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艺术活动教案 |
范文 | 艺术活动教案(汇编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艺术活动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艺术活动教案1设计意图 幼儿能在画面中阅读到他们熟知的事物,所以那些具有明显生活特征的画总使它们流连。注明画家马蒂斯的《金鱼》中灵动的金鱼、丰富的背景、强烈的色彩,就很吸引幼儿。幼儿纷纷述说喜欢的理由,于是,“自由”“激动”“漂亮”“悠闲”等词汇从幼儿口中迸发。可当我询问幼儿从画面中哪里可以看到“自由”“激动”时,他们却难以应答。显然,幼儿对画面中的色彩、布局、事物有感觉、喜欢却难以表达。 为此,我将本次欣赏活动的重点放在感受作品的色彩上。由完整和充分地感受作品的色彩美开始,通过“替换背景色”和“让绿变成一色”两个小课件来帮助幼儿深入感受画家马蒂斯运用色彩的能力。习作环节则提供多种材料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关注作品的形式美,亲身体验色彩的对比、和谐等视觉审美因素,感受色彩美的形式,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目标 1、喜欢作品的色彩,初步感受画家马蒂斯的绘画风格。 2、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发现画家运用色彩的独特性,大胆表述自己对色彩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准备 1、教具:张贴画《金鱼》三幅(一幅同原作大小147CM*98CM,另两幅按比例缩小);赏画配乐三首;感受色彩层次变化的课件。 2、学具:背景替换软片夹(人手一份);习作用具(实景构图用物、各色彩纸、粘胶、水粉颜料、画架、砂皮纸等)。 3、对作品《金鱼》及画家马蒂斯的其他作品已有前期感受经验。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画面,欣赏作品中色彩的运用 (一)出示作品,引发欣赏的兴趣 1、还记得这幅画吗?每次看这幅画,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 2、作品中的金鱼为什么这样招人喜爱?用红色画小鱼让小鱼看上去有什么样的感觉? 3、教师小结:鲜艳的颜色总让人感到激动和快乐,这些鲜艳的颜色被巧妙地用在作品里,带给人不同的感受。 【设计思路:第一次看这幅画总会被画面中央的金鱼吸引。画家独特的用色方法:用鲜艳 大班艺术活动 的红色使《金鱼》主题鲜明。因此,我就顺应幼儿的观察特点,从观察金鱼开始,让幼儿体会鲜艳色彩带给人的感受,使之后关于色彩运用的话题得以深入。】 (二)观赏作品,发现色彩运用的独特之处 1、你看到那些鲜艳的颜色了吗?它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小结与过渡:热烈的红、明亮的黄、浓艳的绿都能让人感到快乐,但是它们碰在一起就像三个野小子一样火爆,给人吵闹的感觉。可是,在这幅画里它们却显得平静而轻松,画家用了什么办法呢? 3、教师随后质疑:黑色真有这样的力量吗?让我们来做个实验吧! (幼儿自由选择背景色插入《金鱼》原作背景替换软片夹中,将自己选择替换背景色后的作品与原作放在一起比较,体会和感受其不同。) 4、请幼儿说说选择这些背景色的理由。 5、教师小结: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选择颜色的,画家也是这样做的。看看在黄色、蓝色背景上的小鱼与绿叶,再看看画家在黑色背景上小鱼与绿叶,看上去有什么不一样? 6、教师小结:黑色是暗和深的.颜色,所以能衬托出红色和绿色的亮丽。画家马蒂斯就是这样运用色彩的。 7、这幅画上用的最多的是哪一种颜色?你在画上找到哪些绿色? 8、如果这幅画只用一种绿,会变成什么样呢?我们来玩个游戏体验一下吧! 9、只用一种绿色的画面和马蒂斯画的有不同深浅的绿色画面,有什么不同? 10、教师小结:画面上的绿色有了深深浅浅的层次变化,画面就会显得丰富多彩,非常自然。 11、那么多漂亮的颜色被画家巧妙地涂到画布上,你喜欢他的涂色方法吗? (幼儿根据自己的发现和疑惑来提问,并与大家一起讨论分享,交换观点。如有的幼儿觉得画面中有许多地方颜色没有涂满,露出小白点;而有的幼儿认为没涂满颜色的栏杆远远看去有光线闪烁的感觉……) 12、小结与过渡:我们找到了藏在《金鱼》这幅画里运用色彩的方法,马蒂斯的画里还有很多这样运用色彩的方法,你们想不想知道?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设计思路:幼儿欣赏作品时,教师不要打扰幼儿,让他们边看边思考。利用“背景替换软片夹”这一教具让幼儿随意将自己喜欢的背景色替换在作品上,让色彩的对比效果直观地呈现,通过对比让幼儿看懂、看出马蒂斯运用对比色彩的高明之处。游戏“让绿变成一色”让幼儿感受到色彩层次变化的效果。这些巧妙的教具和学具能让幼儿看懂和理解画家 大班艺术活动的表现手法,使幼儿觉得画家和自己并不遥远,让幼儿对作品产生亲切感。这是教师在幼儿具体形象思维与画家作品凝练抽象之间搭设的具体形象的阶梯,以让幼儿对画家作品的效果、手法都能看得到、看得明白。】 二、比较作品,感受画家的风格 (一)教师边演示PPT,边介绍画家马蒂斯 1、播放PPT1:他就是马蒂斯,大家心中的“色彩大师”。他喜欢画幸福而快乐的生活,他的画中有鲜艳的颜色。它能让这些像野马一样奔腾的颜色在他的画中有秩序地出现。 2、播放PPT2:《红色和谐》里红色的墙,红色的桌子、红色的椅子、绿色的窗。强烈的色彩对比被黄色的窗框和黑蓝色的花纹缓冲,显得优雅而快乐。 3、播放PPT3:《国王的忧思》里红、黄、蓝、绿大大小小的色块被巧妙而有秩序地组合在一起,感觉鲜艳夺目又和谐。 4、播放PPT4:《有玉兰花的静物》里红色和绿色有着很多的深浅变化,镜子的架子从深红到浅红到白色。每一片玉兰花都从深绿到浅绿。所以,平面的东西看上去就成立体的了。 