂质),要"俏色"、"巧色"。给同学们出个问题,看看大家设计水平怎样。有五快通体白色的玉石,上面有一些红点和黑点,经过精心的设计,制成了五只生动活波的鹅,这玉石上的红色和黑色怎么办?假如其中一块玉石只有一个黑点怎么办?(也是指玉器加工过程中常用的一种专业用语,科学的利用玉石的本来颜色,红色成为鹅头上红色的斑点,黑色就成为乌溜溜的眼珠。但是其中有块玉石只有一个黑点,于是就设计成鹅的头向下歪,做成正在争事物吃的状态,只看到一颗眼睛,这样就巧妙的解决了所有问题,科学地利用材质、色泽,尽其玉材美的光泽。) 欣赏作品《玉人》是商代妇好墓出土的一件玉器,妇好是商代的第23代王的配偶,这是目前唯一和甲骨文印证能确定年代的王室墓地,在河南安阳西北约100米处。出土了一千多件配葬品,其中玉器就约有300件,书上选择的这件跪坐的玉人形象,刻画最为传神。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大概是平民还是贵族的形象?为什么?上节课我们学过欣赏工艺美术的五个方面,现在我们就来复习一下,造型(圆雕,双手抚膝,长脸尖颌,细长眉,塌鼻突嘴,两眼看前方,头发盘在头顶,还戴有卷形的帽子,腰束宽带,腰左侧插着武器)纹饰(衣服)色彩(黄褐色)材质、技艺(雕琢精细,生动逼真)请同学们根据这五个方面分析一下。 《玉佩垂饰》是周代的作品,为佩玉,镂雕得玲珑剔透,两只虎形态各异,虎踏一跪人,三个大小不同的玉体配合恰当,玉体只刻出几条简练的纹线,概括地表现出虎的骨路的主要关节及毛路,而纹线弯曲呈"方中有圆,圆中有方",给人一种刚柔相济的力感,充分显示玉材本身的质地美,这是工艺美术设计遵循的法则之一。 我国玉器工艺美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在数以万计的玉器中,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玉器的发展历程,也表现了我国民族特色艺术的辉煌成就。 青铜器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美术史上的璀璨明珠。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民间流传的"夏铸九鼎"的历史故事,说明中国青铜器的铸造在夏代已经开始了。商代和周代,是它的鼎盛时期,秦、汉两代还有所发展。青铜器的范围非常广泛,它包括礼器、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工具、度量衡器等。青铜是铜和锡或铅的合金,我们常见的黄(红)铜熔点很高,但是硬度却很低,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在黄铜中加入锡或铅,不仅可以降低熔点,而且可以增加硬度。同时,融化的青铜在冷却凝固时略有涨大,填充性比较好,气孔少,因此得到了广泛得运用,当然这是在铁器出现以前。而这个历史阶段也被考古学家称为"青铜时代"。 中国青铜器以品种繁多、制作精美著称于世。这首先是由于中国是文明古国,青铜器的产生很早,源远流长,匠师们在几千年过程中积累了精湛的技艺,形成了独特的传统,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工艺、形制、纹饰都有自己的风格,在世界美术史上都是独树一帜。同时,中国自古以来是多民族的国家,在祖国辽阔大地上生息繁衍的各国古代民族,对青铜器美术各有创造,这又为中国青铜器带来丰富的多样性。 接下去我们就边欣赏作品,一边来了解我国得青铜器工艺。我国得青铜器发展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商代、西周、春秋和秦汉时期,最兴盛得是在商代和西周,由学生对比代表作品,得出特点,并讲出形成这种特征的原因?教师作总结。 商代 1、青铜器是奴隶主地位的体现,称为"礼器"如"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 2、商代尊神重鬼,崇拜祖先。厚重华丽、充满神秘和威慑的色彩《司母戊大方鼎》饕餮《虎食人卣》(you)夔纹龙纹牛纹鳞纹 西周中期神秘色彩逐渐淡化简朴、追求朴素、典雅之美《盂鼎》饕餮 春秋奴隶制的衰落,失去礼器的作用,青铜器演变成供统治阶级享用的生活用具趋向轻灵、奇巧,装饰手法写实,纹饰也易于理解《莲鹤方壶》龙纹,凤纹,蟠螭纹《十五连盏树形灯》 秦汉铁器和漆器的广泛运用,从总体上来看,青铜器失去原来的光辉向轻便、精巧、实用的生活用器和观赏器发展,他们往往以实用和美观的高度统一引人注目《虎牛形祭案》《长信宫灯》 商代:代表作品有《司母戊方鼎》和战国曾侯乙墓整套编钟。《司母戊方鼎》,是炊煮器,也是当时最重要的礼器,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鼎是古代常见的炊器,主要是煮或盛鱼肉用。他的形状大部分是圆形或,三足,两耳,也有四足的方鼎,象司母戊方鼎。器形庄严厚重,耳部外侧的浮雕是两只相对的猛虎,张大着口,衔着一个人头,充满神秘的`色彩,体现了商代奴隶主贵族的无上权威。《虎食人卣》,不论其造型和纹饰如何不同,也都具有上述的特色。是一种盛酒器,是商代后期著名的青铜器。造型呈老虎坐形,竖耳瞪眼,张着大口,老虎的牙齿露出来,两爪抓一个人,坐食状,十分恐怖。器定有盖子,上有立兽,提梁饰夔纹,两端有兽头,老虎的前爪上饰龙纹,背部饰牛纹,尾巴饰鳞纹。整个文饰极其精致,可惜此器流散在外。 西周:《盂鼎》西周早期的作品。造型雄伟凝重,文饰简朴。主要采取饕餮纹。 春秋:《莲鹤方壶》、战国时期的《十五连盏树形铜灯》就是这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前者是一种盛酒器,器形高大(高117厘米),壮丽精美,顶盖上立一展翅欲飞的鹤,它那要向远方飞翔的神态,与商、周以来青铜器的庄重、威严的风格截然不同。承托壶身的兽和壶体上的所有向上援攀的龙兽,相互印和,给人一种轻盈,移动的感觉。壶盖上的双重莲花瓣形的装饰,向四周翻仰,有力的烘托出中心一只展翅欲翔的仙鹤。仙鹤形象生动真实,在早期的青铜器中是非常罕见的,被学术界认为是春秋时期时代的象征。《十五连盏树形铜灯》构思巧妙,灯形象一棵树,树枝上有十五个灯座,树上群猴戏耍,鸟鸣相应,树下有两个赤膊在抛食物戏猴子,极富生活情趣。整个灯具结构灵活,移动时可以拆为八节,融实用与审美为一体。 秦、汉时期:《长信宫灯》、《虎牛形祭案》等青铜器,便是这时期著名的优秀作品。《长信宫灯》作宫女跪坐持灯状,通体鎏金,各部分铸成后合成,灯盘可转动,灯罩能启合,以便调节灯光照射的方向和照度的大小。宫女的右臂和躯体中空,烟气通过右臂进入体内,烟灰贮留体中,可保持室内清洁。此灯设计灵巧,结构合理,宫女造型生动,是实用与美观高度统一的工艺美术品。《虎牛形祭案》是云南省古代滇国墓葬出土的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的用于祭祀的青铜器。