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电磁波教学设计 |
范文 | 电磁波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磁波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思路 学生边学边实验、师生共同讨论相结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简述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说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简述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电磁波的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科学的兴趣 教具 收音机,电池,导线,真空罩,抽气机,水槽和水,木棍,音叉和锤,铁丝网 教学方法 交往活动式 重点: 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难点: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学生收听电台广播,教师隐蔽地用遥控器干扰收音。师:收音机没有电线通向电台,这些信号是靠什么传播?(电磁波)除此之外,电视、手机、遥控器都利用电磁波来工作,我们就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里。 (板书) 二、电磁波的海洋 师:波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我们桌面上的器材,大家能让它们产生哪些波? 学生讨论、实验并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这些波的原因,类比引出电磁波的产生:水波由木棍上下振动产生;声波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电磁波是不是也由什么物体的振动产生呢? (板书)1.电磁波的产生 (实验)图92-2。导线的一端与电池正极相连,另一端与负极摩擦,使它们时断时续地接触,收音机里发出“喀喀”声,因为导线与电池组成的电路中产生了迅速变化的电流,是变化的电流产生了电磁波,收音机接收了这一电磁波,并把它放大、转换成声音,这就是我们听到的“喀喀”。 (板书)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了电磁波。 师:在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物体都能产生电磁波,同学们列举出生活中能够产生电磁波的一些例子,如电脑、手机、微波炉、电视机等,它们产生的电磁波的强度虽不一样,但都是由一些复杂的电路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而产生的,我们就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 师:虽然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可以给我们传递各种信息。电磁波是如何传播的呢? (板书)2.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 师:水波是通过水把振动向外传播;声波通过空气等介质把振动向外传播,电磁波的传播是否也需要介质? 学生猜想、讨论。 (演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手机放在真空罩内,拨打该手机,手机收到信号同时听到铃声,用抽气机将罩内空气抽掉,再拨打该手机,听不到铃声但仍收到信号。 师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板书)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声音的传播与光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又如何? 我们以水波为例来学习波速的计算,再类比水波来讲解电磁波速的计算。出示水的'波形图,讲解波峰、波谷、波长、频率(一秒(下转第41页)(上接第39页)内电流振荡的次数)及单位,波速(即一秒内振动从A点传到B点的距离),得出波速=波长×频率,波长越长,频率越小。 科学测量表明,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c=2.99792485×108m/s≈3×105km/s,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由此产生什么联想?(说明光也是电磁波)。 (板书)光也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2.99792485×108m/s≈3×105km/s。 教师指导学生看图92-3电磁波波谱让学生大致了解。 电磁波是个大家庭,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 动手动脑学物理: 1.各小组汇报、介绍收集到的利用电磁波的资料。 2.探究:用金属网能够防止电磁波的泄漏吗?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电磁波的海洋 一、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 二、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