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班幼儿端午节活动方案 |
范文 | 中班幼儿端午节活动方案(精选16篇) 为了确保活动有序有力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阐明活动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活动方法等的书面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活动方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幼儿端午节活动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幼儿端午节活动方案 1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感受过端午节的喜悦情感。 2、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能积极参与节日庆祝活动。 3、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活动准备: 1、物质材料准备:幼儿自带的粽子,鸭蛋 2、知识经验准备: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提问:"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你喜欢吃哪种粽子?" "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儿讨论后,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2、说说端午节的'古老故事。 (1)教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2)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门前挂艾草和蒜头、赛龙船、胸前挂鸭蛋网……)。 (3)拓展谈话范围: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蒜头?(幼儿讨论) 3、教师小结: 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蒜头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 4、幼儿品尝粽子,体验端午节的快乐 (1)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粽子:形状、口味。 (2)幼儿分享粽子。 5、活动延伸 亲子游戏:划龙舟。 游戏规则:将班级参与活动的家长和幼儿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家长分两队面对面插缝站好然后平躺在地面上,家长将双手举起来,让幼儿可以在上面平稳的爬过去。游戏开始前幼儿在起点排好队依次从家长的手上爬过去。 游戏提醒:家长躺下的时候,老师要注意调整家长的位置,保证家长双手举起来的时候是一条直线。家长在运送幼儿的时候注意配合左右的家长关注幼儿的位置。老师注意家长搭起来的“龙舟”上面最多只能两到三个幼儿。 中班幼儿端午节活动方案 2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对民族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赛龙舟的录像和图片。 2、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鸭蛋、粽子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传说。 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幼儿自由讨论,说说大家在这段时间里经常看见大人包粽子、吃粽子,这是为了什么?介绍端午节来历的传说。 2、组织幼儿观看图片,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①在端午节,人们会进行哪些活动? ②龙舟是什么样的?人们在怎样划龙舟的`?一边划龙舟还做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③绿色的粽子里面有什么?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包出来的? 3、教师介绍其他的有关的风俗习惯。 4、品尝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中班幼儿端午节活动方案 3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赛龙舟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3.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编蛋网、缠五色线、做绿豆糕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4.体验并学习几个简单的传统礼仪基本动作:揖礼(问候)、附手礼(站)、叩首礼(坐)、执手礼、鞠躬礼。 活动准备: 1.端午节的故事PPT; 2.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针、线;包粽子的材料:糯米、苇叶、线绳;编蛋网、缠五色线的材料:绳线、五彩线;做绿豆糕的材料:面粉、馅料。 3.汉服几套。 4.联系几位热心的家长代表,帮忙完成制作活动。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致开场辞: 淡淡粽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随着端午节脚步的临近,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今天我们邀请了几位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来和我们一起庆祝这个美好的传统佳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鼓掌欢迎! 二、家长代表结合PPT讲述端午节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的有关风俗。 三、学习几个传统礼仪基本动作:揖礼(问候)、附手礼(站)、叩首礼(坐)、执手礼、鞠躬礼。请个别小朋友穿上汉服进行表演展示。 四、端午节赛歌会,请各班的小朋友们表演朗诵端午节的儿歌。 中四班: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中班孩子穿上汉服表演) 中一班:五月五,是端五。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五、“端午文化我知道”亲子活动,请几组家庭代表分小组分别展示端午风俗表演。 第一组:包粽子。 第二组:做香囊。 第三组:编蛋网。 第四组:结五丝。 第五组:做绿豆糕。 六、活动结束,向参与的家长代表表示感谢,并代表幼儿园的全体教师祝家长及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合家幸福! 中班幼儿端午节活动方案 4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内容: (一)知识分享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 (二)学习端午节的儿歌 ①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两边坐着划船手;中间坐着打鼓郎;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 ②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③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 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 ⑤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 (三)动手操作 各班开展包粽子,制作荷包、编制五彩线等活动。 (四)区角创设: 1、科学角: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荷包(香袋); 2、美工角:摆放制作荷包、五彩线、和制作粽子的材料;张贴赛龙舟的图片,屈原的图片等; 3、阅读角: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五)家长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参加班级的包粽子等活动。 中班幼儿端午节活动方案 5活动目标 1.通过分享、交流,初步了解体验端午节的相关习俗,体验集体共度端午节的乐趣。 2.尝试动手制作端午节的相关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绳、彩蛋。 活动准备 1.准备制作端午节习俗物品的各种材料:粽叶、糯米、线等;各种形状的布片、订书器、棉花、香水、干花;煮熟的鸡蛋、颜料、水彩笔、蜡笔、油画棒;各色缎带、绒线、绉纸。 2.端午节相关图片,艾草和菖蒲。 3.邀请幼儿家人一起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1.主持人致开场辞 淡淡粽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在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等。 随着端午节脚步的.临近,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今天我们xxx幼儿园的小宝宝们邀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共度这个美好的传统佳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用掌声欢迎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吧! 2.手工活动 (1)家长们表演包各种花式粽子的技艺。 (2)制香囊、画彩蛋、编制五彩绳,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结束后展示作品并相互赠送。 3.亲子游戏 《袋鼠》 人数:1名幼儿+1名家长,共8对 形式:单面接力 准备:各班粽子2个,终点处摆椅子4把。 玩法:幼儿面对家长,双手抱住家长的脖子,双脚勾住家长的腰。家长双手各握一个粽子,教师发令后,家长抱幼儿向前跑,双手不能碰幼儿,绕过椅子,返回,将粽子交给第二对家庭,继续游戏,最先完成的一组即为获胜。 《赛龙舟》 人数:1名幼儿+1名家长,共4对 形式:单面接力 准备:各班纸箱龙船四个,塑料椅子若干。 玩法:幼儿在妈妈或爸爸的带领下套着纸箱做的龙舟,绕障碍前行接力。 《快乐运粽子》 人数:1名幼儿+1名家长,共8对 形式:对面接力 准备:各班小桶一个,粽子若干。 玩法:幼儿提着小桶,走过独木桥,走到另一端取筐里的粽子再走回来,将粽子放回到队伍前的篮子里,把小桶传给下一位幼儿,继续游戏。在规定时间内看哪队运的粽子多为优胜。 活动结束 亲子活动结束,各班组织幼儿与家长到班级分享美味的粽子。此时,老师可编辑园所动态,记录活动过程,分享给全体家长和幼儿。 中班幼儿端午节活动方案 6活动设计意图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初步了解节日的习俗、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我们商讨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会说“端午节”的名称,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端午节的故事; 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 包粽子的糯米、苇叶;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出示图片,讲述端午节和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 1、吃粽子。用黍米(黄米)或糯米加枣用苇叶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据说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不让鱼类吃掉其尸体,故向江内投之以粽子。习俗相沿,变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带上了时令色彩。 2、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3、给孩子戴五丝。“五丝”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古代没有棉花而用五色丝,所以叫“五丝”。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线代丝,而名称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阳时,给孩子的手脖上、脚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丝”。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时,解下来扔在水流里,使其顺水漂走。传说这“五丝”能变成蚯蚓。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保护儿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分享端午节的食品 三、亲子共制香包 1、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香包 2、幼儿相互赠送香包,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四、活动结束。 在此,仅代表幼儿园的全体教师祝各位家长及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合家幸福! 中班幼儿端午节活动方案 7一、活动目标 1、通过分享、交流,初步了解体验端午节的相关习俗,体验和集体共同过端午节的乐趣。 2、尝试动手制作端午节的相关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绳、彩蛋。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参与节日游戏。 二、活动准备 1、让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各种资料。 2、有关制作的各种材料: 粽子——粽叶、糯米、线等。 香包——各种形状的布片、订书器、棉花、香水、干花。 彩蛋——煮熟的鸡蛋、颜料、水彩笔、蜡笔、油画棒。 五彩绳——各色缎带、绒线、绉纸。 3、有关的图片、艾草和菖蒲。 三、活动过程 (一)讲看看: 要求:交流幼儿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内容。 (二)导语: 1、(在门上悬挂艾草何菖蒲)知不知道今天我们班的门上挂的是什么呀?(菖蒲)那为什么要挂菖蒲呢?(因为端午节要到了,挂菖蒲是端午节的习俗) 2、那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 (1)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每家人将钟馗像悬挂在门上,可以镇宅驱邪,保佑一家平安。 (2)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3)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4)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5)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把它放在米酒中制成雄黄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酒,就用手指沾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一个“王”字。 (6)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7)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8)竖鸡蛋、画彩蛋:人们说:“在端午节的时候,能将鸡蛋竖起来的人,这一年都会有好运气。 中班幼儿端午节活动方案 8一、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的来历和习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 2、了解粽子的各种口味。 