案作牛形,背有沿,形成盘状,便于安放祭品。为保持器物的稳定性,牛尾处设计了一只咬住牛尾的小虎。牛的腹下横一头小牛,别有一番生活情趣。牛与虎都是滇民族青铜文化中常见的母题,故此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突出成就,是丰富多样的造型和纹饰,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接下去我们按照《青铜器纹饰图》对照上面欣赏过的作品,看看他们都用了哪些纹饰? 漆器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聪颖、富有创造性的民族。在我们祖先多种多样的发明创造中,采用天然漆树的汁液用来作日用品的粘合剂、增固剂,并进而加工炼制,掺调色料,使之光彩夺目,绚丽生辉,再用此做成形态各异,用途广阔,花色繁多的工艺品和美术品。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这是一项对人类有重大贡献,可夸耀于世界的杰出成就。 我国发现最早的漆器,是距今约七千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第三文化层中出土的一件腹部瓜棱形的木碗。木碗的外部有朱色涂料的生漆,造型美观,色彩鲜艳。到商、周、春秋时期,镶嵌、螺钿、彩绘漆器已达到了高度水平。许多出土的棺木漆皮尚好,并有许多彩漆雕花木板,可以代表商代漆器最高成就的当推河北台西村出土的漆器。这些漆器技艺复杂,制作考究,装饰华美。到战国、秦汉时期,是漆器繁盛时期,战国漆器产量之多,品种之优,制作之精,分布之广,都远远超过了前代。漆器改进了质量,具备无异味、抗酸耐腐等特点,作为观赏品,漆器加油彩,五光十色,花纹绚丽。较为著名的《虎座鸟鼓架》是漆、雕、绘三者结合得非常精美的工艺品,是当时许多墓中出土漆器的代表作。湖北江陵楚墓出土的由蛇蛙鸟兽盘结而成的《彩绘透雕小座屏》,漆、雕、绘三者有机结合,周身黑漆为地,并以朱红,灰绿,金银等色进行彩绘,造型生动,工艺精湛。用了透雕的手法,共雕了四十九个动物形象,大蛇二十、小蛇十五、青蛙两、鹿、凤凰、仙鹤各四,造型优美,生动,相互结合自然,体现了高度的水平。 而秦汉时期漆器也有惊人的成就。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数量大,品种多,众多的器形说明漆器已在生活各方面广泛使用。这些漆器造型精巧,其中有内装七只耳杯的《漆盒》,套合严密,充分利用了盒体内的有效空间,是实用与美观相统一的范例。但东汉之后漆工业有微衰的现象。漆器质量有所下降,主要是瓷器的兴起,迅速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可是漆器艺术还是在发展。 到唐宋元时期,雕漆登上了历史的顶峰。明清漆器主要特点是将多种漆法结合在一起,富于变化,绚丽多姿,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出现了描金、描漆、堆漆、雕填、犀皮、百宝嵌等漆法,制作出相当数量的器物传世,使传统漆工艺出现了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的成就。 作品欣赏: 现存的明代牡丹纹剔红盖碗,是元、明两代漆器工艺流行?"剔红"的代表作。这是一种在层层堆起的平面漆胎上剔刻出所需要的纹样的漆器工艺,由于这种技法大多用于鲜明的红漆,故称"剔红",又称"雕漆"。 清代乾隆年间的三凤牡丹纹朱漆描金碗,运用了"彩金象"、"搜金"等多种漆工艺,使器物显得更加华贵,反映了清代漆器工艺的高度水平。 小结:纵观七千年的漫长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古代漆工艺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规律,并在技法上竟有重要的突破,把制漆工艺传播到全世界。 美术教学设计6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吹塑纸剪贴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吹塑纸剪贴画的步骤方法 难点:内容新颖,制作精致,装饰美观 教学准备: 吹塑纸、剪刀、胶水、铅笔 教学过程: 一:感受体验,导入新课 1:感受吹塑纸的特点,学生讨论、归纳 2:师小结:吹塑纸材质较软、可以进行剪刻 3:板书课题 二:欣赏、分析范作,启发创作思维 1:出示范作,学生欣赏、分析 提问:这幅吹塑纸剪贴画与其它画有什么区别? 小结:纹理美 2:欣赏教材中的范作 提问:教材中几幅作品分别贴画了什么内容?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这几幅作品构图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内容广泛,可以多方面选材,构图饱满,纹理刻画细致、美观。 三;演示制作方法步骤 1:剪形 要求剪形时不能剪得过于琐碎,先剪大面积的形,再剪小块形,剪的时候尽可能做到线条流畅。 2:刻画 用铅笔在剪下的形上添画装饰线条,使形更加具有装饰性,更加美观,在刻画时,力度要掌握好,太轻纹理会不清晰,过重会把纸画破。 3:粘贴 粘贴时胶水要均匀,先贴大块、主要的形,再贴小的形,粘贴时要考虑构图和布局,切忌太散、太乱,要紧凑。 四:学生练习,教师行间指导 五:课堂小结,作业展示欣赏 美术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丰富的色彩,描绘自己对春天景象的感受,理解与想象。 2、感受春季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及五彩缤纷的色彩,积累和丰富美感经验。 3、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尝试运用丰富的色彩,描绘自己对春天景象的感受,理解与想象。 2、难点 恰当使用各种色彩,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在今天的美术课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重要的小客人,她是谁呢?她就是最漂亮的春姑娘。(出示春姑娘图片)春姑娘来到人间,人间的变化可大了,你们看------ (出示一组春的图片) 二、说春天 1、请小朋友们一边观察,一边想象心目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师小结:孩子们的回答精彩极了,的确是这样,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花开了,草绿了,冰冻的小河开化了,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就连小姑娘们也穿上了漂亮的花裙子,正在草地上放风筝呢,是春姑娘让这一切变得是那样五彩斑澜。