5、播放PPT5~6:画家这样的用色本领可不是生来就有的,马蒂斯非常刻苦地练习画画。他每天只吃一顿饭,其余的时间除了睡觉都在画画,在他年老得不能站立时,他就剪纸贴画,《国王的忧思》就是他老年时期的作品。在他虚弱生病卧床时,他就让人把画画的碳棒绑在钓鱼竿上,他在墙壁上画画。他说:他的一生都没有感到过寂寞,因为一直有画陪伴着他,它是幸福而快乐的! (二)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画家马蒂斯 1、你们喜欢他吗? (幼儿表达自己喜欢马蒂斯的理由。) 2、教师小结:一个人如果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就会很幸福。 【设计思路:播放PPT能拓展幼儿对画家马蒂斯的欣赏视野,真个过程要与幼儿互动完成。幼儿熟悉的作品可以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对于他们不了解的内容要要求他们认真倾听。马蒂斯的执着也能让幼儿惊叹,由此可以让他们明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幸福的!】 三、表达表现,大胆运用色彩 幼儿使用材料进行习作,尝试做大师。 (一)、老师准备了许多材料,想尝试做色彩大师吗?试一试吧。 (二)、幼儿自主选择撕纸临摹、色彩创意、实物构景等不同内容进行自由表达。 (三)、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在作品表达的过程中对画家马蒂斯运用色彩经验感知的经验迁移。 大班艺术活动 (四)、幼儿在不断尝试中丰富对颜色对比效果运用的经验。 【设计思路:之前的欣赏让幼儿发现和体会了画家创作《金鱼》时所用的色彩表达方式,这些都在幼儿的心中凝聚成属于自我的“像”。进入习作环节后,幼儿需要将之前理解的、体会的、感受的、发现的都融入自己的表达、练习中,这样的创作极富挑战,能让幼儿在吸收他人经验的基础上运用自我的艺术智慧来解决问题。】 艺术活动教案2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优美连贯,能随音乐想象并用肢体语言初步表现树叶飘落的情景。 2、喜欢欣赏音乐,初步养成良好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带幼儿观察树叶飘落的情景,增强幼儿的直观感受。 2、物质准备:头饰、教育挂图《领域活动·树叶飘落》。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挂图,增强直观感受。 启发幼儿回忆树叶飘落的情景,用语言描述树叶是怎样飘落的。 2、教师演唱歌曲,幼儿欣赏。 教师:小树叶飘呀飘,飘到哪里了?飘到空中像什么?飘到地上做什么?大家边听歌曲边想想。 3、幼儿游戏,感受秋天树叶飘舞的动态。 (1)在地上放一个呼啦圈,引导幼儿围着这个圈趴在地上。呼啦圈里放一些树叶,让幼儿边听录音边模仿微风,轻轻地对这些树叶吹气,看树叶如何在地上跳舞,观察不同的气息会给树叶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2)引导幼儿边欣赏音乐边想象自己是一片小树叶,随音乐飘舞,用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特点。 (3)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动作体验:你觉得自己飘舞起来像什么?落在地上又像什么? 4、弹奏旋律,幼儿随音乐自由朗诵或自由动作。 活动延伸: 1、音乐区:将歌曲的录音放在音乐区,提供树叶头饰或黄色纱巾,供幼儿自由玩游戏。 2、美工区:投放各种形状的落叶,幼儿进行树叶粘贴活动。 3、请家长周末带幼儿拾落叶,一起玩树叶飘舞与飘落的游戏。 活动反思: 开始,引题小树叶。出示一片小叶子,老师问及:看,这是什么?小朋友马上回答:是树叶。教师总结:是一片小叶子。请幼儿跟着说一遍,为下文的诗歌做铺垫。 教师先念一次儿歌,请小朋友说说听到了什么?让幼儿初步感知诗歌中的内容,结合图谱,教师分先后拿出图片请幼儿观察图片上有什么?然后教师在归纳总结,完整性的复述一遍。 好模仿一直是幼儿这个阶段的学习特点,动静结合也是活动的阶段性过程,教师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动作上的创编,部分幼儿已经开始进行模仿。在老师要求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时,大多数幼儿会做动作,但要求念儿歌,只有个别幼儿能够轻轻的跟着念。 因此活动的难点还是需要不断地额加强和巩固。 艺术活动教案3一、回忆绘本,引发幼儿绘画兴趣 引导语:大海里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小黑鱼都遇到了像彩虹果冻的水母、行 走起来像机器的大龙虾、像被线拉住了的怪鱼、糖果般的海草、长长的海鳗、还有像粉色棕榈树的海葵。小黑鱼和小红鱼是用什么办法战胜大鲔鱼的?这一群小鱼是怎样变成一条大鱼的?你还发现了什么?小结:这可真是一群聪明的鱼,原来他们团结起来头朝一个方向,紧紧地一起游,就像一条大鱼了,小黑鱼来当眼睛,小红鱼当身体,一条大鱼就变出来了! 二、细致观察,感受大鱼不同造型 1、观察感受小鱼变大鱼的各种造型 引导语:小黑鱼和小红鱼他们在海里面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我们一起来来看看,他们变成了什么?小结:一会变成大鲸鱼,一会变成食人鱼,一会变成魔鬼鱼,还变成电鳗。小黑鱼和小红鱼们可真聪明! 过渡语:来自大海深处的大鲨鱼听说小红鱼特别美味,它打算吃掉小红鱼他们来美餐一顿。这可怎么办呢?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帮助小红鱼和小黑鱼它们赶跑大鲨鱼吧! 三、幼儿操作,尝试合作拓印装饰 引导语:小鱼们很聪明,变成了不一样的鱼,有大鲸鱼、鳗鱼、剑鱼等。也请小朋友去变一变。 