3、乐于参与端午节的活动。 4、知道端午节是几月几号。 二、活动准备 插艾草、划龙舟的图片,各种粽子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让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2、请幼儿说一说。 3、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的由来:端午为什么要划龙舟呢?老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4、展示艾草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插艾草的原因:你们知道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俗习惯吗? 5、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四、结束活动 表扬上课认真的幼儿。 中班幼儿端午节活动方案 9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二、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三、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 老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活动介绍:淡淡粽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2、品尝粽子,并讲述。 (1)、认识粽叶。 老师: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老师: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3、请小宝宝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中班幼儿端午节活动方案 10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知道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2、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 3、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二、活动准备: 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粽子图片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小朋友们,这是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粽子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味道的?我们在什么时候吃粽子?端午节是什么节日?在端午节人们都要做些什么? 过渡:端午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屈原而产生的节日。在端午节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端午节。 (二)欣赏课件,了解粽子制作过程。 师:你们知道粽子是怎么制作的吗?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欣赏课件,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提问:(1)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2)你们知道端午节都有什么好玩的活动吗? (3)端午节还有什么风俗习惯? (四)自然结束 中班幼儿端午节活动方案 11活动名称 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 活动时间 由个园所根据节假日时间随机安排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通过活动了解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3、喜欢参与节日活动,能从活动中感受节日的欢乐的气氛。 活动安排 1、由各年级组代表发表以“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 2、各年级出一期“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专题宣传海报。 3、全园组织开展“端午节”民俗民风知识讲座。通过讲座,让每个老师、幼儿对端午节的习俗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动员幼儿跟随家长一起参加端午系列活动活动,另一方面也是对传统节日美好体验,加强了亲子间沟通、了解,以此和谐亲子关系,也能更好的帮助延续传统文明。 4、全园童谣征集活动(每班) 5、“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端午小报制作比赛。(每班3份) 6、教师端午软笔书法比赛,每个年级出三人代表参赛 活动内容 环境布置 制作端午小报展板,各班创设有关端午节的相关墙饰和展板,不需要大面积布置,每班有一块内容就行,楼道可装饰一些有关端午的吊饰等。 纪念屈原以及经典诗文朗诵会 节目单: (1)集体舞 (2)朗诵:《论语》 (3)朗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4)朗诵:《弟子规》 (5)朗诵:《端午组诗》 (6)歌表演 端午传统游戏活动 (1)赛龙舟 每个年级两两比赛,将事先准备好的龙舟套在身体上,每组5人,要求动作统一,最先到达终点的班级获胜。 (2)斗草 斗草是端午节的`传统民间游戏,也称拔根儿。其玩法大抵如下:比赛双方先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然后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并各自用劲拉扯,以不断者为胜。 师幼一起品尝粽子 厨房为每个班级准备各种不同口味和不同形状的粽子,师幼一起品尝,品尝后引导幼儿一起讨论自己吃到粽子的口味和形状,观看包粽子的视频,活动圆满结束。 中班幼儿端午节活动方案 12一、活动目标: 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视频(端午节 如何包粽子) 粽叶 细线 已经弄好的粽子馅 安全剪刀 盆子 三、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老师:小朋友们好!端午节快到了,老师家里要来客人,小朋友们说说老师应该做什么招待客人呢? 小朋友:粽子。 老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给老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可是老师还有一个大难题,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帮助老师啊? 小朋友:愿意。 老师:老师家要来好多客人,可是老是一个人包粽子,忙不过来,小朋友们可以和老师一起包粽子吗? 小朋友:可以。 老师:小朋友们真好。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放视频)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过视频学习及老师的示范,部分幼儿能自己摸索着包出一个大概,对于还不会或者无从下手的幼儿采用同伴帮助及老师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老师:哇,**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习,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结束部分老师总结:哇,小朋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这下老师不用担心没法招呼客人了。谢谢小朋友们。