你们听,春姑娘正高兴地说:"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我画一幅春天的图画吗?" 三、画春天 1、教师板前示范画春天。 2、小结:老师笔下的春天就是这样的,孩子们,你们有信心画出更美的春天吗? 3、幼儿试着画出自己心中的春天,要大胆作画。 4、教师随机指导,要求幼儿要注意画面的工整以及布局的合理。 5、要求幼儿给自己的作品涂色。 6、教师指导幼儿在涂色时,要选择一些适合的鲜艳的颜色,那样画出的画才会更漂亮。 7、小结:因为时间关系,没画完的.小朋友课下接着画,画完的小朋友将自己的作品贴于黑板上,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四、赏春天 1、集体点评幼儿作品,并指出优缺点。 2、教师小结:看来本节课上大家画得不错,说得也不错,可是我们赞美春天的方式很多呀,我们不光可以画春天的画,还可以唱春天的歌,讲春天的故事,背春天的古诗和儿歌。老师这里就有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你们听(师背村居这首诗)你们想用什么方式来赞美春天呢? 五、赞春天:让幼儿自由表演赞美春天的各样节目,用来激发幼儿对春天的热爱。 六、教师总结:春天实在是太美了,真希望孩子们永远喜欢这个季节,大家的表现实在是太棒了,真希望孩子们下节课上还能有这么好的表现,现在老师已经等不及了,就让我们一起唱着歌到外面去寻找春天,拥抱春天吧!教师和幼儿共唱《春天在哪里》这首歌走出教室。 美术教学设计8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地球水资源的现状,认识水对生命的重要作用,掌握设计水资源招贴画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认识水的重要作用,并学会结合主题设计招贴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节水和环保意识,尝试设计招贴画 三、教学难点 独立完成招贴画的创意设计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看到这些图片后有何感想? 学生交流回答 教师总结: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教师继续提问,应该怎么号召身边更多的人节约爱惜水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保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我们可以通过电视广告,宣传栏等提醒人们,这节课学习其中一种招贴设计,来用我们自己的招贴设计呼吁大家节约用水——生命的'甘露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直观感知 教师展示肌理表现的图片,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下面三种肌理的表现技法,他们适合表现大自然的哪些景象?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雨、雪 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图,引导学习蜡笔法(用蜡笔或油画棒画一画,在画上水彩),滴水法(色彩半干时,滴上酒精,颜色会晕开)等表现技法。 (二)具体分析 教师展示招贴画,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招贴画由什么要素组成? 学生交流回答 教师总结:文字、画面 教师继续引导赏析总结 (1)文字:简单、明了、意义贴切 (2)画面(色彩、图形):构图单纯、色彩对比强烈、主题突出 环节三:实践练习,体会对比 1.设计一幅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 2.教师提出作业要求,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给予指导和帮助。 环节四:展示评价,拓展提高 1.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并评价,可采取自评、师评、互评的方式进行点评。 2.布置课后任务,开发布会并且将作品贴在醒目的地方,号召家人和同学,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五、板书设计 生命的甘露 组成要素:文字(简单、明了、意义贴切) 画面(构图单纯、色彩对比强烈、主题突出) 六、课后反思 美术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 1、让学生欣赏几种奖杯,学习怎么制作奖杯。 2、巧用合适媒材,设计制作造型独特的奖杯。 3、体验制作奖杯的乐趣,了解奖杯蕴含着奖励进步和荣誉的意义。 【教学重点】 奖杯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巧用媒材制作独特的.奖杯。 【教学准备】 教师:奖杯小制作、课件等。 学生:收集合适的媒材、剪刀、双面胶、彩色水笔等。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1、观看视频,感受成功 (1)奥运会颁奖仪式等。 这是什么场景?手中都拿着什么?他们的心情怎样? 奖杯代表了什么?(荣誉,辛勤的汗水,拼搏的精神,勇气) 2、引出课题 在生活中,各行各业的人们,还有同学们可以通过努力获得各种的奖杯或奖状,如英语比赛,美术比赛等等,奖杯奖状是社会和群众对你们成绩或贡献的一种肯定。 二、探究体验 1、欣赏奖杯,初步感知 (1)这些奖杯分别代表什么项目的比赛? 奥斯卡金像奖奖杯、奥林匹克杯等。 (2)这些奖杯有哪些异同点? 相同点:奖杯由杯身、杯座组成,座上有文字说明。 不同点:形状、材质、颜色、图案等。 (3)可以用哪些基本形概括奖杯? 实物体:人物、动物、花卉等。 几何体:圆柱体,球体等。 不规则自由体。 2、自学教材,了解制作方法 3、教师出示自制奖杯 分析材料、步骤及设计制作巧妙之处。 4、组内讨论制作方法 你们带了什么材料,你打算怎样制作,什么做杯身和基座,怎样组合,怎样装饰? 5、操作实践、内化技能 要求:巧用媒材;制作精美,造型独特,安全操作。 