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美术教案 |
范文 | 【必备】小学美术教案范文合集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美术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分蛋糕与吃蛋糕时的喜悦。 2、激发学生的想象,并描绘出造型各异的蛋糕。 3、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分割方法,把蛋糕分割后重新组合成新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 1、是否能大胆想象,并描绘出新颖的蛋糕。 2、能否采用与众不同的构图。 教具学具:油画棒、剪刀、胶水、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爸爸妈妈,亲戚朋友都会来帮你过生日,那么小朋友们,你们都见过和吃过什么样造型的蛋糕呢? 心型的、圆形的,三角形的…… 2、新授: 师:那么你觉的为什么会有这些形状的蛋糕呢?它代表了人们美好的祝愿。你吃蛋糕时,带着怎样的心情? 3、教师出示各种造型的蛋糕范画,介绍蛋糕的种类和作用。你记得爸爸妈妈的生日吗?请你来为他们设计一块蛋糕,你想怎样来设计?蛋糕上可以画些什么?(小动物、花、还可以写上给爸爸妈妈祝福的话……) 4、师:小朋友刚才说的真是太棒了,老师也忍不住想来画一画了,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画呢?可以用水彩笔、油画棒,可以用线条和色块来表现。形状可以你自己来设计。现在请同学们开始设计吧! 5、切蛋糕比赛 将自己设计的蛋糕分给小组的成员,要求每人分到一块大小基本一样的蛋糕。利用切开的蛋糕重新排列画面,形成新的构图形式。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生日的小主人,可别性急,要吃蛋糕时,先得考考你,大胆切开它,还能变个啥? 四、讲评 五、 六、课后拓展:启发学生利用废旧纸盒设计制作立体的蛋糕。 小学美术教案 篇2教学目标: 了解、掌握邮票特有的模式,设计一枚主题明确的纪念邮票。在设计与描绘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人民邮政,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邮票的设计,能绘制图案美丽、主题明确的纪念邮票。 教学难点:学生创造思维与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1、欣赏(传阅)各自带来的邮票,欣赏课本邮票范例,激发学生兴趣和创作热情。 2、介绍邮票的由来(驿站传递)。 概括现代邮票的模式:邮政、面值图案、齿边(讲讲作用及其它:如出版年份、代号纪念字样等。 用投影、电脑演示、欣赏等手法,提高教学效果 3、提出邮票设计、绘制要求,学生开始设计。 4、巡视、启发,指导定稿。 5、提示上色要求:细心、色彩鲜明、字体工整。 6、作品赏析、评讲 小学美术教案 篇3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方法,绘制有趣的装饰画。 2、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Windows画图程序中笔刷工具的功能,学会利用笔刷工具的不同设置进行绘画创作。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在电脑上,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中笔刷工具的功能,学会利用笔刷工具的不同设置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有序进入电脑教室,安排好每位学生的座位及使用的电脑,并开机。老师检查每台电脑的开机情况,遇到电脑故障及时调整学生座位。 二、引导阶段 1、复习、启发 师:上学期,我们在电脑美术课上学习过运用“画图”程序进行电脑绘画,同学们学会了许多电脑绘画工具的用法,画出了非常漂亮的画。许多同学还在课后自学了许多绘画技巧和绘画工具的用法,现在,老师想问大家两个问题: A、你还记得哪些绘画工具?学会了哪些绘画技巧?(绘画工具:画笔、颜料桶、橡皮擦、喷枪、放大镜等,绘画技巧:复制粘贴、反色、裁剪、移动图形等) B、你最喜欢用什么绘画工具?为什么?能不能用你喜欢的工具或绘画技巧在电脑上操作演示给大家看? (请3-5位学生到教师机上操作演示,同时通过网络广播演示给全体学生看。) 2、老师归纳 师:“刚才几位同学的演示很好,掌声给予鼓励!电脑绘画的工具和操作方法很多,只有多练习、多动脑才会掌握更多的电脑绘画方法和技巧,才能画出更多更好的电脑美术作品。” 3、欣赏图案,复习“复制、粘贴” 课件出示上面图案:“这张画你喜欢吗?