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陶罐和铁罐的教案 |
范文 | 陶罐和铁罐的教案范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陶罐和铁罐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陶罐和铁罐的教案1【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骄傲、傲慢等13个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陶罐、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2、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 1、陶罐、铁罐的图片。 2、幻灯片。 3、课文的朗读录音带。 【教学时间】 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言 每个孩子的童年都离不开童话,同学们都很喜爱读童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关于陶罐和铁罐的故事,有兴趣吗?(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陶罐铁三个字。 请大家齐读课题 这就是陶罐的图片,这就是铁罐的图片(粘贴) 下面就请同学们听录音带中的故事,边听边想,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板书:谦虚,骄傲)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陶罐的谦虚,哪些语句又体现了铁罐的骄傲? 2、指名读句子,(出示幻灯片)回答问题。 第一组:A、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3、出示句子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①师:由于陶罐说得有道理,铁罐恼羞成怒了,生气时怎么说话?(声高气粗) ②指名读,你听出哪些词同学重读了吗?此时的铁罐还只是骄傲吗?(板书:无礼) ③谁愿意读读?读出你不同的理解。 ④陶罐听了铁罐无礼的话后,是如何回答的? 4、出示句子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①自读这句,体会出什么? ②谁来读读这句话? ③有什么可吵的呢?表达了什么意思?如果把它变成陈述句,好不好,为什么? 齐读这句话。 ④陶罐都已经这样说了,而铁罐收敛了吗?文中是怎样写的? B、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提问: ①读这两句时语气一样吗? ②读时能变换语调吗? ③谁愿意读一读。 a、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b、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Ⅰ、小组内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两句。 Ⅱ、学习汇报,评价 Ⅲ、你是从哪个词体会出铁罐的骄傲的? 轻蔑是什么意思?轻蔑是一种什么样的神态?两个懦弱在读时语气相同吗?为什么? Ⅳ、找两位同学对着读 Ⅴ、指名读句子。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仔细看标点,想想怎么读,再读。 Ⅵ、过渡:许多年以后,当陶罐被挖出来时,它说的第二句话是什么?谁来读一读。你体会出什么? 三、(去掉四部分对话的提示语)朗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 2、指名同位读。 3、分男女生读。 四、谈收获 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要谦虚,不要骄傲 2、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 3、骄傲的人下场是可悲的 五、作业: 1、请将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小组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的教案2【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录音机、头饰、陶罐和铁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看,这是什么?(陶罐)──板书:陶罐 仔细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也可以上来摸一摸。 同学们再看看,这是什么?(铁罐)──板书:铁罐 仔细再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呢?(找同学说说) 很久很久以前,在他们俩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大家想不想听听?(想) 揭示课题: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陶罐和铁罐(板书27、和)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一听这个故事吧。 2、大家说故事好不好听啊?(好听)既然这么好听大家还不赶快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有困难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B、大家说故事好不好听啊?(好听)想不想自己读读?(想)那就请同学们打开书看107页读读这个故事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有困难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3、识记生字: ⑴同桌合作记生字: 刚才我看到有的同学做得非常好,他一边用手指着课文后的生字一边认读,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在同桌之间这样做一做,一个同学用手指着另一名同学认读,对读的不对的字要及时纠正。 ⑵生字卡识字: 老师手里拿的就是本课的生字朋友,同学们看看认识吗?(出示生字卡,先请学生一起认读再找个别同学认读) ⑶学生领着齐读生字。 