1、介绍材料 引导语:我给小朋友准备了红色颜料,小鱼印章,勾线笔,白色纸张,还有一些其他的辅助材料。(小鱼印章蘸上红色颜料可以变出小红鱼,白色的纸张可以用来设计大鱼的造型,冰棒棍可以变成漂亮的.珊瑚,绿色的纸条可以做水草等。) 2、提出操作要求 引导语:在赶跑大鲨鱼之前,小朋友要记住一些小诀窍哦! (1)先与同伴设计大鱼的造型,并合作用小鱼印章将轮廓印出再填满。 (2)选择合适的辅助材料进行装饰海底世界,让画面变得更美。 (3)保持画面整洁,使用完印章放回盘子中。 3、幼儿合作拓印 引导语:现在请小朋友们去帮助小红鱼们把大鱼变出来,把大鲨鱼赶跑吧!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合作将大红鱼的轮廓先印出来,再印大鱼身体里面的小红鱼,且能使用合适的辅助材料进行装饰画面,增加画面的美感。 四、欣赏作品,感受画面独特美感 引导语:海底世界这么热闹,都有谁?小朋友们合作变出什么样子的大鱼呢?你们的大鱼美在哪里?你们的海底世界美在哪里? 艺术活动教案4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和表现歌曲中速度/力度的变化及切分音符,启发幼儿用四种不同的唱法分别表现四种小动物的形象。 2、启发幼儿探索区分四种四种动物走路的不同姿态。 3、尝试创遍歌词及动作,体验与同伴一起表演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认识小鹿/小鸭子/小乌龟/小花猫四种动物。 2、场景布置:四间小房子,小鹿/小鸭子/小乌龟/小花猫图片各一张。 三、活动过程 1、教师逐一出示图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熟悉歌词。 2、教师带领幼儿按节奏念歌词。 3、教师示范演唱歌曲一遍,幼儿欣赏。 4、幼儿跟学歌曲,教师提醒唱准切分音符。 5、引导幼儿比较四种动物走路的姿态,启发幼儿用四种不同的'唱法来表现力度/速度的差异。(用跳跃/平稳/缓慢/轻柔的歌声分别表现四种动物的形象。) 6、鼓励幼儿大胆的用四种不同的唱法演唱歌曲。(分两遍,第二遍加上动作表演) 7、创编歌词及动作:A跟着音乐表演自己喜爱的动作。 B说一说自己创编的小动物,教师帮助创编歌词。 四、活动结束:集体游戏 教师带幼儿玩游戏:《动物找家》 将场地划分四块为小动物的家,请幼儿自由选择/扮演小动物。每个小动物开始唱自己的那句歌词时前进,并在歌词唱到最后一个字时,刚好到达自己的"家"。(用同样的方式返回自己的座位,注意:同伴之间不能碰撞) 艺术活动教案5活动目标: 1、了解窗花的特点及内在含义。 2、通过欣赏和了解窗花的多样性后,尝试用挖空、折剪法等技能剪出多种图案的窗花。 活动准备: 1、视频:过年时家家户户剪贴窗花的情景。 2、搜集民间各式各样窗花的资料。 3、大小不同的红色正方形纸、剪刀、胶水或透明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视频:过年时家家户户剪、贴窗花的情景,让孩子感受过节时欢乐的氛围。并师幼一起讨论: 1、短片中的家人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贴窗花呢?(要孩子了解窗花是我国所特有的民间艺术和民族文化,是人们迎接新年的吉祥物,是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祝愿的象征。) 2、出示各种各样的窗花让幼儿观察:说说上面是什么图案?(窗花虽然形态各异,但有着对称的美,窗花的折剪法有很多,常见的有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等折剪法。) 二、中间部分:老师剪窗花,请幼儿仔细观察剪窗花的过程 1、(1)启发幼儿描述剪窗花的过程。先将正方形的`纸对角折,鼓励幼儿在对折时一定要将边与边对整齐,找好中心点,在两边剪出半圆、小三角等图案,剪时不能从一边剪到另一边,否则会剪断的。 (2)介绍剪纸所用到的工具:剪刀—剪纸的主要工具,纸张—剪纸的基本材料。 2、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尝试剪窗花并总结剪纸经验。(提醒幼儿在剪纸的过程中注意安全。) (1)幼儿尝试对角三折,尽可能的对角对折,做到边对边,角对角。 (2)幼儿用剪刀大胆的在三角形的两边剪出半圆形、三角形,鼓励幼儿剪出大小不一的图案。 (3)针对剪纸中出现的问题,一起思考。为什么容易把窗花剪断?探讨怎样才能把窗花剪得更漂亮,更好? 3、幼儿结合自己的探索经验,再次尝试剪窗花。 三、结束部分:共同粘贴、欣赏窗花 1、将自己的窗花粘贴到窗户上,共同装扮教室,让教室充满喜庆。 2、自由欣赏同伴的作品,体验通过自己的双手装扮教室的喜悦,感受自己的成功感,让幼儿更充分的感受到一些过年的民间习俗。 艺术活动教案6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教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并学会演唱歌曲。 2.教育幼儿爱护小动物,不随意伤害和屠杀。 教学重点: 教幼儿理解并学会歌曲。 教学难点: 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整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电子琴图片头饰课件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生问好 2.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好。森林里马上就要召开唱歌比赛了,许多小动物都报了名,都想得第一名。看!我们现在正在练习唱歌呢!你们也来练一练自己的小嗓子,去和我们一起唱歌好吗? (1)练声 (2)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都是谁在哪儿唱歌,好吗? 二、基本部分 1.幼儿欣赏歌曲。 2.歌曲中都有谁? 