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 |
范文 | 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 1《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一、善于发现,激发兴趣 学生在家里呆了两个月,生活随意,注意力不集中,为了吸引学生,上课伊始,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谈发现。学生都非常感兴趣,一个接着一个的谈着自己的发现,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的服饰,印象更为深刻。学习兴趣有了,为随后开展的深入理解文本铺垫了基础。 二、自主识字,指导写字 识字和写字在中年级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本课的生字较多,涉及的新词语也比较多。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认记。比如,要求会写的生字中有3个是形声字,“蝴、蝶、铜”,就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识记这些字的`字音、字形。“傣”读di,不要读成ti;“昌”是翘舌音,不要读成cng;有些字的笔画较多,比如,“戴、舞”,要引导学生注意笔画、笔顺,避免写错。在指导书写方面,除了指导难写的字外,其他的都放手让学生在课后去掌握。在生字的学习中,我只重点和大家学习两个字“舞”和“戴”两个难字,其余的几乎略过不说、看到孩子们的作业交上来时,我发现大部分孩子能够写正确,而且书写特别认真,只是个别孩子书写的质量不高,写得不漂亮。写一手好字,是语文课应该追求的,应当是每节课都必须要的。 三、以想促悟,悟中朗读 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充分来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注意力,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例如对于边疆的民族小学学生上课的情况,课文中并没有写具体,只写了他们动听的读书声,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抓住这一空白点,让学生来说说民族小学的同学们上课读书时的情景。有的说:“他们读得很流利。”有的说:“他们读得津津有味。”有的说:“他们读的绘声绘色。” 又如在学习窗外十分安静一句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我们就是窗外的蝴蝶、小猴、小鸟、树枝,我们会怎样想呢?”这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今天学生理解到位,朗读到位。 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 2开学第一课,班里41个孩子对课文做了多次朗读,我组织学生多种方式地读,学生自由读课文若干次。第一堂课上,我花了近二十分钟进行生字词教学和课文朗读:齐读生字词、组词读、解释个别词语的意思、开火车读,拓展与“绚丽多彩”相类似的词语。 整堂课下来,我感觉我的教学方式还是偏向于高年级,对三年级学生来说似乎并不太适应。 思考、审视一个文本的学习价值,可以从这样几个维度切入。其一,学生自主阅读这篇文章时,会有怎样的感受,他们的关注点会在哪些方面。其二,单元重点学习目标(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能够在哪些具体词句上落实;还有,学生对“新鲜感”的关注,会指向词句表现的内容还是词句的表达方式。其三,作为三年级第一学期学习的第一篇课文,它的内容、主题等,对学生接下来的教室语文课程生活应该带来怎样的期待和定位。 学生对于“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相对陌生,个别学生能快速反应过来并找出文本中相关的句子。 在第二课时,我让学生拓展阅读《走月亮》《珍珠泉》《山沟里的孩子》。我选择讲解《走月亮》和《山沟里的孩子》,让学生圈画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学生对于《走月亮》这篇散文并不是很熟悉,也不太清楚什么是“走月亮”,因此在圈画语句时出现一些困难。《山沟里的孩子》这篇文章相对容易理解,我让学生自读《山沟里的孩子》,读懂山沟里的孩子学习生活的特别之处,学生也能了解其中的原因。 这堂课有太多的不足,课堂比较单调,以教师的讲述为主,学生参与度不够,发言人数较少。 重新梳理: 第一步:单元导读; 第二步:学习课文: 1、根据学习单自主学习生字词、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读懂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小学,有哪些自己认为特别的地方; 3、欣赏文章是怎样描写这所小学的(选择了哪些内容来写,哪些写法给人新鲜感),一读代讲,边读边想象边体会、品味; 4、说一说自己的校园生活,关注有新鲜感的语句。 第三步:拓展阅读《走月亮》《山沟里的孩子》; 第四步:吴然儿歌散文推荐或朗诵欣赏。 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 3本课教材的变化: 其一、课题有了变化,由原来的民族小学改为“大青树下的小学”,是教材编写中国家意识的体现。因为,这所学校,是个多民族融合的学校,不是哪个民族独立的学校。大青树,就是这所学校的地域特点——边疆特色。 其二、文中的个别句子有所删减调整,更加符合新教材的团结。如课文第一段中“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一句删去了“语言不同”,成为“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小小一个细节的变化,是大方向指引的结果,正如我们的孩子们说的:“他们都在学校上学,肯定都说普通话,怎能语言不同呢?如果各自说自己的语言,怎么交流呢?”这不就是民族团结一心的象征吗? 其三、课后题目,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引。 1.朗读方法:边读边想象画面。 2.模仿说话: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选择一个场景说说。 课文内容基本没有大的改变。在试教的`过程中,通过课文内容的细节变化和课后习题的变化,重点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变化的意图,理解总结表达方法,学习运用。因为有了具体的方法指引,学生在模仿例文介绍自己的学校时,有话可说,语言也生动有趣多了。选择的场景也很广:教室里、操场上、花坛边、教学楼前…… 教材存在的几个问题: 1.课后资料袋中,阿昌族和所示图片不符。图片是纳西族,不是阿昌族。 2.德昂族和图片相符度存疑,不明确。 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 4《大青树下小学》这篇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表达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以下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拓展资源,引发兴趣 我设《大青树下小学》了“民族风情展示会〞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环节。