三、作品展评 评选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最佳造型奖。 四、拓展小结 除了奖杯代表进步和荣誉,还有哪些可以表示奖励和荣誉呢? 搜集合适的纸、布等媒材,设计制作有特色的奖状、锦旗等。 美术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代青铜艺术,了解青铜艺术的发展史及其特色。 2、指导学生学习欣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3、教育学生热爱和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教学重难点: 了解青铜器的发展,欣赏青铜器艺术的方法。 教具: 青铜器实物、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播放幻灯片,初步让学生浏览,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课题: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2、让学生来说自己所了解的青铜器及其发展过程。(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内容) 3、师: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远在四五千年前的夏代就已经开始出现。商带和西周是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 二、发展阶段: 1、欣赏教材中的青铜器图例:先让学生看书中的'图例以及下面的文字说明。 2、探讨怎样来欣赏,请学生来说说。 3、归纳欣赏的基本方法:(1)从造型上来欣赏,根据不同用途,青铜器有各种不同的造型。(2)从纹样上来欣赏,青铜器上常有动物纹、几何纹以及人事活动等图案,反映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3)从文字上来欣赏。 三、根据上面几点欣赏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欣赏青铜器艺术 (幻灯): 夏:乳钉纹爵 商朝的青铜器: 1、兽面纹方鼎。 2、四羊方尊 3、铜纵目面具 西汉时期:长信宫灯 战国时期: 1、虎噬鹿青铜器座 2、宴乐攻战壶 东汉时期:铜奔马 四、师出示现代的青铜器,引导学生欣赏,看看与古代的青铜 器又有什么不同。 五、知识窗: 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也有的是红铜和合金。 红铜加了锡、铅以后,使铜的熔点降低,硬度加强,因为呈青灰色,所以叫青铜。 六、让学生讨论要怎样来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美术教学设计11活动目标: 1、根据动物的特征及生活习性,想象它们能为人们做些什么事情,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2、能运用已有的经验围绕谈话,大胆地表达个人见解。 3、感受乐于助人的快乐,增进喜爱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故事《我想借什么动物》的图片一、二、三、四。 玩具手机一只 动物图片若干(如:大象、猴子、松鼠、长颈鹿、鸭子等) 问题图片三张(图一:工地停电;图二:果园果子熟了;图三:帽子掉在水中) 视频转换仪、电视机一台 2.经验准备: 通过谈话、故事、观看录象等使幼儿了解动物的特征及生活习性 三、活动过程: 1.导入课题,引起兴趣: (1)师:小朋友,你喜欢什么动物? (2)师:有家动物园真稀奇:这里的动物不仅让人看,还往外借呢?现在就请小朋友听故事《你想借什么动物》,请大家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故事里的人借了什么动物,他们为什么借动物? 2.教师边讲述故事,边穿插提问,帮助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较连贯的表达个人见解。 (1)教师讲述故事的第一部(老爷爷看电视时知道借动物的消息后,打电话到动物园去借会挠痒痒的动物——猴子) 师:动物园为什么要给老爷爷送来猴子?(要求幼儿动脑筋思考说出合理的理解,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一) (2)讲述故事的第二部分(小姐姐的红纱巾被风吹到高树杈上,她从动物园借了个最高的动物——长颈鹿) 师:小姐姐借了什么动物?为什么?请你用响亮的声音来回答。(出示图片二) (3)讲述故事的第三部分(叔叔刚下火车,就给动物园打电话借动物——黑猩猩) 师:刚下火车的叔叔带了很多的东西,你猜他要借什么动物?为什么?大家大胆的猜,你夜可以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讨论讨论。 (4)讲述故事的第四部分(妈妈抱着宝宝逛商店,觉得累了就打电话到动物园借动物——袋鼠) 师:动物园会给她送什么动物?为什么? 3.通过解决问题,启发幼儿根据动物园的特征及生活习性,想象它们可以帮助人类的情景。 “叮零零”——电话铃响了。 (1)师:“是谁呀?”“是动物服务中心的小猪啊,想请小朋友帮忙解决几个问题啊?” “动物服务中心的小猪打电话给钱老师,想请小朋友帮忙解决几个问题。你们愿意吗?” 出示图一: 师:工地上突然停电了,许多木头没法运。“动物服务中心”该派谁去帮忙呢? (请幼儿讨论,提示:哪些动物力气大,能搬运木头?) 出示图二: 师: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得马上摘。“动物服务中心”该派谁去呢? (幼儿自由讨论,提示:哪些动物能摘果子?) 出示图三: 师:宝宝的帽子被风吹到池塘里了,宝宝正伤心地哭呢,派谁去帮忙呢? (2)老师给“动物服务中心”的小猪打电话。 师:“小猪你好,我们小朋友帮你们想的办法好吗?”“奥!很好啊,你们已经按照小朋友们想出的办法去做了,都比较好的完成了任务,还要谢谢我们小朋友们啊!” 师:其实我们小朋友应该小动物学习,他们帮助别人解决了许多困难。我们也应该做个爱帮助别人的好孩子,小朋友你们说对吗? 幼:对 4.引导幼儿创造性想象。 师:小朋友,动物服务中心的许多动物们都出去帮忙了,如果我们这里的动物园也可以借动物,那么,你是最想借的是什么动物?为什么? 师:我们回家后想一想,你想借什么动物,然后把它画下来,讲给大家听。 活动结束: 请幼儿想象动物为人类所做的事情,进行创造性绘画。