它们是怎么唱歌的?(依次出示几种小动物的课件,启发幼儿说出歌词,并将图片贴入背景同时在复述一遍歌词) 3.幼儿练习朗诵歌词 做动作朗诵 4.幼儿再次欣赏歌曲。 5.教唱歌曲 6.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头饰,练习歌曲。教师指导幼儿完整练习演唱歌曲。 (1)幼儿完整表演歌曲。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上课情况并教育幼儿爱护和保护小动物,不随意伤害和屠杀。 2、播放音乐。师:听!唱歌比赛开始了,我们一起去参加吧! 附:歌曲 1=C4/4 123231︱555—︱565431︱222————— 小黄狗在门口汪汪汪小鸭子在水里呷呷呷 123231︱666—︱565431︱221—︱ ———— 小喜鹊在树上喳喳喳小青蛙在田里呱呱呱 艺术活动教案7一、活动名称: 《哈哈小孩》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在折纸上的绘画,了解折纸绘画的奇妙之处。 2.培养幼儿创新能力,将舞蹈的动作画在纸上,能将断开的小孩连接起来。 3.能从活动中感受到创作的乐趣,激发幼儿独立创作、深入探究的能力,并能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作品。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课件;活动音乐(《熊之舞》、《祖国祖国我们爱你伴奏曲》、《欢快的伴奏曲》);筐子4个;幼儿每人一张没有折过的彩纸、两张折过的彩纸、一支黑色勾线笔;哈哈小孩图片。 2.经验准备:幼儿有过绘画简单线条勾勒的小孩的经验,能熟练运用彩笔,且要有一定艺术创作和艺术表现力。 四、活动过程 ㈠开始部分 1.问好环节 播放《熊之舞》的音乐,幼儿跟着老师进入活动室。 教师:小朋友们好!(幼:老师好) 教师:今天呀,见到小朋友们,老师很开心!所以呀,我想和小朋友们先来跳一支舞。好,所有小朋友们起立! 2.请幼儿跟着图片上的小朋友的动作一起舞动。 舞动前提出要求: 教师:在跳舞前呀,老师有一个小要求,请小朋友们跳的时候仔细看看我们上面的小朋友跳的什么样的动作,看看她跳的好还是我们跳的好。(音乐起) ①要认真仔细观察他们的动作。 ②要跟着节奏做动作。 3.教师出示和真人舞蹈动作一样的美术作品(哈哈小孩),请幼儿跟随音乐边欣赏边舞动。 教师:这支舞跳完了。老师想问小朋友们刚才她们的动作你们记住了吗? 教师: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我在刚才跳的时候呀变了一个魔术,你们看一看是什么?看看我把谁变到了这个上面,睁开眼睛。 教师:噢!是刚才在上面跳舞的小孩子,被我给变到哪里了? 教师引导幼儿:我把她画在了纸上,我用我的魔法笔刚才把她画了上去,那现在请小朋友们再一次的运用你们的才能,我们看看自己能不能也创作一些舞蹈的动作。一会儿呀,自己把自己跳舞的过程呀画在哪(幼:纸上)?谁能创作更多的舞蹈动作,谁就多多的展示出来。 教师:好,那我们一起开始!看谁能创作出更多的动作,不一样的(请跳的好的小朋友上来示范跳) 教师:好,你们的动作都创作完了。我们今天要变一个大魔术,我们的魔法和我们刚才的动作有关系,那么现在请小朋友们运用你们的智慧,运用你们的想象力,把你刚才自己跳的各种各样美丽的动作画在我们的画纸上。现在呀,我已经把你们的画笔和画纸赋予了魔力,一会儿我们就能见到奇迹的诞生! ㈡基本部分 1.幼儿在平整彩纸上创作 ⑴教师启发幼儿回忆并画下刚才的舞蹈动作。 创作前提出要求: 教师:现在就是你们的时间到了,你们来变魔术,让老师看一看。你们要用自己的想象力。 ①在彩纸上画一个舞动的`小孩。 ②要把小孩画大,画高,画满整张纸。 ③用简单的线条来画。 ⑵教师巡视,及时予以点评。 2.幼儿在折纸上横向创作 ⑴幼儿成为魔术师,在折纸上画下刚才设计的小孩。 创作前提出要求: ①一定不要展开这张纸。 ②在折纸上创作,折纸横着放。 ③要把小孩画大、画高、画满整张纸。 ⑵教师巡视,引导幼儿不要刻意避开折线,把小孩画满,画大,及时点评。 ⑶探索折纸创作奥秘 ①幼儿展开折纸,发现小孩断开。 教师:请幼儿说说什么分开了?(耳朵、身体……) ②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折纸绘画的奥秘 a.在折纸上创作小孩,展开后小孩会断开。 b.将什么部位画在折线上,什么部位就会断开。 ⑷幼儿探索连接断裂处的方法 幼儿找出方法连接断裂处:用直线将断裂的两个点连接起来。 3.幼儿在折纸上纵向创作 ⑴幼儿成为魔术师,在折纸上画下刚才设计的小孩,想让小孩的什么部位断开,就把什么部位画在折线上。 创作前提出要求: ①千万不要展开这张纸。 ②在折纸上创作,折纸竖着放。 ③要把小孩画大、画高、画满整张纸。 ⑵教师巡视,引导幼儿不要刻意避开折线,把小孩画满,画大,及时点评。 教师:这次的魔术和上次的有什么不一样?谁能告诉老师全部分开了怎么办呀? 教师:用什么方法?(把断开的部分用直线连接起来)小朋友们把他们连起来,看看会变成什么样子?会不会让你们捧腹大笑。 4.作品展示 幼儿起立跟随音乐展示自己设计的作品,并做出相应舞蹈动作。教师及时点评,鼓励幼儿创作。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起立,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自己创作的哈哈小孩是什么样的(先模仿胖的,在模仿苗条的),他们呀,有各种各样美丽的动作,那现在就让我们用舞蹈把刚才自己画的三幅作品展示出来吧,自己画的什么动作就跳什么动作。 ㈢结束部分 鼓励幼儿进行活动延伸。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今天呀你们和老师一起当了一次魔术师,在折纸上进行了两次创作,一次把折纸横着放,变出了苗条的自己,一次把折纸竖着放变出了胖胖的自己,那现在让我们回家后再把折纸斜着进行一次创作,看看会出现什么样的魔法! 五、活动延伸 回家后进行第三次折纸绘画创作,将折纸斜着放,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小孩。