你知不知道怎么画出来的?谁到教师主机上演示给大家看?” 主机上打开“画图”程序,画面左上角显示单个小猫图案。请1-2位学生到主机上作演示复制粘贴的方法。 操作方法:选定工具选择小猫——(编辑菜单)复制——(编辑菜单)粘贴——拖动小猫到合适位置——完成 师:“刚才两位同学复制出了小猫,如果按照这样的方法还可以复制出很多很多。请看老师制作的两张作品。” 4、课件展示两张(2开图画纸大小)打印出来的四方连续纹样 师:这两张图案就是运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制作的,漂亮吗?你觉得这两张漂亮的图案纸像什么? 学生发言:像包装纸、像桌布、像花布、像地毯、像窗帘?? 三、发展阶段 1、认识“四方连续纹样” (1)老师把两张作品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张作品上的图案,图案有什么变化?是怎样变化的?是否发现它的规律? 学生观察回答,老师归纳纹样排列特点:西瓜图案上下、左右翻转重复排列,小猫左右、上下整齐排列。 电脑屏幕显示:上下左右不断重复的图案叫“四方连续纹样”。 2、观察对比:这四张图有什么不一样? (方向不一样,上下左右翻转) (2)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变一张图的方向? 问:“哪位同学能把这张图上下、左右翻转过来?” 请2-3位学生到主机上尝试翻转小猫图像。对学生的操作给予表扬。 方法:用选定工具框选图案——在图像菜单中选择“翻转/旋转”——水平翻转(或垂直翻转)——完成 3、欣赏课本范图 让学生翻开课本,欣赏四方连续纹样作品。 四、实践阶段 1、师示范绘制四方连续 老师以清晰的演示讲解示范四方连续纹样的绘制过程: A、用矩形、画笔、颜料桶等工具画一幅简洁的图案。 B、选中图案,在“编辑”菜单中分别选择“复制”“粘贴”,在“图像”菜单中点击“翻转/旋转”或“拉伸/扭曲”。 C、移动图案,排列成有规律的四方连续纹样。 现在,同学们已经知道四方连续的绘画方法了,动手试试吧? 2、学生实践 A、作业:运用所学方法,画一块花布。 B、学生绘画,老师巡视指导。 鼓励学生认真作画,大胆创意图形。老师在巡视中注意对个别学生的指导。 C、学生保存作品。(个别学生不会保存的可让学生相互帮助或老师帮忙) 五、作品展评 1、选择10-15张学生作品(包括2-3张不理想的作业),通过网络展示。 引导学生评价交流:图形是否有创意?排列是否有规律?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方法运用得好不好? 2、思考:我们设计的大花布可以制作成什么呢?(衣服、桌布、裙子、地毯??) 六、时装制作和表演 师:“我们设计的四方连续纹样可以制作成很多东西!老师现在就把这两张花布(西瓜和小猫图案)制作成两件衣服好不好?” 1、老师现场快速制作“马夹”和“裙子” 师:这是两件是什么衣服?哪位同学想穿穿这件新衣服?(让学生轮流试穿)“穿上这件衣服感觉怎样?在电视上有没看过时装表演?能不能学走模特步把你这件“马夹”展示给大家看? 2、学生时装秀表演 A、让6-8位学生轮流穿上“马夹”和“裙子”,随着节奏明快的音乐绕教室走一圈! B、分组比赛:男同学穿“马夹”、女同学穿“裙子”比比谁走得最精彩!” 评出优胜者,掌声给予鼓励。 七、收拾与整理 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关机,摆放好鼠标、键盘、凳子。 小学美术教案 篇4课题 第13课 《演电视》 第13周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了解边环画的基本画法,学习表现有故事内容,有发展顺序的画。 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兴趣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本课重难点: 1、教学重点:编故事,学习画 2、教学难点:故事情节。 解决重难点方法:利用多媒体,多种手段拓展视野,充分知识的积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本课教学评价: 利用小组表演,小观众互相评价的方法,锻练学生全面分析作品的能力。 课前准备:废旧纸盒。 教学程序: 一、表演.回忆.发表 1、放映电视短片。 2、组织学和记忆叙述一个片中的内容 3、分小组每个人发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二、观察.赏析.感受 1、学生叙述连环画作品的故事内容,展示出不同的几幅。 2、启发学生分析哪一幅画面内容简练、故事完整。 3、由此得出连环画的表现方法和特点。 4、展示分析学生的连环画作品 三、思考.探索.创作 1、提要求,指导参与小组合作分工。 2、编故事 3、集体合作演电视 4、分工完成作业 四、展示.评价.延伸 1、学生互相评价 2、演电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学生对电视很感兴趣。 