请幼儿将自己借动物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初步了解动物外形和生活习性,认识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2、操作领域:引导学生抓住动物特征,并用绘画、剪纸、泥塑等方法中的任一种方法把它表现出来。 3、情感领域:激发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对人类社会的关爱。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动物的主要特征。 2、在创作时要表现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抽签桶,小奖牌,欣赏作品,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视频欣赏 (1)小朋友们喜欢动物吗? (2)下面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到动物世界里去看一看。 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物世界》视频片段,请学生边看边思考; 在《动物世界》里你见到了哪些动物?它们都生活在哪里? (3)除了刚才在《动物世界》里出现的动物外,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 2、游戏活动 (1)教师出示一个抽签桶,桶里有五只签,每支签上写有一种动物的名称。 (2)每组选一名学生代表上台,每人从抽签桶中抽出一只签,要求根据签上所写的动物名称模仿该动物的动作、神态和叫声。教师抽出余下一只签,并示范如何模仿。 (3)四组学生猜一猜老师和学生代表分别模仿的什么动物。 (4)教师颁发小奖品(动物小奖牌)鼓励学生,请全班学生根据自己奖牌上的动物图片来学一学这种动物的动作、神态和叫声。 3、揭示课题:动物的世界是神奇的、有趣的,下面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走进动物王国,认识了解我们可爱的动物朋友,并学习用各种方式将它们表现出来。 二、趣谈动物 1、结合多媒体课件简介动物发展史 地球上有种类繁多的动物。从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开始,经过亿万年的演变,动物的种类由少而多,地球上终于出现了号称“万物之灵”的“智慧动物”——人类。 2、结合多媒体课件简介动物分类 动物的种类繁多,可分为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我们人类属于哺乳动物中的一种。 3、哺乳动物之最(课件出示图片) ①最重的哺乳动物——蓝鲸 ②悍的哺乳动物——狮子 ③跑得最快的哺乳动物——猎豹 ④最聪明的哺乳动物——黑猩猩 ⑤最长寿的哺乳动物——大象 4、请学生说说动物对人类的帮助 三、学画动物 1、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动物知识,欣赏了许多美丽的动物图片,大家想不想把可爱的动物画下来? 2、下面请大家来看一看老师是如何来画动物的。老师比较喜欢动物中的大黄牛,因为它勤劳、踏实,我们就来画有画记忆中的大黄牛吧!大黄牛的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四肢、尾巴,头上还长有一对大角。 教师进行演示:先用铅笔起稿,再用黑色勾线,最后用油画棒、水彩笔涂色。 四、作品欣赏 1、我们除了用水彩笔、油画棒来表现动物外,还可用什么办法呢? (用水粉、剪贴、泥塑……) 2、教师出示用水粉、剪贴、剪纸、泥塑的方法来表现动物的'相关作品。 五、创作练习 1、作业要求:选择一个你最喜欢,最熟悉的动物,抓住它的主要特征把它画出来。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六、作业评价 小组成员互相欣赏作品,每组选出3~4幅优秀作业,送到讲台上,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下,进行总评。 七、课堂延伸 1、播放课件《动物朋友给小朋友的一封信》,主要内容:由于人类的贪婪,动物赖以生存的家园,原本美丽、和谐的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许多珍稀动物遭到人类的猎杀,很多动物因此灭绝,动物朋友向我们善良的小朋友发出了求救信。 2、请学生各抒己见:自己作为一名小学生,该怎样来帮助动物朋友们呢? 3、呼吁大家都来关心保护动物,保护环境。 活动目的: 1、大胆说出小动物的动态特征,学习用短句表达。 2、激发对动物的喜欢之情。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设置情境,教育挂图。 活动内容: 游动物乐园活动目的: 1、大胆地说出小动物的动态特征,学习用短语表达。 2、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欢之情。 活动准备: 1、收集幼儿参观动物园照片、动物图片布置成展览角,事先引导幼儿观看交流。 2、若干教学挂图、教师用的大方向盘、贴贴纸。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一、谈话互动引入,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 1、谁去过动物园?请举手。 2、谁来告诉大家你去动物园看到什么? 3、动物园里有这么多开心有趣的事,小朋友想再去玩吗? 基本部分: 二、游戏:开车游玩动物园——看挂图引导幼儿说短句:我看见xx(动物) 1、小朋友今天我们都来当司机,开车去动物园玩好吗?(请幼儿坐在椅子上小手模仿方向盘,小脚当车轮。) 2、司机开车时要注意什么。(遵守交通规则。要专心,不能讲话。) 3、动物园到了,谁来说:我看见xx。 4、根据挂图集体练习说短句:我看见xx。小朋友,我们一起来说说:我看见xx。 三、看挂图引导幼儿说短句:我看见xx(动物)在xx(做什么) 1、请小朋友再仔细看看要这些小动物在做什么?再举手告诉大家:我看见xx(动物)在xx(做什么)。 2、小组比赛:刚才,小朋友都说的很认真,现在我们进行小组比赛。看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说的好(第一组和第二组)结束部分: 四、活动延伸:观赏动物展览角——看图片练习运用说短句:我看见xx(动物)在xx(做什么),我最喜欢xx(动物)。 1、我们班级有个动物展览角,小朋友我们开车去看看好吗。 2、小朋友在看的时候要和你的朋友说一说:我看见xx(动物)在xx(做什么),我最喜欢xx(动物)。 