鼓励幼儿不断探索,激发幼儿对美术创作活动的浓厚兴趣,并乐于与同伴分享成功的喜悦。 艺术活动教案8一、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年龄小,动手能力差,特别在撕纸方面表现尤其突出,他们对撕的力度及外形不会把握,因此我设计了撕贴“送伞”这一活动,初步发展幼儿的撕贴技能,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 二、活动目标: 1、学会沿针孔轮廓撕蘑菇伞,掌握撕的技能。 2、激发幼儿相互合作、帮助的情感。 3、发展幼儿的操作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大背景图一副(图下方有兔妈妈和小兔劳动的场面,图上方画有乌云雨点。) 2、两张半幅图(一张是阴天,一张是晴天,可覆盖整幅大背景图的上方。) 3、带有蘑菇伞针孔轮廓的大纸一张,带有蘑菇伞针孔轮廓的幼儿操作纸若干、浆糊、抹布每组一份。 四、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做律动进教室,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出示大背景图(晴天图覆盖乌云和雨点), 1、提问:(1)图上有谁?他们正在干什么?(2)天气怎么样? 2、在晴天图上再覆盖阴天图。 提问:(1)呀!一会儿天气快要怎么啦? (2)小兔们淋了雨会怎么样? (3)那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能使小兔们淋不到雨呢? 3、教师小结幼儿的办法,那我们一起来做些伞送给小兔们,好不好? (三)教师讲解示范撕伞的方法。 (1)教师着重示范讲解撕伞。 (2)伞撕好了,那怎样送给小兔呢(启发幼儿说出伞应送到小兔的头上方)?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提出作业要求(提醒幼儿操作时注意卫生)。 (2)幼儿操作,教师注意个别指导。 (3)教师表扬鼓励相互谦让、帮助的幼儿。 (五)活动评价。 (1)小朋友你们看,哪一把伞最好看?为什么?(幼儿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并提出建议和希望。) (2)刚才呀!小兔们得到了我们小朋友的'帮助,他们非常高兴,还说要谢谢小朋友呢!那平时别人有了困难我们应怎么做呢?对,不管是谁得到了别人的帮助都会很高兴的,你们愿意帮助别人吗? 五、活动延伸: (1)在美术区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不同形状的轮廓纸,继续提高幼儿撕和粘贴的技能。 (2)在日常活动中积极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帮助。 艺术活动教案9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自由地创编动作,并且能够边听音乐边做游戏。 2.培养幼儿喜欢参加音乐游戏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猫妈妈头饰一个,小猫头饰若干(活动前戴好)。 2.活动前幼儿已基本熟悉歌曲《找小猫》。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今天天气真好,猫妈妈要带猫宝宝们去出游,出发吧。 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进教室,并做简单律动《小花猫》。 2.师:让我们休息一下吧。 此时示意小朋友坐下,放幻灯片,幻灯片里有背景音乐《找小猫》,播放的同时幼儿可以跟唱。 再放第二遍音乐,这次老师跟着音乐做起了简单动作,此时幼儿也会跟着学老师的动作。音乐结束的时候,老师对表现好的给予肯定,对不主动表现得给予鼓励。 师:某某小朋友做的很好呢,某某小朋友也可以做得一样好的。看看哪个小朋友可以做与其他小朋友不同的动作?小猫们,跟猫妈妈一起动起来吧。(此时再播放一次音乐) 3.音乐结束。 老师总结小朋友们的动作,也可让小朋友单独出来展示自己的动作,对表现认真的,有创新的加以表扬,对不太敢于表现得加以鼓励。 4.做游戏——找小猫。 师:刚才呢,可爱的小猫们做得都很好,现在,你们愿不愿意跟猫妈妈做《找小猫》的游戏啊?这个游戏跟躲猫猫有点像,放第一段音乐的时候,我们做刚才做得动作,当听到“找个地方躲躲好,妈妈快来找”的时候,小猫儿们要找个安全的地方躲好。第二段音乐响起的.时候,猫妈妈表演,当唱到“找呀找呀找呀找”的时候,妈妈开始找小猫,被找到的小猫暂时退出游戏,等待下一轮的游戏。第二段音乐结束时,猫妈妈问:“没找到的小猫在哪里”时,小猫一边喵呜喵呜的叫,一边回到猫妈妈的身边。 接下来开始新一轮的游戏,幼儿熟悉游戏后,也可让幼儿扮演猫妈妈,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5.活动结束。 师:天黑了,猫宝宝们要回家了。(再做一次开场的律动。) 艺术活动教案10活动目标: 1、感受青花瓷的独特美,初步了解青花瓷白底蓝花的特点和各种吉祥纹饰。 2、能够用语言、绘画等形式大胆表达自己对青花的审美感受和体验,喜爱中国传统青花瓷艺术 3、让幼儿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青花瓷盘图片PPT;背景音乐。 2、纸盘;蓝色颜料;画笔、棉签;纸盘托架;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活动兴趣。 师:你知道瓷盘吗?你见过的瓷盘是什么样子的? 2、欣赏青花瓷盘,感受和初步了解青花瓷色彩、纹样的美。 (1)欣赏"青花瓷"PPT,初步感受。 师:看了这些瓷盘你有什么感觉? (2)感受和初步了解青花瓷白底蓝花的色彩特点。 师:这些瓷盘是什么颜色的?蓝色和白色搭配在一起,你感觉怎么样? 