课题 第13课 《演电视》 第13周 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学习如何把一个复杂的故事概括连环画。 2、情感目标:会合作完成作品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本课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连环画的基本绘画方法 2、教学难点:合作协调,表演生动。 解决重难点方法:了解他们,主动参与教学,利用探究式、自主式、合作式学习方式。 本课教学评价: 对照教学目标和作业要求进行评价,重点评价设计、制作、合作 课前准备:废旧纸盒。 教学程序: 一、表演.回忆.发表 1、交流收集到的有关电视机外形的资料,你喜欢哪些电视机外形?为什么? 2、分析:电视机外形有什么不同?上面有哪些装置? 二、观察.赏析.感受 1、学生欣赏。 2、能按设计更新颖、漂亮的电视机吗?需要安装哪些装置? 3、收集到的材料哪种适合做电视机身?怎样进行装饰? 三、思考.探索.创作 1、短片讲的是什么内容? 2、说一说片中的故事情节? 3、教师协助学生分析自己的节目内容。 四、展示.评价.延伸 1、学生分小组合作表演电视节目 2、互相评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学生的制作很好。 小学美术教案 篇5总课时数:3.4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观察、体验美术作品中的节奏感。 2、通过绘画或剪纸等方式表现美术的节奏感。 教学重点: 对美术节奏的理解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图形,表现美术的节奏。 课前准备: 教具:课件(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彩纸、剪刀、作品若干。 学具:彩纸、剪刀、双面胶、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感受节奏 1、听--“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 2、看--两幅绘画作品 绘画作品中建筑物上窗户、柱子的有规律的排列、园林别墅中花草的间隔栽培。 二方连续纹样作品中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曲线的重复配置,冷暖色、明暗色的反复调和。 3、通过听和看同学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和相同的感受?生……(相同点:都能感受到节奏。不同点:听觉的节奏感较为强烈,绘画作品的节奏是一种形式感。)出示课题“美术的节奏” 4、生活中有发现的节奏吗?这些节奏美吗?为什么美?生…… 5、师根据学生的思路在黑板上进行简笔勾画,表现节奏的'图形。 二、节奏的运用和表现 1、欣赏课本插图:《自然界中的节奏》、《美术作品中的节奏》小组讨论:图中分别给你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种的表现形式,为什么?全班讨论:生…… 2、师:生活中处处有节奏,表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古今中外大师、画家、小朋友都在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材料,表达自已的情感,创作出了一幅幅优秀的带有节奏感的美术作品。 三、表现节奏 作业要求: 师生通过投影仪用彩纸、瓶盖等材进行摆设体验不同的节奏感。请同学形容一下不同的节奏给人的感受。(师写关键词) 四、交流感受 交流一下刚才在拼摆中对不同材料表现不同节奏的感受。 部指回家搜寻各种材料,下次继续用拼摆的方式表现节奏。 教学反思: 用音乐里的拍手来打节奏的方法来表示节奏,然后用贴花片或画花片的方法表现美术的节奏,将学生从音乐的节奏中逐渐转移到美术的节奏中来。 第二节: 一、引导交流阶段: 请同学们出示课前准备的各种工具材料,交流自已的构思。生……(师生、生生相互交流,互相启发,不断开阔创作思维) 二、课堂创作阶段: 1、作业要求: 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绘画工具表现“美术节奏”。 2、辅导:针对小组中的问题及时辅导。 三、作品展示: 同学们都离开自已的座位欣赏别人的作品。 通过自评、互评最后评选出优秀作品若干幅进行贴粘展示。 教学反思: 生活中不仅音乐有节奏,美术中也有节奏的存在,教学中用一些生活中的食物摆一摆就能形成一种有趣的节奏。 小学美术教案 篇6教学目标: 1、发现和欣赏动物动态造型之美。 2、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表现具有动态的动物造型。 