3、你和朋友介绍一次就得一张贴贴纸,贴在自己的手背上,看看谁得的最多。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雕塑动物由基本形体入手,要抓住动物特征,确定动态,用加、减法,采用粘结、切削、刻、划等多种手法进行创作。 2、技能目标:参考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采用揉、捏、粘、切、刻等技法,临摹或创作泥塑动物形象。 3、情感目标:贯彻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珍稀动物,关注艺术,增强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圆雕的基本知识,学习用基本形体塑造动物形象。 2、作品的完整、牢固、美观、生动、新颖。 教学准备: 彩泥、剪刀、直尺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去动物园吗? 放映录像片段,引导学生进入动物世界,观察自然界中动物的种类及特征。带领学生进入真实的动物世界。 二、赏析探究。 1、板书课题。 2、教师出示一件用泥捏成的动物作品。 3、你们来比较一下,泥捏的动物与真正的动物有什么区别? 生:分析艺术作品中大象与现实生活中的大象的区别; 分析艺术作品中兔子、老鼠、长颈鹿等动物与现实生活中这些动物的区别。 分析步骤: 形状更夸张、更可爱; 颜色更鲜艳; 省略了动物的很多细节地方; 抓住动物的主要形态特征。 4、观察老师制作; 1)可以把动物的身体分成两大部分或整体制作身体; 2)添加眼睛、耳朵、鼻子等细节部分。 3)添加花纹,整理完成。 5、在我国民间早就有了各种动物的泥塑作品:惠山泥人中的蚕猫。蚕怕鼠害,在养蚕季节,农民称泥猫为“蚕花猫”,买回去以保障一年一度的养蚕。从艺术上看,蚕花猫通体金黄并点缀着散笔绒毛,长长的胡子和大大的眼睛,生相给人一种机警敏锐之感,非常有特色。这件作品以有百年历史了。 三、创作表现。 1、首先来作个热身操,搓一搓、捏一捏,让泥又软又有韧性。 2、分小组制作。 3、介绍自己的作品并介绍制作方法。 4、找找你还有哪些更好的表现花纹的方法? 熟悉泥塑的基本方法。 四、展示评价。 1、全班同学收拾好桌面 2、自由去参观同学们的作品。 注意:用眼睛看、不用手摸。 3、说说你最喜欢的作品。说出理由。 4、小结:喜欢动物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爱护它们?培养表达能力,锻炼交际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渗透环保意识。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喜欢动物,他们经常与身边熟悉的小动物一起玩耍,抱抱它们,抚摸它们,跟它们说悄悄话,愿意亲近小动物。鉴于小班幼儿刚入园不久,我就选择幼儿熟悉的事物——动物为主题,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玩一玩、做一做等系列活动,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对小动物的感受与认识。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1)萝卜、青菜、小虫、肉骨头、鱼、等小图片若干,实物米、油画棒若干。 (2)动物娃娃图片若干;天线宝宝玩具一个。 (3)观察角展示师生共同收集的常见动物玩具、图片若干。 (4)电视机、DVD影碟机各一台;相关磁带、VCD光盘各一盒。 (5)区域活动材料:表演区:各种动物头饰、道具若干。 音乐区:提供相关音乐磁带、打击乐器、简易动物节奏图谱。 美工区:提供手工纸、橡皮泥等。 2、知识准备:幼儿已初步认识常见的小动物,了解小动物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3、“班级动物乐园”活动环境的创设。 活动要求: 1、愿意向同伴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逐步养成喜欢小动物的情感。 2、尝试对小动物喜欢的食物进行简单分类。 3、喜欢扮演各种小动物进行表演。 4、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小动物的感受。 活动预设: 一、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进一步了解小动物 1、带幼儿参观动物园,观看天线宝宝介绍小动物的影碟片。刚才天线宝宝打电话给老师,邀请小朋友去参观动物园,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今天天线宝宝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让幼儿自由参观动物园,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摸一摸的形式,与同伴谈谈:你看到了什么动物?它们长的怎么样?(预设提供母鸡、小鸭、小兔、小狗、小猫的图片;观察角提供相应的动物图片、动物玩具;自然角:饲养金鱼、小鸡、小鸭、小兔等) 二、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尝试简单的分类 1、涂色游戏:请幼儿自选油画棒,给小动物的食物卡片涂上相应的颜色。 2、分类活动:喂养小动物。请幼儿将小动物喜欢吃的食物送到它的家。如:小鸡喜欢吃米,小鸭喜欢吃小虫,小猫喜欢吃小鱼等。 3、幼儿活动,教师以饲养员的身份配合和检查幼儿的喂养情况。 三、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小动物的叫声,喜欢表演 1、音乐游戏:小动物的叫声。游戏规则:幼儿带上头饰,手拉手成大圆圈蹲下,音乐响起,幼儿根据乐曲中小动物的叫声,相应地站起来进行表演。 2、幼儿游戏,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倾听小动物的叫声,大胆地进行表演。 3、随机教育:小朋友要爱护小动物,不要伤害它们。在家的时候,可以和大人一起喂养小动物。 活动延伸: (1)亲子活动:让家长创造条件,与幼儿一起喂养小动物。 (2)表演区:提供各种动物头饰、道具、打击乐器、录音带等材料,启发幼儿进行表演。教师通过对某一角色的扮演,参与幼儿活动,激发幼儿进行有创意的表演。 (3)语言区:提供《三只小猪》、《森林联欢会》等有关动物的VCD光盘、磁带。 (4)美工区:提供手工纸、橡皮泥等各种美工材料。让幼儿运用折、捏的形式大胆表现小动物。 