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古诗访隐者不遇语文教学设计 |
范文 | 古诗访隐者不遇语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以《寻隐者不遇》为例,学习并运用读懂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 2、训练学生把对语言文字的抽象思维变成生动画面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 三、教学难点:如何把话变成画。(即:如何使抽象思维变成形象思维。) 四、教学准备:复合遮挡的文字投影片一张、图画场景投影片两张、录有古曲的音乐磁带一盘。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法 1、指名请学生背诵课内、课外学过的古诗。 2、根据学生的背诵情况相机小结,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诗可以说是其中的一颗明珠,好多古诗都描写了引人入胜的景色,进而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在学习古诗的时候,不仅要理解字面的意思,还要把语言文字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使自己进入到诗的意境中去,从而正确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读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 (打出投影,出示复合遮挡的`文字投影片,师生一起对照投影片审题、解题,搞清楚话和画的含义。) (二)指导学法 1.抓字眼、明诗意 逐字逐词逐句弄懂诗的字面意思。(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教师作适当的点播。) 2.提问题、想诗境 以松下问童子这一句为例 (1)逐词就诗句提出问题。 例如:什么样的松树下面?谁问童子?怎么问?问什么?童子什么样? (2)就问题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打出投影,出示第一张图画场景投影片,帮助学生形成画面。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合理想象,结合生活实际和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图书等进行想象。) (3)学生借助投影片,根据想象描述画面。 3、悟诗情、咏诗句 (1)根据你所描述的画面,体会诗人当时是怎样的感情。 (2)把体会到的感情通过读表达出来。 (三)总结学法 (再次出示复合遮挡的文字投影片,师生一起总结归纳学法。) (四)迁移巩固学法 在老师适当的点播下,运用学法学习古诗后三句 。 1、抓字眼、明诗意 2、提问题、想诗境 (出示第二张图画场景投影片,学生填充内容、描述画面。) 3、悟诗情、咏诗句 提问:诗人虽然没没能寻到隐者,但是他并不感到失望,想到隐者的生活那样有情趣,那样逍遥自在,怀才不遇的隐者此时会是什么心情呢?他会怎样做?童子可能会怎样做呢? (播放古曲,配乐咏诗,引学生进入到广阔而幽深的山中境界,从而体会诗人对隐者这种与世隔绝,甘与大自然为伍,自得其乐的采药生活羡慕和神往之情。) (五)独立运用学法学习古诗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六)布置作业 用把话变成画的方法学习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七)板书设计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兴奋) 言师采药去。 (回答) 只在此山中,(羡慕) 云深不知处。(向往) (弥漫,缭绕) 悟诗情 咏诗句 提问题 想诗境 抓字眼 明诗意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