4、识记词语: ⑴生字朋友看来同学们是认识了,可是还有一些词语朋友我们还没认识,如果记住了这些朋友,同学们读课文会读得更好理解得也会更容易。那就让我们从课文中找一找这些朋友吧。找找了就把他们划下来。尤其注意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⑵找同学读读划的词语。 ⑶出示课件,认读词语(个人读、分组读、齐读) ⑶同学们,课文中的泡泡问我们,“奚落”是什么意思,而且告诉我们可以联系课文来理解,那么同学们,你们懂了吗?赶快读读课文,说出来交流交流。 ⑸好,同学们做得非常好,说得更好。那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理解“相提并论”和“和睦相处”这两个词语呢?试试看。 ⑹出示课件,读课文填空。 三、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找几名同学接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特点。 3、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⑴同学们认为刚才几名同学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或者不好在哪里?大胆的起来说说,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⑵你觉得铁罐像个什么样的人?从那里可以看出来?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画出来并读一读。(找同学起来汇报) ⑶你觉得陶罐像个什么样的人?从那里可以看出来?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画出来并读一读。(找同学起来汇报) ⑷那我们应该分别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他们说的话呢?在小组里试着分角色读一读。 ⑸全班交流,展示朗读。 ⑹练习表演,交流展示。 没想到同学们读课文读得这么好,刚才有同学就说他能把这个故事演一演,我想不光这名同学能演,全班同学都能演,大家说是不是?(是)那到底谁演得最好呢?我们拭目以待。 请同学们抓紧练习,争取以最精彩的表演征服全班同学。 ⑺现场采访: 同学们说他们演得好不好?(A、好)(B、如果有同学说不好,那就找同学说说哪里不好,应该怎样演?然后另找一小组上台表演) ①小演员们先不要回去,你们现在已经成了全班的小明星了。下面给全班同学一个当记者的机会,我们开一个小小的记者招待会,记者们将有一些不明白的问题向你们请教,请做好准备。哪位小记者先来? ②好,同学们,通过这次表演,我们班又有一批小明星诞生了。我呢,现在摇身一变成了一名电视台的记者,要现场采访一下我们的小明星。 请问铁罐,你为什么奚落人家陶罐? 请问陶罐,铁罐这样奚落你,你为什么不但没给他急反而劝他和睦相处呢? 希望人人都能像陶罐你这样,那么世界将会更美好!还有陶罐,在人们把你挖出来的时候,你还惦记着铁罐,而且称他为兄弟,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哦,还有什么? 请问铁罐,听了陶罐的话,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和想法?,我不应该那么傲慢,那么蛮横无理,没想到我那样对你,你还对我这么好,我以后一定向你好好学习,改正自己的'错误,做个谦虚友善的人。) 四、交流感受,明白道理 1、课文学习到这里,想必大家也应该清楚了,课文可分为两大段,分别是什么呢?谁来说一说?(学生边说边板书) 2、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是么启发?(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板书:人各有长,相互尊重 五、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学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哪些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的事情?说出来给大家听听。 陶罐和铁罐的教案3一、教材分析: 《陶罐和铁罐》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冀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中一篇趣味性强,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讲的是国王御橱里的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陶罐。而陶罐却不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从课文的插图,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中我们感受到陶罐的谦虚和铁罐的傲慢。教学上我努力做到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在朗读中感悟,对话部分是本课最明显的特色,也是教学的重点。特别是通过对陶罐和铁罐神态和语言的描写,把一个骄傲者和一个谦虚者刻画的入木三分,是学生进行朗读表演的好教材。 二、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骄傲”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演一演故事。 4、写出读后的想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及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在朗读中感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做人应该谦虚谨慎,不应该骄傲自满。 2、教育学生要全面地看问题,不要以己之长比别人之短,我们要多看别人的长处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及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不软弱的性格特点,理解课文所讲述的道理。让学生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四、教法设计: 1.