3、鼓励学生探究事物的热情,以及在创作过程中团结协助的。 教学重点: 1、在表现动物的具体特征之外,更要表现出动物的运动姿态。 2、将动物的灵敏、矫健等特点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 把握动物动态的具体特征,如头、躯干、四肢等产生的变化,重视对动物运动时的速度感、力量感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资料赏析 动物和人一样它们也有多姿多彩的运动 看了它们的运动表现,你能试着画出它们最精彩的动作或说说它们的运动特点。 看了它们的运动表现,你能试着画出它们最精彩的动作或说说它们的运动特点。 看了它们的运动表现,你能试着画出它们最精彩的动作或说说它们的运动特点。 豹和虎在追赶猎物,身体成”s”奔跑的姿态。马、斑马和驴子不同的奔跑的姿态。熊跳跃的姿态。大象奔跑的姿态。长颈鹿走路的姿态。你能说说它们的运动时有什么特点吗?斗羊跳跃的姿态。鹿奔跑跳跃的姿态。不同鸟飞翔的姿态。 二、操作技巧: 操作提示 1、通过欣赏分析资料图文,展示各种表现方法,提问学生最喜欢哪种表现方法。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法表现各种动物的动态。 3、在表现动物动态时要对它们的内部结构等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准确的表现它们的动态。 4、在理解结构的基础上可大胆进行变形。 三、作品展示 王春雨作品(鸡.钢笔速写)鸡身短圆,胸部发达,站立时高扬。而弯颈张嘴、收胸腹、挺腰和和垂尾等动作,用线条准确地面好它。必须深入细致地观察,找出规律,把握形体特征和习性,才能生动地表现它的形和神。 小狗猫和老鼠猫和老鼠都放开四脚,身体和脚成“小弧线”看谁跑得过谁。 两头牛斗得难解难分。一头牛向下冲,一头牛向上顶,高翘的尾巴、高耸的脊背和八条腿的姿态,很具动感。斑马黏土 小青虫爬行时不同的动态变化。它身体一会儿成小“s”形,一会儿身体成 “拱”形,一会儿身体拉成“直”形的样子。 四、作业设计要求: 1、欣赏影视或图片中动物的运动姿态,把它们表现出来。 2、在作业表现手法上,除了绘画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剪贴、纸版、泥塑、废旧材料等多种表现方法。 五、课后拓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对动物有了更深的了解,不要忘了在生活中与一些可爱的动物交上朋友喔! 教后感: 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同学们对动态一词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当然在表现动物动态的时候有个别同学表现在动物形象的刻画上,不能够大胆的去表现,导致刻画的动物形象比较概括.应多加知道! 小学美术教案 篇7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收集与教学任务相关的物品。 2、能够根据收集到的物品进行合理想像,用添加、裁减、组合等方式将它们设计制作成风铃。 3、用剪(撕)贴、绘画等方式来美化风铃。 教学重点: 运用画、撕、折、剪、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设计制作。 教学难点: 组织学生用吊饰美化教室,激发学生美化生活。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准备 1、师生一起收集适合做纸风铃的物品,如:纸杯、卷筒纸芯、筒状的纸盒、小挂饰……(一次性纸杯最好用新的,用过的可能不卫生)。 2、教师应课前准备好各种材料制作的范作、图片、制作步骤图以及几枚大一点的针。 3、学生应课前准备好剪刀,糨糊,彩纸,彩笔,彩线等。 二、导入并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风铃,问学生:你喜欢风铃吗?风铃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如果你有一个风铃,想把它挂在什么地方? 老师这儿还有自己制作的风铃,同学们想不想看看?给学生看老师制作的纸风铃范作,你能说出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 谁能说出老师是怎样制作这个纸风铃的? 1、先把单个的纸杯进行美化:用画画、剪贴等方式。2、再用彩线把纸杯穿起来。3、给纸杯下面添上铃舌。 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制作纸风铃? 三、学生分组制作。 四、欣赏、讲评作业。 课后拓展: 怎样能做出一个能发出声音的真正的风铃?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