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系统工程师简历 |
范文 | 系统工程师简历模板 个人信息 姓 名:***** 性别: 男 出生年月:1972年7月 学 位:博 士 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 联系电话:139************ 教育背景 2000年9月---2004年4月,******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工学博士; 1997年9月---2000年7月,******大学,应 用 数 学,理学硕士; 1992年9月---1996年7月,*******大学,应 用 数 学,理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04年4月---至今,****************研发中心,高级系统工程师 主要从事: 1.WCDMA R99系统的基带信号处理的工作:在Node B的多径检测与估计、信道估计、Rake合成、Doppler估计、AFC和SIR估计等关键算法在物理层协议配置下的实现、SPW模拟和关键参数确定,具体算法及其参数均实现于UT NB8001系统; 2.TD-SCDMA系统的智能天线、联合检测等关键算法的实现、SPW模拟及论证; 3.WCDMA R99系统的性能测试; 4.HSDPA系统及STTD HSDPA的`分组调度、HARQ及RV选择、自适应编码与调制、ACK/NACK检测辅助调度和多用户无线系统动态资源分配(功率、码域和时域资源)等关键技术的链路层和系统层模拟和实现; 专业技能 熟悉WCDMA物理层协议; 了解TD-SCDMA物理层协议; 有着良好的数学功底,具有扎实的数字通信理论和信号处理理论基础,对自适应信号处理、纠错编码理论、调制解调技术、智能天线技术有较深的研究,并熟悉各种通信系统的算法、SPW与MATLAB仿真及其实现; 精通DBF技术,熟悉智能天线及MIMO无线通信系统抗干扰技术; 精通空时(space-time)编码及分集技术; 熟悉OFDM及WCDMA LTE技术; 能熟练使用C、MATLAB、SPW和Opnet软件进行各种通信和信号处理模拟; 博士研究课题 博士研究生阶段先后参加的项目: 1.***********项目——自适应射频数字波束形成; 2.***********项目——发射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研究,提出了相控阵部分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相控阵发射波束形成算法,相控阵赋形波束形成算法,相控阵简化自适应波束形成及递归抗干扰的算法; 3.基于DDS的发射数字波束形成技术; 4.**************项目——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智能天线技术及多用户检测技术; 5.**************计划——新型天线和分集技术研究,该项目面向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应用,重点研究多输入输出(MIMO)无线传输信道条件下多发多收天线(MTMRA)系统技术,包括适用于移动终端和基站应用的分布式或多天线结构,多用户MIMO系统的容量,多用户MIMO系统的抗干扰技术,空时编解码技术和联合收发信号处理,研究提高系统容量和降低发射功率的方法,探索关键技术的实现,并完成相应的技术示范。 博士论文: <<多用户记忆MIMO系统容量及联合收发波束形成研究>> 主修课程 博士阶段:现代应用数学导论、泛函分析、现代信号处理、自适应滤波、信号理论、数字移动通信、小波分析与应用等。 硕士阶段:现代分析理论、基础代数学、最优化理论与方法、软件技术、现代数理逻辑学、单模动力系统、微分动力系统、混沌动力学等。 附 录(发表及已投论文) 1.*************,《电子学报》2002第12期。 2.Optimum transmission beamforming on Phase-only antenna arrays, 200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Circuits and Systems (ICCCAS02). 3.**************,《信号处理》2003第12期。 4.***************,第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及自适应天线会议论文集。 5.***************,《信号处理》2004第1(2,?)期。 6.Simplified optimum beamforming on phase-only antenna arrays,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 & signal processing (ICNNSP03). 7.****************,《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4 Vol.26 No.10 8.****************,《电子与信息学报》,2005 Vol.27 No.2。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