我搜集了表达少数民族风情的图片让同学们观察:学生们兴趣很高,知道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许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和睦相处,共同生活,了解了不同民族的风俗人情。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美丽的学校共同学习。 二、以想促悟,激发兴趣 学生在阅读中转换、补充、生成。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充分来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兴趣,从而到达保持学生注意力,以到达理解文本的'目的。 例如对于边疆的民族小学学生上课的情况,课文中并没有写具体,只写了他们动听的读书声,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抓住这一空白点,让学生来说说民族小学的同学们上课时的情景。孩子们有的说:“他们听得目不转睛。〞有的说:“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有的说:“他们读的书声朗朗。“有的说:“他们积极举手发言,还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三、朗读生情,提快乐趣 朗读是任何一门语言课都非常重视培养的一种能力,它是任何一个没有语言障碍的人都应具备的一种能力,一堂没有朗朗读书声的语文课无疑是充满遗憾的。在这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用自豪、赞美的感情来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刚开始,我用提问的形式问学生:“那些民族小学的同学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学校的?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我先让学生自己体会读,然后在指导课文朗读时,老师充满激情,与学生一起体会作者对《大青树下小学》的赞美与自豪的感情,教师讲得很动情,学生读得很投入。课堂效果也到达了。 但自我感觉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还是显得不够精炼。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过渡语言、鼓励语言、提问语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教师细心斟酌、精心设《大青树下小学》。这样,才能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快乐地学有所得! 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 5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教师口述: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其中一所学校去看一看。(板书课题:1.大青树下的小学。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早晨绒球花汉族鲜艳服装打扮朗读安静停在粗壮影子坪坝飘扬摔跤凤尾竹洁白 (重点指导生字“粗、族”为平舌音,“晨、装、绒、摔”为翘舌音;前鼻音“汉、艳、扮”,后鼻音“静、停、扬、凤”等。)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指导读有关民族的词语:景颇族傣族阿昌族汉族德昂族注意读准“颇、傣、昌、昂”的字音。 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的幸福生活。) (2)梳理课文思路 填空: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再写(上课,下课);最后写(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三、学习“会写字” 晨绒球汉艳服装扮读静停粗影 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在菱形十字格中的书写特点,交流。 (“晨、装”,上下结构,上窄下宽。“汉、扮、读、停”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艳、服、静、粗”左右结构,左右等宽。)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晨、装”和左右结构的字“绒、服”,学生练写。 晨:上短下长,捺画舒展,落笔在右四点,下边部分笔画多而紧凑。上边的日字头要写的短而扁。 绒:右边部分,“戈”横短斜钩长,竖撇要穿插到左边部分提的下面,落笔在左四点。 服:左右同高,月字旁要写的窄而长,中间无竖横靠左。右上横折钩的折要短一些,右下的捺要舒展。 装:上边的“壮”要写的略扁,下边的“衣”横画不要太长,撇捺要舒展。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利用菱形十字格学习了本课生字。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 6《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了一所小学的学生上学路上及在校重活动、学习的情景; 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通过讲述暑假的新鲜事,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习作 “猜猜他是谁”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语文园地通过词句段的积累、古诗的背诵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这篇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文章反映了孩子们率福的学习生活,体现r租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三年级是小学中学段的起始段,要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这一。学段的语文学习,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的学习过渡,让学生初步养成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掌握定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 1、课前可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比如: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及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故事。 2、本课的生字较多,涉及的新词语也比较多,可引导学生采多种方法认记。 3、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用一个“情”字贯穿全文。