教师总结、介绍:这种在白色的底上画上蓝色的花纹,叫"青花"……(3)感受和初步了解青花瓷盘上的各种吉祥纹样。 师:青花瓷盘上有哪些花纹?这些花纹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总结:美丽的青花瓷盘不仅可以装饰我们的生活,还把美好的祝福带给大家……(4)进一步欣赏,初步了解青花瓷盘花纹的布局结构。 师:这些花纹画在瓷盘的什么地方? 3、拓展经验,知道青花瓷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 4、幼儿尝试自己绘画青花纸盘,进一步感受青花瓷的美。 (1)激发兴趣、介绍工具材料。 (2)引导幼儿思考:你想画什么花纹?画在瓷盘的什么地方? (3)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5、作品展示与评价。 师:你们觉得小朋友们画的青花盘怎么样?你觉得哪一个盘子最美,哪里最美? 活动反思: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色彩缤纷、形态各异的精致盘子,走进了家家户户。而那些富有传统文化的青花盘,被越来越少的人所青睐。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感受白底青花独特的色彩美和对称美,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美丽的青花瓷盘》。 在整个活动实施的过程中,首先,我用浅显、易懂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了“中心对称”的作画方式,突出了重点。我特意自制了一个“中心对称”图案非常明显的青花瓷盘,让幼儿先认准“中心”,接着用“找一样的图案”的方法,让幼儿逐渐理解“中心对称”的方法就是:以中间的图形为中心,围绕这个中心面对面用一样的图形来装饰的方法叫中心对称。在幼儿初步理解中心对称的基础上,我还给幼儿上来操作的机会,一方面检验幼儿掌握中心对称的情况,另一方面,起到给幼儿示范操作的`作用。其次,在作品呈现的方式上,我考虑了色彩与内容的搭配以及作品的呈现效果。青花瓷的色彩是白底蓝花,我给幼儿准备的课件、盘子插座都是“白底蓝花”的色彩搭配,作品本来是呈现在嵌体板上的,我考虑到如果把作品放在插座上,作品会更具美感、整体效果会更好。最后,在这个活动中,幼儿的环保意识,环保行为习惯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知道一次性的盘子还能变废为宝制作“青花瓷盘”呢。 同时,在活动中,我也发现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1、在给幼儿介绍磁盘花纹的时候,没有用简浅易懂的语言,解释不是很到位; 2、幼儿在装饰过程中,还有个别幼儿围绕中心进行装饰,不能很好的运用“中心对称”的方法来有规律的进行装饰盘子; 3、在幼儿相互欣赏作品时,太随意,没有提出明确要求。 艺术活动教案11活动目标: 1、体验用多种方法进行美术活动的乐趣。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3、创造性使用材料。 活动准备: 1、彩笔、画纸、毛线、各色皱纹纸、胶水或浆糊、幼儿剪刀。 2、未涂色的各种形状的灯笼;各种形状的彩旗;制作吊环用的各种不同颜色的图形。 3、提前训练1名大班幼儿扮演小猫咪。 4、欢快、喜庆的背景音乐。 活动设计: 一、以“小猫咪过生日”为由,为它装扮漂亮的房间,进行谈话。 1、情景导入:“今天是小猫咪的生日,它嫌自己的房间不够漂亮,特别想要一个漂亮的房间,趁小猫咪不在家,我们去把它的房间打扮漂亮些,作为生日礼物,给小猫咪一个惊喜吧!”(音乐起,师带幼儿开火车来到小猫咪的家) 2、共同商讨:宝贝们,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装饰小猫咪的房间?(鼓励幼儿大胆说、多说,及时表扬有创新想法的幼儿) 二、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制作想做的饰品来装扮小猫咪的房间,教师巡回指导(制作过程中配欢快、喜庆的背景音乐)。 1、装扮画纸的.幼儿:引导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在画纸上画自己喜欢的东西。 2、给灯笼涂色的幼儿:让他们先观察灯笼是什么样子的;幼儿涂色时,引导他们不要涂到轮廓外面去,顺着一个方向涂色;帮助幼儿涂画各种颜色的灯笼。 3、做彩条的幼儿: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皱纹纸,剪、撕成不同长短的长条。 4、做彩旗的幼儿:启发幼儿欣赏、观察彩旗的色彩和形状(彩旗的形状可以多样:长方形、三角形等),用剪刀剪出不同的彩旗。 5、做吊环的幼儿:引导幼儿用浆糊(胶水)粘好图形、并用毛线把各种不同颜色的图形串起来,自由发挥,做成好看的吊环。 (注:①也可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利用材料,制作不同的东西。②及时提醒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事项:在绘画涂色时注意卫生,尽量不要涂在手上、衣服上;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在粘贴图形时,不要用太多浆糊,以免弄脏作品等)。 三、教师同幼儿协商如何用自己制作的东西装饰小猫咪的房间。 幼儿自由讨论:将自己制作的饰品,贴挂在合适的位置。(如:美丽的图画张贴在墙壁上;好看的吊环挂在天花板上;五颜六色的灯笼挂在房间绳子上等) 四、“小猫咪出场了!”同幼儿欣赏装饰好的房间、欢快地舞蹈。 1、情景导入:“咚咚咚,谁呀?(开门)小猫咪来了,我们请小猫咪参观一下自己的新房间,变漂亮了吗?” 2、小猫咪向小朋友致谢,互说礼貌用语。(谢谢、不客气等) 3、小朋友唱着英语歌曲《HappyBirthday To You》,小猫咪围在小朋友的中间,同小朋友欢快地舞蹈。 