读式教学法 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思考,受到熏陶感染,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思想启迪,在语文实践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2.表演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表演读,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 3.鼓励欣赏法 利用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老师今天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图片,上面是什么?(课件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 学生回答:图中是陶罐和铁罐 板书:24陶罐和铁罐 你喜欢图中的谁?为什么?(通过学生的发言了解陶罐和铁罐的特点,由此引入文本) 生:我喜欢陶罐,她漂亮。 生:我也喜欢陶罐,她颜色鲜艳。 生:我喜欢铁罐,他多结实呀!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回答很完整。如果能用上“因为……所以”就更好了。谁先来试一试。 (教学中始终不忘语言文字训练,通过花样翻新的训练,学生兴趣自然生发,深化了理解,训练了表达) 生:我喜欢陶罐,因为她漂亮,所以我喜欢她。 生:我喜欢铁罐,因为他结实,不像陶罐容易摔坏。 生:我喜欢陶罐,不仅仅因为她漂亮,造型美,还因为她谦虚善良,所以我喜欢陶罐。 师:哦,她谦虚善良?怎么看出来的? 生:我是结合课文内容说的。文中有这样的句子:“谦虚的陶罐说……” 师:你真了不起,还知道理论联系实际,这可是我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哟,你真棒。你能不能再说说铁罐怎样? 生:我不喜欢铁罐,他太骄傲,自以为了不起,还奚落陶罐,所以我不喜欢他。 师:原来文中的陶罐和铁罐一个谦虚,一个骄傲,大家同意这说法吗? 生:同意。 板书:谦虚骄傲 (上课伊始,通过谈话即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为下文学习作了铺垫,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之势。顺利进入第二板块的学习) (二)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本环节主要抓住课文1-9自然段展开教学。我们知道了陶罐是谦虚地,铁罐时骄傲的。你从课文的那些地方能看出来?请你们在书中找一找,画一画,陶罐铁罐各自的表现。 生:从铁罐经常奚落陶罐,我看出铁罐很骄傲,觉得自己了不起。 师:奚落?你知道什么是奚落吗? 生:用尖刻的语言讥讽别人。 师:你一定读过不少书,词义理解很准确。铁罐怎样奚落陶罐的?陶罐的表现又如何? 生汇报交流对话部分内容。 课件出示句段赏析1 师:看到这样的话语,你有什么想法? 生:铁罐说的话太伤人了。 生:如果是我,我听了一定会很生气。 师:陶罐的表现是怎样的?说明陶罐…… 对,我们看到的是有礼貌的陶罐与骄傲的铁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谁愿意通过朗读再现当时铁罐奚落陶罐的情景。 课件出示句段赏析2 指导朗读,注意神态,语气的变化。接着师生互动,共读对话,在语境中理解,在朗读中感悟。了解陶罐谦虚和铁罐傲慢的不同性格特点。 (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掌握文本内容,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在语文实践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三)深入文本,研究感悟 了解了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后,深入研究结果是否正如铁罐所说的那样?骄傲的铁罐说过:要不了多久,陶罐就会破成碎片,消失掉。而他自己会永远留在这里。结果如何?后来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自读理解,合作学习10-17自然段。 交流反馈: 生:结果与铁罐所说完全相反,陶罐还在,他倒是无影无踪了。 板书:光洁朴素美观无影无踪 课件出示:多年后 多年后,陶罐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他被挖掘出来后说什么了?多么善良的陶罐,这份宽容,善良正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师:通过进一步学习,我们再次感受到陶罐身上谦虚,善良的品质。同学们想不想演绎一下这个寓言故事。 课本剧表演 (四)揭示寓意,深化感悟。 最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表现和不同结局,你想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生:我想对铁罐说,你真不该骄傲。应该珍惜陶罐兄弟和你之间的友情。 生:我想对陶罐说,你真是好样的,铁罐那样说你,你还把他当兄弟,你是我学习的榜样。 生:我懂得不要用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相比。要看到别人的长处。 生:我要对大家说,让我们互相尊重,友好相处。这样生活才会更美好。 板书:要全面看问题,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听了大家的发言铁罐兄弟也有话要说,你想听听他会说些什么吗? 课件出示铁罐的话 六、总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生活中,我们应全面看问题,不能拿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作比较,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与身边的人互相尊重,友好相处。下面,让我们握住你身边朋友的手,一起高歌《找朋友》,在歌声中结束本课教学。 七、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编一个寓言故事。 板书 24陶罐和铁罐 陶罐铁罐 谦虚傲慢 光洁朴素、美观无影无踪 要全面看问题,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