教学中可以作者所抒发的自豪与赞美的感情为线索,并将让我占书法课给他们上语文这条线索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 7《大青树下的小学》通过描写我国西南边疆一所美丽而充满欢乐的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民族”这个概念在学生的头脑里比较淡薄:民族不同,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民族风情不同。因此,在教学本文这前,我布置学生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图片等。上课开始,我就出示了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上少数民族人民的特点,并念念这些少数民族的名称,孩子们都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对于他们的服饰,印象更为深刻。幸亏我班有一位京族的小朋友陆仁涛。为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的兴趣,我让陆仁涛简介了有关京族的风俗习惯。 学习课文的过程,我让学生思考这所民族小学与我们小学的有哪些不同。接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小学,来说说我们自己的学校。经过小组讨论后,同学描绘了自己所在的小学,而且讲的十分生动有趣。有的同学讲到:我们的学校多美啊!红旗高高迎风飘扬,特别引人注目。色彩艳丽的塑胶操场,是我们玩游戏的乐园。青青的草坪可以让我们当床一样睡觉。明亮的教室是我们学习的地方,你听!教室里传来了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大家学得多起劲啊!讲完后,我让学生课外把自己的学校用自己的话写下来。这样主动、自主的学习,给了孩子们一片开放的园地,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讲自己喜欢的,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表达能力,使读写结合得到了高度的统一。 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 8【教学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入,介绍资料。 1、(课件出示1)播放音乐(或视频)《爱我中华》片段: “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 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 2、引导交流: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请小朋友说说你找到的有关不同民族的图片,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3、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4、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其中一所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2)板书课题: 1、大青树下的小学。 2、请大家读题。谁来说说课题该怎么读?我们再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特色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去认识一群少数民族的孩子,去感受这所小学的魅力。 1、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2)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自然段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出示让学生认读。 4、(1)(课件出示3、4)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第一组含有会写字,第二组含有会认字): 早晨 绒球花 汉族 鲜艳 服装 打扮 朗读 安静 停 在 粗壮 影子 坪坝飘扬 摔跤 凤尾竹 洁白 认读形式灵活多样。 师生参与评价,重点强调生字“粗、族”为平舌音,“晨、装、绒、摔”为翘舌音;前鼻音“汉、艳、扮”,后鼻音“静、停、扬、凤”等。 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学生练读。 (2)有关民族的词语。(课件出示5) 景颇族 傣族 阿昌族 汉族 德昂族 注意读准“颇、傣、昌、昂”的字音。 5、词语我理解 温馨提示:(课件出示6) 理解词语的方法: 1、查字典或词典、联系上下文、从理解重点字入手。 2、有的词语应该理解在文中指什么? 3、有的词语不仅要弄清它的意思,还要想一想这个词用在什么场合? (1)小组交流自己理解的词语。 (2)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说出对应词语。(课件出示7) ①指旌旗随风摆动的样子。 ( ) ②形容色彩华丽。 ( ) ③山间平整的场地。 ( ) ④边防,边境。 ( ) ⑤两人徒手较量,以把对手摔倒为胜的竞技运动。( ) 6、生字我会写 (课件出示8:生字田字格课件) 晨 绒 球 汉 艳 服 装 扮 读 静 停 粗 影 (1)识记字形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装、晨”:“衣、日”是形旁,表义;“壮、辰”是声旁,表音。 加一加:“氵+又=汉”“扌+分=扮”“讠+卖=读”“米+且=粗”“青+争=静”“丰+色=艳”。 换一换:“报”把“扌”换成“月”就是“服”。 (2)说说本课每个字,提醒大家写时要注意什么?(课件出示9) 写好生字四步走: 1、说一说。 2、看一看。 3、写一写。 4、对一对。 说一说:整体结构上要注意什么。 上下结构,“晨、装”上窄下宽。 “汉、扮、读、停”——左右结构, 应写得左窄右宽。 “艳、服、静、粗”——左右结构,应写得左右等宽。 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 9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在题号前用,教学难点用标出: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穿戴”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借鉴课文里的形式,说一说校园里的一个场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基础知识的易错点: 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穿戴”等词语。 切入点和主线问题: 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借鉴课文里的形式,说一说校园里的一个场景。 拓展阅读: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展示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小猴子掌握了好多生字,现在他愿意跟你分享他的收藏,你能读出桃子上的生字就可以吃桃子了。 2、进行组词训练。 3、大家抢读,大声读。 