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四、活动延伸: 告诉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吃,并给爸爸妈妈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五、活动反思: 在设计活动的的时候想到刚刚过去的端午节,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由于自己本身也没有包过粽子,不知道包粽子是难是易。 中班幼儿端午节活动方案 13一、设计意图 端午节对中班幼儿来说,比较陌生。本活动设计,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又因为中国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而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故本活动设计通过包粽子、吃粽子、做龙舟、赛龙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从而使幼儿爱祖国情感。 二、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一些习俗。 2、参与端午节活动,萌发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图片粽子,盐蛋,赛龙舟,屈原等。《过端午》音乐。 四、活动过程 1、讲解端午节的来历 (1)讲屈原的.故事 (2)介绍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及其意义(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 2、节奏儿歌朗读《过端午》 3、让幼儿回家后给家长朗读节奏儿歌朗读《过端午》,分享盐蛋和粽子,感受节日的快乐。 中班幼儿端午节活动方案 14一、活动背景 夏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端午节同时是一个可以和亲友团聚一起度过的节日,端午节也可以举行许多活动,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今天我们就来过一个特别的有意义的端午节。 二、活动主题 “小小中国娃浓浓端午情“ 三、活动日期 xx(农历五月初五) 四、活动地点 操场教室 五、活动目的 1、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2、增进幼儿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六、活动准备 1、废旧花纸、剪刀、胶棒、鸭蛋等。 2、香囊,端午节由来的资料等。 七、活动内容和安排 1、全班集体活动: (1)、端午诗歌比赛 (2)、观看幼儿歌舞表演 (3)、佩戴香囊 2、幼儿回教室活动 (1)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节各地的风俗习惯视频 3、“画彩蛋,迎端午”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端午节”是我国极富民族色彩的传统节日,素来有吃粽子、吃鸡蛋、挂香袋等风俗,在节日来临之际,我们班组织幼儿开展了“贴彩蛋,迎端午”活动。 4、吃粽子 吃粽子的由来因屈原投江,民众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用竹筒装好米食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用竹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喂鱼、虾。 5、活动结束 中班幼儿端午节活动方案 15一、主题来源: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画龙舟、挂香袋、龙舟水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中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 二、主题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环境创设: 1、 科学区: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 美工区:放置制作香包和纸粽子的材料。 3、 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4、 表演区:提供扎头的布条和纸棒,供幼儿表演赛龙舟。 四、家长工作: 1、 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 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鸭蛋等过节物品,并带回幼儿园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3、 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五、活动安排: ★活动一 吃粽子 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 准备: 孩子分组带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鸭蛋等过节物品回幼儿园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活动二 制作龙舟(乐高) 目标: 1、 通过观察、集体讨论,分工合作,运用乐高玩具,用建构手段创作龙舟。 2、 增强合作性、创造性、动手能力。 准备:乐高拼插玩具 ★活动三 画龙舟 目标: 1、 通过观察、集体讨论,分工合作,运用捏泥、建构、绘画等手段创作龙舟。 2、 增强合作性、创造性、动手能力。 准备:乐高拼插玩具 ★活动四 龙舟水(打水仗) 目标: 龙舟水,民间把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前后的较大降水过程称为"龙舟水",端午时节“洗过龙舟水,健康又平安”, 在广东过端午节洗龙舟水是民间的传统习俗,按照说法洗完龙舟水寓意身体健康、事事顺心。因此设计了这一活动,让孩子感受一起泼水的狂欢,沐浴龙舟圣水,亲身感受传统节日带来的欢乐气氛。 准备:各种玩水的工具 中班幼儿端午节活动方案 16一、设计思路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爱国情感,丰富生活经验,所以端午节我们开展了“品味端午,传承文化”亲子活动,让小朋友们在浓浓的亲子氛围中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二、活动主题 品味端午,传承文化 三、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如:吃粽子、做香袋等; 2、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3、喜欢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节,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四、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xx月xx日 地点:幼儿园操场 五、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包粽子的过程步骤 2、粽叶、糯米、其他配料 3、布块、针、线、菖蒲、香药、朱砂等 4、小桶、赛龙舟的视频、纸箱龙舟 六、活动过程 1、主持人致辞 2、讲述端午节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 3、每班幼儿家庭分两组进行亲子活动。 第一组:幼儿与家人一起包粽子 第二组:幼儿与家人一起做香囊 4、《粽子接力赛》 各班准备小桶一个,粽子若干。 游戏规则:幼儿抱紧家长,家长走过独木桥,走到另一端取筐里的粽子再走回来,将粽子放回到队伍前的小桶里,下一位,继续游戏。在规定时间内看哪队运的粽子多为优胜。 5、幼儿相互赠送礼物(粽子、香包),并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6、观看赛龙舟视频 7、做龙舟(手工创作) 通过观察、集体讨论,分工合作,运用捏泥、建构、绘画等手段创作龙舟。 8、《赛龙舟》亲子游戏 各班纸箱龙船四个,塑料椅子若干(或者其他障碍物)。 游戏规则:每轮游戏两组,每组两艘船,进行比赛 ①幼儿套着纸箱做的龙舟,绕障碍前行接力。 ②妈妈或爸爸套着纸箱做的龙舟,绕障碍前行接力。 ③家长与幼儿为一组,进行比拼。 七、活动结束 主持人总结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