五、活动结束后,注意提醒幼儿收拾好材料和用具,保持清洁。 艺术活动教案12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尝试表演音乐中的角色。 2、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愉快。 活动准备: 熟悉故事和歌曲《拔萝卜》 胸饰若干 大萝卜。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1、前两天我们学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一起来用好听的声音唱一唱,我们可以一边唱一边做动作.。 2、提问:刚才你们是怎么拔萝卜的啊?(引导幼儿跟着音乐一下一下地拔)。 二、体验不同的角色 1、我们看谁来拔萝卜啦?(老爷爷),老爷爷来拔萝卜的时候,他是怎么来的呢?(慢慢走、摸胡子、驼着背、、、、、)他在拔萝卜的时候会有什么表情呢?(引导幼儿充分想象,体验老爷爷走路的动作、神态、)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扮演老爷爷,看看谁学的最像? 2、老爷爷没有把萝卜拔起来,他又喊来谁啦?(老奶奶)老奶奶她又是怎么来拔萝卜的呢?(噢!老奶奶和老爷爷一样,他们都年纪大了,走路的时候都是慢慢的,驼着背、、、、)他们把大萝卜拔起来了吗?老婆婆又喊来了谁? 3、小姑娘她是怎么来拔萝卜的`?(蹦蹦跳跳的、、、、、)他们把大萝卜拔起来了吗?小姑娘又喊来了谁? 4、小黄狗它是怎么来拔萝卜的啊?他们把大萝卜拔起来了吗?小黄狗又喊来了谁? 5、小花猫它是怎么来拔萝卜的啊?他们把大萝卜拔起来了吗?小花猫又喊来了谁? 6、小老鼠它是怎么来拔萝卜的啊?小朋友们想想看,小老鼠的眼睛看东西是怎么看的?(贼眉鼠眼) 三、分角色扮演,愉快的进行游戏 1、今天,你们想不想来表演这个故事啊?姚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老爷爷、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的胸饰,你想扮演什么角色你就选什么胸饰,想好你扮演的是谁,你是怎么来拔萝卜的?(游戏第一遍)出示大萝卜。我们把这个大萝卜跟着音乐一起把它拔起来,提醒幼儿注意听音乐。 2、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再次进行游戏。 艺术活动教案13【设计意图】 注重幼儿的兴趣和终身教育是活动的两大特色。幼儿园是现代幼儿生活学习最为熟悉的环境之一,活动开始我就从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情感态度着手,注重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在整个活动中我都是强调以幼儿自主参与活动为中心培养幼儿的兴趣。有了这种兴趣才能让幼儿对下面乃至今后的手工活动保持积极的心态,这种心态对幼儿以后的工作学习都是会有影响的是至关重要的。活动中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对幼儿表达出现困难的地方加以点拨。使每个孩子都能充分自主的参与到活动中。大班幼儿好奇心、自我表现的欲望强烈,凡事都想自己动手试一试,做一做。本活动主要练习幼儿粘、画、剪的技能,面具图片的呈现深深吸引孩子的眼球,在探索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线条和色彩,创造性的表现《西游记》人物的面部特征,加深对西游记人物的认识和情感。 2、学习制作面具。 3、让幼儿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准备: 1、油画棒、剪刀、孙悟空面具轮廓、绸子。 2、有关《西游记》人物形象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课件) 师:今天,从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小朋友们听一听他是哪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曲?你们喜欢西游记的故事吗? 小朋友,故事中都有谁?他们师徒四人去干什么?我们现在就来一一认识一下他们! 二、结合课件引导幼儿观察人物的形象特征。 师:看,这是谁? 幼:孙悟空 师:孙悟空长什么样?谁来说一说! 幼:桃形脸、圆眼睛、周围长着猴毛 小结:孙悟空长得桃形的脸,脸的周围长满了毛,圆圆的眼睛。 同样方法引导幼儿观察猪八戒、沙僧、唐僧的外形特征,并进一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引导幼儿看步骤图,学习制作面具 师:小朋友快看!那是什么地方? 幼:西游记小剧场 师:小朋友想不想到西游记小剧场去表演? 幼:想! 师:那去之前我们要准备制作一些他们的?(手势提示) 幼:面具! 师:怎么做呢?看!(出示步骤图)第一步怎么做?谁来说一下! 幼:画头像 师:非常棒!在纸上画出孙悟空的头像,孙悟空脸型是什么样的? 幼:桃形 师:那我们先画孙悟空桃形的脸,然后在脸周围画上他的猴毛,头上还带着紧箍咒,最后添画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教师示范绘画) 师:第二步怎么做?谁来说一下! 幼:涂上颜色 师:很简单!涂上小朋友喜欢的漂亮的颜色 师:第三步呢?谁来说一下? 幼:剪下头像、挖出眼睛 师:怎样挖出眼睛呢? 幼:把剪刀伸进去剪 师:很好。(老师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挖眼睛的方法,从而解决制作难点:先把剪刀在眼睛中间钻一个孔,然后沿着眼睛的轮廓剪下来) 师:第四步就是系上绳子(用剪子在猴子的耳朵上穿上小孔,把绳子穿过去系好) 四、展示作品 幼儿完成作品后,戴着面具在音乐中自由的表现猴子的动作,调动幼儿的情绪。 