二、课文赏析与交流 导入语:学校是我们的第二个家,一起来瞧瞧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不一样? (一)阅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这一段讲了什么? 1、提示内容: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哪些人物?做了什么? 预设:早晨上学路上各民族孩子去上学 2、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体会句子的含义——小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是不同的民族,他们来到了同一所小学,感受民族融合,各民族一家亲。仿写句子。) 3、同学们一到学校,就做了什么?他们上学的`心情如何?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感受孩子们心情愉快、生活幸福的学校生活,通过向国旗敬礼,体会孩子们热爱祖国的心和孩子们在祖国大家庭里幸福成长。) 调节与反思: 调动学生积极性,更好的投入本节课的学习。 教学过程: (二)品读第2—3自然段。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感受上课铃声的美妙,知道铃声表示上课了,引出下文的关于上课的描写,这是一个过渡段。 1、“当当”:拟声词,这个声音写出了铜钟的声音,提示上课了,为下文写 上课时的情景做了铺垫。 2、快来读一读同学们上课时的情景吧! 请大家也用好听的声音来朗读一下同学们上课时的情景吧! 3、除了写上课的孩子们,这里还写了什么? 预设: 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为什么要写这些东西? 预设:这些描写衬托了校园里的“静”,衬托同学们读书的声音好听。 4、说一说课间活动有哪些? 预设:跳孔雀舞、摔政、做游戏。 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预设:看热闹。 为什么要写小动物的表现? 预设:村托。村托同学们的课间活动的精彩。 (三)学习结尾段。 正是因为同学们上课读书认真,下课活动精彩,所以你们觉得大青树下的小学怎么样? 饱含情感读好这句话: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提示:读出作者对可爱的边疆小学的自豪和赞美! 找出描写学校美景的句子,饱含喜爱之情读一读。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見…… 小组讨论: 1、省略号的作用: (出示文字)早上,妈妈带我去买菜,我们买了西红柿、黄瓜、卷心菜······ 2、思考讨论:这个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的省略号作用一样吗? 预设:课文中的省略号表示意犹未尽,例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3、尝试续写课文省略的内容。 范例:操场上,蝴蝶还停在秋千上面。白杨树哗啦啦地鼓着手掌·· 调节与反思: 创设情境,使用文字游戏,让学生更好的巩固练习,识记字词。 教学过程 三、展示分享 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找到的有新鲜感的句子,跟同学们分享一下,一定要说一说你的推荐理由哦。 四、表达练习 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什么?选择一个场景写下来! 预设:在教室里、在操场上、在大树下…… 五、感悟体验 通过学习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 课文通过描写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播放:《爱我中华》,感受各民族和平共处的和谐和少年儿童美好的生活。 六、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窗边的小豆豆》。 推荐语:《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棱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七、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起来闯关吧! 调节与反思: 通过阅读有新鲜感的词句,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练习题 1、打开“基础训练-《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 10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学生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 2、教师准备好相关的图片、道具和生字词的卡片。 3、准备生字书写的多媒体演示。 教学过程: 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1)着重分析指导左右结构的字,归纳左右结构的字的写法: 左窄右宽:绒、球、汉、艳、服、扮、读、静、停 左宽右窄:影 左右等宽:粗 (2)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3)学生写字。 (4)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早晨、穿戴、鲜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继续朗读感悟,进一步地发现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1)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读后交流。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3)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4)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5)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1)“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2)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3)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4)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1)这所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2)我们参观了这所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拓展延伸 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什么?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写一写。 (教室里、操场上、花坛边、图书室里、教学楼前、大树下)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