美术教学设计12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前两课的基础上开设的,前两课分别对人和动物的脚进行了写生和装饰;同学们对的脚有的形状和特征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泥塑制作,他们的创作能够有一定的基础。也得心应手。 教学目的: 1、提高学生的泥塑制作能力。 2、形成立体空间感。 3、更透彻地了解各种类脚。 教学重点: 脚的`结构形式以及各类脚的特点。 教学难点: 脚的细部处理、质地的处理。 教学准备: 教师:有脚的明显特征的雕塑作品或图片、电教媒体、演示陶泥、工具。 学生:制作材料、泥塑工具一套。 教学过程: 引导讨论: 展示上节课的学生优秀作品,提问:“有谁能将这些画面变成立体效果的形体呢?”小组讨论,并选一同学记录,公布讨论结果。 欣赏: 展示有代表性的脚的雕塑作品图片。提示对脚的外形特征观察,注重对捏制方法的探究。 感受: 带领学生取一块陶泥在手中简单捏制,了解泥的性能,体验手捏制时对泥的感受,教师做演示指导。 构思: 选择感兴趣的脚,找出特征,在心中构思捏制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讨论: 分组讨论。“泥准备捏制的什么样的脚?打算用哪些工具来表现?”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讨论,还可以鼓励其集体设计构思创作内容。 操作训练; 按照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动物的脚的特征,进行创作。集体创作的同学还要根据内容进行合理分工,组合完成。 评价: 对完成的作品,师生相互评议,可以谈谈自己的创作想法,感受,以及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改进方法。 再创作: 针对出现的问题,启发学生如何修改,如何使自己的作品更完美,更感人,进一步加工。 板书设计: 第13课 英俊的脚(三) 美术教学设计13儿童是与绘画最亲近的人群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儿童天生都应该是一个画家,每个儿童都喜欢在绘画中游弋。然而,在日常课中我也会为了让学生画出作品好的效果,往往不自觉地以传授美术知识,训练美术技能为主要的目标,以教师为中心,以范例为教学半径,把美术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所以有段时间我也发觉学生作品越来越没有新意了,甚至课堂纪律也开始不好了。后来我从一本名为《教师课堂实用手册》的书中学到了一些自认为比较奏效的方法。我认识到我的课也许太“实用主义”了,使学生创新的意识和热情受到极大的抑制,他们失去了绘画的动力。 《教师课堂实用手册》书上在“教学的变式中”提出了师生要经常进行“双向对话”、“合作学习”、“口头陈述”、“多提开放性问题”、“游戏”等多种教学环节设计和设置,实质上就是要进行“开放式教学”,使学生对课堂发生兴趣,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创新能力。经过学习和实践,我还尝试了一些开放式美术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美术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的,只有多样的教学手段才能生成精彩的课堂,让美术与生活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美术教学立体空间。如《三百六十行》一课,课前我让学生在家每人了解一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职业角色,感受一下不同角色的特点和工作所带来的辛劳。再到课上说说自己的体会,最后画一画自己未来职业的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最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课堂实用手册》书上再三强调了让交流成为师生沟通的情感桥梁。的确,在开放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如,学生在作画时,我就走到各个学生中间,尝试着在指导他们的同时也与他们聊聊家常,缩短和学生心的距离。有时为了奖励学生的优秀表现,我也会给他们在上课前或下课前看一小会卡通片,用美术的眼光再与他们交流交流观后感,甚至鼓励他们把看到的形象画下来,我再给他们一个分数作为奖励,学生的上课兴趣就会被一下提了起来。在平时,我也会鼓励孩子们多画一些自己喜欢的题材,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师生一起点评,一起分享他的画面背后的故事。 让艺术走出狭小的课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日新月异地发展,美术课再也不能是几支笔就能对付得了的,我还在网上开了一个校园美术博客,鼓励孩子们把自己作品、照片和一些获奖信息等都挂在上面,使博客成为了学生的网上家园,也把课堂延伸到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 (二)美术教学方法的开放性 开放的美术教学方法是指依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内容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在上《游泳真快乐》这一课, 我让学生在师生互动、在开放性的'课堂氛围中体验“学”的乐趣。在解决本课重、难点“了解游泳的各种姿态、设计一个有创意的泳姿”时,我充分发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开展了“模仿秀”、“创意比赛”、“谁是人气王”等互动形式。我通过提问孩子——“为什么要学游泳呢?”,鼓励孩子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开门见山的就导入了课题,之后教师顺势提出了游泳的四种正规泳姿。通过三维动画的演示,让学生了解了不同泳姿最基本的动作,特别是通过师生一起模仿秀,既达到了热身效果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让学生设计出有创意的游泳姿势,我为学生准备了大量“活动纸人”的教具,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各种动作,自己去摸索,体味设计的乐趣。