五、结束语: 小朋友你们表演的孙悟空太像了,你们和孙悟空一样聪明,制作出自己喜欢的面具,真的非常棒,徒儿们跟着师傅一起去西天取经吧! 教学反思: 1、教学思想观念新教学模式的改变:我打破了原来单一的课程模式,以幼儿为中心,师生共同建构课程,五大领域互相渗透,各科教学互相融合的课程模式,在活动中渗透了语言、科学、社会、艺术等学科知识,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2、教学方法活本次活动教师灵活的运用了游戏法、谈话法、情景表演法、探索发现法,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情景中大胆地探索与表现,使其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3、教学效果好。 (1)教学重、难点突出,幼儿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 (2)帮助幼儿获得关键经验。 艺术活动教案14活动目标: 1、根据歌词,随着音乐进行模仿动作 2、表现小猪睡觉时可爱的样子,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小猪操》小猪头饰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朋友,瞧,是谁呀? 配班老师带上小猪头饰扮演小猪,很伤心地说:等下我就要去参加森林舞会,可是我还不会跳小猪操呢,你们能帮帮我吗? 师:宝宝们,我们来帮帮小猪吧。 二、结合课件,教师以念儿歌的形式,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并模仿动作 师:小猪,把你的音乐放给我们听听。(老师播放音乐一次) 师:歌曲里讲了什么?(幼儿回答) 播放课件,同时教师以念儿歌的形式念歌词,帮助幼儿了解歌词。 师:原来讲得是小猪吃饱后睡觉的样子,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教师边念歌词边做动作,带领幼儿学做动作。 三、播放音乐,跟着音乐做小猪操 1、跟着音乐学做小猪操 师:动作学会了,我们跟着好听的`音乐一起跳吧。 教师带领幼儿跟着音乐连贯地跳两次。 2、幼儿跟着音乐来做小猪操 师:小朋友学会小猪操了,现在请小猪和你们一起跳。 幼儿带配班教师跟着音乐连贯的跳两次。 四、结束活动 配班教师:谢谢你们,我们一起去参加森林舞会吧。 在音乐中,教师带领幼儿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艺术活动教案15一、设计意图: 双簧是一种曲艺形式,也是一门舞台艺术。大多是成人表演的节目,幼儿园的孩子对这方面的经验很少,但大班孩子在心理上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与认识新鲜事物的兴趣,喜欢尝试。在日常儿歌的学习活动中,对儿歌内容的理解能力有所增强,表述时也能体现出儿歌的韵律与节奏,喜欢边说儿歌边自然的加以动作表现。考虑到这一点,也为了引导孩子们了解双簧这一曲艺形式,感受双簧的艺术魅力,敢于尝试表演,我就选择了既贴近幼儿生活又适合双簧表演的内容——《小螃蟹找朋友》。儿歌内容幽默诙谐、极富表现力,让孩子在尝试、探索中感受双簧表演的魅力。 二、活动目标: 1.欣赏双簧表演,了解双簧这一曲艺的基本表演形式和特点。 2.通过观察与尝试表演,学习双簧表演中“前脸”与“后背”的分工与配合。 3.能大胆参与表演,体验双簧表演中的诙谐、幽默,激发幼儿对曲艺表演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会儿歌《小螃蟹找朋友》。 2、双簧视频。 3、图卡、汉字(前脸、后背)、白色即时贴。 四、活动过程: (一)复习儿歌《小螃蟹找朋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我们一起把刚学的儿歌《小螃蟹找朋友》表演给客人老师看,好吗? (二)欣赏双簧视频,感知表演的形式与方法。 1、你们表演的真棒!我也带了一段表演,请小朋友们来欣赏。看看他表演的.好不好?什么地方好?(提出看到要求) 2、幼儿欣赏视频。 3、讨论:看看她们是怎么表演的?他们是怎么分工合作表演的? 小结:这种两个人演的像一个人的表演叫双簧。坐在前面的人叫“前脸”,躲在后面的人叫“后背”。双簧是我们中国曲艺的一种,是一种逗人乐的表演。 (三)再次欣赏双簧表演,观察“前脸”表演的特点。 1、她们表演的好不好呢?什么地方表演的好?你为什么觉得好笑(好玩)? 我们再来看看! 2、幼儿再次欣赏双簧。 小结:他的动作、表情和说话都很有趣、很夸张。 4、游戏:听话学样 那我们也来玩个这样动作夸张的游戏。我来说,你们根据我说的意思做动作。比比看,谁的动作最有趣、最夸张。 (四)探索双簧表演方法。 师:那我们能不能把学的那首儿歌用双簧的形式来表演呢? 1、探索尝试“前脸”的表演方法。 1)集体学习口型表演。 2)尝试动作与口型配合表演。 3)讨论:“前脸”怎么表演的有趣?(动作幅度要大,表情、口型要夸张) 4)请个别幼儿上前做做,再集体练习。 2、分角色表演:教师做“后背”,幼儿表演“前脸”给客人老师看看。 3、幼儿评价:我这个“后背”表演的怎样? 小结“后背”的表演要求:声音响亮,说话速度不能太快…… 4、请个别幼儿上前表演,集体评价、整理幼儿的经验。 你觉得他们表演的什么地方好,什么地方还需要改进? 5、讨论并创编“前脸”的提醒动作。 刚才发现前脸和后背表演的时候没有一起开始,后背和前脸怎么才能一起表演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幼:拍一手、跺一下脚、拍腿等等。 (五)两两结对尝试表演双簧。 1、交代要求:两人一组,商量好角色表演。 表演前,前脸要有一个提醒动作。 动作表情声音都要夸张有趣。 表演完后交换角色。 2、幼儿结伴表演《双簧》 (六)表演给客人老师看看。教师加上道具(快板),给幼儿打节奏。进一步提高幼儿表演的兴趣。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