本节课弱化绘画技能的讲解,强调学生想象的培养和口头的表述能力,而且,轻松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这里体验到了平等、民主、友情,也体验到了美术所独有的——“创想”的乐趣。 (三)美术教学评价的开放性 评价是一种重要的导向,在美术教学中,作品完成以后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美术作品的评价,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保护学生的创作激情,鼓励他们充分表达创作意图,同时适时适度地进行引导。所以在我的课堂中,美术作业大都是“良”以上,而且没有一件"不及格"。另外我构建了开放的美术教学评价方法,我认为评价方式应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选择,不能固定不变。例:当堂展示评价、课后展览评价、小组交流评价、网上展览评价等,最后一项是——送去“评奖”,只要机会合适,让学生的美术作品参加一些有益的比赛,获奖的话更是对学生作品的最好评价。开放性评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美术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 以上的教学操作经验都是在学习《教师课堂实用手册》的基础上,摸索总结出来的,同时,在不断地与书本要求对照下,我发现自己还存在着很多要改进的地方,不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班级的管理中。所以,我将以这本书作为明镜,会继续努力。 美术教学设计14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变废为宝,美化生活的能力。 2、通过欣赏和表现使学生感受彩绘艺术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3、掌握基本的立体彩绘技巧。 教学重难点: 1、提高学生欣赏能力。 2、掌握基本的立体彩绘技巧。 3、光滑的塑料瓶、玻璃瓶,水粉色往往画不上去,可以先涂一层薄薄的肥皂,干后即可画上颜色。 教学准备: 1、师:多媒体课件、瓶子实物若干 2、生:水粉颜料、工具、一个空瓶。 教学过程: 一、欣赏陶瓷艺术品 (1)欣赏中国的陶瓷艺术品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艺术博物馆欣赏我国的陶瓷艺术品。 我国的陶瓷艺术可以说是中国的国宝。目前,我国发现的半坡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它的制作年代是世界上最早的,有人称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请小朋友带着以下问题去欣赏。 1、这些陶瓷艺术品上画了什么? 2、这些艺术品美在什么地方?[显示画面,教师解说] (2)欣赏艺术大师毕加索的艺术作品 这些艺术品上面画了些什么形象? ---人物、动物、景物、抽象图案...... 这些艺术品美在什么地方? -----色彩漂亮、造型有趣、独特、想象力丰富等。 二、揭示主题 老师带来了几个瓶子,漂亮吗?[出示瓶子实物]老师也受到艺术大师的启发,画了几个瓶子。看一看,用的`是什么瓶子画的? 今天我们就用自己的双手,也学着这些艺术大师,自己画一个漂亮的瓶子。 [板书:漂亮的瓶子] 三、分析讲解 (1)出示几个不同形式的空瓶 师:想一想,这些瓶子上面可以画些什么? 生:人物、动物、景物、抽象图形...... 师:只要你认为美的、有意义的事物都可以画上去。 (2)怎么画呢? 师:用什么画呢? 生:水粉颜料、水彩笔、油画棒...... 师:水粉颜料具有很强的覆盖能力。今天,我们就用水粉颜料作画。 (3)该怎样搭配颜色呢? 师:深浅对比、冷暖对比效果强烈;同类色柔和。画的时候最好选效果强烈的对比色。 (4)师示范[师讲边示] 师:要求色彩浓厚、用笔果断、动作快。如果你用的是光滑的瓶子,可以先上一层薄薄的肥皂。 四、学生作业 师:今天我们就根据自己的瓶子,展开丰富的想象,画一个漂亮的瓶子。 作业要求:胆子大、想象力丰富、作品要美观大方,有创意。 五、课堂小结 1、展示作品,大家一起评价。哪一个最漂亮,为什么? 2、今天我们用普通的瓶子,创作了许多美观的工艺品。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普通的东西,只要用我们的智慧和所学的美术知识,把它美化一下,就可以创作出许多有趣的漂亮艺术品来。 美术教学设计15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提供的材料,让学生感觉肌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丰富学生的美术语言,提高学生的.艺术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2、能够使用生活中物品的肌理效果或自行设计创造肌理效果来美化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营造肌理“实践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利用和掌握不同的肌理效果来创造画面。 2、如何引导学生利用肌理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表现作品,使之达到和谐和完善。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各种材料、范作等。 2、学生准备作画工具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游戏导入 触摸实物有几件东西在没有让它们亮相之前我想让几位小朋友来用手触摸一下,你有什么感觉呢?这几件实物分别是----海螺、贝壳、麻袋、树叶、陶瓷等。 2、观察 教师分发小组不同的肌理效果物品让学生仔细观察,通过比较,初步了解物体的粗糙和细腻、规则和不规则的肌理效果。 二、发展 1、欣赏作品,教师出示多件不同肌理效果的物品,让学生感受肌理效果所带来的视觉冲击。 2、研究讨论 如何利用自然、生活中物体的肌理效果来制作绘画。 3、学生制作,大胆表现,运用在室外收集的肌理物体进行简单的创造。 三、指导评析 1、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自评、互评。 3、作品展示。 四、总结 课后搜集还可以运用哪些物品进行肌理的创作。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